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延禧攻略》裡的弘晝王爺,在歷史上是個什麼樣的人?

熊掌大人


《延禧攻略》讓弘晝這位荒唐王爺再次步入我們的視野,只是這次弘晝的出鏡,相比於此前在《雍正王朝》中的形象更加立體複雜。

《延禧攻略》與《雍正王朝》中的弘晝

在《延禧攻略》中,對弘晝這個角色而言,最大的看點是,身為親王的他因為眷戀乾隆的第二任皇后輝發那拉氏,而捲入了宮鬥和前朝的政爭。不過,我個人更感興趣的卻是另外一段情節。

弘晝在回憶自己年少時與弘曆比試劍法,一劍傷到了弘曆的臂膀,自己的母親連忙過去查看弘曆的傷情,並責令弘晝立即認錯。弘晝心有不甘,卻只能忍辱,事後他母親告訴他,弘曆是你皇爺爺和阿瑪欽定的繼承人,我們母子若要保一世平安就必須永遠輸給他。



於是在《延》劇中,弘晝被設定成一個長相帥氣,能力出眾,但卻因躲避乾隆的猜忌和可能帶來的殺身之禍而被迫示弱、裝瘋賣傻的荒唐王爺。最後本可保一世安穩,卻不惜為了輝發那拉氏而鋌而走險,走上了謀反的路。

而在多年前的另一部劇《雍正王朝》中,弘晝依舊是那個裝瘋賣傻的荒唐王爺,但其圓融通透,大智若愚的特質則遠勝於《延》劇弘晝形象。

比如面對八叔胤禩和皇三子弘時的陰謀,弘晝看破不說破,卻在朝會前秘密傳遞給了十三叔胤祥。而在事後令其去抄老八的家時,他假託血光之災,大搞活出喪,堅決閉門不出,以示其絕不參與政治鬥爭的態度。面對雍正綿裡藏針的試探,弘晝小心應對,卻又自然而然,不著痕跡,令雍正徹底卸下心防。也難怪劇中胤禩會對老三弘時說,你們這三兄弟中,最聰明最通透的當屬弘晝。



或許我們可以就此總結:《延》劇中的弘晝更年長,卻依舊像個少年,而《雍》劇中的弘晝更年輕,卻成熟得像個老年人。

影視劇中的弘晝自然算不得歷史,但似乎都能找到一絲歷史的剪影。那麼,真實歷史上的弘晝又是怎樣的呢?

歷史上的太平王爺弘晝

愛新覺羅•弘晝,雍正帝第五子。在做皇子時他基本沒當過什麼差,只是在雍正十三年奉命與弘曆及鄂爾泰協同辦理苗疆事務。我們猜都能猜到,弘晝在這項差事上就是個陪襯,但無尺寸之功的他卻早在雍正十一年就晉升為和親王了。

以雍正的性格看,他不大可能提拔一個能力平庸的人,加上九子奪嫡的夢魘歷歷在目,想必雍正對弘晝的偏愛應該是事出有因的。若不是對弘晝特別放心,甚至心懷感激,恐怕雍正很難對他如此優容。

乾隆繼位後,好運氣繼續伴隨著弘晝。乾隆一上來,就把雍正潛邸的財富很慷慨地全都賞賜給了他。接收了一筆巨財的弘晝,底氣更足,也更加肆意妄為,甚至當著滿朝文武的面公開毆打貴為軍機大臣、一等公的名將訥親。乾隆見狀,竟然默不作聲,不加阻攔。如果說乾隆是因為感激弘晝當年退出皇位爭奪而對他格外開恩優待的話,那麼作為乾隆朝施政方針的分水嶺,乾隆十三年後,開始六親不認的乾隆卻依舊沒去懲治弘晝,即便他所做的那些違背禮制、頂撞皇帝的事兒隨便抽出一條來就足以對他施以大懲了。

而在職務問題上,弘晝在乾隆朝接手的一直都是閒散差事,主要側重滿洲人的內務,而非國務。



乾隆四年,管理雍正潛邸事務、武英殿事務,兼正白旗滿洲都統;

