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論語》中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何解?

大號蘑菇頭


據傳說,舜和禹都曾統有天下,但他們都沒有把王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選拔有才幹的人,經過實踐考驗之後,把王位傳給他,(禹實際上是把王位傳給了協助他治水的伯益,並沒有傳給自己的兒子。據說後來人們認為禹的兒子啟有德行,人們才都去歸附啟。啟開創了夏王朝,之後,就是內部傳子的“家天下”了,但這不是禹的做法。)因此,舜和禹是“擁有天下而不佔有它。”他們傳授王位的方式雖然還不是現代的“公天下”,但在那個時代顯然是難能可貴的,所以孔子才會發出“巍巍乎!”的讚歎。


談藝錄


這段話出自《論語·泰伯》。

[原文]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原文通釋]

孔子說:“多麼崇高啊!舜和禹佔有天下,卻不謀求它啊!” 

[註釋]

巍巍乎,高大的樣子。舜禹之有天下,舜和禹佔有天下。舜是傳說中的聖君明主,禹是夏朝的第一個國君。傳說堯禪位給舜,舜後來又禪位給禹。傳說舜的眼睛有兩個瞳仁,又名“重華”。之,放在主謂短語“舜禹”與“有”之間,取消該短語的獨立性。而不與焉,卻不謀求它。而,轉折連詞。與,音yù,動詞,參與,謀求。焉,兼詞,之乎,它啊。它指代“天下”。

本章解釋多有不同。《論語註疏》說:“舜、禹之有天下,自以功德受禪,不與求而得之,所以其德巍巍然高大也。”而且,本章不說堯,只說舜、禹——他二人是同類情況,故取此說。

舜、禹得到天下,都是通過禪讓得到的,不是靠武力征伐得到的,也不是靠世襲得到的。孔子的話應該有所指。當時社會混亂,政局動盪,弒君、纂位者屢見不鮮。孔子讚頌傳說時代的“舜、禹”,表明對古時禪讓制的認同,他稱頌舜禹,無形中也抨擊了他所處時代的現實。 


陳廣逵


樓主好!孔子這幾句讚語的表面意思不難理解,你想問背後的隱義吧?可從淺入深的如下嘗試,補充幾句,供參考。

【1,讚美聖人】

這是最明顯的意思,人人皆知。若《論語》記載孔子此語的用意,僅此而已,那對受教者意義不大,近乎無用。

【2,讚美公心】

把原句裡的“舜禹”去掉,加個“者”字,會發現根本意思沒變,說明孔子強調的是更深含義,即公心。擁有天下而不私,是“為公”到了極點,所以偉大的不僅是某人,而是他們的公心。自古迄今,凡偉大而流芳百世者,皆因一個“公”字,故孔子在講“公心”對人生和社會的重要性。

【3,讚美無我】

“公心”的源頭是“無我”,人只要有一絲“我”的念頭,就做不到徹底的“為公”,忘我、無我就成為“公”的前提條件。聖人能至“公”到極點,根本原因是他們心中“無我”,故孔子在講“我”的危害和“無我”的價值。

【4,讚美人性】

如果聖賢只是少數人能做的,則孔子的所有讚美不論怎樣,都只是觀賞和仰止,不會引起學人的共鳴。因此,孔子還在講,舜禹能做到的,人人都能做到,即人人都可成聖人!為何?人性相同,是人皆有,舜禹能為之事,世人皆可為,豈能自矮和自棄?

