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3 魏延死因:《魏略》《三國志》記載各有漏洞 那真正死因是什麼?

(說歷史的女人——第697期)三國中的人物,歷來都有廣大的受眾群體,比如趙雲、諸葛亮等。但在這眾多的人物裡,有受推崇,就有被冤待的。若論冤屈程度和爭議程度最大,不管是正史還是《三國演義》,都當屬魏延。

魏延死因:《魏略》《三國志》記載各有漏洞 那真正死因是什麼?

第一:魏延其人。

魏延在荊州的時候,是以部曲的方式跟隨劉備的。所謂部曲,也就說是魏延不是一個人單獨投奔劉備,而是帶了一部分士兵的。根據《續漢書·百官志》記載來看,大將軍管理的部隊有五部,在部這個單位之下是曲,曲下面有屯。因此,部曲是個比較低級的將官。也正因此,魏延跟著劉備入蜀後,立了很多功勞後,才被升為牙門將軍。再之後,就是得漢中後,被劉備破格提拔為漢中的負責人。

在這個人事提拔上,也是歷來頗多爭議的。因為有比魏延威望更高的人選,至少有兩人,一個是張飛,一個是趙雲。張飛跟隨劉備的時間是最長的,和關羽一樣。而趙雲也是頗有戰功的,比如長坂坡救回幼主。此外,漢中剛拿下,局勢並不穩定,除了解決可能來到的外敵,還要解決諸多內部的問題。因此,這個地方的負責人是極其關鍵的,不僅要有勇武,而且還得有謀略和治理的才幹。

在這樣的前提或背景下,作為老闆的劉備,安排這個人選當然是慎之又慎。可是他卻撇開了最有威望的兩個人,張飛和趙雲,選用了一個冷門人物魏延。從這一點來看,至少說明在劉備看來,魏延雖然名望不高,但是其能力或許是在張飛和趙雲之上的。而後來魏延鎮守漢中很多年,保證了漢中的安定,為蜀國打造了一個非常結實的門戶。似乎比關羽鎮守荊州的功勞要大,畢竟蜀國的荊州門戶是在關羽手裡丟掉的,但漢中卻沒有在魏延手中丟掉。如果不以名氣、但以結果論的話,魏延鎮守漢中之功,對於蜀國而言是必須要肯定的。至少魏延的漢中防守戰略是一下堅持到了蜀國的中後期的,倘若不是姜維修改了魏延早期制定的漢中防守戰略,或許漢中被攻破的速度也沒那麼快。

因此,總的來看,魏延真的是一個非常不錯的將才,能統兵,會打仗,也能防守,可以說是勇謀兼備。但是這麼一位蜀漢良將,他的結局卻是令人遺憾的:原因是他死得蹊蹺,死得冤枉,死得令人嘆息。不過魏延死因:在《三國志》和《魏略》中的記載是各有漏洞或各不相同的,《三國演義》對魏延的結局安排也基本是以《三國志》為藍本,那麼魏延真正死因是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來粗略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不到之處,“說歷史的女人”還請各位看官朋友理性、客觀提出有價值的、公道的補充意見。

魏延死因:《魏略》《三國志》記載各有漏洞 那真正死因是什麼?

第二:魏延兩種死因。

一是陳壽《三國志》記載的魏延死因,說是諸葛亮病危前,秘密把楊儀、費禕和姜維三人召至帳中,然後制定了一套退兵計劃。令魏延斷後,姜維次之,楊儀統領大軍,倘若魏延不聽命令,大軍就直接出發。諸葛亮很快就去世了,楊儀就秘不發喪,派遣費禕去魏延的軍帳探魏延的口風,魏延的意思是,丞相去世了,可以讓相府親近的人和官員護送諸葛亮的遺體回去安葬,而他魏延統兵繼續北伐的事業。再者,楊儀是什麼人,他魏延憑什麼聽從楊儀的調遣呢?

在這樣的情況下,魏延就和費禕共同擬定了一個退兵計劃,費禕假裝答應魏延,卻騎著快馬逃離了魏延的營帳。費禕離開後,魏延方覺後悔,派兵追趕已經來不及。不久士兵來報,費禕逃回去後,和楊儀等人已經打點行裝開始退兵了。魏延很生氣,就帶兵趕到前面,堵在南谷口。楊儀就派王平去對戰魏延,結果雙方沒有開打,王平只說了一句話:“丞相剛死,你們就敢這樣?”然後魏延的兵就全部作鳥獸散了。魏延只好和兒子、以及幾個親隨,逃到了漢中,被楊儀派來的馬岱殺掉。

這是《三國志》記載的大概情況,可是這裡面的疑點卻頗多,令人頗覺不真實。其一是如果諸葛亮病危前真的作退軍安排,怎麼可能單單和楊儀、費禕和姜維來秘密商議,還把先鋒大將魏延擱置一邊的道理?以諸葛亮的行事作風,他是不可能如此安排的,故意製造間隙矛盾?

