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便利店趨勢深度研究報告丨網際網路新勢力能否顛覆7-11

便利店觸網成為了新零售的新戰場,誰能在資本的巨浪中活下去,這個疑問可能要交給操盤手們。

原去哪兒網創始人莊辰超組建了新零售概念便利店“便利蜂”,更是把原鄰家便利店的創始人團隊都挖至賬下;接著,京東宣佈在全國開設超過100萬家京東便利店;再後來,包括家樂福、永輝、麥德龍等多家零售企業也紛紛瞄準了這塊尚待深度開發的零售窪地。

便利店為什麼能成為風口?除了資本追逐,更是因為在傳統零售業態體系中,便利店是綜合駕馭成本最高的業態,更有一種說法稱,中國便利店是“不存在飽和之說”的業態。舉例來說,在日本本土,7-Eleven、全家、羅森三大便利店佔據絕對壟斷地位;但在中國,無論是深耕上海的全家、從北京登陸中國的7-Eleven還是最像日資便利店的全時都說不上全國性的市場霸主。

新資本新玩家的介入讓便利店行業有了更高關注,同時讓便利店的模式更加互聯網化,更加重視服務個人的即時需求,把服務物化為商品,比如盒飯、關東煮、火車取票、交水電費等。除此之外,在線下單、30分鐘送貨上門也成了不少便利店的標配。

中國便利店趨勢深度研究報告丨互聯網新勢力能否顛覆7-11

市場格局

關於便利店,業界約定俗成有幾個標準,即面積在100平方米左右,24小時營業,熟食銷售佔比20%以上,具有社區服務功能等。

隨著O2O業務興起,部分便利店搭上互聯網+快車,積極拓展線上流量,如全時、愛鮮蜂等搭載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不僅如此,一些互聯網巨頭也瞄準了便利店生意,淘寶、京東先後推出便利店業務,其後阿里更是重資投入盒馬鮮生,大舉進軍新零售領域。此外,淘咖啡、繽果盒子等新興無人概念店也在今年逐漸嶄露頭角。

從類型上,目前國內市面上主要分為:

A.傳統便利店,包括:

a.7-Eleven、羅森、全家為代表的外資便利店;

b.全時、好德、可的等國產連鎖便利店。

B.新興便利店,包括:

a.便利蜂、愛鮮蜂等互聯網便利店;

b.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等新興無人便利店。

從便利店的選址上則可以分為:

A. 更青睞商圈和寫字樓的商圈型便利店,鮮食商品是其特色。目標客戶是學生和白領,在商圈寫字樓上班的白領,他們有去便利店購便當、三明治的用餐需求;

B. 立足於小區的社區型便利店主打日常生活用品,面對的往往是缺少油鹽醬醋的消費者,主打便捷服務牌。一般提供代繳電費水費、代收快遞等服務。

從營業時間上來說,商圈便利店不一定要24小時營業,但社區便利店必須24小時營業。

餐飲化趨勢不可逆

隨著經濟的增長和外賣送餐業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中國消費者不在家裡做飯,更多的是選擇叫外賣或外出用餐。消費者在食品和飲料上的外出消費渠道不僅包括飯店、酒吧、電影院、麵包坊等,還包括從便利店購買鮮食邊走邊吃。

而對於各品牌便利店來說,鮮食是其主要贏利點。引入便於攜帶邊走邊吃的食品和現打飲料等餐飲服務,能增強門店的體驗和客戶粘性,同時能夠吸引客流帶動周邊商品的銷售,而且還可以提高毛利,直接改善便利店的盈利結構。

除此之外,便利店餐飲化還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便利店一般選址在寫字樓、集中住宅區等客流密集、交通便利的地段,良好的區位優勢使得它擁有豐富的潛在客群,這使餐飲與便利店的受眾也有較高的重合度。

雖然近年來外賣送餐興起對便利店的盒飯、關東煮類鮮食銷量有所影響,但以及時性和接近性來說,還是有很多人選擇便利店作為自己的就餐方式和場所。而部分便利店提供商品加熱和就餐座位,對於需要即時消費的用餐人群來說,無疑更加便利。

目標人群固定化

連鎖型便利店往往出現在擁有寫字樓和住宅區域的綜合型商圈,區域客流量足夠,消費水平高,具有很大的商業潛力。

這些便利店提供的商品包括飯糰、盒飯、麵包、酸奶、零食、口罩、襪子、面膜等各種品類,基本上能夠滿足人們日常生活所需。但相比大型商超,便利店進出貨規模更小,單店物流成本、店鋪租金等因素使其運營成本更高,這就造成了便利店的商品往往賣得要貴一些。

所以,便利店特別是互聯網便利店的主要目標受眾並不是喜歡逛大賣場、自己做飯的大爺大媽們,而是趕時間的白領、學生等年輕群體。這類人群對商品的新鮮度和品質是第一要求,對服務也是非常看重的,反而對價格的敏感度並不高。

