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在1942年瓜島戰役中,為什麼日本的坦克經不住機槍的掃射?

小李析事


先說是不是有這樣一場戰役,13輛97式中型坦克和12輛95式輕型坦克相當於日軍一個輕型戰車中隊和一箇中型戰車中隊。

而我找到的日軍在瓜島的戰史中只有1942年十月末,在亨德森機場,由第一坦克獨立中隊的九輛坦克發起的攻擊。

在馬坦尼考河口上躺著的日軍九五式輕型坦克和九七式中型坦克。

但當時防守的美軍部隊不僅擁有37MM M3反坦克炮,還擁有半履帶反坦克殲擊車。甚至還由美第11炮兵團的40門榴彈炮的火力支援,火力是遠遠超出缺乏重武器的日軍的……

所以這場攻擊只是送掉了所有的坦克,這九輛坦克中,為日軍步兵開路的坦克被反坦克炮迅速的敲掉,而沒有快速前進的坦克也被美軍的榴彈炮留在了叢林中。塞繆爾·格里夫斯認為,美軍損失了兩名陸戰隊員,而日軍損失了大約 600 人左右,其中第一獨立坦克中隊中的 44 名乘員,只有 17 人倖存。

那麼日軍坦克能不能抵擋住美軍機槍的射擊呢。太平洋戰場的美軍使用的機槍大多為水冷M1917水冷重機槍,這是一款發射.30 06英寸槍彈的機槍,也就是大家熟悉的7.62mm口徑。這款機槍的穿透能力可能還真未必能穿透95式輕型坦克的6-12mm的坦克裝甲。

但後來的M2HB就有很多美軍士兵當做“反器材步槍”使用,因為其使用的.50子彈威力巨大,而日軍坦克的裝甲又很薄弱,這個時候的機槍就很有可能打穿日軍坦克了。

以上是我的回答,歡迎大家留言討論。我是輕兵器愛好者,熱愛輕武器與戰術文化,期待與你一起走進狂野的輕武器世界!


輕兵器愛好者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拋去這個戰例不談,95式還真的未必能對付12.7毫米大口徑機槍。

95式輕型坦克是日軍的制式坦克,性能很一般。

它的重量只有6.5噸,強調了機動性和火力,忽略了防禦力。

坦克的最大速度達到了40千米/小時,最大行程為250千米。

在坦克研發的30年代,這種數字相當不錯了,屬於機動性很好的輕型坦克。

就武器上,95式輕型坦克有1門94式37毫米坦克炮。在300米的射擊距離上,火炮可以可穿透45毫米厚的鋼裝甲。就這個穿甲能力來說,也是相當不錯了,可以擊穿現役所有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甚至還可以正面對抗一些中型坦克。

