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1 蘋果期貨暴漲背後:一場有爭議的“價格發現”

如果你留意到最近的商品期貨市場,一定會被瘋狂的蘋果期貨震撼。這個去年底剛上市的新品種價格一路狂飆,正在成為市場熱錢的新寵和口水的焦點。一場是非曲直的“價格發現”,已經將蘋果期貨推至輿論的浪峰。

成交持倉比飆到10倍

蘋果期貨剛剛經歷了震驚投資市場的瘋狂一週。5月14日,蘋果主力合約1810期貨價格上漲4.23%,尾盤封板,收於8486元。5月15日下午收盤,主力合約價收報8994元,擴板後當日漲幅達到7.89%,成交量也大幅攀升。5月16日,主力合約價格回調1.02%,但成交爆出天量,突破400萬手。5月17日至18日,期貨價格重現上漲勢頭,最終收盤價定格在9149元新高。縱觀整個蘋果期貨市場,量價飆升的變化更為熱辣火爆。數據顯示,蘋果指數上週漲幅高達13.58%,全市場成交量達創紀錄的2424.1萬手,蘋果期貨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金蘋果”。回望去年,12月22日,蘋果期貨——全球首個鮮果期貨品種波瀾不驚地在鄭州商品交易所掛牌上市。這個新產品僅在2月時出現價格波動,一度引起關注,此外上市初期總體運行平穩,成交量變化不大。但從今年4月起,蘋果期貨開始小幅攀升,每天一個新價格。短短一個半月,漲幅竟然超過40%。進一步數據分析顯示,蘋果期貨市場目前已經出現失控的苗頭。蘋果期貨5月18日成交量達494.8萬手、持倉量75.3萬手,按反映市場投機活躍度的“成交持倉比”計算,竟然超過6倍,遠高於監管部門的要求標準。在5月15日,“成交持倉比”甚至一度超過10倍。“這種持倉比甚至比2016年瘋狂的黑色系期貨還要誇張,螺紋鋼最火爆的時候,成交持倉比也就在7倍左右。”有期貨業人士感慨道。

投機的偶然和必然

蘋果期貨近期的量價暴漲,其背後原因很多。有些因素屬於偶然:西北產區幾十年一遇的倒春寒災害,使今年的新季蘋果面臨減產。但有些則是必然:蘋果期貨交割檢驗標準與現貨理解有較大偏差,而且初期上市交易成本設置偏低,吸引不少投機資金等等。這些偶然和必然的原因,共同造就了蘋果期貨充滿爭議的“價格發現”。“今年倒春寒影響程度超出預期,目前看坐果情況非常不好。在蘋果減產的同時,產區優果率肯定會下降,而期貨交割集中在一級蘋果,可交割量會受到很大影響。已經有七八個調研團對蘋果產區進行了調研,受災情況現在看比較肯定。” 中信期貨分析師白糖、蘋果研究員高旺向記者表示。高旺認為,蘋果減產炒作還會持續。“現在離今年新蘋果上市還有5個月,期間如果再遇到一些天氣因素,市場炒作還可能加劇;而且今年的倒春寒使優果率下降,增加了倉單成本。”高旺說。除了災害天氣的因素,蘋果期貨價格劇烈波動的深層次原因,是市場對蘋果期貨規則普遍理解不夠,無論期貨界人士還是蘋果現貨商都對其交割標準存在很大誤解。“今年2月蘋果期貨突然下跌,而且跌幅較大,當時有些現貨商認為,價格相對便宜的山西‘紙加膜蘋果’也可以用於交割,於是在期貨上大量拋空。但此後發現這些‘紙加膜蘋果’的倉單註冊困難,再加上突如其來的倒春寒誘發減產預期,蘋果期貨價格轉而快速上漲。”一位現貨企業人士稱。“當前蘋果期貨交割環節沒有完全理順。”一位期貨公司高管分析稱,“這導致期貨和產業價格存在一定矛盾,結果是註冊倉單數量嚴重不足。一個這麼大的品種現在只有幾張倉單,資金肯定會追逐這個熱點。”

