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潮州戊辰八贤

明末清初,潮州府辖11县,幅员辽阔,人文鼎盛。自唐宋以后,文化朝逐昌明,贤才代益增多。到了明代,从科举入仕晋升的贤士最盛。特别是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科,全潮州地域同榜登第的进士竟达八人之多,号称潮州“戊辰八贤”。这是潮州府在科举史上前无先例、后无再者的盛事,为彰扬潮州这一科甲之辉煌历史,诸贤遂于潮州府城大街建起一座雕琢精致的石刻“盛世元凯坊”,俗称“八贤亭”,镌刻八贤之姓名碑记以传万世。

“盛世元凯坊”又称“戊辰八贤坊”,是明崇祯元年(1628年)“为崇祯戊辰进士同榜八人辜朝荐、郭之奇、黄奇遇、宋兆禴、李士淳、梁应龙、杨任斯、陈所献建”,他们就是被潮人尊称的“后八贤”。

台湾后除支持郑氏父子屯垦开荒.寓兵于农,积极反清复明外,还以诗文写下了台湾最早的第一批文字作品,被称为"台湾文化的开拓者"和"早期的传播者"。逝世后,台湾民众特建祠祀奉它。

郭之奇,字仲常,别字菽子,号正夫,又号玉溪,揭阳县城东门人。明亡,倾尽家产支持隆武及永历帝抗清,后被清兵所捕,拒降被杀。

黄奇遇,字亨臣,号平斋,揭阳渔湖广美人。

宋兆禴,字尔孚,号嘉公,揭阳渔湖凤围村(今属榕城区)人。

李士淳,号二河,又号玉溪,程乡(今梅县松口洋坑村)人。

梁应龙,字霖海,原藉饶平,世居海阳(潮安)东津。

陈所献,号乐庵,饶平人。

杨任斯,字君赓,普宁人,落藉海阳(今潮安庵埠文里村) 。

“盛世元凯”,指国家兴盛之时,善和之士。《左传�文》谓十八年高辛氏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元”,高阳氏有才子八人,称为“八凯”。后人称皇帝辅佐大臣作“元凯”。坊额八贤为贤君盛世之“元凯”,同榜八进士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以上八贤都是为官清正,功业卓著,又是凛然正气,高风亮节的饱学贤士。崇祯戊辰科是潮州明代科举上巅峰,为人津津乐道的一科。“盛世元凯坊”也是潮州科举坊中最后一个科举坊。

“盛世元凯坊”曾经一度连同潮州太平街坐落的数十座牌坊被拆除。2009年,潮州太平路牌坊街修复完成,“盛世元凯坊”也再次屹立在潮州府城中。

潮州戊辰八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