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為什麼柴榮主張先解決契丹,而趙匡胤要後解決契丹,兩個人誰更正確?

秋天的紅葉882


首先解決契丹主要是指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佔據著重要的戰略位置,進可攻退可守。進攻的話,直接入侵中原,退的話靠著天然的關隘。讓人十分頭疼。

後周柴榮這個人具有極強的軍事才能,而且收下猛將如雲,所以柴榮對著燕雲十六州是志在必得。在初期對契丹的攻勢可以說是勢不可擋,但柴榮突發疾病,後周不得不撤軍。不久柴榮就去世了。


趙匡胤當時是後周將領,後來謀劃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宋朝。趙匡胤在稱帝后就杯酒釋兵權,把那些將領都遣散回家養老了。而且趙匡胤怕別的將領模仿他,就重文棄武,以文官管理武將。直接導致宋朝沒有多少可用之才。


趙匡胤用的策略是先和契丹議和,然後再把混亂的中原割據統一。然後養精蓄銳,在尋找機會和契丹一戰。可惜不久趙匡胤被他弟弟趙光義謀害了。


啟程向前


  

  首先,柴榮指定的國策並非先北後南,先滅契丹,再滅江南諸國,他與樞密使王樸商議的決策同樣是先南後北。

  柴榮生平最後一次大動作,北伐契丹,被無數讀者人為拔高,彷彿柴榮不死,契丹就會被滅一般。

  事實上,柴榮那次北伐從發兵到最後撤兵,前後不過40余天。之所以能夠奪回三關,也並非後周軍隊多麼能打,而是打了一個時間差,搞了一個突襲戰。

  辛卯,上至滄州,即日帥步騎數萬發滄州,直趨契丹之境。河北州縣非車駕所過,民間皆不之知。壬辰,上至乾寧軍,契丹寧州刺史王洪舉城降。

  那時候的訊息交流非常不便,不但北方的契丹國沒有察覺後周的大動作,就是後周境內百姓都不知道周世宗率軍北伐。周世宗在三月二十九日悄悄離開汴梁,四月十六日,突然出現在寧州城下。大軍壓境之下,契丹刺史只能投降。

  之後周軍行動十分迅捷,更出人意料在北方使用水軍,乘坐樓船北上。在二十六日到達益津關,迫使契丹降臨投降。

  二十七日,河道變窄,周世宗下令棄船登岸急速行軍,以至於隨從警衛將士不足五百人。

  二十八日,趙匡胤率領先鋒精銳部隊突然出現在瓦橋關,一番猛攻,當天契丹守將投降。

  在五月初八日,周世宗就下令撤軍,二十五日返回大梁。

  也就是說,整場戰爭若是排除周世宗往返行程,真正用在打仗中的,前後不過十來天。

另外,趙匡胤是當時水路都部署,契丹的益津關、瓦橋關都是趙匡胤衝鋒在前,給攻打下來的。

因此種種,即便柴榮沒有中途染病,對契丹的勝利也不可能長久持續。契丹作為一個已經建國數十年的成熟大帝國,絕不會被這麼一擊給打垮。更何況,這失去的二關(契丹丟失的其實是二關,是宋朝在瓦橋關側再修建了一座淤口關),只是燕雲十六州的邊邊角角。燕京還只是遼國的南部屏障而已。

只要戰爭持續下去,即便當時契丹的皇帝遼景宗比較昏庸,也必然會集結兵馬,圖謀反擊。那時候才算是兩軍主力抗衡。

在遼國主力沒有被擊潰的情況下,說什麼滅掉遼國都只是妄談。

至於先北後南,還是先南後北,事實證明,那都是兩代帝王結合當時特殊國情,百般考慮,最後定下的國策。就當時來說,都是最正確的。

周世宗雖然南征北戰,其實沒有滅掉一個國家,後蜀、後唐都虎視眈眈,北漢也是心腹之患。因此,在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柴榮只能是稍稍警告遼國,之後還是會繼續掃平南方。

至於北宋,建國之時首先要安定中原,收攏人心,趙匡胤的腳步已經算極快,在建國的第三年就發兵征討湖湘。之後每隔數年就消滅一國。

本來,開寶九年時,趙匡胤已經掃平江南各國,正式開始征伐北漢。不出意料,北漢必滅。沒想到其弟趙光義突然出手,害死了兄長。致使滅北漢一事拖了數年。

關鍵是趙光義空有一副狠毒心腸,卻沒有其兄趙匡胤的天才將略,與遼國兩次大碰撞,都頭破血流。多虧了兒子宋真宗比較爭氣,擋住了蕭太后的全力一擊,北宋才得以保全下去。


葉之秋


相比之下柴榮更有長遠戰略眼光,但時機也很重要,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柴榮當時的決定無疑是正確的,趙匡胤的決策也不能說不對,不同的是二者面臨的具體情況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周世宗柴榮39歲英年早逝,趙匡胤才有機會發動陳橋兵變篡位。至於趙匡胤的所謂統一,那都是建立在柴榮打下的基礎之上的。

柴榮志在統一,即位後攻後蜀,奪取秦、鳳、威、階四州;徵南唐,盡得淮南十四州。後蜀被打怕了,南唐也已臣服,如果柴榮選擇選擇先收復南方,應該非常輕鬆。可是柴榮卻突然暫時放棄收復南方,採取了先難後易的戰略,把矛頭指向北方的契丹,這是為什麼?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為了燕雲十六州(或幽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指的是現在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地區。後晉石敬塘反唐自立後,向契丹求援,和遼太宗約為父子,成為了歷史上臭名昭著的兒皇帝。石敬塘最令人痛恨的,就是把燕雲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

