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都是大師,都坐過牢,李敖為什麼瞧不起《醜陋的中國人》作者柏楊?

博書


柏楊因為《醜陋的中國人》一書為中國人所知,李敖因為《傳統下的獨白》一書為中國人所知。在臺灣的柏楊和李敖,這兩個人生前一直以來都是無數年輕人津津樂道的話題。

歸結起來,李敖看不起柏楊,第一個原因是文人相輕,覺得他文章水平不行。第二個原因是對義助柏楊後柏楊的冷淡態度懷恨在心。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李敖瞧不起所有給國民黨當局捧臭腳的人,柏楊未能免俗。



李敖為什麼看不起柏楊?其中還有一段歷史淵源。

1965年李敖和柏楊初次相識,李敖32歲,柏楊45歲,論起來柏楊算是李敖的老前輩。因為之前打過一些筆仗,一來二去兩個人開始了來往。李敖雖然口稱“柏老”,對柏楊的作品卻不十分恭維。

李敖評價柏楊:雜文以外,他的歷史作品寫得很熱鬧,但是頗多錯誤,給他同一水平的讀者看看可以,給專家看就會笑,這是因為他的歷史基礎有問題的緣故。

自古文人相輕,李敖打心裡看不起野路子出身連一張文憑都沒有的柏楊。李敖可是臺大實打實的歷史研究生畢業,深得胡適、殷海光、姚從吾等國學大師的厚愛和真傳。但是當時的李敖對柏楊這個人,拋開作品不談,倒是頗多好感。

1968年,柏楊因為“大力水手”事件被國民黨約談,李敖基於“同情與人權”和一貫的義氣,決定幫一幫這位作家朋友。


柏楊入獄,將李敖視為可託生死的朋友,李敖儘管自身難保,依然奔走相告,聯合孫觀漢等人大力營救,利用海外輿論施壓國民黨。

十年後柏楊出獄,對昔日幫助過自己的朋友如李敖、孫觀漢等人,沒有一句話的感激。不知何故?反而一再在新書中對沒有干係的國民黨要人感恩戴德,李敖對國民黨人一向深惡痛絕,更是不齒那些給臺當局捧臭腳的文人。

柏楊在監獄裡學乖了,沒有了以往的那種衝鋒陷陣的勇氣。加之柏楊不顧夫妻情義,執意與當時的妻子艾玫離婚,據說因為柏楊懷疑自己坐牢期間,妻子艾玫與李敖有染。對此李敖哭笑不得,同時氣憤不已。



柏楊出獄後,和李敖斷絕往來,對李敖也是諱莫如深。 後來柏楊出版《醜陋的中國人》一書,為了懲罰柏楊的恩怨不分,以怨報德,李敖寫了《醜陋的中國人研究》一書,來批駁柏楊其文不實,其人不仁。

總結起來,兩人的恩怨,從一開始的惺惺相惜到後來的老死不相往來,恐怕是政治意味多於個人原因。李敖蹲過兩次國民黨的黑牢,出獄後性情不改,攻勢更猛,是因為他知道自己不可能投降。李敖就像是一個旗幟鮮明的反叛者,他反叛國民黨當局和一切捧臭腳的文人。

早年的柏楊,其實是一個很天真的人物,對國民黨當局抱有很天真的幻想。

在約談之初,他甚至以為以前的老東家蔣經國會出手救他,但是他絲毫想不到,國民黨要拿他當政治犧牲品,殺雞儆猴。

柏楊出獄後,已經沒有了李敖那樣旗幟鮮明的氣魄,畢竟他已經是一位老人了。

2008年柏楊逝世,2018年李敖逝世,十年之間,有如宿命。論起來這一段大師的恩怨過往,不勝唏噓。


博書


李敖寫了一本書來專門回答這個問題,《〈醜陋的中國人〉研究》,用了一整本書來鄙視柏楊。看書名就知道特別有針對性了,裡面“大罵”柏楊忘恩負義,文字水平和歷史學識不怎麼樣,沒資格翻譯《資治通鑑》一書等等。

