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注意哪些?

小医生大健康


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想给大家从两个方面来说,一是对于有较高脑梗风险的朋友,运动锻炼要注意哪些方面,尽量避免因运动而诱发脑梗问题;另一方面,是对于已经发生脑梗问题的朋友,如何合理运动,做好身体的复健。

预防脑梗的运动锻炼注意事项

什么是脑梗高危风险的情况?通常是可以通过一些相关的指标去判断的,比如说有颈动脉斑块,且斑块属于较大又不稳定的情况的,就更容易出现斑块破裂或溃疡,引起身体凝血反应,从而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引起脑梗的风险;再比如一些心脏不好的朋友,有房颤的问题,如果房颤控制不好,在房颤发生时,发生脑梗的风险就更高,另外就是一些本身动脉硬化程度比较严重,有三高慢病长期影响,年龄偏大的老年朋友,都属于脑梗的高危风险人群,在日常生活中,都更应该注意这些风险因素的控制,做好脑梗的预防。

有些朋友,一发现有颈动脉斑块问题,也不管严重程度如何,斑块稳定性如何,综合的心脑血管风险大小如何,就坚决不敢运动了,甚至大一点的活动也不敢了,说是怕颈动脉斑块脱落阻塞血管。其实这是一种想当然的错误认知 ,颈动脉斑块首先应该有风险高低的评估,即使是高风险的颈动脉斑块,也不会因为你的运动,跑跳而脱落,它是一种附着在血管壁内皮细胞下方的脂质斑块,并不是一个容易从血管脱落的“血栓”,之所以会引起脑梗风险,是因为斑块破裂或溃烂,而不是因为斑块的脱落。

因此,对于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风险,但还没有发作心脑血管疾病的朋友,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们是鼓励这类朋友的进行适量运动的,合理的运动锻炼,不但能够辅助加强三高控制,对于提高心肺功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都是重要的生活调理手段。但如何运动,如何保证运动安全,也是有讲究的,具体的运动方式,要结合自身身体情况,一般建议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以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为宜,运动锻炼一定要把握度,量太小,起不到锻炼效果,而如果强度太大,又会引起相关的心脑血管风险,对于预防脑梗的运动锻炼,给大家以下3点小建议——

1. 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一定要在血压得到稳定控制的前提下再进行运动锻炼,运动锻炼时尽量避开血压高峰期,同时尽量避免过度剧烈的运动,猛然用力的运动,以减少血压骤然升高,引起脑梗、脑出血风险的增加。

2. 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运动锻炼时要注意低血糖风险,尽量避免空腹运动,以餐后1小时左右运动为宜,在运动锻炼过程中,建议带点糖块或其他甜点,如果出现头晕、乏力、心悸、出虚汗等低血糖症状时,一定要及时补充糖分,减少低血糖引起的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导致的脑梗风险。

3. 运动锻炼后,如果出汗较多,一定不要急着洗澡,等心跳和身体经过一定时间恢复后,再洗澡更加安全,洗澡的时候避免用过热的水或冷水,骤然的过度的冷热刺激,也是导致发生心脑血管风险的重要诱因。

脑梗患者的运动锻炼方式及注意事项

对于已经得了梗塞性脑卒中问题的朋友,通常脑梗发生时,身体的运动能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甚至有很多朋友因为程度比较严重,需要在恢复的初期卧床,逐渐才能恢复活动能力,因此,对于这样的情况,在可以活动的情况下,适量的多多的进行活动,是帮助脑梗患者恢复的重要方式。

一般在早期卧床的患者,家人一定要注意瘫痪肢体的按摩,以避免肌肉的萎缩,这期间可以进行一些“被动”运动,活动相关关节部位,为恢复活动做做准备,稍有活动能力的时候,可以慢慢的开始一些简单的扶物站立,提腿,伸脚等这样的简单动作,后续可以结合恢复情况,逐渐的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原地踏步,扶杖前行等等,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循序渐进进行,要强调不能操之过急,避免因过度疲劳而引起身体其他风险,但在脑梗恢复早期,这些合理的活动锻炼,都有助于保持肌肉力量,以及减少心血管功能的退化,对于脑梗恢复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症状轻微的脑梗患者或者恢复较好的脑梗患者,恢复后身体能够活动或运动的情况下,也建议进行一些中低强度的运动锻炼为宜,比如走路运动、太极拳、慢跑、健身操等等,都是可以的,虽然不能一概而论,但一定要注意强度的控制,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加强脑梗后的身体以及心脑血管健康恢复,是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但控制好强度,避免因运动强度过大,引起其他健康风险,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良好愉快的情绪,饮食上调理好,同时遵医嘱合理用药控制好三高以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也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值得我们一直坚持。