輔助武器是2挺仿捷克造的97式7.7毫米重機槍,共攜彈3 000發。

機動性和火力上,95式都屬於當時世界一流水平。

然而,作為6噸多的坦克,機動性、火力好了,防禦力自然不能兼顧。

95式的裝甲板基本都是鉚接的,而不是焊接。

實戰發現,如果裝甲板被炮彈或者大口徑子彈擊中,很容易出現崩裂。尤其是鉚釘被震飛以後,會在坦克內部亂飛,形同子彈,殺傷坦克兵。

而坦克裝甲厚度為6~12毫米,主要部位的裝甲為12毫米厚。

自然,在12毫米厚的裝甲部位,12.7毫米機槍是不可能射穿的。

然而,6毫米的地方就很難說了。

美軍的M2勃朗寧12.7毫米機槍,設計之初就考慮到穿甲能力。

M2制式穿甲彈可以在100碼(91米)距離上,擊穿10毫米鋼甲板。

M2HB大口徑勃朗寧機槍的12.7毫米專業穿甲彈,在200米距離上至少可以擊穿17毫米裝甲,原則上可以擊穿95式坦克正面裝甲。

但前提是有穿甲彈,而且相聚距離不遠。

其實,95式坦克這種輕型坦克,原則上不應該和敵人靠的太近。

因裝甲薄弱,就算遇到反坦克槍也比較危險。

比如蘇軍的PTRS-41反坦克步槍,在100米距離上最大穿甲能力為40毫米,能夠95式打個對穿了。


薩沙


這次戰鬥是11月21日日軍住吉支隊參加的一次進攻,但是錯誤是日軍沒有投入25輛95式輕型坦克,而是投入了第1獨立戰車中隊的11輛95式坦克。

而且這些坦克也不是美軍機槍打壞的,而是,美軍反坦克炮和自行火炮的傑作。當時,日軍住吉支隊在馬坦尼考河東岸發動了一次進攻。第一次,日軍以1輛95式輕型坦克掩護1個步兵中隊,進攻美軍陸戰第1團第3營。

這次是試探性進攻,但是美軍以37毫米反坦克炮摧毀了日軍這輛坦克。隨後,在黃昏的時候,日軍再次出動10輛95式輕型坦克對美軍第3營發動進攻。同時日軍出動了1個步兵大隊伴隨這次攻勢。

日軍剛剛發動進攻,美軍陸戰第11團的4個炮兵營就一起進行攔阻炮擊。對馬坦尼考河和克魯斯角之間的日軍猛烈發射了6000發炮彈,導致日軍田村大隊損失慘重,特別是美軍陸戰第3營的反坦克炮和增援上來的75毫米半履帶自行火炮正面摧毀了日軍10輛95式輕型坦克。

到晚上22點,日軍進攻失敗,傷亡150多人,其中獨立戰車第1中東27人陣亡,4人負傷,11輛坦克全損。美軍陣亡25人,負傷30人。

總體來說,日軍坦克的燃料和彈藥在登陸的時候,被美軍戰機炸燬了。只能走最近的路線,而這條路線,已經被美軍炮火封鎖。所以一下子都被美軍炮兵和37炮摧毀在河裡和岸邊。


深度軍事


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作為中途島海戰後,美日雙方第一次面對面的陸戰硬剛,日軍的玉碎式自殺衝鋒首次被美軍的機械化狂轟濫炸所碾壓。在此戰中,美軍曾經試圖救治受傷的日軍士兵,但是卻被這些軍國主義洗腦的畜生拉響手雷同歸於盡,於是美軍下令,拒絕日軍投降,遇到傷兵直接用坦克壓過去,鋼鐵履帶與血肉屍體混合在一起,變成了活生生的瓜島絞肉機。


日軍在瓜島被美軍嚴密封鎖,補給十分困難,糧食都運不進來,更別提坦克這類重裝備了,題主說的25輛坦克就更不切實際了,所以這個故事應該是後人杜撰的。但是拋棄這一切前提,單純討論M2勃朗寧重機槍是否可以20分鐘團滅日軍豆丁小坦克確是一件頗為有趣之事。

單從穿甲能力看,M2足以打爆日軍坦克

95式輕型坦克是日軍裝備的性能最好的戰車之一,採用了當時比較先進的柴油機動力,速度能夠達到46千米/小時,然並卵!這輛坦克全重7.4噸,表面裝甲採用了相當out的鉚接和焊接結構,最厚處僅僅只有12毫米,簡直比日本人的臉皮還薄,在缺乏重武器的侵華戰場可以裝一裝比,但是到了太平洋戰場馬上顯露出不堪一擊的死狗樣,對了,在諾門坎還被蘇聯虐過一回。



而作為95式坦克的親兒子,97式中型坦克就顯得粗壯了很多,戰鬥全重達到了15噸,平均裝甲厚度達到了25毫米均質鋼板的水平,正面炮盾更是有50毫米的防護水平,當然了,在不少地方依舊只有20毫米的防護水準,看來還是經濟不好,發育的不夠完全。