燕雲十六州對中原的戰略意義,相當於漢中之於西川,重要性不言而喻。燕雲十六州的地勢非常險要,作為北方的門戶,燕雲十六州進可以成為經略或控制契丹的橋頭堡,退則是抵禦契丹南下的天然屏障。一旦讓契丹越過燕山山脈和北太行山脈,華北平原將無險可守,畢竟契丹騎兵雄於天下。

在宋朝之前的封建王朝,基本就是靠著燕雲十六州險峻的山脈、山下的桑乾河和巨馬河以及長城這三道防線抵禦住了北方遊牧民族的入侵。正所謂“丟燕雲則必禍中原”,由此可見燕雲十六州對中原的重要性。作為五代第一明君,雄才大略的周世宗柴榮,自然更是清楚其中的厲害關係。

正是由於燕雲十六州的戰略重要性,使得河東軍和河南軍的爭戰中,佔據形勝之地的河東軍即使打敗了,也可以憑藉地利和堅城固守養息,捲土重來,而河南軍一旦失敗,就會萬劫不復。對於汴梁的北周政權來說,當時的契丹和北漢正是自己的天敵。北漢和契丹是同盟,是繼石敬塘之後契丹的第二個兒皇帝。北漢地盤不大,人口不多,卻是牽制中原的重要棋子。契丹很重視北漢。只要攻打北漢,契丹都會來救援。

北漢立都太原,從春秋戰國開始,戰略地位非常重要,太原的城牆堅固高大,這使得在冷兵器時代攻破太原比較困難。說到底,南唐、後蜀都不過是疥癬之疾,只有契丹才是柴榮的生死大敵。所以,柴榮拿下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後,便開始全力準備北征契丹。

柴榮做出這個選擇,也是因為佔了天時。可以說,契丹建立國家之後,完成了封建化,擁有強大的國家機器。從石敬塘手中得到燕雲十六州,契丹則完全佔據對中原王朝的戰略優勢。不過,柴榮當皇帝時,契丹在位的是有名的昏君——遼穆宗耶律璟,人稱睡王。柴榮清醒地意識到,這正是收復燕雲十六州的最好時機,否則一旦錯過這個機會,處在上升期的契丹換了明主,就別想收回燕雲十六州了。

柴榮預料到,在他北伐之時,南唐和後蜀都不敢有什麼小動作。除了他們國力不足,且被柴榮打怕之外,也和南方王朝的特點有關係。首先,南方王朝比較均勢,相互掣肘。其次南方多山,沒有條件組建起強大的騎兵部隊與周朝進行戰爭。柴榮在攻打後蜀和南唐時,奪取的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要地,加強了後方的安全性。

柴榮在顯德六年(公元959年)正式下詔北伐契丹,大軍所到之處,寧州、益津關、瓦橋關、瀛州、以及淤口關的契丹守將紛紛望風而降。在短短的四十二天時間裡,柴榮率大軍不失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平定燕南之地。收穫了三州十七縣,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原之於契丹的戰略劣勢。

可惜在柴榮準備進取幽州之時,不幸染病,不得已班師回程。否則一旦把契丹打退,失去契丹救援的北漢政權,必亡於周。趙匡胤篡位後,採取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其結果也正如柴榮所料。由於給了契丹發展壯大的時間。耶律璟死後,為人英明的遼景宗耶律賢(皇后蕭燕燕)即位,宋朝已無奪回燕雲十六州的可能了。然後就是宋太宗趙光義在高梁河、岐溝關的慘敗,宋人徹底放棄奪取燕雲十六州的努力。

更多歷史地理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地圖帝


地圖帝


首先,兩位君主都是歷史上的明君,可以說這是兩個很有魅力的人。但是我反對這個問題的提法,這是歷史上最應該仔細甄別的地方,究竟為什麼這麼說,那麼就讓我來幫大家好好分析以下的局面。

後周世宗柴榮,是皇帝裡的拼命三郎,為批改奏摺通宵達旦,時常為了制定國策晝夜不休,在他執政期間,後周可謂兵強馬壯,已有席捲江河之勢。但最後在攻打契丹的途中病倒,白白的將大好江山拱手讓人,讓萬千史學人士大呼嘆息。

關於柴榮幾次打幽州,有著不同的版本,但我仔細研究了一下當時的地圖,在後周與契丹控制的那片土地邊上,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國家存在著,與他們接壤的北漢,看似病怏怏,但也不是任人宰割,背靠契丹這棵大樹,在五代末期始終屹立不倒,這是一個讓柴榮徹夜難安的敵人,作為與北漢交手過無數次的後周,甜頭是吃到過,但苦頭也沒少吃,北漢與契丹的關係倒是如膠似漆,每次柴榮去攻擊一方,另一方肯定會去幫忙,多次戰役,後周並沒有得到多少地盤,倒是威逼利誘南唐,得到不少油水,以全局戰略來看,先南後北是理智的,後周也是這麼做的,是以,我得到的結論是:柴榮和後周的國策並不是先滅北方的北漢和契丹,而是和趙匡胤一個思路,先南後北。原因是什麼?我來告訴你正確答案。

