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8 「訪談」國家教材委馬敏:幫助下一代從小打上中國底色

「訪談」國家教材委馬敏:幫助下一代從小打上中國底色

華中師範大學馬敏教授 記者李子云攝

5月22日,歷史學家、華中師範大學原黨委書記馬敏與《求是》雜誌社社長李捷一起,受聘為國家教材委歷史學科專家委員主任,負責為中學歷史課本把關。

他們正在審定的高中歷史課本,將力爭於2018年秋季在全國使用。

去年7月4日,國家教材委員會成立。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在教材領域成立國家機構,直屬國務院。

如此高配的國家機構,自然會帶來教材,特別是中小學教材的重要變革。資料顯示,此一輪教材變革,將覆蓋大中小所有學段、所有相關學科、所有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教材。

正如教育部原副部長王湛所說,以國家教材委員會成立為標誌,我國教材建設進入新的歷史階段。

國家教材委員會共有27位專家委員,馬敏是惟一一位來自湖北的專家委員。近日,他以國家教材委專家委員的身份接受長江日報專訪。

教材編審是國之大事

一個國家實施什麼課程,使用什麼教材,反映並決定了這個國家想要培養什麼樣的人,能夠培養什麼樣的人。

對一個國家的國民教育來說,教科書的意義怎麼強調都不為過。它不僅是下一代建立起知識框架的起點,背後蘊含的世界觀、價值觀,也對下一代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因此,國家教材委員會對教材建設的定義為:“事關未來的戰略工程、基礎工程,教材體現國家意志。”

馬敏解釋,教材和教材體系,深刻影響著國家人才培養,當然是國家事權。對教材,特別是語文、歷史、政治等意識形態領域教材的統編和審定,是世界上很多國家的通例。

不止如此,高質量教材建設,既是國之大事,也是民之關切。

作為教育核心文本的教材,因此必須科學嚴謹,精益求精,以滿足人民群眾對教育質量的更高要求。

當前,不同社會思潮、不同教育思想激盪、碰撞、融合,課程教材還承擔著主流價值導向的使命,正本清源,幫助下一代從小打上中國底色。優秀的教材還能幫助學生建立高水平學習能力,吸收人類文明新成果,如此,方能為國家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

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

此次教材大變革中,高頻詞彙“核心素養”讓教育界眼前一亮。

所謂核心素養,文件解釋為“指學生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以科學性、時代性和民族性為基本原則,以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為核心,分為文化基礎、自主發展、社會參與三個方面。綜合表現為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大素養,具體細化為國家認同等十八個基本要點。

這一套解釋非常系統,也非常具體,不僅包括“培養什麼樣的人”,還包括“為什麼培養”“如何培養”“培養得怎麼樣”。每一學科的課程架構和內容,都圍繞核心素養。

由此可以看到,與素質教育相比,二者在內涵上有很多相同之處,都以提高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但它又比素質教育更具體,目標更清晰,內涵更豐富,也更具有指導性和可操作性。

從素質教育到核心素養,在這一輪教材大變革中,“全面促進學生髮展”應迎來破題之機。

讓教材內容更嚴謹

2017年,一篇《校長怒了! 還有多少假課文在侮辱孩子的智商?》一文在網上再次引發了教材虛假內容的探討。

文章提到的《愛迪生救媽媽》,出現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講述了大發明家愛迪生7歲那年,媽媽得了闌尾炎,來不及上醫院,要在家手術。因燈光昏暗,愛迪生想出了用鏡子聚光的辦法,手術成功,媽媽得救。

然而,愛迪生是1847年出生的,他7歲那年是1854年,而世界上第一例闌尾炎手術是1886年,也就是說,愛迪生小時候,根本沒有闌尾炎手術。

文章作者是浙江一位任職多年的小學校長,他說,即使是虛構文學,語文課文也應該建立在真相和常識的基礎之上。對作為兒童啟蒙的課本,一定要吹毛求疵,不能留下硬傷。

類似這樣關於課文內容的爭議,近年屢屢出現。

馬敏介紹,教材的統一使用和國家教材委員會的成立,將對過去教材中不嚴謹、不規範的做法做出調整,使教材從內容到形式都達到高度統一。

據瞭解,在去年9月起使用的新版統編小學二年級語文教材中,《愛迪生救媽媽》沒有再出現。

統編三科教材強化國家意志

國家教材委員會共設十個專家委員會,分別是:大中小學德育一體化、思想政治、高校哲學社會科學、語文學科、歷史學科、地理學科、數學學科、科學學科、體育藝術學科、外語學科。

