03.04 從歷史來講,山東為什麼很少做過中國都城的城市?

長安唐工


中國古都協會2004年認定:陝西西安、河南洛陽、江蘇南京、北京、河南開封、浙江杭州、河南安陽和鄭州,這八個城市為中國八大古都,八個城市河南佔了四個,而臨近的山東省一個也沒有。

其實,山東省也有古都,比如齊都臨淄、魯都曲阜,十六國時期南燕政權也曾在青州建都。但是山東的確沒有全國性的古都,也就是作為全國統一政權的都城。

建都一般需要三大條件,至少應該滿足一個:一是經濟條件,能夠供得起首都的消費,養活大量人口。二是地理條件,一般不能太偏,那時的交通不發達,如果太偏對統治的輻射弧度太遠夠不到。三是防衛條件,最好是龍盤虎踞易守難攻,皇帝老子在此,安全第一啊。不過三個條件都滿足似乎有點難,但最起碼要滿足一兩點吧。從目前看,站在全國看山東,在古代中國,似乎更難有滿足條件的城市。

山東過於靠東且處於半島一隅,文化發達但經濟一般(古代),而且臨近河南開封洛陽等更適合建都的城市,山東缺少全國性古都就不足為奇了。


磨史作鏡


說到這,就得從定都標準來看:威服華夷、交通要道、控馭四方、彈壓海內。我們按著這個標準來梳理一下就明白了。

1、西安

西安四塞險固,加上西北民風彪悍,天然的勇士儲備地。自然傲視天下。

向東可以控制東方。向西向北可以守衛邊疆。做到威服華夷。

在漢唐時期,中原王朝的主要邊疆威脅來自西北,匈奴入河南地燒甘泉宮;羌人此起彼伏,幾威漢朝社稷。

(關中)

把首都放在這裡,容易防禦邊疆,也是“天子守邊疆”的變體吧。

2、北京

北京從金朝時成為政權的首都。之後元明清都定都於此。

他的地位也是交通要道,控馭華夷。

中都是金朝東北與中原、塞外的中間節點。

大都是元朝塞外與中原的節點。

(結合點)

京師是明朝“天子守邊疆”的前沿,可以駐屯龐大的部隊又不至於引發唐朝藩鎮問題。

京師是清朝東北、中原、塞外的結合點。

這是天然的都城,多種地緣的結合點,天然適合控馭華夷。

3、南京

南京不適合做大一統政權的首都。自古以來定都南京的,基本都是偏安一隅的。

南京定都的好處是:有長江天險,有基本經濟區。

這兩點足夠形成割據,控制南中國。

(南直隸)

4、開封、汴梁

天下之中,適合控馭四方,但也是四戰之地。

5、山東

山東適合做大政權都城的地方,肯定不能在膠東半島。所以能選擇的也就濟南。

濟南是南北交通要道。

但缺點也顯而易見,太靠近東方;而且不在多元地緣中。

總之:

相對於北京、西安的一流都城區位;南京、開封的二流區位來說,山東都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都城是全國政經文化中心,人口眾多,都城的安危關係到全國的安定。所以,都城的選擇要考慮到一些條件,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佔地,要有開闊平坦的大面積區域。都城是全國最大的城市,必須有足夠的用地才能滿足都城的需要。歷史上統一王朝的五大古都皆在平原上。

二、近水,水源充足,滿足生活、生產用水。這一點也很重要,都城眾多的人口要有足夠的用水,所以,我國的古都皆近鄰大江大河。

三、通達,交通暢通。能與全國各地連接,內外信息暢通,物資運輸通達,這樣才能保證朝廷與地方的之間的信息傳遞快捷,物資運輸有保障。比如明、清的都城就是通往東北、蒙古高原和山西高原道路的連接點。

四、屏障,周圍有山水屏障,便於防守。古都長安、洛陽等都具備這些條件,便於防禦,才可固若金湯。

五、經濟發達。都城所在地都在經濟發達的地區,能夠滿足都城人口的糧食和生活用品的需要。

六、環境,山川景色和以前朝代的都城遺存等,有幾朝古都之稱的多與此條有關。

對照以上幾條,這就是山東歷史上沒有統一王朝的都城的原因。不同意見可交流探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