交易所調控頻頻加碼

為防範蘋果期貨的市場風險,鄭商所近日連續出臺了多項調控措施,就連雙休日也有新政。5月19日,鄭商所發佈《關於調整蘋果期貨相關合約手續費標準的通知》,宣佈自2018 年5月22日起,蘋果期貨1807合約、1810合約、1811合約、1812合約、1901合約、1903合約、1905合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20元/手。這已是10個交易日內交易所就蘋果期貨推出的第四項調控措施。5月18日,鄭商所宣佈自2018年5月23日結算時起,蘋果期貨1807合約交易保證金標準調整為15%。“提高1807合約交易保證金更多還是從單個合約的市場資金風險來考慮,對市場整體影響有限。但平今倉交易手續費提高到20元/手預計將讓蘋果期貨市場交易量出現明顯下降。”某期貨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時間再往前推,5月16日下午,鄭商所發佈《風險提示函》稱,近期影響蘋果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較多,價格波動較大,請各會員單位切實加強投資者教育和風險防範工作,提醒投資者謹慎運作,理性投資。同日,鄭商所還宣佈自2018年5月17日起,將蘋果期貨全部合約日內平今倉交易手續費調整為3元/手。

失衡的市場:“絕大部分是投機客”

價格大漲50%、成交量激增10倍,“燙手”的蘋果期貨市場究竟在發生什麼?近日,證券時報記者進行了多方調查採訪,希望揭示蘋果期貨背後的參與者構成情況。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蘋果期貨市場投機客佔比驚人,其中又以個人投機盤為主。產業客戶多數仍在觀望和準備,參與度很低。從交易者結構和類型看,市場多空力量有待進一步平衡。

投機資金佔多數

“絕大部分都是投機客戶。”記者實地調研了8家大型期貨公司總部及營業部,對方負責人給出的答覆基本雷同。一家蘋果期貨持倉排名靠前的券商系期貨公司客戶負責人向記者表示,該公司目前參與蘋果期貨的大多數是個人投機盤,一些有經驗的個人大戶看到市場對上漲機會形成共識後,開始大量參與。“這次爆炒蘋果期貨藉助了天氣、交易環節不明確等種種因素,投機客認為是非常好的題材,當市場有了賺錢效應,跟風盤大量湧入。”上海某期貨公司市場部負責人認為。據他分析,目前蘋果期貨裡的投機客主要有兩類人:一種是以前投機屬性非常強的遊資、牛散;另一種是跟風資金。“從我們公司看,個人投機為主,專業機構參與量其實很小,因為新品種的歷史數據太少。”鄭商所5月18日盤後數據顯示,蘋果期貨多空前20名中,期貨公司席位整體繼續增持。永安期貨、海通期貨和東航期貨排名多頭持倉榜前三甲;空頭方面,海通期貨、中信期貨和永安期貨排名靠前。某期貨公司北方營業部負責人介紹說,其公司蘋果期貨客戶全是投機戶,做多、做空都有。從他了解的情況看,除個人投機客戶,市場中也有一些機構參與。蘋果期貨交易成本比較低,很多投機資金也借勢炒作。一家以CTA策略為主的私募向記者表示,該公司最近已經在程序中加入了蘋果期貨模塊。“根據我們的交易策略,蘋果期貨的流動性達到了我們選擇品種的標準。但該策略還沒有出現開倉信號,有信號我們就會買入。”值得注意的是,蘋果期貨要求單個賬戶一般月份合約持倉限額為500手,因此機構想要大規模參與也相對困難。

產業客戶仍在觀望

投機客戶熱情洋溢的另一面,是蘋果產業客戶仍然在冷靜地觀望和準備。“現在的市場結構確實有問題,種蘋果、賣蘋果的人沒有進入這個市場。為開發產業客戶,我們現在做了很多工作,包括對一些種蘋果的大戶、合作社和貿易加工企業進行宣傳普及蘋果期貨交易,但這些產業客戶尚在準備中,大部分沒有進來。”上述期貨公司北方營業部負責人表示。記者從蘋果產區瞭解的情況也顯示,目前蘋果貿易商、合作社等產業客戶基本沒有參與期貨。對10月合約,貿易商手上沒有庫存,因此也沒有套保需求。有些企業即使參與,資金量也非常少。在調查另一家北方期貨公司時,記者發現了類似的問題。“很多蘋果產業客戶對期貨一竅不通,需要慢慢培養他們的‘期貨意識’。今年蘋果主產區受災嚴重,資金有很強的炒作意願,目前又是青黃不接的階段。蘋果期貨價格的波動可能給產業客戶非常好的套保機會,甚至會出現千載難逢的機遇。”該公司業務負責人稱。據瞭解,蘋果季產年銷,價格具有農產品普遍的季節性特點且波幅較大,2010~2016年間,蘋果年均價格波動幅度為125%,最大達到196%。單從價格波動看,產業客戶存在風險管理需求,只是現階段還沒有這樣的套期保值意識。另有機構人士指出,目前蘋果期貨對套保客戶持倉限額僅有10手,這對產業大客戶屬於杯水車薪,某種程度上也會限制產業客戶的參與熱情。

