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圖像識別賦能存量回收箱,「斑鳩回收」通過輕量化改造盤活“收舊衣”業務

如果按中國平均每年每人購置5件新衣,每年每人遺棄2件舊衣計算,國內每年將產生超過上千萬噸的廢棄衣物,其所對應的是千億元的價值;在另一端,目前全國80萬個線下舊衣回收箱,卻多處於盈利艱難、無人問津的境地。

而最近興起的互聯網上門回收模式,也同樣面臨著物流成本高昂的問題。36氪近日採訪的「斑鳩回收」,則希望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將現存的傳統線下回收箱,改造成具有互聯網屬性的回收終端。

二維碼+標尺+智能手機

對比小黃狗等主做智能回收箱的企業,斑鳩回收的思路是儘量避免重資產投入硬件IoT設備,把業務做輕。

具體的方案是通過貼二維碼、標尺等簡單的改造,配合消費者人手一臺的智能手機作為接收終端,利用圖像識別技術和算法,使得傳統回收站能做到在線稱重、在線回收。掃描二維碼定位回收箱,標尺和智能手機拍照界定回收衣物體積,再根據圖像面積在後臺自動測算出衣物重量,並實現在線結算。

图像识别赋能存量回收箱,「斑鸠回收」通过轻量化改造盘活“收旧衣”业务

雖然在線估重目前在技術上仍然存在每包1.5公斤左右的誤差,但由於舊衣的價值較低,對於精確度的要求並不高。同時,針對不同季節的衣物投放,斑鳩回收設置了冬裝和夏裝兩種結算方式,將稱重誤差儘可能降低。

相比重資產投入的智能回收箱,輕量化改造有兩個優點。第一是成本,裝有紅外感應和稱重設備的智能回收箱一年光電費就會達到幾百甚至上千,回收業務所帶來的收益很難覆蓋運營成本。第二是安防,智能回收箱裝有的電池在陽光暴曬下可能出現爆炸等風險,回收箱內的衣物又是高度易燃物,一旦失火帶來的安全隱患很大。而“線上稱重”則完全沒有這個問題。

另一方面,對於市場上現存的傳統回收站來說,改造賦能的意義則首先在於提高貨值貨量,利用互聯網的力量,促進消費者參與舊衣投放的積極性。更進一步的是提高管理效率。通過箱內餘量監測等手段,減少回收箱清理不及時、逆向物流成本浪費等問題。

在盈利模式方面,創始人盧晗認為,通常比較“學院派”的做法是將在線稱重服務當作SaaS工具,向回收箱運營企業收取管理費。但斑鳩回收更想做的是另一種模式,前期先通過在線回收服務積累大量的線上消費者資源,從而向優選優品、賞回收、樹袋熊等同類回收企業引流,通過用戶和流量來盈利。同時,自身也可以利用所掌握的用戶資源開發出更多的業務。

關鍵是糾錯能力

在線回收的優勢是便捷、高效、低成本,但挑戰也同時存在,那就是如何驗證刷單和造假問題。

針對刷單,通過大數據分析,如發現同一消費者在一天內產生高頻次投放行為,可提出預警並跟進人工圖片核驗;針對造假,由於圖像識別目前只能識別體積,並無法識別包裹在袋內的是衣服還是舊報紙,從技術上還沒有經濟有效的解決方案。雖然單次回收五元左右的回報,並不會引起太多消費者的造假動機,但針對某些個案,如何處理?

斑鳩回收的方法是建立信用監督和懲罰機制:

1)打通信用體系:通過與支付寶合作,對發現刷單和造假行為的消費者納入芝麻信用分計算。

2)行業灰名單聯盟:與閒魚、白鯨魚等企業合作,將有刷單、造假歷史的消費者記錄在案,並在未來的回收業務中降低其報酬額度。

對於發展方向,盧晗表示,目前首先要做的是積累樣本,通過20萬個樣本的分析,逐步提高算法的測算精度。而在未來,當舊衣回收業務形成規模以後,舊書回收、3C產品回收則是下一步想要拓展的方向。與舊衣一樣,舊書由於在體積、材料等方面具有標準化優勢,同時很多圖書又自帶條形碼,因此在線上回收方面有著天然的便利性。

據悉,斑鳩回收成立於2015年,起步於社區驛站物流服務,並於今年轉型舊衣回收。迄今已完成4700個回收箱改造,平均每個回收箱每天可產生1個DAU,現累積註冊用戶1萬人。創始人盧晗曾在智能快遞櫃、社區驛站領域工作六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