【5,讚美師德】

舜禹之舉,能帶來天下太平,人人幸福,必為後世智者所效仿,故他們都是高明的老師,自育為聖人,還能育人為聖人。這種無形的普世善德與天地同在,永不消逝,如同將自己有限的生命變成無限的永壽。開萬世之先,沐永恆之智,這種志向和宏願是人生的最高價值。因此,孔子讚語也是他不明說的、自己的理想和對學人的期許。

總之,聖人都是大教育家,《論語》是成聖作賢的教材,每句話都在教學,只要緊扣“教育”去挖掘孔子本意,就再不會有疑難了。


本然堂講席


語出《論語 · 泰伯》。

泰伯是周文王的大伯。

泰伯的父親叫姬亶(dǎn),人稱公亶父,後稱古公亶父,被周武王姬昌追諡為“周太王”。是周武王的曾祖父,周文王的爺爺。

古公亶父有三個兒子,長子為泰伯,次子為仲雍,三子為季歷。

公亶父還在位的時候,傳聞他了解到季歷的兒子姬昌有聖德,有意傳位給季歷,但又不合規矩,暗自苦惱。泰伯知道這個信息後,就和二弟仲雍一起出走隱居去了,為的是讓父親把王位傳於季歷。所以《論語 · 泰伯》通篇,主要以孔子當時傳頌的“古人”來讚美這種禪讓、不爭的美德。

孔子是最喜歡用三王來說事的,在儒家思想中,多次通過讚美堯、舜、禹,來讚美這種謙讓的美德。所以這裡也是眾多讚美之辭的其中之一。

“巍巍乎”。巍巍是形容山,在古漢字中,“委”代表垂直,“鬼”代表詭異、神秘、令人畏懼。由於遠古時期人們的武力不足,而山上是各種兇猛野獸的聚居所在,所以原始社會的人對“山”是有一種畏懼、敬仰的態度的。而這種態度延續到後世就變成了讚美山的“高大”、“厚實”、“從底端向上仰視”等,也依然表示一種褒義。

據書中記載,舜、禹接受帝位乃是“禪讓”所得,而非傳於自己的子嗣。“禪”的意思是“在祖宗面前大力的推薦”;“讓”是指“讓出帝位”。而嚴格意義上的禪讓又分“內”與“外”,指的是讓位給本宗的人還是外人。像舜和禹這種,就屬於“外禪”。

所以把帝位傳於外人,這在孔子眼中是大公無私的表現,所以對此大加讚賞。

“巍巍乎”其實就是一個讚歎詞,我們可以翻譯成:

“啊!多麼偉大的行為!就像那偉岸的山峰一樣!”類似這種。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

這句話學者們爭議比較大的就是“而不與焉”。因為“與”是“給予”的意思,是“給”。但是這裡上下文表達的是“要”的意思。

有的人說這個“與”是“參與”的意思,解釋就是“舜、禹掌控天下而不參與,無為而治”。這就很胡扯了,因為無為而治是老子的東西,是道家的東西。道家有一整套體系去解釋具體什麼是“無為”,給你儒家的東西壓根就不鉤掛。而且老子根本就看不起“禮”,認為禮數是一種浮於外表的虛偽的東西。所以這種說法肯定是行不通的,在研究國學的人眼中,肯定不會採納。

所以我們結合儒家的思想,就只能把“給”和“要”這一進一出通假。整句話邏輯就很清晰了,也符合上下文的意思:

“多麼偉大!舜和禹得到了天下是因為有德而被禪讓的,並非是他們自己提出要求而得到。”

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不過有的朋友也知道,後來出土的《竹書紀年》中記載,舜是囚禁了堯,搶奪了他的帝位,後來還將堯流放。這裡的史記就是另外一種情況了,不過由於與《論語》中孔子要表達的觀點不一致,所以在本文中也就沒有多談的必要了。


馬青寅


人們總有一種幻覺,那就是過去的都是美好的,現在的都是痛苦的。孔子也不例外,他總覺得以前的制度比現行制度要好。於是不切實際地推廣原始制度,以期復古。

舜,禹,在一個小部落裡,誰好誰壞大家都門清。所以接班人選一個能幹的就行了。

可是部落多了以後,地域廣了以後,要選接班人就麻煩了。領導看不過來,信息又不通暢,交通又不便捷,領導那知道誰有德行?只能各部落推舉自己的能人,這些能人又互不服氣,於是就容易打起來,各部落再次分裂。所以就應該形成家天下的局面,以後別爭了,主人是唯一的,這樣容易保持國家統一,避免紛爭。