多頭大幅獲利

2月底以來,蘋果期貨累計漲幅超過50%,按10%的期貨保證金比例計算,做多蘋果的資金盈利接近5倍。多頭資金在本輪蘋果期貨狂飆中大幅獲利,其中不乏一些期貨老手的身影。有傳言稱,知名期貨投資人傅海棠投資億元做多蘋果期貨,收益頗豐。傅海棠堪稱期貨圈傳奇人物,他從2000年開始做期貨,僅用17年的時間便通過期貨市場實現了財富自由。曾因為看準棉花牛市,在2010年一戰成名;2016年,他抓住機會投機黑色系期貨,用近2000萬元做到了10億元身家。傅海棠早先在公開會議上提出,看多蘋果期貨價格到10000元以上。記者嘗試聯繫傅海棠,但並未得到回覆。“我們營業部做多的都掙錢了,這幾天很多客戶過來要求做蘋果調研。”某期貨公司華東營業部負責人表示。廣州地區的一傢俬募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在半年前就建立了AP1805蘋果期貨的多頭倉位,且在這輪行情中不斷賣出,兌現了利潤,他認為AP1805就是天然的做多品種。這位私募負責人表示,由於蘋果期貨合約是去年12月22日才剛剛上市的新品種,很多人忽略了交割操作方面存在的風險,而這也是本輪蘋果瘋狂的核心邏輯。

成長的煩惱

5月以來,蘋果期貨的火爆令人咋舌,驚人的賺錢效應使得各方資金爭相湧入,成交量迭創新高,單個品種成交額一度佔整個國內商品期貨市場的25%。如此活躍的市場,對於剛剛完成首次交割、尚處發展初期的新品種來說實屬不易。從這個角度看,蘋果期貨非常成功。但我們深入調研發現,蘋果期貨火爆的背後開始露出不少問題和矛盾:一方面,反映投機程度的市場“成交持倉比”超過10倍,個人投機客戶大量參與;另一方面,蘋果期貨希望服務的實體經濟對象——產業客戶鮮有入市;此外,由於期貨交割檢驗標準與市場參與者的理解之間出現偏離,交割風險凸顯。與成交量和賺錢效應相比,這些問題顯然更為重要。因為它們關乎蘋果期貨的價格指引,更關乎市場建設的使命和初心——期貨市場的發展要以服務實體經濟為宗旨,更何況蘋果期貨還承載著扶貧和服務三農的重要使命。有業內人士表示,蘋果可交割品缺乏統計數據,每季度可交割產品有差異,且價格和品質變化較大,經銷商很難為了期貨交割而只收80毫米的紅富士,這也是導致合格交割品籌集過程面臨成本高企的原因之一。

此外,蘋果期貨設立初衷是服務實體經濟,為廣大果農服務,用市場價格指導種植和銷售,儘可能規避市場風險,但我國果農普遍生產規模太小,年齡結構偏大,知識老化,亟需加強期貨基礎知識的普及教育工作。對於每一位市場建設者來說,靜下心思考,落實每個環節的具體工作,掃清影響市場功能發揮的障礙和問題是當務之急。在記者看來,目前蘋果期貨市場已出現過熱的苗頭,首先應該適當降低市場投機熱度,讓參與各方適時冷靜下來。其次,大力推動蘋果現貨產業客戶入市,加強投資者教育,引導和提高現貨行業對期貨的認識,以此完善投資者結構、平衡市場。並以蘋果期貨為基礎,發展更多“保險+期貨”等項目,讓果農和現貨產業從期貨市場發展中真正受益。最為關鍵的是,應當進一步打通期貨和現貨市場,解決和完善現有蘋果期貨交割環節中各方集中反映的問題。通過微調交割檢驗標準,使得蘋果期貨相對嚴格的交割檢驗標準,與市場現實之間做到更好匹配。當然,任何一個期貨品種的發展都不會一蹴而就,我們應該理性看待蘋果期貨上市初期遭遇的成長煩惱。作為全球首個鮮果期貨品種,蘋果期貨意義非凡。謹記使命、不忘初心,相信通過各方共同努力,蘋果期貨最終將成為蘋果產業的新航標。