我們再來看勃朗寧M2重機槍,這是一款超級經典的奶奶輩武器,從1921年定型以來一直服役到現在,延綿近百年,也因此被美軍士兵親切的稱呼為“老乾媽”。M2對付裝甲目標一般使用12.7毫米口徑的穿甲彈和穿甲燃燒彈,以穿甲能力最強的穿甲彈為例,它在500米距離內能夠穿透19毫米均質鋼板,在1200米距離內為10毫米。這樣的穿甲能力點射就能夠直接打爆日軍95式輕坦12毫米的裝甲,持續射擊也有很大幾率穿透95式坦克20毫米的裝甲,如果日軍坦克只是站在那裡掛機,在勃朗寧M2機槍的單方面輸出之下分分鐘會被打爆!




25輛坦克的火力不可小視,缺乏重武器支援的美軍不可能在20分鐘內完爆日軍

日軍95式輕坦裝有一門94式37毫米主炮,帶彈120發,輔助武器為兩架仿捷克97式7.7毫米機槍,帶彈3000發。97式中坦則裝有一門97式57毫米主炮,帶彈100發,兩架97式7.7毫米機槍,帶彈2745發。


總體來計算一下,12輛95輕坦和13輛97中坦一共有50架7.7毫米機槍、12門37毫米坦克炮、13門57毫米坦克炮以及六萬多發子彈和近兩千發炮彈,這樣強大的輸出能力加上日軍還不錯的戰鬥素養以及瓜島複雜的地理環境,日軍肯定有一擊之力,如果美軍沒有裝備反坦克炮或者巴祖卡火箭筒這類強力破甲裝,絕對不可能只靠勃朗寧M2重機槍就在20分鐘內打廢日軍!


軍武吐槽君



不知名的畫家繪製的日本二戰期間,山下奉文率眾進攻“馬來亞”(現在的馬來西亞和新加坡)時的情景,圖片裡繪製的是日軍95式輕戰(前)和97式中戰(後)在東南亞雨林裡突擊前進的情景。

關於95輕戰(日本稱坦克為“戰車”, 輕戰就是:輕型坦克)和97式中戰的資料太多了,這裡就不贅述了,只是要說一下日本二戰期間的坦克為啥這樣小和裝甲為啥這樣的差!怎麼會出現重機槍橫掃坦克這樣的事情?這在歐洲戰場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基本沒有出現的可能性。
戰後美軍坦克裝備車輛研製人員測試


繳獲的日本95式輕戰,與高大的美軍士兵相比這坦克實在是太小了!

日本是資源貧乏的國家,本來是沒有資格發達戰爭的,但恰恰是因為資源貧乏才要發動戰爭來掠奪資源!並且當時的亞洲都是比日本落後很多的農業國家,日本的工業水平和工業產能大大超過這些國家…日本在研製武器裝備只要與這些國家形成代差就可以了!

具體到坦克的問題上日本首先就認為:亞洲其他國家沒有能力製造坦克,不會出現日本坦克與亞洲國家坦克間的對決,而且這些國家的軍隊也沒有什麼反裝甲武器,也就不需要將坦克設計的很大,最大設計到15噸級別(97中戰)就已經無敵了!甚至認為日本資源少拿不出來太多的鋼鐵去製造坦克、自行火炮一類的大型機械化裝備,比如:拿出100噸的鋼材製造5輛二十噸坦克,還不如去製造10輛十噸左右的坦克,不但數量翻倍,戰鬥力上也會翻番!基於這樣的思維日本二戰期間的坦克都很小,並且日本當時的發動機製造水平也低,製造不出來大馬力汽油機或者柴油機,沒有大功率發動機配套,坦克造大了會開不動的!
日本不但是鋼鐵缺乏的國家,其他有色金屬也極度缺乏,通常來說要想鋼材性能好就需要加入一些其他有色金屬,比如:鉻(鉻是黑色金屬)、鎳、鉬、釩……但是這些日本國內幾乎沒有,雖說也有些進口庫存,可是與軍工生產需求量相比實在是“杯水車薪”!還出現了日本海軍與陸軍爭奪資源的情況,海軍又是與“英美鬼畜”爭奪制海權的工具(日本海軍用鋼材不但比陸軍的好,甚至超過了美國當時的海軍鋼材),需求必須要保證!只能在陸軍裝備鋼材(有個名稱叫做:陸地規格)製造上偷工減料,其結果就是日本坦克又小又差,所謂的裝甲厚度不過25㎜(97中戰),甚至是6㎜(95輕戰),即便是這樣薄的裝甲也僅相當於普通碳素鋼 ,這樣的材料防彈性能必定會非常的差!