其二是根據《三國志》記載,魏延和楊儀互相向朝廷表奏對方造反,可見雙方已經成為針鋒相對的對立形勢,在這樣的情況下,作為一個名將和老將,魏延統兵有方,如果他真的有計劃有預謀地帶領部隊去攻擊楊儀,楊儀雖然職位很高,但畢竟是個文官,魏延的部隊怎麼可能會被王平一句話就說散了呢?顯然是不真實的。

二是《魏略》記載的魏延死因。跟《三國志》不同,魏略記載是諸葛亮臨終前,讓魏延代理自己的職務,統領全軍進行撤軍。結果因為以前楊儀和魏延就不和睦,擔心魏延掌權後對自己不利,乾脆就惡人先告狀,說魏延要叛國投敵,然後就帶著手下的人去突襲魏延。魏延因為毫無防備,來不及抵擋,只好帶著幾個人逃走。楊儀怕魏延逃回去,忙派人快馬追上,把魏延截殺在途中。

這個記載看似很有道理,但是實際上疑點也很重。倘若真如《魏略》所載的話,那麼魏延既然是諸葛亮安排的代理人,那麼全軍都該在魏延的統御之下,楊儀作為一個文官,本身手下是沒軍隊的,他怎麼可能帶著部隊去攻打全軍的代理統帥魏延呢?就算他憑藉自己的口舌去私下鼓動,也沒這麼容易吧?因此,《魏略》的記載跟《三國志》一樣,都是有漏洞或疑點的。那麼魏延真正的死因到底是什麼呢?

魏延死因:《魏略》《三國志》記載各有漏洞 那真正死因是什麼?

筆者根據史料對魏延的真正死因進行了一個大膽的推測,事情應該是這樣的:諸葛亮去世是非常急的,有點猝不及防,因此,實際情況是諸葛亮病逝突然,根本沒有來得及安排退軍的計劃。但是諸葛亮去世,最先得到消息的肯定是相府裡面的官員,因此楊儀就聯合費禕等制定退軍計劃,但又怕魏延不聽,才讓老好人費禕(在之前楊儀和魏延鬧矛盾的時候,費禕多次調解)去探探魏延的口氣。

結果魏延果然不按楊儀的計劃來,魏延就拉住費禕又制定了一個退軍計劃,費禕就知道魏延的意思,所以哄騙魏延,逃離魏延的軍營,回來就和楊儀等開拔撤軍。魏延得知消息後,就帶著自己的直屬部隊,搶先堵住了南谷口,可是楊儀是相府最高官員,他統領的是全軍。也就是說,魏延的部隊絕對不可能是被王平一句話就搞散了的,雙方大概是進行了交戰的,不過魏延寡不敵眾,敗掉了而已。沒辦法,魏延才逃走,楊儀才派兵追殺。這才是符合邏輯和事實的,也就是說事情的真相應該是這樣的。

再者,倘若魏延真如《三國志》所載,有叛投曹魏的意思,那麼楊儀除掉魏延,對於蜀國而言則是大功一件,應該重賞重封才對,可是結果並非如此。楊儀在回到成都後,也並沒有得到多大的提升,劉禪只是封他了一個沒有實權的空頭中軍師,等於是閒置起來,不再重用。由此可見,魏延並沒有造反或者說叛投。後來,劉禪把諸葛亮的丞相位置給了蔣琬,楊儀又跳出來表示不滿,滿嘴混賬話,還對費禕發牢騷說“如果我在丞相(指諸葛亮)去世後舉兵投魏,也不會是這種待遇吧?”結果費禕直接把這個話捎給了劉禪,劉禪大怒,直接把楊儀廢為平民流放,不久被逼自殺。

魏延死因:《魏略》《三國志》記載各有漏洞 那真正死因是什麼?

​那麼從楊儀的結局情況,再結合《三國志》和《魏略》記載的情況以及漏洞來看,魏延之死絕對是冤死,而真正的死因禍首又極可能就是楊儀。當然從蜀國的整體情況來看,魏延的死,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參考資料:《三國志》《魏略》《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