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繪本閱讀推廣的幾個小策略

一、讓繪本“流動”起來繪本圖文比較簡單。容易讀。速度快的孩子半天即可讀完4-5本.但精美的繪本讀物都價格不菲,每本都在二三十元,讀物不足怎麼辦?

我在班級創建了“繪本漂流站”,把自己蒐集的幾百本繪本的目錄發給孩子們,讓他們自己選擇喜歡的讀物,在目錄上打鉤,通過各種渠道去搜集自己喜愛的繪本讀物的信息.比如上網搜索、問周圍小夥伴等等。然後,把孩子們打過鉤的書目蒐集起來。根據不同的喜好將學生分組,讓每組孩子為自己組取個好聽的名字,各組分工合作購買自己喜歡的繪本故事。這樣,每個孩子只需買2—3本.就可以湊齊一大類讀本了。

繪本閱讀推廣的幾個小策略

大咖繪本館

如果一個班有50個學生.班級“繪本漂流站”就能有一百多本藏書。孩子們先在小組內交換閱讀。過一段時間再組織各組間繪本“漂流”。

二、讓繪本討論“激烈”起來對於繪本閱讀孩子興趣濃.但容易浮光掠影、走馬觀花。我每週都安排一節“繪本指導課”或“繪本研討課”,閱讀主題和指導方法“因書而異”。《我爸爸》《我媽媽》《爺爺一定有辦法》這類“親情類”繪本,就採取“閱讀體驗式”,讓孩子從別人的故事中找到自己親人的身影,體驗父母家人最真最淳的愛;《小房子變大房子》《你看起來好像很好吃》這種“幽默可愛類”繪本.多采用“表演參與式”。讓孩子們一起動手動腦、體驗品析;隨著孩子閱讀量逐漸增大。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或主見,便可以採用“猜測質疑式”,讓孩子們邊讀邊猜、邊猜邊想,有的還可以進行“結局重構”,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如讀美國“天才繪本作家”謝爾·希爾弗斯坦的作品《向上跌了一跤》時,我就讓孩子們一邊讀一邊猜想故事後面的情節。孩子們興趣盎然,樂此不疲。有些繪本的內涵、意蘊孩子們一時半會兒還難以理解。可以通過“情感內化式”在孩子們心靈埋下“希望的種子”,讓這顆種子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而慢慢發芽。

繪本閱讀推廣的幾個小策略

大咖繪本館

三、讓繪本餘音“繚繞”起來

一本書讀完不能隨便扔到一邊。好的繪本值得一遍又一遍地閱讀、體味。教師也應指導學生把繪本閱讀的感悟融會到日常生活中,與生活體驗緊密結合起來。

“5·12汶川大地震”後。孩子們對“生與死”的話題有了更多的關注和理解.我就帶全班孩子閱讀了美國繪本作家利奧巴斯卡利亞的《一片葉子落下來》。這是個關於生命的故事.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的圖畫是一些精美的照片,配以文字解說,給人以真實感。

扉頁上寫著:“我從哪裡來?我會去哪裡?為什麼要活著?死是怎麼回事?一片葉子回答孩子所有關於生命的疑問。”是的.“生命永遠都在,我們都是生命的一部分。”“我們可能不會再回來了,但是生命會回來。”葉子所經歷的四季,就如同我們天真爛漫的童年。熱血澎湃的青年。成熟老練的中年以及睿智淡定的老年。同樣.每個人的生命歷程也都會不同。“我們反正是要掉落、死亡.那為什麼還要來這裡呢?”

繪本閱讀推廣的幾個小策略

大咖繪本館

“為了享受太陽和月亮。為了大家在一起的快樂時光,為了樹陰、老人和孩子。為了秋天的色彩,為了四季,這些還不夠嗎?”原來活著就是這樣簡單而有意義。這樣快樂而又有夢想和追求。這片叫“弗雷迪”的葉子的故事讓我和我的孩子們回味無窮。

繪本閱讀的推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對孩子產生潛在的、長遠的影響。如果每一位教師都能以達觀、寬容、真誠、快樂的心情引領孩子們讀書。而不是為了閱讀題得高分,閱讀指導就能更貼近孩子的心靈,促進孩子的可持續性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