【此處省略8000字711、羅森、全時等國內外主流便利店全面研究,僅完整版可見】

中國便利店趨勢深度研究報告丨互聯網新勢力能否顛覆7-11

互聯網便利店

在線上流量紅利見頂、成本高企的當下,線下流量開始重回人們視野。便利店作為目前線下零售中唯一逆勢增長的業態,被廣為看好,而嗅覺敏銳的“互聯網”們也自然不會放過這樣一個大好機會。在互聯網與線下便利店結合之際,出現了兩種便利店模式:

A.京東選擇的輕資產模式。其實早在2014年,京東就曾實施過萬家便利店計劃,但是這個項目後來被外界認為是一個失敗的項目。而如今,京東到家又開始了輕資產運營的模式,京東對外宣佈要在未來五年內將在全國開設一百萬家京東便利店,也是走B2B送貨模式。

B.阿里佈局的盒馬鮮生、莊辰超支持的便利蜂等所選擇的重資產模式。重資產模式雖然前期投入大,但是建立的競爭壁壘很高,同類企業不易模仿。幾乎所有的傳統零售店都是重資產模式,因為要選址開店,自己運營門店,連鎖企業還要有自己的物流網絡。

1便利蜂

從馬雲喊出要“幹掉實體店”到提出“新零售”概念,線上線下商戶和物流結合的創新,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關注。便利蜂的出現可謂是順勢而為,成立半年時間,在北京已擁有20家門店,提供用戶APP自助結賬、預定自提、配送到家等服務。商品除便利店日常配備的休閒食品、日用百貨外,還提供大量的鮮食。購物過程既包括市場潛力巨大的便利店模式,又包括移動端的自助購物模式。

除此之外,便利蜂還推出了自己的便利蜂單車,不過目前便利蜂單車只能在便利蜂APP內掃碼使用,從體量上來說也與共享單車第一梯隊相距甚遠,更像是對便利蜂用戶的關懷服務。

從購物體驗來說,相比同樣採用自助購物的盒馬鮮生,便利蜂不設收款終端,自助收款,需要在便利蜂APP上使用掃一掃功能,完成後還需要到收銀臺排隊讓店員核對商品和付款信息。同時,便利店的鮮食商品也不是24小時提供。

整體來看,相比於接入第三方送餐平臺的便利店,便利蜂並沒有通過APP形成足夠有競爭力的差異化,補貼停掉後如何吸引顧客繼續停留在APP,可能是便利蜂之後需要思考的問題。

2愛鮮蜂

愛鮮蜂創立初期曾在一年半時間內搞定4輪共計1.1億美金融資。彼時,其員工總數高達1800人,擁有1萬多家合作便利店,已覆蓋14個城市,月流水達到1億多元,用戶規模達到500萬量級,日客單量達到10萬多單。

但愛鮮蜂急速擴張的背後是匆忙的腳步,前幾輪融資後大部分資金都用於迅猛拓展城市商業往來渠道、佈局各大倉庫,快速鋪開市場。隨著O2O泡沫破裂,愛鮮蜂的日子就變得不好過。先是被曝大面積“勸退”員工,範圍涉及市場、運營、客服、物流和產品等多個部門。隨後停掉燒錢補貼,砍掉淘事業部和校園事業部,1100人的全國團隊被精簡至700多人。

之後,在經歷了一系列資本驅動的互聯網嘗試之後,愛鮮蜂選擇與零售巨頭中商惠民合作,不僅鞏固了原有的線上業務,而且已開出了第一家線下門店,在輕資產路線的基礎上分支出重資產方向。

3閃電購

閃電購定位於一小時社區電商,以手機APP提供服務,從形式上可以概括為一個線上便利店平臺,聚合中小型便利店,消費者基於LBS可以購買1公里周邊店鋪商品,1小時內送達。2016年8月,閃電購獲得由阿里巴巴領投的2.67億元C輪融資,正式成為阿里O2O戰略板塊一員,獲得手機淘寶APP淘寶便利店流量入口。

兩位創始人CEO王永森和COO鄔強強都有10年阿里經驗,此前,閃電購嘗試以深入全鏈條的重模式切入市場,流量獲取、供應鏈(B2B)、倉儲配送全部自營。在加入阿里系之後,閃電購獲得了手機淘寶流量入口,生活半徑、點我達、蜂鳥配送服務合作,以及零售通、貓超、村淘的供應鏈支持,逐步開始縮減其倉儲、配送人員等重資產,供應鏈業務也由自營轉向開放平臺模式。

作為平臺方,閃電購整合了大量社區便利店,這些便利店相當於其前置倉庫,讓其無需自建倉庫,減少大量前期投入。與閃電購有合作的線下店鋪可選擇自主送貨,或通過蜂鳥、點我達、達達配送等“最後一公里”物流平臺發單送貨。相比B2C電商模式,閃電購的物流成本,一般只是前者的1/5-1/4。

截至2016年底,閃電購業務已覆蓋全國20多個城市,累計註冊商鋪近1萬家,積累用戶1000萬。不僅如此,閃電購還宣佈了“百城萬店”計劃,擬從早期深耕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5大城市擴展到國內100個主要城市,服務1億移動互聯網消費者。