整本書其實關於中國人什麼也沒有研究,就是講他跟柏楊之間的事的,李敖這人是學歷史專業的,什麼事情都講證據,你看過《李敖有話說》就知道,他動不動就拿出文字資料來。

所以在鄙視柏楊的時候也是有理有據,順便給讀者普及了中國古代關於烏龜兒子王八蛋之類的一些典故。

關於義助柏楊後來交惡的事,說的是最詳細的,你要想了解可以找這本書來看看。

大概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柏楊入獄的時候,跟他老婆說,你別指望我了,遇到合適的你就嫁了吧。可後來柏楊對他的妻子在他身陷囹圄離他而去一直懷恨在心,在他出獄後對他妻子惡語相加,李敖在書中也替柏楊妻子不平了,

柏楊看到李敖,就覺得媳婦把他綠了,就覺得李敖肯定在他入獄的時間裡跟他媳婦有啥事,不然那麼好心?所以對李敖忘恩負義。李敖在書中罵柏楊得了王八過敏症,公開瞧不起他。


閒白社


李敖乃性情中人,罵過魯迅錢穆龍應臺余光中三毛金庸王朔…應該說罵柏楊證明瞧得起他的級別(哈哈,大將軍不殺無名之輩何其相似!)。

兩個大師都喜歡罵人的,不過柏楊喜歡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如《醜陋的中國人》,所以得罪人多;李敖則喜歡點殺,指名道姓的罵陣,還要數出一二三的論據來,弄得被罵的人哭笑不得,旁邊看熱鬧的不嫌事大,好不過癮。(被他罵過的人不計其數,但他的離去,卻讓人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寂寞。)

休言文人相輕,據說倆人也曾交好,畢竟同道中人所好相同,也都因針貶時弊坐牢。柏楊入獄時,還託李敖照顧家小。至於後來交惡,大約李敖為人風流,少不了好事者的捕風捉影,柏楊愛妻疑心其行為不端,還是因李敖對女性的吸引力太大,不放心總不免揣測,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了。這不過坊間的流言,不足為信。


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柏楊I坐牢近十年,但他的意志並不消沉,在獄中堅持完成了《中國人史綱》、《中國歷史年表》等三部史學書稿。

但是有人以為柏楊出獄後,失其鋒芒變得含糊了令李敖失望,才應是李敖向他開炮的深層次原因。學術之爭本無道德之議,僅管李敖深諳吸引媒體和吃瓜群眾的心理,語不驚人死不休。他瞧不起柏楊,所言之不足,倒也在理。

李敖曾說:不是敵人就是朋友,該是錯了;不是朋友就是敵人,才是對的。敵人要從寬認定;朋友要從嚴錄取。

李敖專門寫了本書,批評《資治通鑑柏楊白話》。李敖言其主觀性太強:比如關於唐代宗尋睿真皇后的弒母論,舉了好幾個例子說明其中文水平不夠,以現代官位代古人官職,把大司農譯成農林部長等。

柏楊版的《資治通鑑》沒讀過,不過真如李敖所指,的確不妥。《國史大綱》亦如此,想來學界對柏楊的評價也與錢穆版相去甚遠。


對於說曾火爆一時的《醜陋的中國人》,李敖認為持雙重標準“中國人飛機延誤了,不去爭吵認為是不爭權利,外國人則是高素質”,“中國人飛機延誤了,不去爭吵認為是不爭權利,外國人則是高素質”之類皆是,觀點重複如潑婦罵街,情緒化氾濫妄自菲薄之弊病,的確屬實。很多當年"憤青”奉為圭臬的金句,二十年後再讀,早已不是當年的爽快味。

雖然二人都推崇胡適蔡元培的中庸,謙謙君子之學者風度,李敖已經成為一個符號,被媒體塑造為敢於挑戰權威的英雄。同樣柏楊作為嘻笑怒罵皆成文的學者,挑戰權威,論婚姻交友,世態人生,典故佳句信手捻來。

說到柏楊的,"一箇中國人一條龍,可十個中國人加在一起,卻是一條蟲!"許多人印象深刻,但若論二人的關係,這一句倒再妙不過了:

中國人不習慣認錯,反而有一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誤,有一句俗語"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