李药师谈健康


首先适当的运动,对预防脑梗是有一定好处的,这个和脑梗的因素有关。下来从脑梗主要因素,应该怎么运动,运动注意事项来说说。

1,脑梗的主要因素

因为脑梗就是大脑血管堵塞的疾病,主要的疾病因素如下:(1)高血脂(2)高血压(3)用力过猛,生气激动。

2,运动有好处吗?

运动的话从上面三个主要因素分析

(1)高血压:

很大一部分高血压患者都有肥胖。适当的管住嘴,迈开腿是能减肥的。然后适当的运动对血液循环等有一定好处。

(2)高血脂:

适当的运动能保持好的身材,还能消耗甘油三酯,同时改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加对血管的保护作用。

(3)运动过猛:

我们知道运动前一半都会有热身运动,就是预防突然运动伤害的,所以平时运动的人,不容易发生运动伤害;

(4)生气激动:

平时运动出汗后,洗个热水澡,会感觉全身通透,心情愉悦。因为运动不仅锻炼了身体,还会分泌多巴胺,多巴胺能让大脑兴奋,心情愉悦的。

3,运动注意事项

上面说了那么多好处,但是脑梗最怕无氧运动,适合有氧运动:

(1)无氧运动就是突然,剧烈的运动,像赛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这种要绝对避免的

(2)有氧运动就是平缓,不剧烈的运动,像有游泳呀,慢跑,骑自行车,快走等。

但是运动根据个人情调整,根据出汗,心率,疲劳程度调整,或者咨询健康管理人员开具运动处方,并积极沟通反馈。

总的来说,脑梗最怕无氧运动,像赛跑、举重、投掷、跳高、跳远、拔河等一定禁止参加,需要注意的就是运动适当即可,有运动处方最好。


90后聊基因


之前接诊过一个轻度脑梗患者,是一位76岁的大爷,平时闲不住,总想往外跑,日常骑着自行车出门,去较远的县城买些东西。有一次,他来找我说从县城回来头痛,且有些四肢无力。脑梗患者忌过度、长时间运动,这不利于疾病的恢复,甚至会加重病情。于是我建议他减少骑行次数和时间,或者做一些简单的运动。

后来,这位大爷就只在附近的两三个村子范围内慢骑自行车,在村口的小广场也经常能看到他跟其他老年人一起打太极拳、散步的身影。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疗,加之规律性的饮食和运动,大爷不再有没有明显头痛头晕症状了。

对于残障程度比较重的脑梗患者,提倡进行早期康复;而对于残障程度较轻的患者,提倡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但是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早期运动时需重点做好防护工作,避免意外伤害,最好在有家属陪伴或者辅具支撑的情况下进行运动锻炼,严防摔跤和跌伤。

2.适宜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每次运动时既不能气喘吁吁、过度劳累,也不能蜻蜓点水,过于轻松。

3.建议进行一些相对舒缓和安全的运动,如慢跑、太极拳,不建议进行一些剧烈和对抗性的运动项目。

4.运动贵在坚持,脑梗患者康复锻炼前六个月功能改善较为明显,但是有不少患者在康复锻炼一年以后仍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长期坚持适度锻炼能够有效的降低脑梗的复发风险。

5.还要注意运动的时间和外部环境,例如起床不宜过早(增加心肺的负荷),运动也不宜过晚(可能会影响夜间睡眠),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在饥饿和饱食的情况下也不适合运动。在户外运动时,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有雾霾的情况下,也不适合外出运动。


全科医生李陈版


大家好,我是代医生,今天给大家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通常来说,脑梗塞患者在发病之前,肌肉力量已经开始下降,身体健康处于不佳的状态;脑梗塞则使他们的身体雪上加霜,留下偏瘫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等后遗症。

科研人员对全球24项涉及1147名脑梗塞患者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分析心肺功能锻炼(散步、骑车)、力量训练(自由举重、阻力训练)以及两种训练形式混合对脑梗塞患者的益处。

结果发现,心肺功能锻炼好处明显。参加步行锻炼的脑梗塞患者每周散步三次以上、每次持续超过20分钟,和不锻炼的患者相比,前者每6分钟能多走约38米。

适量的运动是脑梗塞康复很重要的一点,患者一定要重视,积极运动适当的锻炼可增加脂肪消耗、减少体内胆固醇沉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对预防肥胖、控制体重、调整血脂和降低血压均有益处,是防治脑梗塞的积极措施。脑梗塞患者应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选择,应进行适当适量的体育锻炼及体力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度。不宜做剧烈运动,如快跑、登山等,可进行慢跑、散步、柔软体操、打太极拳等有氧运动。


除了运动以外,做好三件事对脑梗恢复也是有好处的!