無人便利店

傳統零售行業在電商的衝擊下,紛紛尋求轉型出路,租金、人力成本的大幅增長被看作是無人便利店誕生的驅動因素。短短半年時間,無論是以阿里、亞馬遜、娃哈哈等為代表的電商零售巨頭,還是繽果、F5等新興創業公司,都紛紛湧入無人店賽道。資本不斷加碼,創業者躍躍欲試,無人便利店似乎在一夜之間成了一個“爆炸性”風口。

什麼是無人便利店?顧名思義,就是沒有人看守的便利店。消費者可以通過APP掃碼、機器刷臉等識別技術,進入完全無人值守的店鋪自由購物,在整個購物過程中無人推銷、服務,也無人收銀,最後在手機端或綁定支付系統中完成結算。

現有的無人便利店項目可以簡單粗暴地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以Amazon GO 、淘咖啡為代表的全智能型, 一類是以消費者自主取代收銀員的半智能型。

1繽果盒子

2016年8月,第一家繽果盒子落地廣東中山;2017年6月,繽果盒子正式開設上海首店,號稱全球第一款可規模化複製的24小時全自助智能便利店;2017年7月,繽果盒子完成1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

繽果盒子目前提供兩個規格的盒子,包括長4.8米、寬2.6米、高2.76米、面積12.48平方米的中號盒子;以及長6米、寬2.6米、高2.76米、面積15.6平方米的大號盒子,採用相對成熟的技術,較容易實現低成本快速複製。目前主營的是便利性應急商品,包括餅乾、薯片、方便麵、乳製品、酒水飲料、應急快消品等,有500-800個SKU。

與傳統便利店位於社區周邊、商圈或者交通樞紐不一樣的是,繽果盒子的放置地點一般是封閉或者半封閉的高端社區,目標高淨值人群。

按照規劃,繽果盒子將在未來一年拓展5000個網點,遍佈華南和華中會是區域,並且會佈局部分三四線城市。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無人便利店這一模式在短期內全國鋪開的可能性還不大,這不僅涉及目前現有的技術壁壘,對物流配送體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背後還需要一個數據共享、懲戒分明的大信用體系的建設。

2阿里無人店

隨著線上人口紅利消失,電商零售巨頭亞馬遜、阿里巴巴紛紛試水無人便利店。繼第二節淘寶造物節上的“網紅”淘咖啡概念店後,阿里無人店項目團隊近日已確認被納入“天貓新零售戰略大圖”,並計劃在年底前在杭州開設第一家無人零售實體店。

和傳統零售相比,無人便利店零售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大規模的數據應用、運營效率、自動化、IP化等方面。優勢是無人導購、無人結算、自動識別、拿了就走,這不僅僅是效率,也是技術變革帶來的樂趣。不過,這也帶來了各界對於這種模式未來衝擊售貨員等傳統職業,進而造成一部分人失業的情況的擔憂。

確實,在無人便利店興起的浪潮中,超市收銀員這樣機械化的前臺工種,可能會被替換,但這並不意味著無人便利店將會消滅工作。反之,隨著無人便利店的普及,對物聯網、大數據的需求會催生智能物流管理員、智能倉庫揀貨員、數據分析師等新工種,而這些可持續優化的新工種將成為新零售時代下最緊缺的崗位。換句話說,無人便利店雖然取代了收銀員等前臺機械崗位,但卻催生了更多智能化的後臺崗位。

中國便利店趨勢深度研究報告丨互聯網新勢力能否顛覆7-11

結論:誰能主宰未來便利店

巨大的增長潛力、與互聯網結合的無限想象,讓便利店門內和門外的人一起躁動。如果說幾年前便利店的熱潮還僅僅停留在行業內部,那麼近一年來,這把火則燒到了行業之外,互聯網、資本甚至地產商,都開始對便利店虎視眈眈,意欲分一杯羹。

便利店市場遠未飽和

便利店的發展與經濟環境息息相關。通常經驗是,當人均GDP超過5千美元時便利店將迎來快速成長期,而當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時,將會進入爆發期。以國際慣例看,此時每3000人便會擁有一家便利店。但據最新的統計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已有北京、天津、上海等9地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便利店數量卻遠達不到。

中西部發展快於東南沿海

商務部發布《2016年城市便利店發展指數》顯示,2016年便利店業態的總體發展明顯好於其他業態,全年呈現高開高走態勢。其中,中西部城市便利店發展提速,東南沿海城市穩步增長,趨勢正由東南沿海向中西部地區緩步遷移。

行業將迎來新玩法

在消費轉型升級的當下,線上線下兩種業態的相互融合,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無人自助、餐飲等多業態融合的新業態便利店發展,也為傳統零售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資本入場利大於弊

資本的湧入將加速推進傳統便利店模式的技術革新。以供應商為例,過去更多為大賣場供貨,產品設計也是為超市消費群體所定製。現在供應商也開始生產適合便利店的商品設備,在包裝、貨架、冷藏冷凍櫃和POS機上開始更多考慮便利店的需求。不過,便利店業態需要的是精耕細作,它不是一個“吃快餐”的產品,特別是新進入的投資者需要足夠的耐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