五年,任鑲黃旗滿洲都統;

十一年,任玉碟館總裁;

十八年,任議政大臣;

二十八年,管理正黃旗覺羅學事務。

可見,弘晝不僅得到了乾隆的優待,整日閒散不說,還趕上了乾隆朝前期的太平景象,說他是個太平王爺,顯然不為過。

死因成疑的弘晝

儘管做了一世的太平王爺,但他的死因卻是眾說紛紜。

按照《清史稿》中的記載,和親王弘晝在去世前的一段時間,因為禮制僭越的小毛病被乾隆施以罰俸三年的小懲。按說這樣的小懲對弘晝來說無異於撓癢癢,畢竟在清朝,哪個大小官員是靠俸祿活著的,更何況是親王。但是緊接著便又說弘晝病了,乾隆還親到府上探病,一副兄友弟恭的樣子,不久弘晝就死了。史料的記載是:

三十年,薨,予諡恭。子永璧,襲。

除了罰俸和生病,一切看起來都很圓滿,但不少人對此產生了質疑,猜測弘晝可能是由於某些原因被賜死,然後對外宣稱是正常死亡。而最流行的猜測就是,弘晝故作荒唐,實則韜光養晦,密謀造反,事洩被賜死。可能是考慮到戲劇衝突很足,《延禧攻略》選擇了以這一猜測來呈現劇情。

但如果我們參照乾隆初年對弘皙逆案的處理決定來看,對弘晝的處理顯然有些南轅北轍。乾隆四年弘皙案發,弘皙被革除親王爵,除籍,並被囚禁於景山東果園。同時涉事的幾位宗室也沒有好下場,允祿革去親王雙俸,弘升永遠圈禁,弘昌、弘普革爵,弘晈保留王號,但永遠住俸。

而對弘晝呢,不僅沒革爵,還賜諡號為恭,令其子永璧承襲爵位。這哪裡是懲罰,幾乎就是滿滿的恩典。而且以清朝皇帝對待王爺“疑似謀反”的一貫態度來看,雖不至於人頭落地,但革爵妥妥的沒商量,而且不需要遮掩什麼,就連雍正處理老八胤禩那麼有爭議的事件,都沒一絲遮掩,可見謀反的猜測應不太靠譜,弘晝十有八九就是因病去世。

到底哪個才是真弘晝

或許,隱藏在歷史深處的真弘晝再也無法浮出水面了,我們只能透過不太靠譜的史料和筆記雜談,去試圖把若隱若現的弘晝攏在一方池塘裡,殊不知那只是水中月,當不得真的。

這也是歷史學人永恆的困惑與殘酷。



不過,弘晝卻留下了一首詩,這可能是他唯一傳世的一首詩。

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臺郎醉紅塵。

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

——愛新覺羅•弘晝《金樽吟》

從詩中,我們似乎又讀到了一個有些不一樣的弘晝。無奈中帶著一絲通透,醉臥紅塵的夢境沖淡了世事無常的清醒,他似乎道出了我們每個人永恆的孤獨。

到底哪個才是真弘晝?


達摩說


弘曆(乾隆)有九個異母兄弟,弘曆排行老四,弘晝排行老五,僅比弘曆小四個月。乾隆即位後,還在世的兄弟只有五弟弘晝和十弟弘曕。

在諸兄弟中,與乾隆關係最緊密的就是弘晝。他倆從小生活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師讀書,朝夕相處,可謂手足情深。雍正生前雖然罪喜歡弘曆,心中對繼承人早有歸屬,但弘晝同樣深受寵愛,

乾隆即位後,兩人的關係發生了驟然變化。如《延禧攻略》所描繪的那樣,乾隆的確一度很放縱弘晝這個弟弟,弘晝曾因和軍機大臣訥親鬧矛盾,當眾毆打訥親,乾隆目睹了整個事情的經過,既不怪罪,也不出聲阻止;乾隆在經濟上對弟弟也很大方,雍正駕崩後,乾隆還曾將父皇的雍親王舊邸及財物全賜給了弘晝。