一🌸一世界,元元金沙江邊的小🐟兒,期待你的關注點評。


元元的天下


首先強調一點,李敖瞧不起的人太多,他能瞧得上的人太少。而且隨著他的年齡變大,他看得上的人不斷減少,比如他年輕時是很仰慕胡適的,但年紀大了以後又批評胡適下半生沒有作為,跟著國民黨瞎混。如果說他一輩子真正看得上哪一位,用他自己的話說,“我就照鏡子”,其眼界之高由此可見。至於柏楊為何被李敖看不起,兩人為何從惺惺相惜到鬧僵變仇人,起因應該是他和柏楊入獄時的老婆艾玫的緋聞。女人最容易讓男人之間產生嫌隙,比如三國時董卓和呂布就因為貂蟬而反目成仇。

但根據李敖的一貫行事作風來看,他的確可能是冤枉的。他對自己的隱私一向是毫無遮蔽大膽坦露,他在自己的書中詳細寫過和他有過關係的所有女人,包括去聲色場所做“社會調查研究”經歷過的女人。



李敖雖然風流但絕不下流,有著中國傳統文人的風骨和做派,朋友妻子應該不會染指,而且他也多次強調過他對女人的品味,“瘦高白秀幼”,少一條就不符合他的審美標準,柏楊老婆應該並不是他的菜。

而最重要的原因應該是,柏楊坐牢受到了很大打擊,出來後不再像之前那麼犀利,對李敖對他的幫助隻字不提,反而寫文章稱頌感謝國民黨高官。這是李敖最難接受的。李敖一輩子最痛恨國民黨,凡是為國民黨說話的都是他的敵人。柏楊後來的行為對於李敖來說等於是背叛,不能容忍。

所以李敖和柏楊鬧掰,起初是因為女人心生芥蒂,後來是因為政治理念。李敖的一生是戰鬥的一生,氣宇軒昂的一生,絕不妥協的一生。在他眼裡,柏楊寫“醜陋的中國人”,自己卻忘恩負義還當了投降派,人品學問都有問題,必然被他看不起。


十豆麼


這事兒得從李敖的性格說起,不說李敖看不看得起柏楊,先問一句:李敖這一生,看得起過誰?



五百年來白話文寫作第一、第二、第三:李敖、李敖、李敖!

這是李敖在寫作方面給自己的定位。

我從來不崇拜偶像,如果真的要崇拜偶像的話——我會照鏡子。


這是李敖在品性方面給自己的定位。

“我罵人的方法就是別人都罵人是王八蛋,可我有一個本領,我能證明你是王八蛋。”

這是他在節目中,對自己能力的定位。

如此狂傲的李敖,當世之下,沒有一個人是讓他放在眼裡的。看不上柏楊,那就更正常了。



再來看李敖和柏楊之間的糾葛。

據說柏楊被下獄之前,曾找李敖討教坐牢經驗,而李敖也很仗義,會同柏楊的妻子,想辦法營救柏楊。

可問題也出在這裡,因為李敖的風流品性,讓柏楊很不放心,總是覺得李敖給他戴了綠帽子……兩人因此反目成仇。

後來,柏楊對李落井下石,而李頻頻大揭柏楊老底。


同樣說話不留情面的兩個厲害角色,誰也沒有放過誰。



李敖因此對柏楊頗為記恨,當然,幾乎所以招惹過李敖的人,都成功的被李敖記恨過,比如前妻胡茵夢。

現在兩個人都魂歸九泉之下,不知道閻王爺那裡又是怎樣一個熱鬧光景了😄


舒遅


李敖歷來爭議性很大,文學痞子,有文化的流氓!甚至文學大師,個人很富有傳奇色彩,但是本人不喜歡他的痞性文字風格!

很多貶低柏楊先生的回答,簡直都是典型的無理辨三分!毫不客氣的說:柏楊先生就是說你們這些人的!狡辯也是國人的劣根性!

常以天朝上國自居,非我族類必有異心、必是劣等民族!……於是有了鴉片戰爭,有了八國聯軍、有了抗日戰爭!

非要拿出愛國、不愛國來評說,寫國人好就是愛國,反之就是賣國?

可以負責任的說,我們這些屁民沒有人能像魯迅、柏楊先生他們有那麼強烈的家國情懷,民族情節!