後周的地理位置與北漢和契丹接壤,多年的征戰互相十分了解,論實力來說,後周佔領黃河流域大部分地區,經過五代時期各個王朝的積累,兵強馬壯,並不是契丹和北漢聯手就可以輕易撼動的,而柴榮的岳丈符彥卿這個大神,曾經將契丹皇帝打得丟盔棄甲,有這尊大神鎮守北方,契丹北漢聯手也只是騷擾邊境,打打秋風罷了。而南方則不然,南唐的李家可是有錢人,國力與財富比後周只強不差,只因李老爺子老邁昏沉,無進取之心,屢屢讓後周佔了便宜,但如果南唐的新君不像李煜般荒唐,恰恰有個明君出現,加上南唐富裕的人口資源,劃江而治的南唐,絕對會是後周的最大敵人。所以先南後北並不是趙匡胤的想法,他只是照著柴榮的思路繼續而已。

百姓口中竊取後周的趙匡胤,也的確是按這個思路去走的,在南唐和後蜀最虛弱的時候發起了滅國行動,敗天所賜,南方統一戰爭全部勝利了,當他騰出手來準備大展身手的時候,壯年毆了,就那麼不明不白的掛了,只能讓弟弟趙光義來完成他的遺願了,可惜趙光義滅了北漢後,在兵分三路大軍去滅遼國的時候,在高梁河戰役中,臀部中箭險些喪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機會,逃跑時丟掉的武器兵甲,讓遼國契丹人真正的武裝到牙齒,至此有了和宋叫板的資格。

我是通遼人,是一個歷史愛好者,我想把更好的歷史故事寫給大家看,真心希望每一個喜歡歷史的人關注我。





大通遼人


柴榮在潛邸的時候,有一個掌書記叫做王樸,是後漢時的狀元郎。柴榮做了皇帝后,把他也給調到了京城,委以重任,經常諮詢。一次,柴榮問王樸:“你懂得術數,看看朕能當幾年皇帝?”王樸懂玄學,答道:“以我所學預測,可以當30年;30年後,我就不知道了。”柴榮聽了很高興,說出了他的理想:“若如卿所言,朕當以十年開拓天下,十年養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柴榮沒能做滿30年皇位,只有5年半)

柴榮即位後改革軍制,勸課農桑,揀選幹吏等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其目的是增強國力,為即將到來的統一戰爭做準備。柴榮風風火火的改革,後周國內一片生機盎然,這讓在位於南方的南塘、後蜀如坐針氈。以往這些國家能夠安穩,是因為中原王朝政變頻繁,皇帝對國家的控制力度很弱。如今柴榮經過高平之戰後鎮服了驕兵悍將,坐穩了皇位,大力推行改革,要不了多久,後周的國力就要強國南方諸國了。

南唐首先按捺不住,他積極串聯周邊與後周敵對的後蜀、北漢、契丹等國,約好共同進攻後周。吳越國則不失時機地跑來,表示願意服從後周正朔。五代十國紛亂已久,政治野心家不希望一統,一場戰爭看來是避免不了。可是四面開戰,後周很可能好戰亡,因此,“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就成了後周君臣首要考慮的問題。

(後周處在四戰之地)

柴榮找來了20多個文學士來討論,大家的意見基本都是以文治發展經濟,積累國力,徐圖後舉,只有王樸表示要先動戎機,取得江淮之地,後來又做了《平邊策》,規劃了後周的統一路線圖,先滅南唐、南漢,次取巴蜀,再次而幽、雲,最後攻取北漢。這是典型的“先南後北”而且“先東後西”戰略。


凡攻取之道,從易者始。當今惟吳易圖,東至海,南至江,可撓之地二千里。從少備處先撓之,備東則撓西,備西則撓東,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南人懦怯,知我師入其地,必大發以來應;數大發則民困而國竭,一不大發,則我可乘虛而取利。彼竭我利,則江北諸州,乃國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則用彼之民,揚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難平之也。如此則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吳則桂、廣皆為內臣,岷、蜀可飛書而召之。若其不至,則四面並進,席捲而蜀平矣。吳、蜀平,幽州亦望風而至。惟幷州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誘,必須以強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敗,力已竭,氣已喪,不足以為邊患,可為後圖。《平邊策》節選

(王樸與平邊策)

陳橋兵變後,趙匡胤做了皇帝,特別喜歡微服出巡,冷不丁就出現在某個大臣家門口,所以很多大臣散朝之後還不敢立刻脫下朝服官帽,生怕趙匡胤突擊檢查。這一天寒冬臘月,天降大雪,王樸等了很久,估摸著趙匡胤不會來檢查,因此準備寬衣。結果剛脫下外衣,就聽到了“噹噹噹”的敲門聲。打開門一瞧,果然看見趙匡胤立在了雪地裡。

趙普問道:“夜深天冷的,陛下為什麼還出來?”趙匡胤回答說:“我睡不著啊!一榻之外,都是別人家的天下,所以特地來見見你。”趙普說:“陛下是否覺得自己的天下過於狹小?南征北伐,一統天下,現在是極好的時機,不知陛下在進軍方向問題上是怎樣考慮。”趙匡胤說:“我想先攻打北漢國都太原。”趙普沉默良久之後,說:“這我就不明白了。”趙匡胤問:“為什麼?”趙普說:“北漢有契丹為後援,攻之有害無利,即使滅亡了北漢,又要獨自承擔契丹的強大壓力,倒不如先保存北漢,以為阻隔契丹的屏蔽,集中力量翦滅南方各國,然後再專力北方。”和趙普的話,使趙匡胤最後確定了"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戰略方針。這件事,就是歷史上著名的“雪夜定策”。

(趙匡胤、趙光義、趙普雪夜定策)

明朝時的王夫之覆盤並對比了柴榮、王樸和趙匡胤三人的統一戰略,推柴榮為第一,王樸第二,趙匡胤第三。他深有感觸地寫道:其有疾而竟不克者,天也;其略則實足以一天下,而紹漢唐者也。天假之年,中原其底定乎!”