弘晝的本性算得上驕狂,還曾對乾隆鬧過小性子,說過一些在帝制時代算得上“大不敬”的話,後來清醒過來想乾隆的請罪,乾隆告訴他:“如果我答覆一句,我們頂撞起來,你就該粉身碎骨了”。

乾隆對宗室在政治上管控的一直很緊,弘晝也不例外。

在乾隆的不斷敲打之下,驕狂的弘晝逐漸變成了一個“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之人,當然,你可以認為他這樣也算是收斂鋒芒的避禍之舉。弘晝在家裡養著戲班子,自己改寫戲文,自己親自上陣彈唱;弘晝最有名的荒唐之舉在《延禧攻略》中也說到過,弘晝喜歡裝成活死人,演習自己的葬禮,親人奴僕哭的越投入,他越開心。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弘晝因病身亡。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弘晝是死於政治鬥爭。《延禧攻略》對此顯然是杜撰的,當然我們對電視劇完全不必較真。


張明揚不說話


暑假已經結束,而起清朝宮鬥熱議的《延禧攻略》也在暑期劇終了,劇裡的荒唐王爺弘晝到後期一改前期的裝傻充愣變成奪權篡位的逆臣,那歷史的弘晝是如呢?


弘晝:他是雍正爺第五子,乾隆帝優待的五弟。

愛新覺羅·弘晝,其實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影視作品中,《雍正王朝》、《少年寶親王》、《鐵將軍阿貴》等多部電視劇中皆有這個角色。

康熙五十一年(1712),雍正此時還是雍親王,王府格格耿氏生下了王爺的第五位皇子,取名弘晝。

雍正十一年(1733),弘晝被冊封為和親王。同年八月,雍正去世,弘曆登基為帝,並把雍正爺曾經的王府及財寶都賜給了和親王。

乾隆年間,弘晝開始參與議政。乾隆四年(1739),授命管理雍親王府事宜,被授正白旗都統,管理武英殿滿洲事務。

乾隆五年(1740),授鑲黃旗都統;乾隆十八年(1753),升為議政大臣。乾隆三十五年(1770)薨,諡號恭。

從史實上看,弘晝基本能擔任一些職務幫助皇帝處理政務,是有能力的人。

弘晝,是否真的荒唐至極?

從電視劇中可以瞭解到,他平時放蕩不羈、不拘禮節,在朝堂上毆打軍機大臣訥親;在皇帝、皇室宴請上,嘲笑戲弄宗親。但乾隆看在眼裡,並沒有責罰。

他對生死沒有忌諱,公開發表言論:“人早晚都要一死,何必去避諱呢?”於是在家裡肆無忌憚的發喪。他自己坐在院子裡,下人們備好紙品果盤等喪葬品,讓奴才侍婢哭喪,更像是模擬他死去的場景。乾隆聽說了也只是責罵一番。

由此可見,弘晝平日做些出格之事,也只是個人所為並未荒唐至極。

弘晝後代襲爵情況

弘晝在雍正十一年賜封和親王,後代襲爵如下:

弘晝以吃喝玩樂,無心權術表現自己,難免會有保佑子孫後代榮華富貴的意思。以此表來看,其後代襲爵的情況雖然逐漸下移沒落,但也代代相傳,子孫昌盛。著名的書法家啟功就是和親王弘晝的後代,啟功是恆同獨長子,祖父是毓隆,曾祖是溥良,高祖是載崇,載崇之父即奕亨。


(和親王府(北京東城區張自忠路),現在為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

總之,弘晝作為弘曆登基之後僅存的兄弟之一,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並參政,還是有真本領的並且聰明的,至於其荒唐之事亦有以安享太平、閒散度日之意。


令和史官


最近《延禧攻略》十分火爆,但是先聲明我沒看過這部劇,就不評論劇中內容,但是對於劇中乾隆皇帝的弟弟弘晝,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準確點來說弘晝是個大智若愚的人。