這10個學科,基本完成了對大中小學段所有課程的全覆蓋。其中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學科,歸類於科學學科範疇。

所有學科當中,有三科是統編、統審、統用。即義務教育階段的道德與法治、語文、歷史三科以及高校馬工程重點教材。其他教材則多是一綱多本,各地組織相關專家學者進行編寫。

三科為何要統編?

馬敏解釋,三科教材意識形態屬性強,具有極其重要而特殊的育人功能。統編三科教材有利於更好地強化國家意志、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很多國家,這類教材也都採取統編統用,以體現國家意志。

【訪談】

養成唯物史觀,培育家國情懷

教科書要旗幟鮮明反對歷史虛無主義

讀+:包括歷史在內的三科統編教材,如何編寫和把關?

馬敏:2017年,國家首次成立國家教材委員會,並組建了專家工作委員會。統編教材由教育部組織編寫,由專家工作委員會承擔三科統編教材的審查工作。參加審查的專家共有116人,其中高校教授、特級教師佔90%以上。

實際上,統編三科教材歷時五年,多區域試教試用,為兼顧東中西部、城市和農村,曾先後遴選多個省份的300多所學校,隨堂聽課,與師生當面交流,聽取意見,修改完善教材。共有900多人次參與編寫,24次審查會商會議,最後才報國家教材委員會審查通過。

讀+:

近來網絡上出現不少反英雄的例子。比如以還原歷史為名,說“邱少雲、黃繼光根本不存在,是杜撰出來”等,還有人為抗戰期間投靠日本,在南京成立偽國民政府的汪精衛翻案,甚至有人歪曲近現代中華民族的反侵略鬥爭。您對此怎麼看?

馬敏:如此種種,都屬於歷史虛無主義。所謂歷史虛無主義,就是通過各種方式去重新解讀歷史,解構歷史,歪曲歷史,通過否定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和中國走向社會主義的歷史必然性,從而否定中國共產黨執政合法性。

對此,作為國民教育通行讀本的歷史教科書,必須有鮮明的立場與主張,要旗幟鮮明地反對歷史虛無主義,對惡搞、翻案、斷章取義甚至錯誤言論要有清醒認識。這也是歷史統編教材的目標之一。

整個教材體系都變了

讀+:中學歷史課本的主線索,曾有通史模式和分類史模式,比如現行高中歷史課本,就以“政治史、經濟史和文化史”為課本結構,新課本將採取何種編排體例?

馬敏:新編中學歷史教材分為“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外國古代史、外國近代史、外國現代史”六個模塊,基本還是以時間發展為主線。

編排方式則採取點線結合。“點”是具體生動的重大歷史事實,比如事件、人物、歷史現象等,“線”是歷史社會發展演變的基本脈絡和基本規律。從結構來說,還是使學生既瞭解把握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又對歷史上一些重要的史事有所理解,便於學生打好歷史基礎。通過這樣的學習,培養學生唯物史觀,瞭解和熱愛祖國的歷史和文化,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堅定社會主義信念。

讀+:新編高中歷史課本的必修課教材,只有上下冊的《中外歷史綱要》,是不是意味著學生課業負擔減輕了?