為什麼王夫之會推崇柴榮的統一戰略,評為第一呢?原來柴榮雖然讚賞王樸的平邊策,然而在實際執行中,跟王樸的策略,以及後來北宋的操作有些調整了。

柴榮在與群臣商議後,決定出兵方向選擇南方諸國中實力較為強勁的後蜀和南唐。由於後蜀方面有百姓投誠,柴榮決定當機立斷,先攻後蜀。雖然因為糧草不繼,前後耗時半年之久,最終還是收復了秦州、鳳州、成州、階州故土,震懾了後蜀,不敢再圖謀北周。同時,也鍛鍊了北周軍隊。

南唐是諸國中實力最強大的國家,有圖霸之資。後周與南唐的以淮河為界,可是淮河與長江不同。對於南唐來說,守住淮河,依託長江供應物資,可以立於優勢地位,進可攻,退可守。而且,南唐動作不斷,大有組成反周聯盟陣營的趨勢。因此,柴榮在即位後不久,就發起了徵南唐之戰,且速戰速決,在契丹、北漢還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就已經盡取江北之地。南唐君臣驚慌未定時,柴榮卻說:“得到江北之地就足矣,終我之世,不滅爾國。至於之後的事,就不好說了。”

(後周攻唐:盡佔江北之地)

北周在擊敗後蜀、南唐之後,已經佔住了要塞之地,南唐、後蜀被壓制在長江以南和蜀中地區,短時間內失去了對北周的進攻能力。柴榮不敢傾國深入的原因,即在於北漢與遼國的牽制。在南唐被打服之後,柴榮獲得了一個比較安穩的後方,這才鄭重考慮起北伐的事情。按照王樸的說法,只要能拿下幽燕,北漢徐圖可下。

柴榮瞭解到此時的契丹國主是被稱為“睡王”的耶律璟,由於世系更變,契丹國內政變頻繁,貴族內鬥激烈。雖然契丹國力強大,可是如今卻是天賜良機。於是,在震懾住南方諸國之後,柴榮就已經決議北伐。為了達成突襲的效果,柴榮不漏聲色,先用兩個月的時間行疏浚漕運,隨後悄悄離京,留下王樸便宜從事。半個月後,柴榮率領大軍突然出現在寧州城下。

(人稱睡王的耶律璟)

後周軍容強盛,契丹幽雲守將毫無防備,紛紛請降。諸大臣奏報耶律璟柴榮大軍已奪三關之地,兵臨幽州城下。耶律璟驚慌不已,嘴上卻說“三關原本漢之故地,何失之有?”。柴榮接連收復瀛、莫、易三州,以及瓦橋、益津、淤口三關,僅用了42天。這對契丹的震懾很大,史書說,契丹“凡蕃部之在幽州者,亦連宵遁去”。幽州城就在眼前,此時,後周軍隊與契丹軍隊還沒有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決戰。柴榮的突襲策略獲得極大成功,在幽州城下,柴榮費盡心思建立的禁軍摩拳擦掌,一場決戰即將到來。

柴榮正要乘勝進取幽州,卻突然患病。傳說他行至一地,詢問當地人地名,對之“病龍臺”,他聽完默然。病情加重。回到開封,僅月餘即病逝,年僅39歲。當年算出柴榮可做天子30年的王樸,在此前一個月也已去世。王樸在時,剛強稟直,北周諸將都很畏懼。後來趙匡胤還說:“若王樸還在,我不得著此袍。”

這是中原王朝距離完全收復幽雲十六州最有希望的一次,後來的的趙宋帝王都在感慨此次不愈,宋真宗趙恆無限惋惜地說:“非遇疾班師,則克復幽薊矣。”

趙匡胤做了皇帝后,鎮壓了支持柴家的勢力。隨後因為他自己的禁軍將領出身篡奪了皇位,又做了個杯酒釋兵權的飯局,將兵權收歸中央,後來還搞了更戍制,來回調整軍隊駐地。在做完這些事情後,後周的軍事實力就打了一個折扣。趙匡胤畢竟沒有經歷過高平之戰這樣的立威之戰,他所要考慮的是穩妥。

(宋朝剛剛建立時的疆土)

他考慮到很多五代皇帝都是因為國庫裡沒有銀子賞賜給驕兵悍將導致兵變頻生,所以他特別注重府庫是否充盈,因此他的戰爭也多數都是算的經濟賬。打北漢、契丹,這些地方即使打下來也沒有什麼油水,國家還要掏大把的銀子充作軍費。如果先打南方諸國,則可以掠奪他們的府庫,收買這些士兵的人心。在完成整個中原和南方的資源整合後,再與北漢、契丹舉行國戰,依靠資源的優勢,消耗掉對方的軍事實力,這是最為穩妥的做法。趙匡胤必須要這麼做,不然一敗之下,宋朝也可能成為過渡王朝。

所以,柴榮和趙匡胤的立場不同,時機不同,政權合法性不同,他們的選擇就會不同,站在他們的立場上都是正確的做法。唯一不足的是,趙匡胤盛年而亡,他所規劃中的國戰的執行者變成了趙光義。他沒有執行先取幽燕,北漢則可順勢而下,而是在打下了北漢之後,未做休整,在師老兵疲的情況下繼續進攻契丹,最終慘敗而歸。因為此戰之敗,趙光義威望下降,不再信任武將,以文臣制約武將即是從他開始。

(楊家將:幽雲未下,北宋轉入戰略防禦)