弘晝是雍正皇帝的第五個兒子,是乾隆皇帝的弟弟,乾隆皇子排在第四,乾隆皇帝有9個兄弟,但是在他登基之後還活著的就只剩下愛新覺羅.弘晝,和愛新覺羅.弘曕,弘晝一直幹了不少荒唐事,但是不爭不奪,而弘曕在乾隆繼位時才四歲,所以乾隆皇帝對這兩個弟弟是寵愛有加的,弘晝只比乾隆晚出生四個月,兩人歲數相近,從小就在一塊學習,關係也是十分要好的,但是弘晝卻和弘曆不同,生於皇室從小就看著父親雍正和其它的叔伯們爭奪皇位,哥哥弘時和弘曆爭奪皇位,見慣裡這種爭權奪利的鬥爭,自己不願意捲入其中,而以荒唐的言行舉止,躲避紛爭。

在弘晝寫的《金樽吟》中,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臺郎醉紅塵,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我們也可以看出他表明自己無意爭奪皇權,只想把酒言歡,灑脫度日的心情。也許正因為此,乾隆皇帝,也一直十分放縱自己的弟弟,乾隆皇帝繼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父親雍正曾經的府邸和財物,全都賞賜給了弘晝並且讓弘晝參與議政,並且還不時分配給弘晝重要的差事幹,弘晝也藉著有兄長的寵愛十分的傲慢,曾經當著乾隆的面毆打一等公訥親,但是我覺得這很可能是弘晝有意的把自己的把柄,毛病露給乾隆。

乾隆對傲慢任意妄為的弘晝也不加以制止,一切由著他去,弘晝也就時不時乾點荒唐事出來,最著名的就是出活喪,給自己辦葬禮,這看是十分荒唐,但是仔細想一想,這也是弘晝對生死看淡的一種態度,瘋瘋癲癲的舉止卻是躲避鋒芒,必禍的明智之舉,所以才會家人哭得越傷心他就越高興。

現在有人說弘晝最後被賜死,但是沒有任何證據,記載證明他被乾隆賜死的,只有關於他僭妄被罰奉3年的記載,另外根據記載那時他已經身患重病了,不久之後乾隆還專門去看望他,但是沒過多久弘晝就去世了,他的兒子永璧世襲了他的爵位。


玄坤文史


【文藏來答】歷史上的弘晝,集三大愛好於一身——喝酒、聽戲、辦喪,是個特別不著調的王爺。

雍正帝只有四個皇子長大成人,其中弘時奪位失敗,英年早逝,最小的弘曕過繼給了別人,只剩下繼位的乾隆帝弘曆與和親王弘晝,因此哥倆關係很要好。弘晝性子較為乖張怪異,無意於權位,而醉心於吃喝玩樂,致力於畢生有三大愛好:

1、喝酒

弘晝有一首著名的《金樽吟》:“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臺郎醉紅塵。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有人說這正是弘晝的高明之處,他曾見證兩位哥哥弘時和弘曆你死我活的皇位之爭,因而選擇避讓策略,表明自己無心爭權奪勢,唯願做個及時行樂的逍遙閒散王爺,以求保全。

2、聽戲

弘晝還特別喜歡聽弋陽腔——一種古老的地方戲曲聲腔。他把《琵琶行》、《荊釵記》等眾多詩詞戲曲,都改編成弋陽腔的唱本,然後讓人演出來。可能是這些詩詞劇本不適合用弋陽腔演唱,賓客們全都捂著耳朵,不勝其煩,恨不能逃之夭夭,可弘晝卻聽得有滋有味,樂此不疲。

3、辦喪

和親王弘晝最怪異的愛好,是置辦喪事。他曾說:“人沒有活一百年還不死的,既然如此,死還有什麼好避諱的?”他特別想體會一下死後有人給自己哭喪的感覺,於是真動手給自己搞起了喪事。