饮食上重视

多吃纤维素多的食物

如芹菜、粗粮等,增加胃肠蠕动,避免大便干燥。有便秘的病人应多喝水,这样即可促进排便,又由于小便的增加,对防止泌尿系统感染有益。有的病人,由于行动不便,害怕小便而不喝水,是非常不利的。

多吃富含硒元素的食物

硒是强抗氧化剂,它能及时的清除体内的有害自由基,防止人体血管老化,预防血栓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对于调节心脑血管疾病的茶,最常见的就是紫阳毛尖。是硒谷生态区的天然茶山之一,其土壤富硒,每100g紫阳毛尖含硒15μg。每天一杯紫阳毛尖,可有效调节身体免疫功能,提高患者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抵御能力,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多吃优质蛋白

如牛奶、鸡鸭最好是野生的柴鸡、鱼类、蛋类蛋黄应少吃、豆制品,少吃猪、牛、羊肉,且以瘦肉为好。

多吃富含维生素的食品

如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水果、西红柿、山楂等;富含维生素B6的豆制品、乳类、蛋类;富含维生素E的绿叶蔬菜、豆类等。



    代先生说健康


    脑梗,中风的一种。堪称“中老年杀手”。

    据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200万左右的人发生中风,

    其余7成左右都是脑梗。

    脑梗不仅发病率高,而且也有着高死亡率,高致残率。

    尤其是秋冬季节,脑梗进入高发期。

    高危人群应该注意做好预防!

    那么脑梗的高危人群有哪些呢?

    1、有脑梗塞家族史的人

    脑梗塞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在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病例。在经过各国的病例分析后,发现脑梗塞患者一般都有家族史。因此如果家族长辈中有患脑梗塞的话,应当引起注意和警惕,在生活起居和饮食上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2、高血压及某些低血压病人

    高血压易与脑梗塞相伴,在许多诱发脑梗塞的因素中具有独立“危险因素”的特点。进一步观察表明,高血压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血栓形成,成为构成脑梗塞的病理基础。为此,积极控制高血压,对预防和减少脑梗塞的发生意义重大。

    3、糖尿病病人

    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除造成血管病变外,还可使血液黏稠度增高,因而易促使血栓形成,引起脑梗塞。

    4、肥胖者

    肥胖者内分泌和代谢功能的紊乱,血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等因素有关。此外,胖人还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这些都是中风的危险因素。

    5、高粘血症

    (指纤维蛋白原、血脂、红细胞增高、高凝等原因造成的血液粘滞度增高的病人):血液粘度增高会引起血流阻力增加,使血流速度减慢,最后导致血流停滞,直接影响脏器血液供应,导致疾病。

    6、大量吸烟的人(每天10支以上,超过10年):

    吸烟者血液黏稠度普遍增高。另外,吸烟时产生的一氧化碳吸入体内后,可使动脉血管壁受到损伤、血小板聚集增加,导致血栓形成,引起脑梗塞。

    这些高危人群应该注意预防脑梗!主要从饮食+运动上预防!

    那么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注意哪些?

    合理的加强运动,能够加强身体对于脂质的代谢转化能力,同时也能加强身体的整体代谢能力,甘油三酯高问题的朋友,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一般都能有效的降低脑梗风险。

    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就是很好的锻炼方式,快步走,慢跑,游泳,骑行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需要注意的是,不能间断进行运动,保持持续的运动锻炼,坚持运动,才能够更好的控制好脑梗风险。

    除过运动外,预防脑梗饮食上应该注意什么?坚持2多,3少,降低脑梗风险!

