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殺俘事件是李鴻章所為,電影《投名狀》中也表現出來了,那麼他為什麼這麼做?

秋天的紅葉882


蘇州殺俘又叫蘇州殺降,是指李鴻章在答應太平軍郜永寬、汪安均等人投降以後又將他們殺死之事,然而此事並非單純的李鴻章要出爾反爾,更不是電影《投名狀》裡因為糧食的原因。

李鴻章在擊敗太平軍奪取無錫等地以後,率淮軍和常勝軍包圍了蘇州,但是蘇州是太平軍在蘇南最重要的據點,城牆堅固,火炮眾多,清軍多次攻擊都未成功。

但是李秀成發現郜永寬、汪安均等人對於前景日益感到悲觀,軍心已經不穩,所以決定放棄蘇州,然而慕王譚紹光拒絕撤退,堅持死守蘇州,李秀成只能自己帶軍撤走。

李秀成走後,清軍得知了郜永寬等人試圖投降的情報,於是派曾經也參加太平軍的降將程學啟和郜永寬等人聯絡,加以勸降。最終郜永寬等八人在得到英國人戈登擔保以後決定投降,並且刺殺了慕王譚紹光。

然而李鴻章對郜永寬等人的投降感到不放心,擔心他們會降而復叛,之前他的弟弟李鶴章就吃過這個虧。加上郜永寬等人投降以後始終不願意向清軍交出武器,並拒絕解散部隊、剃髮,也不肯放棄城門等陣地。

清軍還發現他們在城內也築有街壘,上報以後李鴻章對他們更是不放心,加上程學啟也勸說這些人不可靠,最終下決心以宴請的名義邀請郜永寬等人來並乘機殺死,並屠殺了他們的部下。

當然,這是事後李鴻章上報殺死他們的理由,但是是否屬實已經不重要了,既然他們能叛變一次,那麼還可能叛變第二次,李鴻章此時也不需要他們來幫忙,殺個乾淨省心省力最好。

對此事唯一感到不滿的是戈登,因為他曾經對郜永寬等人做出安全保證,他認為李鴻章的做法破壞了自己的名譽,因此到處上告。不過清廷還是決定相信李鴻章,認為按照他上報的情況殺死郜永寬等人是正確的處置手段,所以這事最後李鴻章沒受到任何處分。


不沉的經遠


為了富貴榮華。

上個世紀50年代,滿清重臣李鴻章的墳墓被刨,穿著黃馬褂的遺體被掛在拖拉機後面遊街,直至屍骨無存。李鴻章身後為何遭此厄運?其實跟他生前幹過的一件極缺陰德事有關。

李鴻章最初在曾國藩手下當幕僚,後來自己拉桿子單幹,當時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分別攻打太平天國三個重鎮天京蘇州杭州。天京是主攻目標,因為洪秀全就在天京,而且是太平天國都城。但是曾國荃久攻不下,曾國藩就讓李鴻章放棄攻打蘇州,過來幫曾國荃攻打天京。但是李鴻章此時羽翼已豐,不想再庇託於曾國藩門下,因此陽奉陰違,不聽號令,百般推扯。曾國藩於是給他下了最後通牒,你再不來我就跟朝廷告你一狀,別說我不顧師生情誼,到時候你後果自負。

正在李鴻章一籌莫展之際,好消息傳來,守衛蘇州城的太平軍悍將李秀成被洪秀全調回天京,留下的納王郜永寬等八王派人向他投降,投降當然是有條件的,不是無條件。郜永寬等人的條件是:降軍和淮軍一起守衛蘇州,各佔半城;降軍保留一百個營的編制且發軍餉;投降後不剃髮。其實這三個條件李鴻章一個都做不到,但是老李一口答應下來,還讓洋槍隊隊長戈登作了擔保。結果郜永寬等人獻城的第二天,李鴻章請他們吃飯,商談具體合作事宜,暗中埋伏刀斧手,將八王一起殺死,近三萬放下武器的太平軍戰士也遭到無情屠戮。李鴻章事後老媽寫信,稱“此事雖太過不仁,然攸關大局,不得不為”。曾國藩接報後,也讚賞李鴻章此舉“殊為眼明手辣”。

殺降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大忌,不僅會受道義譴責,關鍵還會貽害自身。殺降不祥誰都明白,所以很少有人膽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觸這條紅線。歷史上幹這事比較出名的三個人都沒有好下場。秦國名將白起,長平一戰坑殺四十萬趙卒,最終落得拔劍自刎的下場,頭顱被使者帶回去跟秦昭襄王交差。楚霸王項羽,背水一戰坑殺二十萬秦卒,最終落得拔劍自刎的下場,頭顱和四肢分別被五人所得,拿去跟劉邦邀功領賞。西漢飛將軍李廣打了一輩子仗,就是沒有封侯。自己總結說,我曾經誘降羌卒八百人,然後使詐,在同一天把他們全殺了,這就是我不能封侯的原因吧。李廣最終也落得拔刀自刎的下場,李鴻章也是誘降,和李廣同出一轍。