期待“保險+期貨”顯效

作為上市不足半年的新品種,蘋果期貨市場的產業客戶參與度仍然很低,但通過“保險+期貨”的模式,已經進行了不少服務實體經濟和服務三農的探索。自蘋果期貨上市以來,華信期貨已率先在我國蘋果產區陝西宜君縣、延長縣和甘肅秦安縣接連完成三個蘋果“保險+期貨”項目,其中陝西宜君縣的蘋果價格險項目為全國首單,甘肅秦安縣的項目為該省首單。在上述項目中,華信期貨合計補貼19萬餘元保費,共為52戶貧困農戶生產的74.4萬斤蘋果規避了約40萬元的價格下跌風險。“陝西宜君蘋果‘保險+期貨’項目是國內利用金融衍生品市場幫助蘋果種植者規避價格風險的首次嘗試。‘保險+期貨’是一種整合金融資源,發揮期貨功能,服務實體經濟特別是服務‘三農’的新型業務模式,具有較強的可持續性與可複製性,可以實現精準扶貧。”上海華信物產有限責任公司衍生品部總經理馬永波表示。據介紹,三個蘋果“保險+期貨”項目均靈活選擇了期權產品,分別採用“美式+觸碰式”、“亞式+觸碰式”等期權條款,以保障不同價格路徑下賠付效果最優化。其中,在觸碰條款下,當價格跌破觸碰價,則賠付種植戶目標價格與觸碰價之間的差額;若價格未跌破觸碰價,在項目到期時,農戶也會獲得低於目標價格部分的差額賠償。產品加入觸碰條款可在減少保費支出的基礎上,更好把握住市場機會,準確地獲利離場。從中可以看出,產品結構的選擇十分重要,應根據具體的市場預期,靈活設置相應的保險條款。

首張倉單註冊一波三折

當日,在山東煙臺地區,記者來到了蘋果期貨第一張標準倉單誕生地——山東萊州天賜寶物產有限公司,聽到了第一張蘋果期貨倉單背後一波三折的故事。“在蘋果交割標準立項調研過程中,蘋果貿易商對於交割品的具體要求,包括果型、色澤、硬度、糖分以及5%的容許度等標準,都覺得沒問題。”萊州天賜寶相關負責人表示,“最後,交割標準確定在優等果、國標一等果和國標二等果中選擇一等果為交割標準,並出臺了具體質量要求。”然而,在實際準備倉單和驗收倉單時,天賜寶卻發現標準比想象中的更為嚴格。“由於去年12月才上市蘋果期貨,所以去年10月份貿易商都沒有按照交割標準收貨,我們年前在準備交割品也就是真正挑貨時發現問題了,蘋果一碰一壓品相就沒法看。4月12日在準備倉單的時候,濟南果品研究院來檢測,隨機挑選10筐,一個一個地看,容許度5%根本就達不到,就要重新準備。”該負責人表示。那麼,是不是蘋果的交割標準太高了?天賜寶相關負責人表示,總體來看,交割標準中等偏上,硬度、糖分、果型等標準的要求都沒問題,就是容許度標準偏高,如果能放大到8%或者10%可能更為合理。據瞭解,天賜寶5月合約一共交割了2張倉單,一張20噸,共40噸蘋果。“其他的標準都不能調,能調整的只能是容許度。但容許度估計今年也不會調,因為持倉都進去了,一旦調整市場就會出現大幅波動,建議在1910合約上市的時候調整容許度。”山東某交割庫的相關負責人表示。

姍姍來遲的蘋果倉單

在蘋果期貨價格發展過程中,4月23日是重要的一天。因為當天,蘋果期貨誕生了第一批註冊倉單。在期貨市場上,決定價格的並不是現貨價格,而是倉單成本。因為倉單是標準品,是期貨價格向現貨價格迴歸的決定性力量。正因如此,從4月23日起,期貨價格掀起了大幅上漲的序幕。4月1日,交易所開放蘋果期貨倉單註冊。但是,一直等到4月23日,蘋果期貨才生成有效倉單10張,這10張都來自西安華聖果業公司。敏感的市場參與者已經意識到,蘋果期貨倉單嚴重不足的問題,當天蘋果期貨合約全線飆升,漲幅達到4%以上。到4月26日,進入交割月之前的倒數第二個交易日,實際註冊倉單僅僅11張,220噸。到4月27日,在進入交割月之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實際註冊倉單才13張,共計260噸。至此,市場已經完全看清楚了,蘋果期貨倉單嚴重不足,而且短期內倉單增加的可能性非常小。13張倉單,260萬噸蘋果,即便按照1萬元/噸計算,也才260萬元。任何大一點的投機商,都可以全部買完。沒有了倉單的制約,資金開始“自由地翱翔”。從2017年12月22日,蘋果期貨上市之日起,蘋果價格一路下跌,在需求最旺盛的春節前,跌到了最低點。2個月後,經歷了4月初的凍害後,到了4月中下旬,各個合約的蘋果價格才基本和上市之初的價格持平。但是從4月23日蘋果期貨誕生第一批有效倉單10張之後,一切都變了。