馬敏:從某種程度上說是這樣。核心課程內容的確比過去大幅減少。但是,這並不是簡單的數量上的減負,因為整個教材體系都變了。

按照新教材體系,每門學科的教材都是一套,由必修課+選擇性必修課+選修課程組成。必修課是共同基礎,所有學生都需掌握,這上下兩冊《中外歷史綱要》就是必修課教材。選擇性必修課程是必修課程的遞進與拓展,設《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經濟與社會生活》《文化交流與傳播》,這就是專門史,從政治、經濟、文化領域專門講述歷史,學生依自己興趣,必須選擇一門學習,這也是引領學生從多角度認識歷史展與變遷。

選修課程,則是一步延伸,為拓展、提高整合性課程,高中歷史課標還提供了《史學入門》和《史料研讀》兩個模塊的課程,學生可自主選擇,也可以不選,程度較深,為愛好歷史的學生強化史學基礎。

形象地說,新教材體系就像一棵樹,主幹是所有學生都必須掌握的基礎,即必修課,枝是學生依據個人興趣去學習和掌握的部分遞進內容,即選擇性必修課,葉則是學生延伸和拓展的較深內容,即選修課。

這種新的課程和教材體系結合了必備能力和自主能力,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從學習心理的角度來說,感興趣的東西,就不會覺得是負擔。

很多有爭議的問題都涉及到

讀+:近來關於歷史課本內容取捨的問題爭議不斷,比如衛青、霍去病一度從歷史課本中消失。但據悉衛青、霍去病仍然在高中歷史教材之中,您怎麼看待這些爭議?

馬敏:衛青、霍去病都是真實的歷史人物,也是很重要的歷史人物,當然應該實事求是地寫出他們的事蹟和歷史貢獻,正在編寫的新版高中歷史課本中就沒有迴避。新教材中很多現在看來有爭議的問題都涉及到了,只是以更加科學的態度來看待和分析。

讀+:為什麼新版中學歷史教材中對辛亥革命的評價會有變化?

馬敏:教材編寫是非常專業的,不僅要考慮學科本身的發展,也要體現國家認知的變化,還要反映學術上最新的發展態勢和成果。

對於辛亥革命的歷史評價,以往歷史教材的說法是“辛亥革命是資產階級的民主革命”,而統編歷史教材的定性則是“辛亥革命是完全意義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這一評價上的變化是以史學研究的新成果為依據,可以說是對辛亥革命歷史地位和意義的國家認知。

讀+:近年來,戲說歷史的小說和電視劇很熱門,甚至不少人是從這些歷史小說和歷史劇中普及歷史知識,您怎麼看待這一問題?

馬敏:這就是為什麼新編教材強調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而不是對歷史事實的死記硬背。歷史知識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去補充,但對歷史脈絡、歷史規律的把握、對歷史與現實的思考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避免人們對一些歷史熱點問題人云亦云,搖擺不定,也不會被一些誇大甚至虛假的歷史劇牽著鼻子走。

當然,作為文藝創作者,尊重歷史事實和規律也是一個基本原則。既然冠名歷史小說和歷史劇,就要尊重事實,真實是歷史的生命。如果要戲說,那就不叫歷史劇,是另一種題材的創作了。

不能任由他人描繪我們的歷史

讀+:近年來不斷有日韓歷史教科書事件引發國內外爭議,您怎麼看待這一問題?

馬敏:我們說教材體現國家意志,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會根據國家意志和國家認知去編寫調整課程。歷史包括國史和世界史,既有時間線索,也有空間線索,既有對自己民族歷史的認知,也有對自己民族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作為的認知。既然別的民族要塗改歷史,我們就要真實地記錄歷史,給我們的後代,也給全世界的後代們看,歷史真相是什麼。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要有這麼高規格的教材委員會,為什麼在政治、語文、歷史這三門意識形態很強的學科使用統編教材的原因。

當今國際社會是一個高度融合、協同發展的整體,是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

日韓歷史教科書的一些有爭議之處,是從他們的國家利益出發去解讀歷史,尤其日本的一些歷史教科書中至今仍在粉飾或迴避當年日本軍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和南京大屠殺,這實際上是對歷史的曲解,而中華民族,不能任由他人描繪我們的歷史,怎樣運用唯物史觀,用正確的歷史知識還原歷史、看待歷史、解釋歷史,是我們民族的下一代需要面對的嚴肅問題。

【手記】

為什麼是馬敏

在馬敏向長江日報記者展示的歷史學科專家委員名單上,兩位主任之一的李捷是《求是》雜誌社現任社長、中國歷史學會會長,而其他委員大多數來自高校歷史領域知名學者,小部分來自中小學資深歷史教師。