這是12.7㎜,也就是M2重機槍所使用的口徑擊穿3㎜間隔冷軋鋼板(要比熱軋鋼板強度高了很多)時的情景,圖片中子彈連續擊穿了6張間隔鋼板加在一起的厚度的18㎜,而且是間隔中間的空氣經過壓縮後,也可以削弱一點子彈的動能,理論上來說M2重機槍使用穿甲彈在200米處確實可以擊穿18~20㎜之間的普通鋼板,而這個能力擊穿日本的薄皮坦克還是比較輕鬆的!
日本的坦克,在二戰期間的東亞大陸確實橫行了很久的時間,就是因為東亞國家不但不能製造坦克,也沒有多少“戰防炮”,小口徑高炮也非常少 ,根據戰史記載“長沙保衛戰”期間,我軍使用瑞士製造的厄利空20㎜高炮也橫掃過日本的小坦克,不過仍舊是缺乏像樣的反坦克武器,只能由戰士們拿著集束手榴彈去捨命的爆破……而日本的小坦克到了緬甸戰場和太平洋島嶼戰的時候它們不但被M4“謝爾曼”坦克碾壓,就連M3“斯圖加特”輕型坦克它們也不是對手!低劣的質量就連M2重機槍都能收拾它們!所以,日本就不該發動戰爭,但是作為善於“火中取栗”的民族,他們一旦發現有利可圖就要不顧一切的去搶奪……這種醜陋心理狀態的民族最終只能是被“核平”!


皇家橡樹1972


說實話,我對這個戰例感覺有點疑惑,或者說有一些懷疑這個東西是真的嗎?

當然本身來講,美國的傳家寶m2重機槍確實能夠穿透日本人的九五式和九七式輕型坦克,但是是你說這個打了20分鐘,把日本坦克給打穿了,這一點有點不怎麼相信啊。

不是說美國人不敢這麼做,而是美國人做這件事情,他有固定的一套流程的,比如說遇到敵人坦克了,用反坦克炮,如果說敵人坦克稍微大一點或者是敵人進攻有點猛烈,呼叫重炮集團,實在不行天空上的飛機給你支援也可以,有什麼必要拿重槍掃射了20分鐘,這重機槍還不報廢呀?

況且美國人的m2重機槍更多的選擇只是以點射為主,而不是暴風驟雨般的火力壓制,如果說美國人手裡面能射擊20分鐘,壓制日本坦克的機槍的話,應該是美國人的水冷式機槍,那個機槍的口徑是7.61mm口徑的,這種機槍的子彈是射穿不了這種。九五式和九七式輕型坦克的正面裝甲的,(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因為在中國的抗日戰場上面曾經有一個日本士兵駕駛著這個輕型坦克去衝擊中國抗日軍隊的陣型的時候,遭到了1300發這種子彈的射擊,結果沒有一發子彈打穿。

如果說美國人真的是聽到了坦克,就算是半夜裡面坦克的聲音也是很明顯的,也會召喚他手裡面的反坦克炮或者是重炮集團,如果是白天的話,直接空中的飛機瞄準了給我炸就行了!你說拿機槍打了20多分鐘,首先m2重機槍做不了20分鐘的壓制,他只能做到點射,其次,另外一款水冷式重機槍射穿不了對面的裝甲。