當日蘋果“開掛”了,所有月份合約上漲4%以上,接近漲停。以4月23日的收盤價計算,5月交貨的蘋果價格連續上漲約1250元/噸,7月份交貨的蘋果價格至今上漲了1633元/噸,10月份交貨的蘋果至今上漲了1647元/噸,11月份交貨的蘋果至今上漲了1820元/噸,12月份交貨的蘋果至今上漲了2018元/噸。特別要強調的是,從倉單角度看,現在市場高呼的減產論調,在推動價格方面威力遠遠不足。4月初,不少期貨公司已經開始組織調研,減產論調已經流行市場。但是,花期受損的蘋果,只會對10月份採摘的蘋果有重大影響。而今年交割的5月蘋果、7月蘋果,都是去年10月份採摘的蘋果,完全不受今年災情影響。由此可見,第一張倉單的生成,完全扭轉了市場局面,真實的倉單成本價格讓市場真正看到了價格定位區間。如果說,4月23日之前,期貨市場的蘋果還是超市裡面的普通蘋果價格,那麼4月23日之後,期貨市場的目光已完全聚焦到倉單的註冊成本上了。

倉單問題仍是決定因素

目前,蘋果交割倉庫共有19家交割服務機構,包括倉庫和車船板交割兩種交割方式。從第一批註冊倉單的地區看,主要是在陝西和山東地區。“我們都快接待了100家期貨公司了,都快累吐了。”陝西一家交割倉庫負責人無奈地說,5月份以來,幾乎每天都有3~5撥期貨公司的人上門,要不就是電話諮詢,實在是招架不住了。盛隆果業董事長侯保智也表示,已經接待了60家左右的期貨公司,北京、內蒙、廣東等全國各地的投資者都有。最近,又有3家期貨公司準備在白水縣舉行蘋果研討會。一時間,小小的白水縣城成了期貨市場一個熱門的出差地點。但是,面對不斷上門的期貨投資者,很多交割倉庫負責人開始不勝其煩,“問題不少,成交的買賣不多”,個別交割服務機構處理方式更是簡單粗暴。對此,記者根據鄭商所公佈的交割服務名單,找到延安中果生態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關聯繫人瞭解有關情況。該負責人完全不懂交割業務流程,最後直接掛斷電話。多家期貨公司調研人員也反映,交割庫對於交割流程和複檢流程不熟悉的不在少數,缺乏基礎知識的培訓,對於投資者的查詢缺乏基本的耐心。

火熱的問詢背後,隱藏著一個重大命題。那就是,5月註冊倉單這麼一點點,7月份蘋果期貨交割倉單,會大幅增加還是繼續維持這個水平?目前,7月份交割的蘋果期貨持倉量已由4月底的1.2萬張,上升到了5月18日的2.2萬張。作為臨近交割月的合約,一反常態地增加持倉量,市場參與者在交割上的博弈意圖已躍然紙上。相對於增加倉單而言,更可怕的仍然是無貨可交,特別是陝西蘋果。相對於晚熟的煙臺蘋果,陝西蘋果到7月份能否交割仍是一個巨大的問號。陝西省檢驗檢疫機構有關人士表示,陝西蘋果含糖量高,在採摘後硬度會逐漸變小,平均每個月下降0.1,到7月份能達到蘋果期貨入庫交割標準6.5,難度很大。

煙臺泉源食品王治鵬表示:“市場並不是無貨可交,只是盤面價格不合適。我們曾計劃註冊倉單,但當時5月份的蘋果期貨價格才7000多元,一算賬,不划算,所以最後放棄了。到後來,在進入5月交割月後,價格慢慢地期現迴歸了。如果7月價格到10500元/噸,我們肯定願意準備倉單。”記者瞭解到,7月份蘋果合約在5月18日的收盤價格為9645元/噸。儘管用於交割的蘋果有較大不確定性,普通蘋果在新採摘來臨之前的這段時間內,仍有較大的降價可能。白水縣一家大型蘋果經銷商告訴記者,儘管霜凍讓蘋果有所減產,形成了新蘋果漲價的一致預期,但是,現貨蘋果仍有降價可能。因為白水縣作為山東、河南、陝西和山西的蘋果集散地,目前多個冷庫都是滿的,庫存總量預計能達到40%。庫存了大量去年生產的蘋果,且出庫速度慢,時間越往後,商家就越有降價出售的壓力。統計顯示,2016年,山東儲存能力約為458萬噸,陝西儲存能力約為230萬噸。