宋朝不甘心失敗,十年之後又組織起雍熙北伐,聲勢浩大,三路進軍,可是趙光義又採用陣圖遙控指揮,將領臨機難斷,造成會戰慘敗。此戰中,楊老令公撞死在李陵碑前,壯烈殉國。趙光義最後還把戰敗的罪責都推到了主帥曹彬身上。幽雲十六州,自此不歸中原所有。直到400年後,鳳陽出了個朱元璋。


而知而行的歷史


肯定是柴榮正確。你的這個提問是不是可以理解為:先北漢還是先契丹?而契丹主要是指幽雲十六州,因為滅掉契丹在當時是不能的。

一、趙匡胤時期沒有武力收回幽燕地區的打算

其實趙匡胤根本沒打算武力收回幽雲十六州,他是打算用五百萬貫錢贖買。這並不是抹黑,是真實的。當然趙匡胤從來沒有放棄過幽州故土,趙匡胤的家鄉就在幽州。只是趙匡胤的策略是以和為上,柴榮是主張武力解決。

後周王樸的《平邊策》中三次提到幽燕地區,柴榮對收復幽燕地區是時時掛念的。趙匡胤和趙普的統一戰略中並沒有提到幽燕地區。在著名的《雪夜問對》中只是說到了北漢,沒有提及契丹。還有記載:在收回幽燕的問題上,趙普對趙匡胤曾經說過:“孰取幽燕,孰可代之。”意思就是派誰去收回幽雲十六州,誰就會坐地稱王。這個和“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意思一致,是宋朝壓制武將的傳統策略。趙匡胤在如何謀取幽燕的策略上的態度上是搖擺不定的,或者說是束手無策的(除了花錢贖回,當然要看對方願不願意)。

二、柴榮的方略很明確:就是武力收回

周世宗在世時,契丹政治腐敗,君主愛殺人,人心惶惶。這點對柴榮來說肯定是有利條件。周世宗先打契丹主要有兩點原因:

1、“先易後難”的策略沒有改變。契丹比北漢強大的多,先打契丹不是“難”嗎?其實是因為,打北漢契丹會出手,還是要有一戰,而要拿下北漢老巢太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到時候雄兵耗盡,以疲敝之兵再戰契丹,就更難了。先打契丹就不一樣了,只需少數兵力監視北漢動向,北漢也不一定敢出兵,以主力打契丹。只要打贏契丹,餘者自服。

2、政治上,幽雲十六州百萬漢人的人心向背問題。當時的漢人在契丹的統治下,遭受橫徵暴斂,苦不堪言,而且地位低下,“蕃人毆漢人死者,償以牛馬,漢人則斬之,仍沒其親屬為奴婢。”至於契丹的民族政策改變,那是後來的事情。

有人細數中原軍隊與契丹的多次交戰,契丹敗多勝少,所以契丹並不是天下無敵的。

所以柴榮克復三關,不是偶然事件,更不是運氣。其中有一段插曲來自資治通鑑記載,這是宋朝時期的著作肯定不會去吹捧後周世宗。周世宗帶五百侍衛疾馳,脫離了大部隊,在休息時突然出現了契丹騎兵。“從官皆恐懼。胡騎連群出其左右,不敢逼。”就當時地形,契丹兵不是怕有埋伏,是柴榮的威名震懾住了契丹兵。

之後在準備圍攻幽州時,柴榮突發疾病,本來應該是一場惡戰,以這種方式結束。

借用丞相的一句話:“天不助我,助爾曹!”


思美人否


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都可以被列入中國歷史上最出色戰略家,然而針對於統一全國的整體策略上,柴榮選擇了先北後南,而趙匡胤則選擇了先南後北。之所以有這種不同的策略,主要是因為五代和北宋面臨的形勢不同。

國史君(國史通論)認為,周世宗柴榮制定先北後南的戰略主要是因為當時的後周南北兩面受敵,而當時的後周國力有限,沒法在兩路部署大量軍隊。燕雲十六州作為中國古代最重要的天險之一,剛被“兒皇帝”石敬瑭割讓出去不久,如果儘早出兵的話,尚且有收復的可能。而燕雲十六州一旦收復,後周就可以省去大量的邊防部隊,然後致力向南統一全國。所以,柴榮決定先北後南。

但是到了宋朝形勢又不一樣了,宋太祖趙匡胤即位之後曾經向三個人徵詢統一全國的意見:

趙匡胤先是問了宰相魏仁浦:“朕欲徵太原,如何?”,魏仁浦的回答是“欲速不達”。

隨後,趙匡胤向武勝軍節度使張永德(周太祖郭威的女婿)請教“下並、汾之策”,張永德說:“彼兵雖少而悍,加之北虜之援,未可遽也,待其困弊,乃可圖耳”,意思很明確,北漢雖然只是彈丸之地,卻民風彪悍。再加上北漢有契丹撐腰,現在不宜出兵,不如等待北漢內部動盪之時再舉兵將其殲滅。

趙匡胤最後一次與人討論統一全國的策略,便是著名的“雪夜定策”了,趙匡胤先是試探性地問趙普:“吾欲收太原”,趙普在沉默之後說到:“太原當西北二邊,使一舉而下,則邊患我獨擋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諸國。彼彈丸黑子之地,將何所逃?”在趙普看來,北漢就是大宋的軍事緩衝帶啊,有北漢的存在,大宋就避免了和契丹直接衝突,如果先滅了北漢,則為了防禦契丹就必須增加北部邊防。所以,不如先平定南方,再消滅北漢。趙匡胤聽了之後非常滿意,因為這正是他的計劃,他說:“吾意正爾,姑試卿爾”。