他親自給自己制定喪葬儀式,就像棺槨停屍那樣,坐在庭院中接受人們的弔唁。他讓侍衛們模仿哭喪的樣子,給他上祭祀的供品,而他還裝作一臉嚴肅地吃祭品。除了吃祭品、聽哭喪,他還讓人做了各種各樣的紙質冥器,鼎、彝、盤、盂……一應俱全,做的特別精緻逼真,這些冥器都擺在自己的塌前,用來代替古玩。

打架

乾隆帝對弘晝很縱容,更加劇了他“愛搞事情”的性子,一言不合就動手。

有次上朝,弘晝與軍機大臣訥親起了小爭執,他一怒之下,竟然當著滿朝文武的面毆打訥親。這一幕,不禁讓人想起唐朝名將尉遲敬德居功自傲,為爭搶座位,當著唐太宗和文武百官的面,毆打唐太宗的堂弟李道宗(任城王)。不過,當年是功臣武將毆打王爺,到了弘晝這兒,正好反過來,變成王爺毆打功臣武將。乾隆雖親眼目睹弘晝的粗暴行為,卻沒出聲阻止,事後也沒有怪罪他。從此,文武百官無人敢惹這位囂張王爺。

弘晝瘋瘋癲癲,裝痴賣傻,或許也是他的一種處世智慧吧,畢竟身在帝王家,不好擺脫威脅皇位的嫌疑。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使用【文藏APP】,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更多精彩內容等著你!


文藏


雍正的第五子、乾隆的同父胞弟和親王弘晝在歷史上和影視劇裡都是一個存在感比較高的人,比如早年的《雍正王朝》,今年大火的《延禧攻略》,雖然都對這個王爺刻畫的入木三分,然而兩部劇的角色走向卻相差甚遠。

和親王弘晝到底是怎樣一個人?是荒唐至極,還是聰明絕頂?

弘晝僅比乾隆小几個月,從小與乾隆同食同寢,同師學習,兩個人感情甚篤。史載“純皇帝甚友愛,將憲皇所遺雍邸舊貲全賜之,王故甚富饒”,也就是說乾隆登基後,他把雍正的潛邸及財富全部送給了弘晝,可見弘曆對弟弟弘晝的厚愛。

(弘晝)

弘晝在乾隆朝內先後擔任過正白旗滿洲都統、鑲黃旗滿洲都統、玉碟館總裁、議政大臣以及管理正黃旗覺羅學事務等職務,基本上都是滿洲人的內務,而非國務,算是比較清閒的差事了。

除了職務上不痛不癢外,在生活裡弘晝也不是一個野心勃勃之人。無論是在廷前公然毆打軍機大臣訥親,還是在府裡大搞特搞自己的喪禮,表現出來都是弘晝自己無意捲入奪位之爭。

(弘晝)

耳聞康熙朝的九子奪嫡是如何慘烈,眼見自己的哥哥弘時爭儲失敗莫名死去,最是無情帝王家,想必弘晝是深有感觸的。在他留世的一首《金樽吟》中這樣寫到:

世事無常耽金樽,杯杯臺郎醉紅塵。

人生難得一知己,推杯換盞話古今。

這首詩展現出一個不一樣的弘晝:無奈中帶著一絲通透,迷醉裡又有對世事無常的清醒。

或許結合弘晝的詩歌,能讓我們更加全面地理解弘晝這個親王,他不是傻,不是荒唐,相反是一個極度清醒智慧圓潤的人,他以大智若愚的處事方式向天子表明自己的心跡,實乃保全家族和後代不滅之選。

果然,無論弘晝多麼莽撞,乾隆都沒有實質性地打壓過他,更沒有像對待弘時那樣殘酷,最後弘晝的後代也世代襲位,據說著名的的書法大師啟功先生就是弘晝的後人。

綜上,弘晝這個人看似莽撞荒唐,實則智慧通透,正如《雍正王朝》裡胤禩對老三弘時說的,“你們這三兄弟中,最聰明最通透的當屬弘晝。”