10月倉單考驗隨之而來

證券時報記者實地調研發現,今年陝西蘋果大幅度減產恐成事實。這也意味著,符合交割等級的蘋果會相應縮小,新採摘蘋果漲價的一致性預期正在升溫。但是,在期貨市場上,決定價格的並不是現貨價格,而是倉單成本。因為倉單是標準品,是期貨價格向現貨價格迴歸的決定性力量。白水地區宏泰蘋果專業合作社一位負責人表示,在目前的霜凍影響下,西北產區的80mm規模蘋果將明顯減少。一方面,霜凍將大量的一次開花扼殺,產量下滑幾成必然,另一方面,即便是存活下來的一次開花果實,也會因為經歷霜凍而難以長大。即便是長成80mm規格的一次開花果,也可能會因霜凍而外形不夠標準,無法成為交割品。如果真是如此,不同果質的價格差距將更加懸殊。從來不愁賣的優質蘋果將更加昂貴,而果徑小、質量差的三四級果儘管也會有價格上漲,但是幅度有限。

半歲的蘋果期貨正摸著石頭過河

中國有多少蘋果可以註冊成期貨倉單?這個問題像一個巨大的問號,擺在期貨市場面前。4月底以來,蘋果期貨的瘋漲,讓外界揶揄風起,“金蘋果”、“送禮就送蘋果”等說法不一而足”“蘋果期貨沒有可參考標的,創新性高,難度大,都在摸著石頭過河,需要在運行中逐步完善規則。”鄭商所一位蘋果期貨研發人員無奈地表示。其實,生鮮果品類期貨品種在全球期貨市場均屬罕見。一般意義上,期貨品種都有相同的四大共性——價格波動大、供需量大、易於分級和標準化、易於儲存和運輸。作為開創性品種,蘋果期貨的發展初心是精準扶貧和引導產業發展。但是,在蘋果產業現狀下,制約因素仍然很多,過於碎片化的生長和貿易行為,讓中國蘋果標準化之路任重道遠。以陝西蘋果為例,蘋果樹栽種在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上,是中國獨有的山地蘋果。截至2017年底,陝西省蘋果面積1087.85萬畝,產量1153.94萬噸。但是,陝西省80%以上的產量都源自果園種植面積在5畝以下的個體果農,果農平均年齡55歲以上,行業內排名前十的貿易企業市場佔有率不足2%。這在全國同樣如此。

正因如此,蘋果市場的穩定與否,直接決定了果農收入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蘋果產區脫貧攻堅的進度。為此,蘋果期貨一上市,就被業內稱為“扶貧果”。基於這一初心,蘋果期貨的發展,更應該著力避免期貨價格暴漲暴跌,避免暴漲暴跌向市場發出失真的價格信號。唯其如此,才能真正成為果農種植的參考依據,才能有效引導產業發展。調查過程中,不少貿易商反映,5元/斤是蘋果極為重要的價格線。按照以往規律,如果貿易商蘋果採購價格高於5元/斤,對應價格就是1萬元/噸,那麼後期銷售將會大概率虧錢。而去年收購價4元以上的蘋果,今年都是虧損狀況。貿易商擔心高價收購的蘋果,如果元旦春節等現貨旺季銷售不出去,後期價格會大幅下跌。畢竟,對於蘋果這樣的非必需品,“供不應求則價格一定大漲”的邏輯並不一定準確,消費者可以轉而購買葡萄、香蕉等其他水果,並且還有進口水果可以替代。如此種種,都反映出市場的焦慮和磨合。畢竟誕生6個月的蘋果期貨,還處於摸索調試階段。在實際運作中,各界對蘋果期貨標準的準確認識和把握仍有待進一步提升。這也需要交易所更加重視交割問題,加強市場宣介力度,完善交割流程,打造精品樣本交割倉庫,加快市場認知過程。