也就是說,柴榮為了防止兩面受敵而決定北伐以獲取燕雲十六州的屏障,而宋朝建立初期,趙匡胤為了避免與契丹直接衝突而決定先平定南方。


國史通論



是不一樣的。所處的環境和背景不同。

先說周世宗柴榮:

周世宗柴榮是後周太祖郭威老婆的侄子,因為郭威的兒子全部被後漢皇帝殺死,導致郭威沒有兒子,後來也沒有生出兒子,就將柴榮過繼給自己做兒子,改名郭榮。郭威去世後,郭榮繼承皇位,這是合理合法的,因為柴榮已經是宗法意義的上的皇子。

郭榮繼位後,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就是又將自己的姓氏改了回來,又叫柴榮來了。說這些話,就是為了說明,柴榮當皇帝是名正言順的,沒有人不服。加之柴榮自小跟著郭威打戰,能征善戰,手下有一批骨幹,基本盤還是比較牢固的。


周世宗柴榮


其實,柴榮並沒有完全是採取“先北後南”的策略,應該說是工作重心在討伐北方,柴榮在平定南方也做了許多工作,南方的南唐等割據政權在柴榮的威逼下已經去掉皇帝稱號,歸附了後周。也就是說,柴榮把工作重點放在北方是對的,因為柴榮面對的南方割據政權威脅不大,南方割據政權對合理合法繼承皇位的中原政權,還是多少有點認同的、服氣的。

加之柴榮的後周內部穩定,所以柴榮才決定把收回幽雲十六州作為重中之重。柴榮最後一次北伐的時候,士氣高昂,一路望風而降,沒想到就在這時,柴榮身患重病,不得不中斷北伐,返回首都開封,柴榮不久去世,其陵墓在河南新鄭。



再說說趙匡胤:

趙匡胤在周世宗柴榮去世後的正月(公元960年),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成為新皇帝,建國號宋。趙匡胤本來是柴榮的小跟班,是柴榮一手培養出來的親兵大將。除了趙匡胤,當年柴榮手下還有許多得力的小兄弟。這些人中有不少對趙匡胤篡位是不服氣的,幾個地方的節度使更是舉兵討伐趙匡胤。試問,這樣的形勢下,趙匡胤能採取先北後南嗎?那正確的做法是什麼?攘外必先安內。

趙匡胤首先需要把自己在原後周勢力範圍內的地位樹立起來,並且鞏固好,以便集中力量辦大事。同時趙匡胤的個性也更為謹慎,在穩定宋朝內部後,他決定要把南方一個個收拾清楚,然後再舉全國之力對付北方的契丹,收回幽雲十六州。

總的來說,周世宗柴榮和宋太祖趙匡胤的策略都是實事求是做出的,跟但是的大環境有關,都是正確的。


坐看東南了


周世宗柴榮:武略出眾,能征善戰

顯德元年(954年)二月,後周世宗柴榮剛即位不久,就開始著手平息匪患,並整飭軍伍,征伐北漢,雖因糧餉問題被迫放棄了之前取得的勝果,但畢竟沉重的打擊了北漢政權,也極大的震懾了契丹貴族的囂張氣焰。後周軍班師後,北漢國勢一蹶不振, 再也無力進犯中原了。

之後,柴榮開始全面改革,後周的軍事實力逐漸加強,皇權日益穩固,軍隊戰鬥力大大提升,這 為後來的征戰提供了良好的基礎,隨著吏治澄清,經濟發展,後周變得民富國強,柴榮也隨之萌發了削平群雄、統一中國的雄心。

招賢納士,國富民強

史書說柴榮思賢若渴,大力發現與攫拔經國之才。《五代史》記載:“(柴榮)好拔奇取俊,有自布衣上書,下位言事者,多不次進用”。只要有真才實學,不管其名位資歷低到塵埃裡,柴榮都會設法蒐羅來,委以官職,予以重用。

徵北漢回來後,柴榮意識到整頓軍紀的重要性,開始對軍隊進行大刀闊斧的整頓。對於有能力、有戰功的基層軍官,皆加官厚賞,譬如裨將趙匡胤在高平戰役中作戰得力、有勇有謀,被攫為禁軍統帥殿前都檢點。魏仁浦不是科舉正途出身,但見解精深,智慮過人,極具行政才能,柴榮力排眾議,破格將他任為宰相......因他唯才是舉,用人不拘一格,後周朝廷很快就人才濟濟,有了一大批幹練的英才。

另外他還很注意獎勵農耕,發展經濟,努力減輕人民負擔。經他的努力,後周稅賦收入大增,倉廩充實,為後周乃至北宋統一中國奠定了紮實的物質基礎。柴榮在位時間並不長,在日理萬機,戎馬倥傯之餘,還很注意文化事業,組織整理曆法、刑律、音樂等等,這在五代帝王中極為罕見。

南征北戰,統一中國

經數年持續不斷的改革,後周國富軍強,於是柴榮統兵南征北討,開始了統一中國的征程。

柴榮採納先攻江淮以及江左南唐的主張。先後攻取了後蜀的秦、鳳、成、階(均在今日甘肅境內)四州。之後,後周水陸大軍進抵長江 ,直接威脅到南唐的江南地區,南唐軍屢遭挫敗,無力抵抗,已經面臨崩潰了。南唐中主(元宗)李璟被迫再次派使臣向柴榮乞和,表示願意將廬、舒、蘄、黃四州獻給後周,等於將江北之地盡數割給柴榮,兩國劃長江為界。彼時後周軍已在江淮苦戰數年,假若再下江南,惟恐契丹在北邊乘虛來攻,於是接受了南唐的請降,和南唐簽了議和條約。