當然李鴻章也知道自古以來殺降者都沒有好下場,是極損陰德的行為,因此“三晝夜不能決”。但在曾國藩的壓力和部將的要挾以及功名心的驅使下,最終出此下策。雖然沒有禍及生前,但卻報之身後也。

參考書目:《戰天京》《李鴻章傳》


唐風宋月


早在咸豐十年的時候,以忠王李秀成為首的一支太平軍便攻佔了江蘇省會蘇州。攻下蘇州,太平軍實行軍政一體,全民皆兵,城內發展兵壯二十萬有餘,並且高築牆,廣積糧以堅拒來攻清軍。

而在同治二年開始,李鴻章率領的湘軍一支與號稱常勝軍的外國流氓戈登率領的僱傭軍聯手相繼克服了上海周邊如太倉、崑山,江陰、無錫等太平軍搶佔之地後,便把眼光放到了李秀成鎮守的蘇州。

(李鴻章與戈登)

蘇州江南重地,魚米之鄉,物產富饒,不平蘇州不可為平叛有績。

此時,李鴻章抓住李秀成並不在蘇州城,正是瞌睡來了繡花枕,於是湘君與常勝軍聯手強攻蘇州,但是萬萬想不到蘇州兵壯牆高,幾番戰役下來竟讓他們損兵折將而寸步未進。

同年十一月,忠王李秀成在外與曾國荃的戰役不順回到蘇州,發現此時的蘇州並非鐵板一塊,敏感地感覺到郜永寬等八位守將的反意已是司馬昭之心,料定蘇州遲早要丟,便未雨綢繆率領心腹離開蘇州打算另闢一方天地而守,但是其中的心腹愛將譚紹光頑固不堪,表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誓死與蘇州共存亡。

(蘇州太平軍拒城而守)

李秀成走後,蘇州太平軍守將的內部矛盾便爆發,來自郜永寬的主降派與來自譚紹光的主戰派就戰降問題,每日摩擦不斷,時常有肢體武力衝突。

老毛子的人,有在蘇州內部作細作打探消息的,戈登很快將這一消息告訴了李鴻章。李鴻章便與戈登作起了兵不血刃地收復蘇州的打算。李鴻章派同位太平軍降將的程學啟頭陣去秘密遊說郜永寬等率部來降。郜永寬等很快便表示從善如流。也許是機會來得太僥倖,李鴻章便覺得事出反常必有妖,暗示郜永寬等必須獻上投名狀以示來降之誠意。

於是,郜永寬等在一晚太平軍將領的總結宴會上,乘著譚紹光酒醉殺了他並且割下其首級以為獻給李鴻章投名狀。同時,戈登出面拍著胸脯向郜永寬擔保將保證他們投降後的人生安全。於是,1863年12月五日前後,在對譚紹光餘卒一番清洗後,蘇州舉城投降,實現了李鴻章兵不血刃的戰略。

但是,走入蘇州城的李鴻章原本心滿意足,一番所見所聞後不禁皺起了眉頭。蘇州城內,郜永寬所部降卒絲毫沒有投降的意思,所率部卒全副武裝,在各個關卡拒關而守,似乎提防的不是別人正是其湘軍。在李鴻章看來,既可以說是提防,也可以說是反叛。他們能夠叛太平軍,就有立場能夠叛他湘軍。此時的李鴻章突然想到了不久之前自己弟弟李鶴章在太倉詐降一事上吃的苦頭,險些丟掉性命,不禁後背發涼。



(李鴻章)

所所思之後,李鴻章很快將自己的想法告知了程學啟,兩人看法不謀而合,以為不可留,於是在合肥設下了鴻門宴,宴殺了蘇州以郜永寬為首的太平軍八降將,此後又乘著蘇州城太平軍降卒群龍無首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屠盡太平軍兵壯兩萬餘人。

這一事件,便是歷史上著名蘇州殺降事件。自古以來,人心是最可怕的。在當權者看來你有沒有反意不重要,你擁有反的能力那就是你的不對了。


不書公子


電影《投名狀》中,在蘇州城內,清軍屠殺投降的太平天國軍。屠殺的原因是糧食不夠吃。電影中,白花花的饅頭確實誘人。渲染了飢餓帶給人的恐懼。

歷史上,李鴻章屠殺蘇州太平天國投降的兵將。一是,太平天國降將內訌。另一方面,是李鴻章對他們的不信任,怕有後患,引發的屠殺。


長健商貿


這正是李鴻章致死都念念不忘的“豐功偉績”。其實是人類所不齒的獸行!


弓目


反覆無常,留有後患。等那個時候大局已定,李鴻章也不需要這些叛徒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