他們寫這些文章,是帶著喚醒國民愚昧的心態!

好多無知無畏的噴子說他崇洋媚外,我想問問你看過多少他們的作品,魯迅一本《阿Q正傳》何其犀利,柏楊不但有一本《醜陋的中國人》還有一部摞起來半米高的《柏楊評資治通鑑》就已經著作等身了,還要你們來噴?真是無知者無畏!

不說歷史,就是現在發生的事 ,看看新聞,前些年去日本搶馬桶蓋,飛機晚點大鬧機場,高鐵霸座等等,還有臭名昭著的三鹿奶粉、長生疫苗!真讓人恨的牙根疼!

到他國旅遊,個個都是土豪、是大金主,大把購物消費,盡然也不被他國待見,有的甚至不歡迎中國人,為何?素質!素質!素質……

以今天國人的素質,柏楊先生還是說的太含蓄了!簡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西方還有個大思想家羅素,在中國一段時間後,回去寫書評論中國人的貪婪、狡詐……

不管魯迅也好、柏楊也好!沒有一個不是有深深家國情懷,民族情節的文學大師!

他們對國人恨鐵不成鋼的悲哀,比我們任何一個人都強烈!他們的以筆做刀是想喚醒國人的愚昧……是想讓我們站著,不要奴性慣了跪著……

還是魯迅哪句話:哀其不幸 怒其不爭!

他們是罵之越深,愛之越切!



英雄本色無怨無悔


《醜陋的中國人》的作者是中國臺灣作家柏楊,該書1985年於中國臺灣出版,當年便被評為臺灣年度暢銷書。但也引起了很多爭論,有人覺得柏楊一針見血地指出了中國人的缺點與不足,但也有人大呼:“柏楊,你憑什麼罵中國人?”


柏楊

《醜陋的中國人》說了什麼

“中國人是一個受傷很深的民族,沒有沒有培養出讚美和欣賞別人的能力,卻發展成鬥臭或阿諛別人的兩極化動物。更由於在醬缸裡醬得太久,思想和判斷以及事業都受到醬缸的汙染,很難跳出醬缸的範疇。”——《醜陋的中國人》

《醜陋的中國人》收集的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初期,柏楊在各個學校所做的演講文章。而該書所有文章,都圍繞一個相同的中心主題,即是作者序言所說的:“

批判中國人的劣根性”。為此,作者他以"恨鐵不成鋼"的態度,強烈批判中國人的"髒、亂、吵"、"窩裡鬥"、"不能團結"、"死不認錯"等,指出中國傳統文化有一種濾過性疾病,使子子孫孫受感染,不能痊癒。這也是全書核心及全部內容。

在本書中,柏楊先生對於中國人的“醜陋”做出瞭如下總結:

一、對於權勢的極度崇拜。具體表現為:

1、 缺乏是非標準與道德觀念,喜歡和稀泥,只有功利標準。

2、 人與人之間只有敬畏,很少有愛。

3、 奴性過強,缺乏自尊。

4、 “官癮”非常大,勢利眼。

5、 缺乏平等觀念,等級觀念太強。

6、 缺乏原則性,見風使舵,見好就收。

7、 缺少法制觀念。

二、極度自私。具體表現為:

1、 缺乏集體主義精神,一切以自身利益出發。

2、 缺乏公德心。

3、 主觀理念很強,情緒化嚴重。

4、 喜歡窩裡鬥,不團結。

5、 死不認錯,缺乏自省精神。

三、極度保守。具體表現為:

1、 不願嘗試與創新,喜歡墨守陳規。

2、 缺乏探索精神、冒險精神,喜歡明哲保身。

3、 缺乏獨立思考精神。

4、 缺少“敢想敢做”的靈性。

除了以上三大塊之外,還有以下幾點。

1、 喜歡講空話,大話,假話,毒話。

2、 缺乏包容性,心胸狹隘。

3、 形式主義化,缺乏務實精神。“面子工程”(情面、體面、場面)