北伐契丹,意欲收復燕雲十六州

柴榮始終將北方強大的契丹(遼)視為心腹之患。《五代史》記載,在奪取南唐江北十四州後,顯德六年(959)三月,柴榮親自率軍北伐。四月,大軍抵達滄州,揮師直趨邊關,契丹的寧州刺史是位漢人,叫王洪,他首先獻城投降。兵不血刃而得城,周軍士氣大振。燕雲十六州漢族百姓飽受契丹貴族的奴役、欺壓,早就期盼中原王師到來,於是紛紛簞食壺漿,相率迎降者不絕如縷。

周軍銜枚疾進,迅速迫近益津關(河北霸州 ),契丹守將終延輝又開關出降。周軍不費一兵一卒,又得了一座要隘。柴榮命大軍繼續北進。

隨後,大將趙匡胤率主力進抵瓦橋關(河北雄州),契丹守將漢人姚內斌又獻城投降。接著,周軍一舉攻克淤口關。三座重要軍事關隘的收復,使周軍處於極為有利的戰略位置。不久,契丹莫州刺史劉楚信、瀛洲刺史高彥暉等皆聞風來降。柴榮出兵僅40多天,幾乎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已收復了三州十七縣之地。後周定州節度使孫行友也攻佔了易縣,活捉契丹刺史李在欽。後周都指揮使張藏英也率部攻取了固安。

征途患病,英年早逝

正當周軍攻勢凌厲、所向披靡、形勢大好的緊要關頭, 柴榮突然患病,遂將進攻的步伐停頓了下來。

顯德六年五月二日,在病榻上的柴榮,還不忘號召諸將努力奮戰,繼續前進,以收復十六州全部失地。到晚上,他病情加重。只得下令撤軍。他留將把守已經收復的三關以及三州十七縣土地,自己率主力回到開封,一場轟轟烈烈的北伐就此停止了。

顯德六年(959)六月十八日,柴榮病歿,年僅三十九歲,廟號“世宗”。臨死前,他還在唸叨著出師北伐契丹,收復令他魂牽夢繞的幽雲十六州,希望病好後再次出征,只可惜天妒英才,不給他平定契丹、統一中國的機會。

臨死前,柴榮遺命其長子、年僅六歲的梁王柴宗訓為帝,還提拔任命了一批將領、官吏。這其中就有統掌禁軍的忠武軍節度使、檢校太師、殿前都檢點趙匡胤。

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 、黃袍加身,代周建宋後,制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方針

顯德七年(960)正月初二,後周忠武軍節度使、殿前都指揮使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黃袍加身,隨後火速回師開封,並迅速掌控了京師局勢。見大勢已去,太后和七歲的小皇帝柴宗訓再也無計可施,只得召集百官,宣讀了早有人幫擬好的“禪位詔書”,“應天順人”,將帝位“讓”給了趙匡胤。

次日,趙匡胤登基稱帝,定國號“宋”,改元“建隆”。是為宋太祖。

和周世宗柴榮一樣,宋太祖趙匡胤也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他雖得位不正,奪了孤兒寡母的江山,但上位後能善待柴家以及功臣宿將,行偃武修文之國策,併力倡文教,恢復經濟,開創了大(兩)宋319年的文明繁盛之局。

北宋立國之初,周邊強敵環伺,北有契丹人建立的遼朝,西北有党項人建立的西夏,夾在兩者之間的是割據山西的北漢。北漢受契丹支持,一直與從前的後周和新建立的北宋為敵。在長江以南,還有南唐、吳越、後蜀、荊南、南漢、南楚、南平、漳泉等八個割據政權存在。

鑑於這種形勢,擺在趙匡胤面前有兩條用兵路線,一是乘南方各小國實力羸弱、名義上表示臣服宋的有利時機,繼續周世宗柴榮的用兵策略,先進行北伐,收復被遼國佔領的燕雲十六州故土,切斷遼與北漢的聯繫,再徹底消滅北漢這一公開的敵對勢力,然後南攻長江以南的諸國,在完全蕩平南邊的八股割據勢力後, 再反過頭來收拾北漢,繼而全面克復幽雲十六州,將兇悍好戰的契丹人驅逐回塞北。經過君臣間反覆商量、論證,宋太祖趙匡胤集思廣益,最後在建隆三年確定了“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

事實證明,趙匡胤“先南後北”的用兵計劃比柴榮“先北後南”統一方針更切合實際

北宋自建隆三年(962)九月首次南伐起,用不到三年的時間,就先後蕩平了南平、南楚、後蜀三個割據政權,取得了63州之廣袤區域。在進攻北漢受挫後,接著在970年繼續南伐 ,相繼滅掉了割據嶺南的南漢、割據江左的吳越(974),974年11月27日,宋軍一舉攻破金陵,生擒南唐後主李煜。

滅南唐是趙匡胤平定南方的最後一戰,也是彼時規模最大的一次水上作戰。

可惜的是,宋太祖趙匡胤於976年神秘死去,繼位的宋太宗趙光義按太祖的既定方針,繼續攻伐漳泉,終於迫使漳泉國主陳洪納表獻土,將江浙和福建地區的十五州一軍一百餘縣劃入北宋的版圖。至此,南方終被統一。

在此基礎上,宋太宗一鼓作氣,迅速揮師北上滅掉了北漢,延續了數十年之久的分裂割據局面終於結束了,除了契丹所控制的幽雲十六州外,中原以及南方的廣大地區重新歸於一統。這時,宋太祖已經死去三年了。