    预防脑梗,坚持2多

    1.多吃蔬菜水果

    素菜和水果含有大量维生素C、钾、镁。维生素C可调节胆固醇代谢,防止动脉硬化发展,同时可增加血管的致密性。

    尤其可以多吃富含蒜辣素的食物,比如洋葱,大蒜等等,洋葱里面含有洋葱蒜辣素,大蒜里面含有大蒜素这些食物里面的这些物质都是具有非常好的,预防脑梗以及治疗脑梗的作用的,而且还可以预防体内的动脉硬化,对于抵抗血小板的凝聚作用也很有帮助。

    2.多喝水

    水是血液最好的稀释剂,有助于减少血栓的形成。因此,多喝水,有助于疏通血管,保健康。不仅要在晨起和睡前喝水,平时也最好多喝点富硒的茶水。

    硒元素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硒在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结构和功能上起重要的作用,主要通过抗氧化和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来维持心血管细胞的正常功能。适当补硒,可以有效预防脑梗,心梗,冠心病等疾病。而但我国70%的人都属于缺硒人群。

    日常补硒不妨饮用富硒茶,如产自全国两大天然硒谷之一-----陕西安康地区的紫阳毛尖,其中富含硒元素,而且是天然硒好吸收。不仅富硒,而且绿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儿茶酚胺对于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可以从根源上降低脑梗的发病率。

    预防脑梗,坚持3少
    1、高脂肪、高热量食物
    脑梗塞的病人一定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含有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防止血液变得粘稠而导致病情加重,甚至还会诱发其他更严重的疾病。高脂肪高热量、高胆固醇的食物包括了各种肥肉、动物内脏、全脂乳类、奶油、蛋黄、鱼卵等食物应该少吃。
    2、烟酒
    烟毒可损害血管内膜,并能引起小血管收缩,管腔变窄,因而容易形成血栓;大量引用烈性酒,对血管有害无益。据调查,酗酒是引起脑栓塞的诱因之一。
    3、肥甘甜腻、过咸刺激助火生痰之品
    脑梗塞的患者则应该少吃甜味的饮品或者是奶油蛋糕等,病情要忌食过多的酱以及咸菜等。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如白酒、麻椒、麻辣火锅等,还有热性食物如浓茶、绿豆、羊、狗肉等也要少吃。

    养生加油站


    有氧运动就可以,比如快走、慢跑、骑车等。目的就是为了减轻体重,降低血脂、血压。脑梗死是因为血管闭塞,导致血管供血的区域坏死。所以,只要可以防止血管闭塞,就可以预防脑梗死。那么,最常见的导致血管闭塞的原因是什么呢?主要就是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房颤。所以平时多做有氧运动,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脑梗死。

    如果脑梗死已经发生了,那只有行康复治疗了。


    神经外科杨大夫


    脑梗塞是由于血液循环慢,血液粘稠度高,脑动脉粥样硬化或者(及)血管内膜损伤而易形成栓子后,使脑动脉管腔狭窄,堵塞血管使某一局部或者某一侧枝循环进而缺血、缺氧、坏死,引起一类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包括

    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血管炎,动脉硬化,高脂血症等,同时许多病人可有家族史。

    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改善,脑梗塞发病率逐渐增加,甚至逐渐出现年轻化。未来五年,脑血管病,特别是脑梗塞,是人类第一类杀手,给家庭乃至社会带来很大的负担。  

     

    冬季是脑梗高发季节

    冬季是脑梗疾病的高发季节,对于老年人来说更加危险。冬季脑梗高发主要是由于身体在低温状态下,外周血管会收缩,造成血管阻力及血压的上升,心脏负荷增加,同时增加了脑血管病发作的机会。

    冬季如何预防脑梗,从以下三点出发

    脑梗最怕的运动——健身步行、太极运动

    健身步行

    原则上每小时步行5~7公里,最好每天坚持,至少每周三次。体弱者可每天分三次进行,早上15分钟,中午30分钟,晚上30分钟。如此可与早上一次步行一小时效果相同。

    太极运动

    太极运动包括太极拳、太极剑、太极刀、太极棍等。这是我国古老的健身运动。运动的特点是动中求静、静中有动,动作柔和,与呼吸相配合,以意行气,用意不用力。心静、身动、气敛、神舒。故太极运动是中老年人最佳的健身运动。

    脑梗最怕的水——紫阳毛尖水

    紫阳毛尖,含有茶多酚,能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降低血脂,缓解血液高凝状态,增强红细胞弹性,缓解或延缓动脉硬化,每天喝一杯,对血管很好。