4、 缺乏認真精神,做事馬虎,“差不多”。

5、 中國文化的“人格分裂”,說一套,做一套。

6、 易自我膨脹,自滿、自我陶醉。

7、 淡漠、冷酷、猜忌、殘忍。

8、 人與人之間相互仇視,互相打壓。

9、 生活習慣“髒亂差”。

這樣的指責當然非常犀利,讓很多中國人憤怒,說柏楊是“把世界歷史的醜陋,說成是中國歷史上獨有特色的醜陋,再論證中國文化是劣等文化。這種人類似白痴。”

柏楊將中國人醜陋之根源歸於儒家文化,對於這點我是持保留態度。誠然,儒學的發展有其必然的弊端和內在的垢病,但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它的積極深遠的歷史作用。儘管後世的一些腐儒將其衍生為強化君權,附權庸貴的思想枷鎖,我們仍當更理性地去看待,把所有責任推給儒家我覺得略欠妥當。

柏楊

李敖批評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就是他自己

1965年李敖和柏楊初次相識,李敖30歲,柏楊45歲。在外人看來,這兩人經歷很相似,都喜歡罵人,都坐牢過,本應該是惺惺相惜的朋友。

柏楊入獄後,李敖還一直嘗試幫助他,展開“營救”工作。 但柏楊出獄後一切都變了,他懷疑自己在牢獄中的十年,妻子與李敖有不正當關係。但李敖這次十分憤怒,說:“

柏楊也許可以懷疑我李敖的道德標準,但不可以懷疑我李敖的審美標準——艾玫許多人覺得她很漂亮,但根本不是我喜歡的那一類。”這之後兩人反目成仇。

李敖這麼批評柏楊的新書《醜陋的中國人》:

我認為他的《醜陋的中國人》是一種避重就輕的譴責。他把醜陋加諸所有的中國人,似乎很有勇氣,引起外國記者的喝彩,但......他明知誰是醜陋的中國人,雅不欲實指而已。”這種作者不敢實指有名有姓的醜陋中國人,卻泛指所有的中國人都醜陋,用來替他的怯懦墊背,這種行徑所顯示的,豈不正是最大的醜陋?原來“醜陋的中國人”非他,就是他作者自己!

其實我覺得,很多人討厭柏楊,也許是他們從書中看到自己,暴跳如雷,而非有勇氣承認改過。李敖批評柏楊,更多的是根據政治立場,而非針對柏楊這個人。

柏楊《醜陋的中國人》裡面揭露的很多現象是中國社會根深蒂固的,並沒有因為新中國的建立時代的進步而改變,很多都已經深入文化的骨髓,成為了人們思維方式的一部分,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已經是一個民族的問題了。不過我們細細想來,還是有不少現象現在已經有了一定的甚至很大的好轉。但我們不應該盲目的視而不見,而應當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反省自己、檢查自己。一個真正偉大的民族,一個能夠長期屹立於世界之林的民族,首先必須做到不斷地檢點自己,完善自己,改正自己。


一往文學


柏楊這個人我不做評價

我只說《醜陋的中國人》這本書,

無論這本書出於什麼樣的目的去寫,我對這個書名就十分排斥。

中國人認為自謙、自省、自我批評是一種美德。

但不是自貶!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度,過了這個度味道就變了!

比如你燒了一道菜,很美味。

你謙虛的說“獻醜了”無妨

或者你說“技藝拙劣,勉強對付一口”雖然有點過,但也算蠻強。

但如果你說“我做的菜和狗屎一樣難吃”這就有點過了....這種不客觀的過分謙虛其實是另一種極端“自貶”說白一些,你自己看不起自己。

這是一種看似理性,其實是極度片面與主觀的感性認識。

他已經超出了自我批評、自省應有範疇。

可笑的事,很多人還把他看成一種文人情操。

這本質上是對中華民族氣節的詆譭。

二、文中內容我不想斷章取義,我只想說如果10年前我看到這本書,在我心智不誠實的心靈裡,對於中國人更多是負面的情緒,甚至是瞧不起。這就是這本書的“文毒”。

我摘錄其中幾句經典:

1、積威之下,人味全失,而奴性入骨,只要你給我官做,你幹啥我都贊成

2、中國人不習慣認錯,反而有一萬個理由,掩蓋自己的錯誤。有一句俗話:“閉門思過。”思誰的過?思對方的過!