團隊特邀嘉賓:颶風娛樂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乾隆兄弟十人,但在乾隆繼承皇位時,只有兩個在世的弟弟,乾隆兄弟間的感情很深厚,兩個弟弟性情也比較單純,對乾隆基本構不成什麼威脅。

弘晝和乾隆同歲,小的時候,宮中沒有別的孩子,只有他倆同吃同住、同學習、同玩耍,關係特別好。

乾隆在詩文中,也多次自述稱,自己和弘晝的兄弟感情很好,二十年間沒鬧過什麼矛盾。

但即便如此,弘晝在乾隆的身邊也不能掉以輕心,畢竟手足之情在乾隆的權力面前,有時候還是比較不堪一擊的。

乾隆登基後,對兄弟有一個原則,就是經濟上放手,對兩個兄弟花錢這件事非常大方,他將雍親王府裡的財產全分給了兩個弟弟,還經常喊賜宴弟弟們,兄弟們一起賦詩飲酒。

但在政治上,乾隆決不允許弟弟們染指。

說到弘晝,他的性格從小就盛氣凌人,有一副暴脾氣。正如《延禧攻略》中的劇情,弘晝和軍機大臣訥親有次一言不合,弘晝就把訥親摁在地上暴打了一頓。

所以,弘晝其實不是一個非常安分、老實的王爺。

乾隆登基後,弘晝一度特別不適應,因為原本兩人經常在一起玩鬧,後來要對乾隆俯首稱臣,弘曆就有點轉不過彎來,經常在乾隆面前犯錯誤。

《清史稿》的《弘晝列傳》中曾記載,有一次乾隆和弘晝一起給八旗子弟監考,弘晝請乾隆去休息吃飯,乾隆沒答應,於是弘晝說,你信不過我嗎?怕我被這些八旗子弟買通了是嗎?

直到第二天,弘晝才向乾隆請罪,乾隆說,如果昨天我回答你一句,咱倆要是當著別人的面起衝突,你早就死定了。

還有一次,弘晝、弘曕一起進宮給太后請安,兩人跪在了太后身邊的一張席子上,被乾隆知道了就大發雷霆,說太后身邊的席子是皇帝請安時跪的地方,是天子之席。後來,弘晝被罰俸3年;弘曕則被革去親王爵位,降為貝勒,並永遠停俸。

所以,弘晝貴為御弟,表面上非常榮光,實際上他卻不能掌握實權,而且要不時受到來自乾隆的敲打,他的人生任務實際只有一個,就是老實本分、混吃等死。

經過乾隆的幾次教訓,灰心喪志的弘晝乾脆把自己整天關在府裡,性情愈發怪癖。

他甚至迷上了一種特殊的遊戲——他經常在府裡演習自己的葬禮,自己坐在院子裡,讓家人把祭品擺放好,跪在自己面前哭……他則一邊品嚐貢品,一邊欣賞大家的哭相。

根據大家哭的悲痛程度,給他們評獎。(《延禧攻略》中也提到過這段“大辦活喪”)。

玩到六十歲,弘晝終於老死了,得了一個善終。(對比另一個弟弟弘曕就是因為得罪乾隆被處分後,被嚇得一病不起,最後年僅32歲就不治而亡。)


藝能八卦局


首先歷史上並沒有明確記載弘晝有謀權篡位之舉,因此《延禧攻略》最後那幾集演的弘晝為了幫助嫻妃謀權篡位,基本上是不可能出現的。



這一點從歷史上弘晝王爺的去世,就可以看出來。有記載:“上臨和親王弘晝第視疾。”


是說弘晝病了,皇帝還特意去看望他,雖然而後沒幾天弘晝王爺就去世了,卻也沒有什麼被賜死的記錄,畢竟弘晝還是一個王爺,要殺死他也得有些正經名目,不可能一點記載都沒有。


另外,有說弘晝是被乾隆秘密處死的,也不可能,畢竟弘晝這位和親王是以“荒唐”流傳於世的,因此若想弄死他,隨便什麼由頭都可以讓他名正言順的被賜死,根本不用搞得這麼神秘費事。



而且清太祖努爾哈赤早就立下規矩,嗣君不可殺兄弟。強硬如雍正帝,也沒有殺掉一個兄弟,由此可見乾隆怎麼會對一個本來就於皇位沒有威脅的人動手呢!