所以說我對這個問題感到是有些疑惑的。


漩渦鳴人yy


日本95式輕型坦克是日本在89式中型坦克和92式重型坦克的融合下的誕生的產物。全重只有7.4噸,而正面最厚的裝甲防護我只有12mm(1.2釐米),最薄只有6mm。用的是37mm炮。


而美國M2重機槍口徑為0.5英寸(12.7mm),使用12.7×99大口徑彈藥,其最初設計就是用於攻擊輕裝甲、集結有生目標,並且用於低空防空。可使用普通彈、穿甲彈、曳光彈等。用穿甲彈對付地面目標時可擊穿厚13mm的中碳鋼板,可擊穿最厚為20毫米的鋼板。

所以對比以上兩者的性能數據便可以得出,用M2重機槍打95式坦克是可以擊穿的。不是美國機槍太強大,而且日本坦克太無能。當各國坦克採用整體焊接技術的時候,日本還在用鉚接技術,車內沒有燈光照明和乘員通信,車長指揮全靠肢體語言,就是用腳踹你右手就是往右轉,踹左手就往左,摸頭就是剎車………不過日系坦克也不是沒有借鑑之處,那就是採用柴油機。


看美國大兵的身高都快和95輕坦一樣高了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因為日本缺少資源,日本造坦克就講究實用,所以日本坦克是薄皮坦克,這種坦克非常簡單,就好像一鐵皮工具箱下裝四個輪子,這種坦克連炮都沒安也就在放挺機槍,所以曾被英國嘰笑為母坦克,但這種坦克打缺少重武器的中國軍隊確很有效,在太平洋戰爭初期也可以,但是在後期美國緩過勁來日軍就不行了,戰場相逢時美軍直接用重機槍就能把日軍坦克打穿,而蘇聯重型坦克都不用開炮,直接去撞就能把日軍坦克幹掉。


天宇的文史情懷


在1942年瓜島戰役中,為什麼日本的坦克經不住機槍的掃射? 這次戰鬥是11月21日日軍住吉支隊參加的一次進攻,但是錯誤是日軍沒有投入25輛95式輕型坦克,而是投入了第1獨立戰車中隊的11輛95式坦克。

而且這些坦克也不是美軍機槍打壞的,而是,美軍反坦克炮和自行火炮的傑作。當時,日軍住吉支隊在馬坦尼考河東岸發動了一次進攻。第一次,日軍以1輛95式輕型坦克掩護1個步兵中隊,進攻美軍陸戰第1團第3營。

 這次是試探性進攻,但是美軍以37毫米反坦克炮摧毀了日軍這輛坦克。隨後,在黃昏的時候,日軍再次出動10輛95式輕型坦克對美軍第3營發動進攻。同時日軍出動了1個步兵大隊伴隨這次攻勢。

日軍剛剛發動進攻,美軍陸戰第11團的4個炮兵營就一起進行攔阻炮擊。對馬坦尼考河和克魯斯角之間的日軍猛烈發射了6000發炮彈,導致日軍田村大隊損失慘重,特別是美軍陸戰第3營的反坦克炮和增援上來的75毫米半履帶自行火炮正面摧毀了日軍10輛95式輕型坦克。

  到晚上22點,日軍進攻失敗,傷亡150多人,其中獨立戰車第1中東27人陣亡,4人負傷,11輛坦克全損。美軍陣亡25人,負傷30人。

總體來說,日軍坦克的燃料和彈藥在登陸的時候,被美軍戰機炸燬了。只能走最近的路線,而這條路線,已經被美軍炮火封鎖。所以一下子都被美軍炮兵和37炮摧毀在河裡和岸邊。


博學審問


日本的鋼鐵石油全靠進口,在海上掐斷它的補己,就像人被掐住了脖子不能呼吸,沒有強大的工業那就是自取滅亡,勿忘戰爭侵略者必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