蘋果期貨瘋狂背後是憂傷的果農

清明期間,一場罕見的霜凍突襲中國西部蘋果產區。在“50年一遇霜凍”、“蘋果產地絕收”等傳聞刺激下,越來越多的資金加入期貨市場多方陣營。10月交貨的蘋果期貨合約,今年4月份以來上漲超過40%。甚至在一個交易日內,蘋果期貨交易量曾達3600億元,成為期貨市場明星品種。期貨研究機構援引數據稱,今年全國蘋果減產逾32%。不過,也有市場聲音稱,蘋果減產量沒有那麼大,蘋果樹二次開花還能增加產量。那麼,今年蘋果減產的真實情況如何?對期貨市場交割、交易到底帶來怎樣的影響?帶著諸多問題,證券時報記者近日兵分多路,趕赴陝西、山東和寧夏等蘋果主要產地、期貨市場交割倉庫等進行實地調查,努力探尋事情真相。

陝西:霜凍重災區減產逾80% 二次開花難撐產量

從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的黃嶺南動車站出發,往市區方向驅車約6公里,會經過一段崎嶇難行的泥地山路,但在山路盡頭,會突然湧現一大片密佈路旁的蘋果樹林,綠油油的葉子隨風晃動,然而,在時下該掛果季節這些樹枝下卻空蕩蕩難見果實。在當地一些果農眼裡,霜凍是否會引發減產,已是不證自明的事實。延安是中國蘋果生產的重鎮,其中的洛川蘋果、白水蘋果久負盛名,也產生了一些高度依賴蘋果產業的“蘋果鎮”與“蘋果縣”,在當地鄉鎮隨處可見蘋果市場和化肥店鋪。延安的蘋果產量變化對全國蘋果市場有重要影響。當地媒體數據顯示,延安的蘋果種植面積已突破350萬畝,產量300萬噸左右,產值百億元。同時,這一城市的蘋果種植面積和產量,約佔全國的九分之一、陝西的三分之一。

霜凍重災區 減產80%以上

“你可以看到嘛,樹上沒有東西的。”在延安市洛川縣楊舒鄉的路旁,正在疏果的果農樊大爺放下剪刀,回答記者的提問。作為當地主要經濟作物,當地果農以種植富士蘋果為主,樊大爺就種植了8畝富士蘋果、3畝嘎啦蘋果。不過,在這塊富士蘋果地裡,證券時報記者只看到稀稀疏疏的果子,其中一大部分還是二次開花的小果,甚至一些樹上整條樹枝都找不到一個蘋果。樊大爺說,由於開花較早,嘎啦蘋果在本次霜凍中受傷較輕,但富士蘋果沒能躲過劫難。他的8畝富士蘋果樹,往年估計可以套袋14萬袋至15萬袋,但在霜凍襲擊過後,大量的花朵凋落,估計只能套2萬~3萬袋,據此估算,減產比例超過80%。據瞭解,套袋最大的好處是能改善水果外觀品質和減少農藥殘留。樊大爺稱,作為優勢產區,往年他家的富士蘋果中有60%以上可以長成80mm以上規格,但受霜凍打擊過後,可以長成80mm以上規格的比例將會大幅減少,如果再考慮期貨交割品對品相的要求,實際符合交割要求的比例將大幅下降。

在洛川縣楊舒鄉,一位靳姓果農告訴記者,他的果樹今年是小年,本來花開得就少,再經歷一次霜凍,能夠留下的花就更為稀少,“今年基本就沒有結蘋果”。該果農稱,如果勉強將二次開花的小果子計算在內,今年估計只能套1萬袋——而去年是8萬袋,以此估計,減產幅度在87%左右。而村中遇到類似情況的果農還有很多,“村裡賠錢的人多了”。在洛川縣老廟鎮,果農任大叔告訴證券時報記者,他家共種植了5畝富士蘋果,往年一畝地大約要套1.5萬袋至2萬袋,但今年估計5畝地合計才需要套袋1萬袋,減產幅度86%到90%。在毗鄰老廟鎮的槐柏鎮,一位範姓果農告訴記者,預計今年他種植的蘋果會減產80%,當地政府暫時還沒有對果農的損失採取補貼或其他舉措。

輕災區減產40% 現貨庫存高企

儘管同處西北的受災地區,也有部分鄉鎮由於地理位置原因,在本次霜凍中受災程度較輕。在延安市富縣的羊泉鎮侯家莊村,記者就看到一位周姓果農的地裡,樹上結了較多果實,且個頭明顯比洛川縣的要大一些。該果農告訴記者,他家種植兩塊蘋果地,合計16畝。其中“靠溝的那塊地全凍沒了”,而靠路邊的這一塊則受災較輕,估計今年蘋果減產50%左右。之所以受災程度會較輕,該果農稱,主要是地勢原因,“地勢越高開花越晚,這塊地的花就剛好躲過了清明的霜凍”。但該果農也強調,這是他26年蘋果種植歷史中,所見過的最嚴重一次霜凍。