事實證明,趙匡胤“先南後北”的用兵方略比柴榮主張“先北後南”的作戰計劃更正確。 自石敬瑭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使北方地區自後晉直到北宋均無險可守。契丹人彼時正處於強盛期,軍事實力很強,尤其是佔據了十六州後,給其進攻中原地區創造了有利條件。雖然周世宗柴榮曾收復了瀛、莫二州,但其餘十四州長期未能收復。趙匡胤本著先易後難的用兵順序,先將相對弱小的南方八國逐次蕩平,再集中力量攻伐北邊強大的契丹,這無疑是正確的用兵方略。只可惜他沒來得及實施就死了。不然,極具軍事才能的他或許真的能收復幽雲十六州,將契丹人趕到長城以外,徹底統一中國......宋太宗趙光義也曾多次出兵向北攻伐契丹,但都不是遼軍的對手,尤其是高粱河慘敗,宋軍幾乎全軍覆沒,趙光義竊驢車才僥倖逃脫不死......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請允許我大放厥詞一下。

無論是柴榮的先北後南,還是趙匡胤的先南後北,首先要從中原王朝的內部考慮,然後考慮一下全部區域的勢力分佈。

我們要從全國形勢出發,通盤來考慮這個事情。全國分為四大區域:中原、南方、西北、山西和東北

中原地區:周世宗跟趙匡胤統治初期,勵精圖治,強幹弱枝,發展民生,平定藩鎮割據,加強中央禁軍力量。中央集權力度日益增強,綜合國力穩步提升。

南方地區:主要是南唐、後蜀、荊楚、吳越等割據國家,主要特點是經濟文化高度發達,導致各國重文輕武、不思進取、耽於享樂,保境安民>>開疆擴土,限於地勢分佈、兵員素質和騎兵戰馬的軍事因素,不會對中原王朝造成實際的武力威脅,從南方六朝的歷史發展可見一二。

西北地區:一直是出身党項民族的拓跋家族,承襲著定難軍節度使的統治名分。政治生活的主題是憑藉中原王朝賜予的名分和經濟支持,對抗高昌回鶻和甘州回鶻的軍事夾擊,在夾縫裡面生存。因此,中原王朝成為他們重要的盟友和藩主,暫時不是敵人。

山西地區:幷州地區,一向都是五胡雜陳的動感地帶。隨著石敬塘雜胡狗賊割讓了幽雲十六州,山西進入了大遼國的勢力範圍。劉知遠的弟弟建立的北漢政權,不過是藉著後漢的餘溫撈一些政治資本,然後維持一下豪酋的體面生活。

契丹王朝:契丹在唐朝開始發跡的,曾經幫助李世民攻打高勾麗,被李唐皇帝冊封為李姓,成為唐朝統治下的羈糜州郡。隨著李盡忠反叛以後,開始設立平盧節度使,鎮撫東北二虜。五代十國時期,趁著中原內亂,契丹積極進行漢化和胡漢分治體系,實現了奴隸制向封建化的轉變,經濟文化建設大幅提高。同時,軍事力量的組織效率和單兵素質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契丹大遼才是威脅中原王朝的關鍵力量。當時的軍政策略,就是捏軟柿子和啃硬骨頭的順序問題。

周世宗的考慮:第一,北漢王朝作為後漢王朝的存續,對於國內遺老遺少具有文化號召作用,就像蜀漢對於曹魏一樣。必須剷除北漢,才能證明後周王朝的政治合法性和文化認同感。第二,鑑於大遼滅亡後進的政治事實,北方邊境集結著大量的防禦北漢和契丹的精銳部隊。北漢和契丹就是懸在王朝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不能徹底打敗他們,後周無法安心向南進軍統一全國。就像韓遂和馬騰的西涼鐵騎存在,曹操無法安心率兵統一江南一樣。

因此,周世宗興兵奪取江淮一帶,震懾了江南諸國,威脅他們不敢趁機北伐。於是,帶兵攻打北漢和大遼。鑑於北方的溫度環境、地理因素和軍隊力量對比,由於軍隊出現逃跑問題,周世宗北伐遭遇挫折和失敗。內心憂鬱成疾,龍御歸天了。

然後,中國歷史上武功最強的皇帝,不管是漢族人還是沙陀胡族,殿前都點檢趙匡胤發動陳橋兵變,以戲霸的身份飾演了黃袍加身的經典橋段,從自己忠心耿耿效忠的周世宗的後代手裡面奪去了江山。就像李淵從親愛的姨夫隋文帝的後代手裡面奪去了江山一樣。

周世宗的北伐經歷,讓趙匡胤深刻的明白,啃硬骨頭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趙匡胤的考慮:行軍打仗,打的是銀子和兵員。柿子還是要先挑軟的捏。

第一、南方經濟富庶,人員眾多。宋朝率先平定江南地區,可以增加稅賦,擴大兵源,不斷增強綜合國力和和軍事水平。

第二、做事情要先易後難。趙匡胤曾經和周世宗並肩作戰,率軍奪取南唐江北地區,對於南方軍隊的實力水平了如指掌。憑藉自己手下的名將(曹彬、潘美、李繼隆、韓令坤、慕容延釗),完全可以蕩平南方地區。

第三、從歷史經驗上來,唐太宗就是『先南後北』,首先平定中原和江南地區,取得經濟財富和糧食物資輪輸轉運,然後再對付軍事實力強大的突厥、薛延陀和高麗,並且取得了積極的政治成果。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