我們現在已經再次回到了禹舜時代的選拔機制了,家天下早已被淘汰。那是因為,現代信息足夠發達,我們可以很方便掌握千里萬里之外某個人的德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參與領導人的競選,任人唯賢的制度得以自然施行。

孔子的理想沒想到幾千年後得以實現。公天下,私天下,再公天下,都是社會物質發展不同階斷的產物,離開社會物質談好壞,其實沒意義。所以說,不要說過去的好,也不要說末來的好,其實是現在的好。


靜靜地觀魚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出自《論語•泰伯第八》。這句話不好理解,大約在於一個“與”字。對此,朱熹的解釋是:“與,去聲。不與,猶言不相關,言其不以位為樂也。”巍巍,是高大之貌。這句話以現代漢語翻譯一下就是:舜和禹做為天下之主,他們品德高尚,令人敬仰。他們為天下人做事,卻不把天下做為自己的私產享樂。

北京大學工農兵學員對“與”字的解釋是:“‘與’同‘舉’。”這個解釋大約有文字學上的支撐。《說文》中對舉的解釋是“從與從手”二者應該有所聯繫。他們對“有天下而不與”的解釋是:舜和禹雖然擁有天下,做了天下之主,但他們獲得這個位子不是自己爭取來的。而是受到人民的擁戴而自然形成的。因為在孔子的那個年代,諸候之間為了利益,你爭我奪,互不相讓。在孔子看來,這種爭權奪利的行為,是小人之行,而非君子之行,君子應該以德服天下,內聖外王。你有能力為天下百姓服務,人民自然會擁戴你。因此,舜和禹這些古代的聖王之德是“巍巍乎”的高大之貌,而現實中爭權奪利的現實君主們,大約就“渺不足道”了。

我覺得北大工農兵學員的解釋是很有道理的。這個版本雖然落款是工農兵學員,但背後肯定有大學者參與其中解釋的。而且對“與”的解釋肯定受到朱熹《四書集註》的影響,並且做了文字學,以及政治學上的發揮。

《論語》的每一章大約還是有一個相對統一的主題的。《泰伯》一章,圍繞的中心是君主之德,君子之德。開始第一句講的:泰伯之德。三以天下讓。被孔子稱為至德。

泰伯,是周文王的大伯。吳國的始祖。周文王的爺爺周大(音太)王生有三個兒子,老大泰伯,老二仲雍,老三季歷。季歷的兒子是姬昌。姬昌有聖德,周大王欲傳位給他。這樣,就要提前越過老大和老二把王位傳給季歷。泰伯知道父親的意思之後,逃到荊蠻之地,也就是後來的吳國。周朝的王位,才傳到文王武王的手上。

在孔子看來,內聖之人,才能外王。把天下讓給有德之人,本身也是一種聖德的表現。而舜和禹,也是有聖德之人。他們有天下,王天下,不是爭權奪利,而是為天下百姓服務。

《泰伯》篇後四段,全是講舜禹之德的。體現的意叫都一樣。比如:“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這說的是遵道行事,乃有大德。

後一段:“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謂至德也已矣。”說的也是雖有聖德,而不爭。

再後。“子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惡衣服,而致美黻冕;卑宮室,而盡力乎溝洫。禹,吾無間然矣。”這一段是再明白不過了。大禹為天下之王,對自己方面,他是艱苦樸素的榜樣。可是對待天下政事,他卻盡心盡力,做的很完美。這種精神與今天所說的捨己為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在精神內核上是一致的。


七月流火140400643


子曰:“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唯天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煥乎,其有文章。”

——“堯帝,應該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最傑出的君王了吧!天是最高最大、浩渺無窮而又幻化莫測、難以把握的,只有帝堯徹悟了天道的根本(至理、真理)並且能效法、依從、順應天道自然(天地根本、自然規律)。他的功績恩德像天地一樣偉岸博大!以至於人們找不到合適詞彙、恰當的語言來頌揚讚美他!……”

