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9 親子共讀,讓孩子愛上讀書

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獲得全面的發展,度過幸福的童年,會不吝錢財,為孩子準備各種玩具、材料、書籍等,可是,另一方面,卻無暇陪伴孩子讀一本書,也沒有耐心聽孩子說一說對書裡畫面的想法。

親子共讀,讓孩子愛上讀書

幼兒園裡當然也並不缺圖書,這些書有的是幼兒園購買的,有的是孩子們帶來分享的。剛開始,孩子們還有些新鮮勁兒,但時間一長,孩子們被各種各樣的遊戲和區角吸引,慢慢圖書區開始門可羅雀。我曾經在自己班級和其他班級觀察過一段時間,發現這種情況並非偶然。不過,尤其要提出的是,孩子喜不喜歡讀書,和孩子從家裡帶來的習慣有著密切的關係。

老師在觀察中發現,小雨幾乎每天都會主動去看書,而且,閱讀習慣很好,甚至前一次沒有看完的書他還記得下次再來看,看到有意思的內容還會來和老師說一說。老師很驚訝,特地詢問了小雨的父母,原來小雨的父母特別注意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給小雨買了很多精美的繪本,在接送小雨的路上會讀給小雨聽,回到家則大家一起閱讀。

因此,我覺得要讓孩子喜歡讀書,培養好的閱讀習慣,需要家長和教師共同的努力。通過與家長的交流,我對家長的閱讀觀念以及幼兒的家庭閱讀情況做了一些調查。情況大體是這樣的:大多數家長贊成孩子看書,在選擇幼兒閱讀材料時主要受孩子興趣的影響,購買的大多是動畫片的影印書;很多家長不會專門抽出時間和孩子一起讀書,而會用一些點讀機、iPad代替;而和孩子一起讀書的家長,也傾向於選擇一些有所謂教育意義的圖書,而且喜歡在讀完之後問孩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麼”“你學到了什麼”等等問題。

親子共讀,讓孩子愛上讀書

我把調查的情況和家長進行了分享,大家也都很贊同,紛紛表示願意“反思”和“改善”。我也小結了一些親子共讀的建議:

第一,和孩子一起選擇圖書,不妨在一些經典的繪本里選擇,而不是動畫片或者畫報;圖書不必求數量多,而應注重質量;在和孩子一起讀之前,家長應自己先讀一遍,最好能細緻觀察圖片,這樣也許更能貼近孩子的閱讀思維。

親子共讀,讓孩子愛上讀書

第二,帶領孩子讀

書,不要只注重讓孩子學到什麼知識,繪本的畫面能夠給人帶來美的享受,繪本的語言優美風趣,這些都能夠愉悅孩子們的心靈和精神世界。

第三,親子共讀的過程中,家長應注重和孩子的交流和溝通,讓孩子盡情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讓他們學習與別人分享圖書閱讀的快樂。不斷的分享,不僅能夠幫助孩子加深對圖書的感受,而且能夠增進孩子們彼此間的情誼,擴大他們的交際範圍和知識領域。

經過一系列親子共讀相關活動的開展,班上大部分孩子對於讀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體會到了閱讀帶來的樂趣,也讓很多家長感受到了陪伴對孩子成長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