綜上所述,弘晝不可能被乾隆賜死,更不可能密謀篡位。


那麼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弘晝此人。


和親王弘晝,雍正帝的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年),被封為和親王。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去世,弘曆即位,同年十月,乾隆命弘晝管理內務府和御書處事物。


在乾隆登基後,非常寵信和親王弘晝,不但把父皇雍親王的舊邸及財務都賜給他,還非常偏袒和保護肆意妄為、傲慢任性的弘晝,就連他當著文武百官的面,因為一點小爭執,便毆打軍機大臣、獲封一等公的訥親,都是看見當做沒看見,不怪罪也不阻止,從此百官在無人敢惹弘晝。


弘晝此人的荒唐還不僅如此,據記載,還曾在府邸為自己舉行過喪禮,坐在一旁哈哈大笑著,看妻妾、家人們跪在地上面祭奠哀泣。


而也有後人評論說,和親王並非愚鈍,而是大智若愚,用荒誕的行徑來向乾隆證明,他沒有篡位之心。



而他流於後世的代表作《金樽吟》更是直接表達了自己無權皇位,只想把酒言歡的心計,被歷史學家譽為“救命詩”。


這麼看來,說他是大智若愚,也不是沒可能的。


不過,翻了一圈歷史資料以後發現,弘晝此人除了行事荒誕,無意皇權以外,生平還真是乏善可陳,沒啥子耀眼的亮點,或可以長長羅列的功勳,作為一個王爺,還真是平淡的一生啊!


有書博物館


愛新覺羅•弘晝(1712年—1770年),清朝宗室大臣,雍正帝第五子,清高宗弘曆之弟。雍正十一年(1733年)弘晝進封和碩和親王,生母純愨皇貴妃耿氏。



乾隆極其寵愛的弟弟。

“純皇帝甚友愛,將憲皇所遺雍邸舊貲全賜之,王故甚富饒”

乾隆對於這個弟弟,真是寵愛有加。把他老爹的東西全部給了弘晝。

“性驕奢,嘗以微故,毆果毅公訥親於朝,上以孝聖憲皇后故,優容不問,舉朝憚之。”

在朝堂之上公然毆打大臣,這也沒誰了。

“嘗命王監試八旗子弟於正大光明殿,日已晡,上尚未退朝,恭王請上退食。上以士子積習疲玩,未之許,王激烈曰:“上疑吾買囑士子心耶?”上怡然退。傅文忠責王曰:“此豈人臣之所宜語?”王始悔悟。次日免冠請罪,上方雲:“昨朕若答一語,汝身應粉齏矣!其言雖戇,心實友愛,故朕恕之。然他日慎勿作此語也”。友愛如初。”

弘晝在這裡直接懟了乾隆,要是換做別人早就成齏粉了,還什麼“昨朕若答一語,汝身應粉齏矣”。竟然還有愛如初。

“又性喜喪儀,言人無百年不死者,奚必忌諱其事。未薨前,將所有喪禮儀注皆自手訂,又自高坐庭際,像停棺式,命護衛作供飯哭泣禮儀,王乃岸然飲啖以為樂。又作諸紙器為鼎、彝、盤、盂諸物,設於几榻以代古玩。”

沒事自己辦喪禮玩,別管是什麼目的,掩人耳目?保全自己?這就是一件荒唐的事,保全自己的法子多了去了,能想到這這方法,也是沒誰了。

“純愨皇貴妃,耿氏。事世宗潛邸,為格格。雍正間,封裕嬪,進裕妃。高宗時,屢加尊為裕皇貴太妃。乾隆四十九年,薨,年九十六。諡曰純愨皇貴妃。葬妃園寢,位諸妃上。子一,弘晝”。