一個人過於偉大,沒有辦法來稱讚、頌揚的時候,就形容他和天一樣偉大、了不起。

完全依從於天道就是“則天”——武媚娘把自己名字改為“武則天”就是昭告天下世人:她和堯帝(這個孔子最崇敬的古聖)一樣偉大,一樣的開天闢地。

《荀子·天論》裡說“列星隨旋,日月遞照,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

天道如斯。聖人明王效法之就要贊天地之化育、參天地之功德以扶助萬物,使它們“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

這就是聖王的本職所在,也是“則天”的主旨所在。

“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是天道的另一個特性:只化育長養、扶助成全而不佔用、控制——舜問乎丞:“道可得而有乎?”

曰:“汝身非汝有也,汝何得有夫道!”

舜曰:“吾身非吾有也,孰有之哉?”

曰:“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順也;子孫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蛻也。故行不知所往,處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強陽氣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就連自己的身體都不是完全屬於自己的,竟然想把天下萬物,連同高遠渺茫的“道”一起據為己有。實在是荒誕、悲笑的:遺留給後輩的不只是江山社稷,還有貪婪、殺戮與災禍——不肖子孫、無德無能之輩佔據帝位,不僅會為害天下,更是帝王本人、家族的禍患。

正是基於這樣的認識,聖王積極努力、贊助萬物而不貪,成全扶持而不佔;也正是基於這樣的認知,堯沒有把天下傳給子孫而是傳給了舜,舜也沒有傳給子孫而傳給了禹——“不與也”,就是不把已經牢牢攥在手裡的東西當成是屬於自己的,只付出奉獻而不是想著據為己有。

孔子不是一直強調“克己”嘛,把天下都能夠從容、淡然地推讓給別人——“克己”沒有比這個更高更大的了。“巍巍乎!”實在是偉大、了不起啊。


唐言唐語


看官有時間就讀一讀《論語》,每句話都是一顆智慧種子,在你的內心會生根發芽。

孔子這句話是對舜和禹的推崇和讚美,孔聖人為什麼對這兩個人有這麼高的評價呢?

舜和禹這兩位帝王,他們從政的目的是造福百姓,而非貪戀權勢富貴,因為德行好,有豐富從政經驗,做出了不朽功績。

題目的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孔是這樣文章佈局是在指出,舜和禹這兩位帝王,在精神思想和價值取向上,他們跟泰伯是一致的。

泰伯是周文王的大哥,周文王排名第三,周文王的位置本來是泰伯的,但泰伯遵從道德禮法,棄天下如蔽履,把位子讓給三弟,逃到了現在的江蘇這個地方,被周武王封為吳王,他是春秋戰國時代吳國的始祖。泰伯三讓天下,不是為了虛名,是為了道德,是為了自己的理想和信仰,為了理想和信仰,可以不當皇帝,不當將相,可以不要功名富貴。

舜和禹很好的擔負起了造福天下的重任。

在《論語泰伯》這篇文章中,還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士不可不弘毅”。作為帝王,他站在“士”這個金字塔的頂端,舜和禹這兩位帝王就具備了,弘和毅這兩個特點。

“弘”指心胸寬大,有氣度,眼光高遠。作為一名帝王,要擔負起造福天下蒼生的重任,他們肩頭上的擔子很重,路途又是很漫長的。

“毅”指的是剛毅,在處理事情時,有決斷,拿得穩,看得準,有自己獨到見解,一身正氣,立場公正。

我們傳統的教育就是這樣,教育的目的是養成一個人造福天下蒼生的理想和抱負。古代的讀書人要麼出仕做官,要麼學醫,為的都是造福百姓。宋朝范仲淹醫學水平就很高,他做了兩手準備。現在的教育已經變了味了,上學學習文化知識以後,不是為了成為社會有用之才,而是掙錢,充滿了銅臭之氣,培養出了一大批自私自利的人,我想這種狀況以後會改變的。