與之情況相似,在富縣寺泉鎮的太平村,一位趙姓果農的蘋果樹也保留了較多果實。該果農稱,由於他的地塊位於當地差不多最高地勢、花比其他地方遲開了4天,他家的受災情況要輕許多,以往一畝地套1.2萬至1.3萬袋左右,今年估計一畝地套7000到8000袋,估算減產比例在33%至46%。如果再往延安南邊走,受災的情況會更輕一些,尤其是位於延安市南面的渭南市。白水縣一家大型蘋果經銷商告訴記者,儘管白水縣也有一些地區存在絕收情況,但綜合來看,預估當地在本次霜凍中整體的減產在30%至40%。值得一提的是,該經銷商表示,儘管霜凍讓蘋果有所減產,形成新一輪蘋果漲價預期,但現貨蘋果仍有降價可能。主要原因是,白水縣是山東、河南、陝西和山西的蘋果集散地,但目前白水縣多個冷庫“都是滿的”,庫存了大量去年生產的蘋果,且出庫速度慢,時間越往後,商家就越有降價出售壓力。據該經銷商估算,白水縣當前的蘋果庫存量在40%左右。

二次開花難撐產量 可交割品加劇下滑

在走訪諸多果農的過程中,多位果農均表示,今年收入主要指望二次開花的果實。但是,二次開花的果實往往難以長大,即便成熟了也可能得不償失,以至於有果農甚至考慮放棄二次開花的果實,因而,二次開花的果實對產量恢復不可期望過高。洛川縣槐柏鎮的一位範姓果農告訴記者,富士蘋果一般在3月有一次開花,之後在清明節後二次開花。果農一般會保留一次開花果,而將二次開花果實剪掉,以免後者爭奪一次開花果的養分。但是,在經歷清明霜凍後,許多果農都預計會大幅減產,因而許多果農不得不保留二次開花果實。該果農向記者解釋,“二次開花果一般長不大,最多就是長到75mm,皮厚還不好看,賣不上好價錢。”因而,他也面臨著兩難選擇,放棄二次開花果就意味著今年幾無收穫,不放棄則必須再度投入資金,但“搞不好賣蘋果的錢還抵不回套袋錢。”

果農遭遇霜凍:未來一年多難有收入

蘋果是地方政府幫助農民提升收入的重要經濟作物,但這種農作物從樹苗到結果要6年時間,進入盛果期通常需要8年時間,且一年一次結果,果農的真實收入存在較大波動性,一旦遇到不利氣候,就意味著沒有收入。洛川縣楊舒鄉的樊大爺回憶稱,2002年的時候,他種植的黃元帥蘋果一斤只有8毛多錢,即便是果汁廠都不肯收,無奈之下,他只能將蘋果倒溝裡,“那都是沒壞沒爛的好蘋果,這樣都倒掉了。”此外,為了省錢,樊大爺那一次甚至沒有請人摘蘋果,“不摘了,直接搖樹”,讓蘋果自己掉落到地面,再用板車集中起來運去溝裡倒掉。在此次倒蘋果過後,樊大爺將種植的蘋果改為了富士。截至去年,樊大爺一共種植了11畝蘋果,其中8畝富士,一年蘋果一共賣12萬元,淨利潤估計在5萬元至6萬元,這一種植面積在當地已算較大。樊大爺稱,今年的行情估計是要賠的,至少已經將前期的兩萬塊化肥錢搭進去了。此外,在延安市富縣寺仙鎮寺仙村,一位李姓的中年果農告訴記者,加上今年的大幅度減產,他共計要面臨4年沒有種植收入的日子。原來,在2016年期間,該果農的18畝蘋果樹就遭遇了冰雹,“我剛套完果袋,冰雹就來了。”導致那一年幾無收入,而在之後的2017年則延續冰雹影響,果樹開花後很快就凋落、無法掛果,也是沒有收入。今年又遭遇嚴重的霜凍,這樣一算,他要到明年10月才能重新獲得收入,這幾年主要靠借錢和賒賬過日子,“今年才賒了1.5萬元的肥料錢”。

作者:證券時報;來源:CTA基金網;農產品期貨網轉載本文僅為傳播更多信息為目的,並不表示本網認可文中作者觀點。若轉載文章作者有認為本網有不妥之處,請致電本網010-51289506聯繫,本網將立即與您磋商並解決相關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