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一国总统或者领袖被绞杀,这在世界上是十分罕见甚至不能理解的,现在熟知的也就只有萨达姆,其统治伊拉克24年,最后在2006年被绞杀。而世界上还有一位被绞杀的总统,其43岁上台成为总统,在位仅6年,51岁时,其下属发动政变将其绞杀。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这位悲催的领袖就是著名的佐勒菲卡尔·阿里·布托,后世一般称为阿里·布托。阿里·布托1928年出生于巴基斯坦信德省拉卡纳县的一个贵族家庭,当时的信德省那还是在英国殖民统治下。

当时阿里·布托的父亲是英国殖民当局政府高官,信德省的最高统治者,是后来巴基斯坦国父真纳的好朋友,可谓是家门显赫。为此,阿里·布托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长大后还到英国,美国等国留学,获得了牛津大学法律硕士学位。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在1953年,年仅25岁的阿里·布托就获得了高级律师资格,这在当时可谓是极为难得的。此后其回到国内,成为当时巴基斯坦首都卡拉奇穆斯林学院的教师,同时也是这个大学最年轻的教师。

阿里·布托从小就对政治有浓厚兴趣,在青年时代就加入了穆斯林联盟,在回国后第二年成为信德省青年阵线的主席,当时才26岁。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阿里·布托才华横溢,加上父亲的影响,在1958年,其30岁时就成为当时巴基斯坦内阁成员,先后担任商业、新闻、旅游、少数民族等部部长,到1963年正式成为外交部长兼任工业部长。

而1965年,第二次印巴战争爆发,因为对当时政府对待印度政策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失望,阿里·布托退出政府,出国治病。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到第二年才重新回到巴基斯坦,并且组建了自己的政党巴基斯坦人民党,成为该党的主席,当时的阿里·布托年仅39岁,成为最年轻的党魁。在1968年阿里·布托组织国内民主运动,推翻了独裁的阿尤布·汗政府,阿尤布·汗不得不辞职,将政权交给陆军司令叶海亚汗,阿里布托成为政府副总理。

很快第三次印巴战争爆发,巴基斯坦面对印度肢解东巴,毫无办法,军队不断败退,整个东巴被印度占领,而且光是巴基斯坦俘虏就有9万人。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印度在东巴成立孟加拉国,为此叶海亚汗备受巴基斯坦百姓怨恨,很快叶海亚汗政府垮台。阿里布托临危受命当上总统,当时其年仅43岁,这里注意一下,当时巴基斯坦实行的还是总统制,总统最大。

阿里布托上台后,面对的最棘手的问题就是跟印度的谈判,因为战争的失败,还有9万俘虏,还有失去的东巴,甚至西巴有5000多平方公里的领土被占领……这一切需要解决,而且是在战败的情况下解决,可谓是非常难。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但是,阿里·布托凭借其灵活的政治手腕,在于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的谈判中,最终以牺牲东巴的代价,使得印度放回了俘虏,退出西巴领土,还签署了暂时的和解协议,为此在国内声名鹊起,声望非常高。

战后,阿里·布托感到巴基斯坦的落后,当时经济基本掌握在大资本家的手里,经济发展缓慢,百姓困苦。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为此,阿里·布托提出“伊斯兰社会主义”的改革,在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部门实行国有化,没收财阀和寡头的资产,同时实行土地改革,将掌握在大地主手中的土地分给百姓耕种,获得了中下层百姓的热烈支持和拥戴。

但是这些政策打击了巴基斯坦的大资本家,银行家,还有财阀势力,他们纷纷携带资产出逃国外,基本将国内掏空。而且收归国有的资产,因为政府官员不懂经营,以及贪污严重,使得生产下降迅速,很快出现经济危机。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开始出现反对派的激烈反抗,先后十多个政党组成反对派联盟,准备推翻阿里·布托政府。而此时为了维护国内稳定,掌控军队,阿里·布托任命自己的亲信属下齐亚·哈克为陆军总参谋长,掌管军权。

但是想不到的是,在1977年7月5号,齐亚·哈克在巴基斯坦发动政变,迅速控制首都,直接打进了阿里·布托官邸,将阿里·布托抓获。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阿里·布托聪明一世,还是被自己最信任下属出卖。政变后,齐亚·哈克开启军事独裁统治时期,其捏造阿里布托残害政治人物的罪名,在1979年将阿里布托判处死刑,绞刑。

当时世界范围内都想方设法营救阿里·布托,包括当时联合国,甚至美国和苏联。但是齐亚·哈克出于自己统治的稳定,还是在1979年4月4日,将阿里·布托绞杀,当时其年仅51岁。其死后,仍深受巴基斯坦底层百姓爱戴,在9年后,其长女贝娜齐尔·布托当上总理。

此人43岁当上总统,在位仅6年,51岁被下属政变绞杀

探究历史真相,发现背后故事!对待历史,必须较真!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真相背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