    它产自中国硒谷陕西紫阳县,含有丰富的天然硒元素。硒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维持心脏生理功能,预防疾病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清垃圾、调血脂、抗老化、调免疫。硒降低血浆黏度、减少血栓形成机会; 硒可降低血小板过于敏感,而减缓动脉血栓的形成。

    脑梗最怕的食物——黑木耳

    黑木耳是生活中常见的黑色食物,适当进食也对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黑木耳进食之后可以补充里面多种营养物质,同时帮助降低血液的粘稠度,达到疏通血管,降低血脂的效果,对冠状动脉硬化、脑梗塞的预防有一定作用。因此想要预防脑梗塞的人,不妨多吃黑木耳。

    脑梗最怕的穴位——劳宫穴

    位置:手握拳时,中指指尖下即是。

    按摩方法:用一手拇指按于劳宫穴,前后、左右方向各推揉劳宫穴2分钟,左右手交替,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促进手部血液循环,调节新陈代谢,增强手部关节肌肉的灵活性和弹性,并可治疗脑梗死导致的昏迷、头痛等。


    小医生大健康


    我国目前正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在我国居高不下,尤其是脑梗,又称为脑卒中,由于其可怕的“四高”: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正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日常查房工作中,也经常有脑梗患者或家属咨询,脑梗最怕的运动是什么?

    脑梗患者运动的风险及防范

    其实我们首先需要区分我们现在是出于脑梗恢复期还是急性期,又或是我们处于脑梗高度危险人群。首先我们来说说脑梗高度危险人群,最常见的就是高血压、糖尿病、长期吸烟、高血脂、肥胖人群。有研究证据标明有氧运动比较适合高脑梗高危人群,而有氧运动如保持一定速度的慢步行走、慢跑、游泳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脑梗高危人群主要是强调保持持久,平缓的有氧运动,避免剧烈、高强度运动。散步或者是慢步走是我们最推荐的有氧运动,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即使是散步,30分钟或者是4000步慢步运动足矣。还需要提醒脑梗高危人群的是运动之前需要看看自己的血压、血糖是否稳定控制。

    脑梗患者如何通过运动来康复

    对于脑梗恢复期或者急性期的病人来说,大部分人群已经出现身体运动能力的障碍。首先需要的是早期、正规、系统的康复治疗。早期的康复运动包括肢体锻炼、语言障碍锻炼等。如果是脑梗恢复期病人,强调更多的是居家有氧运动,可以分为床上锻炼和床下锻炼。床上锻炼主要是针对脑梗急性期人群,更多的是需要家属或者护理康复人员帮助,譬如翻身、抬腿等;床下锻炼主要是针对脑梗恢复期人群,需要他们利用屋内椅子、桌子等,在屋内站立、慢步行走等。早期的康复运动对脑梗人群,可以有效防治肌肉、肌腱的萎缩,恢复肢体支配功能。

    结语

    运动是个好习惯,但是对于脑梗高危人群、脑梗急性期或者是恢复期人群来说,运动的受益更强调的是合理、循序渐进、适量的有氧运动,而不是剧烈、高强度、超负荷的运动,避免导致关节损伤。冬天来临,尽量选择室内运动。


    药师方健


    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颅内血管闭塞,进而导致供血脑组织缺血、缺氧和坏死发生的疾病。对于脑梗死,适当规律的运动能够改善机体心肺功能,帮助减重,协助三高的治疗,对于预防脑梗死发生有一定的功效。


    所以,我们建议大家只要病情稳定,都应进行适当规律的运动,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避免剧烈运动。我们在运动前要充分评估病情,对于近期血压波动大、血压控制欠佳、心功能差或存在其他不适宜运动的情况时,应先积极治疗基础病,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始运动。



    大家在运动前要做好热身,运动中注意保暖和补充水分,运动中如有任何不适,应及时停止,必要时就医诊治。建议大家每周运动5~7天,每次半小时以上为宜。

    当然,运动只是脑梗死防治中的一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合理饮食、戒烟限酒、控制体重、规律作息和保持良好的心态,并注意积极治疗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并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以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并发症发生。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不足之处,敬请指正,文章仅供参考,不作为医疗建议。

    全科扫地僧


    冬日清晨的运动。

    对于一些本身具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来说,由于冬季早晨天气寒冷,引发脑血管收缩,容易导致脑梗。因此,《内经》里也说冬日的作息应该:早卧晚起,必待日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