3、掌握權柄的人認為:只要沒有人指出他的錯誤,他就永遠沒有錯誤。

4、在中國要創造一個奇蹟很容易,一下子就會現出使人驚異的成績。但是要保持這個奇蹟,中國人卻缺少這種能力。一個人稍稍有一點可憐的成就,於是耳朵就不靈光了,眼睛也花了,路也不會走了,因為他開始發燒。

5、中國人認為要忍讓,這是美德。其實那是長期屈辱的慣性,而用忍讓兩字來使自己心理平衡!很少中國人敢據理力爭。

.................

第一,你只拿中國人的缺點去詮釋整個人類這個物種底層人性的陰暗面,進而說明中國人醜陋—如同寫一本書《中國男人、女人喜歡手淫》一般,客觀在哪裡?

第二,任何事物都是在發展的,您那歷史某一個階段去評價中國人,給中國人定性,這是極度可笑的—如同今天美國人說自己是自由民主的代表,那麼當年他們屠殺印第安人,搶奪人家地盤時,也是為了自由民主?一個自信的民族不需過度標榜自己,當更不應過度貶低自己,特別是只截取某一個歷史時期的片段,就以偏概全、錯誤的認為你看見了全貌。

第三、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關鍵要看當時的具體環境與情況,比如隱忍、明哲保身、說話聲音大此類特徵,必然有其負面,同樣有其積極的一面,你卻只但說一面,進而說明中國人不堪的一面。這不應該是一個學者、大家的風範。

一句話,有才無用............


醉臥雲巔笑人間


不能說李敖完全是理想主義者,但其所謂確實有完美主義者傾向。所以一生看誰都有缺點。

最近李敖大師去世,之前沒有太多關注過他,很早的時候就聽說了這個名字,知道他是臺灣的,直到他去世的消息傳來,我才重又上網搜索他的生平,看了很多關於他的視頻。

我今天在這裡藉著你這個題目必須跟讀者和觀眾們講清楚我理解的李敖是什麼樣子的。

首先他是一個孩子,即便70多歲在北京的那幾場演講您都能看出他笑的是多麼真和感染力,世界在他眼中就應該是按照他想到的那樣運行的,他在臺灣批判國民政府,並不惜做大牢,為了心目中的世界奔走相告。這一點就引出第二條了,

第二條就是,他是一個戰士,讓人欽佩的戰士。這體現在他一直以來為追求自由、民主做的一系列鬥爭。但我想對李大師說:世界怎麼可能按照我們想象的那樣運行,人又有幾個是完美的。我們不是喬布斯所以我們主宰不了蘋果的命運,同時我們不是李敖,做不出他那些經天緯地的決策和鬥爭精神。

人來到世界上,都帶著自己的使命,李敖走了,他的使命也完成啦!


低調如我


李敖看不起柏楊,說他懦弱。

單就《醜陋的中國人》這一本書來說,李敖就說你柏楊知道誰醜陋,誰混蛋,你卻不敢罵,你只敢罵集體的中國人來博個眼球,用這種安全的方法保自己。反觀李敖在當時的臺灣,看誰不爽就罵誰,為自己招來牢獄之災,自己寫的書一本又一本被查禁,他卻還是萬千人吾往矣的精神。

李敖看不起柏楊,還因為他沒骨氣。

柏楊當年遭受打擊,被送入監獄,被毆打,被辱罵,還差點被槍斃。等他老年,當年那些迫害過的一些人來和解,柏楊竟然原諒了,還和他們握手拍照。

柏楊的理由是他們悔改了。

李敖說呸,他們悔改個屁,他們只是看風頭不對了,大勢已去,這才要悔改,如果讓他們在位置上待下去,他們才不會悔改。

李敖像魯迅一樣,不妥協不悔改,一個也不原諒。

其實柏楊是個在監獄裡被當時的臺灣當局教育好了的人,他被削掉了鋒芒,成為了一個妥協的人。

柏楊還小心眼,在他住監獄的時候,李敖奔走呼籲,柏楊出獄之後竟然懷疑李敖和自己妻子有染。

氣的李敖大罵:你可以不信任我的人品,但你不能懷疑我的審美能力。

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