頂級專家編中學教材,外界形象地稱之為“大家小學”。對此,馬敏說,形式上是這樣,但從使命上,課本編審與歷史研究分量是一樣的,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為下一代扣好人生第一粒釦子,責任更重大。

長江日報記者注意到,正在審定中的高中歷史課本,被馬敏用紅筆做了密密麻麻的批註。

馬敏在歷史學領域有著很高的威望。

1977年恢復高考,他順利考入華中師範學院歷史系,師從近代史大家章開沅教授。

1986年,還是博士生的馬敏就在國內社科類的頂級刊物《中國社會科學》上發表了《中國近代商人心理初探》一文,率先將社會心理學理論運用於歷史研究,引起了學術界極大的關注。馬敏的博士學位論文《過渡形態:中國早期資產階級構成之謎》完成不久就入選了首屆“中國社會科學博士論文文庫”,這是當年中國近代史學科入選該文庫的唯一一篇論文。

其後,他在近代史領域研究中一直筆耕不輟,成果豐碩,頗受學界矚目,曾擔任中國歷史學會副會長、教育部基礎課程與教材專家委員會副主任,現任國家教材委員會專家委員、國務院學科評議組(中國歷史)召集人、教育部歷史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

而馬敏曾任校長、黨委書記的華中師大,在國內師範內院校中名列前茅,縱覽中國各地的“超級中學”,幾乎無處不見華中師大學子的身影。因此,由他來擔任國家教材委歷史學科專家委員會兩位主任之一,確實是眾望所歸。

已經63歲的馬敏,在專業領域已頗有名氣,但他仍堅持給學生上課,仍堅持學術研究不輟,仍堅持對歷史課本一絲不苟,反覆揣摩。他說,章開沅老先生的辦公室就在樓上,他已92歲高齡了,還經常來辦公室上班,當初受教於恩師身體力行的教導,做學生的如今怎敢有一絲懈怠,怎敢不懷敬畏之心,將老師的治學精神和家國情懷傳承下去?文/魯珊

溫度

孔子修訂《春秋》,爭議很大,譭譽不一。他說,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春秋》是史書,也是儒家的歷史教材,孔子晚年修訂,將自己對於歷史的看法和解釋隱含其中,如後人所評價“撥亂世,反之正,莫近於《春秋》”。即使如此,學已大成、思慮深遠的孔子仍然惴惴不安,較之於他編訂《詩經》等文化典籍的平和自信,更有一種知我罪我的憂患意識和使命感,讓人想起《詩經》中的話:“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因為歷史教材不僅要面對過去,尋真探源,還要面對未來,塑造下一代的人格。它不僅僅是真相的理性還原或者個人的真知灼見,它還是一種國家、民族、文化情懷的體現;它不僅“據魯,親周,故殷,運之三代”,往上追溯,以接續傳統,還“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彰往而察來”,往下尋繹,以塑造新魂。歷史與每個人的血脈相連,血總是熱的,歷史也是熱的。孔子的惴惴,不僅在於他行天子之事,編纂歷史,還在於他憂心歷史的溫度能否讓後人觸摸到。

何謂歷史的溫度? 馬敏解釋了學習歷史的“核心素養”,我覺得一言以蔽之,就是歷史教會我們一種看待萬事萬物的眼光,看事,多了份陽光下並無新鮮事的沖淡;看物,多了份物之本末、事之始終的思索;看人,多了份設身處地瞭解之同情;看社會,多了份“靡不有初,鮮克有終”的憂思;看世界,多了份我從何處來往何處去的睿智……總之,多了份馬敏說的,人生的底色、第一顆紐扣。較諸那些只看眼前、只計較現實利益、只理會爭鬥博弈的眼光,也多了份長性和厚重。只顧眼前的計較和爭鬥,也熱,但那是熱鬧,而非熱情。

大人們編出有分量的歷史教材,拉近過去和現實的距離,就是伸出一隻大手,握住一隻小手,讓溫暖傳遞。 文/周劼

主編:倪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