舜和禹的身上很好的體現了我們儒家的道德思想標準。作為一名帝王就要親民愛人,要“民物胞與”,不光要愛護民眾,還要愛護自然環境,愛護禽畜獸魚。要做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天人合一。

舜和禹成就帝王以前,都是從基層公務員做起。被培養了幾十年,有著豐富的行政經驗,經過反覆考察,才做了帝王。他們做了帝王以後,許身家國,沒有任何私利,“而不與焉”,就是說他們心裡面沒有覺得當皇帝當帝王可貴,這是很平淡的事情,他們只是為天下百姓服務,這才是真正的偉大,真正的崇高。


文化三家店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與焉。”出自《論語.泰伯篇第八》,序號:8.18。此章是孔子讚美舜和禹據有天下的崇高與偉大,是由於品德高尚,才能卓越相關,而與王位不相干,與王位沒有關係。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主謂倒裝句。巍巍,形容詞,高大貌,前置謂語。乎,感嘆語氣詞,啊。“舜、禹之有天下也”,帶“之”字的主謂詞組作全句的後置主語。結構助詞“之”用在小主語“舜禹”和小謂語“有”之間,取消句子的獨立性變成主謂詞組充當句子的主語。譯文要還原:舜禹有了天下是多麼崇高,多麼偉大啊。“而不與焉”,而,轉折連詞,可是,或仍作“而”。與,動詞,相關,即相干,關係。朱熹注:“不與,猶言不相關,言其不以位為樂也。”焉,感嘆語氣詞,啊。譯文:可是這跟王位不相干,沒有關係。


三十三畫1936


我是劉忙觀點,致力於傳統文化傳播。

如果單從字面上來看,最大的難度可能出在與這個字上,我覺得可以借用《孟子·公孫丑上》的那句話:“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這個與字,有借用和吸取的意思,與人為善的意思是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完善自己。因此,《論語》中的這句話,大概意思是說舜禹雖然富有天下,但不會與民爭利。




孔子這樣描寫,是想表達一種什麼境界?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用《大學》的話就是止於至善。原文是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字面意思其實很好理解,但為君為王的要真正做到這點,卻沒那麼容易。用現在通俗的話是把自己佈施出去,內心完全無我,對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題目裡的這句話出自《論語泰伯》,主旨就是在闡述聖人的功德。泰伯是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的長子。古公亶父有三個孩子,長子泰伯、次子仲雍、三子季歷。季歷和他的兒子姬昌(後來的周文王)都很賢明,古公亶父因此有立季歷為繼承人的想法,以便傳位給姬昌。



泰伯知道父親古公亶父的心思,為了成全父親,他於是便和二弟仲雍就逃奔到荊蠻之地,文身斷髮,以表示不可以繼承君位,來避讓季歷。泰伯現在逃奔的地方是吳越地區,因此他也被人奉為吳人的祖先。孔子在《論語·泰伯》中雲:“泰伯可謂至德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德而稱焉。” 太伯三讓天下和開發江南的功德,受到後世所敬仰。



儒家將堯舜禹高推聖境,實際上是一種方便教化的手段,也是他們的政治理想。後代很多帝王也確實以堯舜為效法對象,但那多是執政以後的事了,他們的權力獲取卻帶有血腥。



比如堯禪位於舜,有本書叫《竹書紀年》,書中這樣記載:昔堯德表,為舜所回。舜國堯……使丹朱不得與父見。大意是說堯晚年被舜軟禁,不準堯與兒子朱丹見面,還將朱丹流放到蠻荒之地,所以堯是被迫將帝位讓於舜的。

歷史上有個人將禪位的事講的很透徹,魏文帝曹丕,他在接受了傀儡皇帝漢獻帝的禪讓後,說了句大白話:舜禹受禪,我今方知。一句話揭露了古代禪讓背後的實質,天下乃有權有實力人的天下,而非有德者的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