母以子貴,弘晝的母親能夠連續進封,直至皇貴妃,要知道乾隆三十五年弘晝就去世了,生母還能夠進位皇貴妃,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乾隆對這個弟弟的喜愛。

哥哥愛護弟弟是人之常情,更何況是從小一起長大,年齡相仿,對自己皇位毫無威脅的弟弟。

“吾弟少於吾甫三月。皇父在潛邸時,育吾二人於東西室,及九歲讀書,同受經於傅先生”,“ 與吾自孩提以至於今,且孺且耽,恰恰如也……餘既以同氣之親,相親相勗於平日,晨夕之與俱,筆硯之與共,爾我形骸之悉化。”

弘晝與乾隆兩個人年齡相當,從小同吃、同住、同學習、同玩耍,直至乾隆登基倆人之間一直沒大沒小。可是有些事小時候可以如此,長大了卻不行。等到乾隆繼位後逐漸轉化為君臣,相處變得遠不如之前那麼自如隨意單純。在乾隆考慮來看,兩人從小一起長大,現在雖然有君臣之分,但是隻要你不是太過分,我都無所謂的。

兄弟相處了這麼多年,弘晝情急之下,難免會有一些冒失之語,正如監試八旗子弟那次,他請乾隆離開,並且隨口反問難道你是懷疑我收買人心?!明顯是他們小時候相處時無等級差的常態。估計乾隆當時是很生氣的,再怎麼說我是皇帝,你是臣下,對待君主散漫無禮。不過當時乾隆並沒有當場有什麼表現。事後弘晝也馬上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第二天就去免冠請罪了。估計過了一天,乾隆的氣也消了,何況弟弟也認錯了,畢竟是兄弟。“昨朕若答一語,汝身應粉齏矣”不過是氣話而已。

這就是弘晝,一個沒什麼大作為的富貴王爺而已,大家對他關注,無非是相較於雍正的兄弟關係,乾隆與弘晝更像是普通人家的兄弟,而不是像他們的父輩一樣,九子奪嫡,兄弟反目。


二飛寫字


弘晝是和弘曆一年生的皇子。弘曆的地位應該是很早就確定了。

他們的父親雍正剛剛登基後,雍正元年的正月大祭後就把弘曆叫到養心殿給他吃了胙肉,似有託付江山社稷的意思。

雍正元年的八月,雍正就召見總理事務王大臣和九卿們宣佈說建儲的事,雍正說“今朕特將此事,親寫密封,藏於匣內,置之乾清宮中世祖章皇帝御書《正大光明》匾額之後,乃宮中最高之處,以備不虞。”

弘晝應該也早就知道自己於儲位是無緣的,而並不是像《延禧攻略》裡那樣野心勃勃。這個儲位也並不是弘晝讓給弘曆的,因為這件事他根本沒有讓或是不讓的資格。

在弘曆編輯自己詩文成書的《樂善堂文鈔》中有弘晝所作的序文。弘晝自己也在序文裡寫自己的兄長弘曆得天獨厚,深受皇祖之恩,表自己不敢和兄長“同年而語”。同在《樂善堂文鈔》的其他序文裡,張廷玉、鄂爾泰、朱軾等幾乎就是把弘曆視為儲君了。

弘晝雖然無緣於儲君,但還是父親雍正很喜歡的兒子。雍正也會派弘晝去處理一些政務,比如文廟典禮之類的,只是作為皇家的代表沒有什麼實權。但是雍正很早就給了兒子弘晝爵位,雍正十一年弘晝就被封為和親王。在弘晝被封和親王后也派他和兄長弘曆一起處理政務,似乎有讓他與兄長弘曆和衷共濟,追隨兄長的意思。

弘晝應該是比較驕橫。因為雍正兒子不多,除了秘密立為儲君的弘曆就只有弘晝,直到雍正晚年才又生下弘曕,之前肯定也比較溺愛弘晝。

雍正死後弘晝在乾隆朝也參預朝政,驕橫肯定是改不了的。因為一點小隙曾在廟堂上毆打顧命大臣訥親。這性情也足以說明父兄對他的縱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