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柴荣主张先解决契丹,而赵匡胤要后解决契丹,两个人谁更正确?

秋天的红叶882


首先解决契丹主要是指燕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占据着重要的战略位置,进可攻退可守。进攻的话,直接入侵中原,退的话靠着天然的关隘。让人十分头疼。

后周柴荣这个人具有极强的军事才能,而且收下猛将如云,所以柴荣对着燕云十六州是志在必得。在初期对契丹的攻势可以说是势不可挡,但柴荣突发疾病,后周不得不撤军。不久柴荣就去世了。


赵匡胤当时是后周将领,后来谋划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赵匡胤在称帝后就杯酒释兵权,把那些将领都遣散回家养老了。而且赵匡胤怕别的将领模仿他,就重文弃武,以文官管理武将。直接导致宋朝没有多少可用之才。


赵匡胤用的策略是先和契丹议和,然后再把混乱的中原割据统一。然后养精蓄锐,在寻找机会和契丹一战。可惜不久赵匡胤被他弟弟赵光义谋害了。


启程向前


  

  首先,柴荣指定的国策并非先北后南,先灭契丹,再灭江南诸国,他与枢密使王朴商议的决策同样是先南后北。

  柴荣生平最后一次大动作,北伐契丹,被无数读者人为拔高,仿佛柴荣不死,契丹就会被灭一般。

  事实上,柴荣那次北伐从发兵到最后撤兵,前后不过40余天。之所以能够夺回三关,也并非后周军队多么能打,而是打了一个时间差,搞了一个突袭战。

  辛卯,上至沧州,即日帅步骑数万发沧州,直趋契丹之境。河北州县非车驾所过,民间皆不之知。壬辰,上至乾宁军,契丹宁州刺史王洪举城降。

  那时候的讯息交流非常不便,不但北方的契丹国没有察觉后周的大动作,就是后周境内百姓都不知道周世宗率军北伐。周世宗在三月二十九日悄悄离开汴梁,四月十六日,突然出现在宁州城下。大军压境之下,契丹刺史只能投降。

  之后周军行动十分迅捷,更出人意料在北方使用水军,乘坐楼船北上。在二十六日到达益津关,迫使契丹降临投降。

  二十七日,河道变窄,周世宗下令弃船登岸急速行军,以至于随从警卫将士不足五百人。

  二十八日,赵匡胤率领先锋精锐部队突然出现在瓦桥关,一番猛攻,当天契丹守将投降。

  在五月初八日,周世宗就下令撤军,二十五日返回大梁。

  也就是说,整场战争若是排除周世宗往返行程,真正用在打仗中的,前后不过十来天。

另外,赵匡胤是当时水路都部署,契丹的益津关、瓦桥关都是赵匡胤冲锋在前,给攻打下来的。

因此种种,即便柴荣没有中途染病,对契丹的胜利也不可能长久持续。契丹作为一个已经建国数十年的成熟大帝国,绝不会被这么一击给打垮。更何况,这失去的二关(契丹丢失的其实是二关,是宋朝在瓦桥关侧再修建了一座淤口关),只是燕云十六州的边边角角。燕京还只是辽国的南部屏障而已。

只要战争持续下去,即便当时契丹的皇帝辽景宗比较昏庸,也必然会集结兵马,图谋反击。那时候才算是两军主力抗衡。

在辽国主力没有被击溃的情况下,说什么灭掉辽国都只是妄谈。

至于先北后南,还是先南后北,事实证明,那都是两代帝王结合当时特殊国情,百般考虑,最后定下的国策。就当时来说,都是最正确的。

周世宗虽然南征北战,其实没有灭掉一个国家,后蜀、后唐都虎视眈眈,北汉也是心腹之患。因此,在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柴荣只能是稍稍警告辽国,之后还是会继续扫平南方。

至于北宋,建国之时首先要安定中原,收拢人心,赵匡胤的脚步已经算极快,在建国的第三年就发兵征讨湖湘。之后每隔数年就消灭一国。

本来,开宝九年时,赵匡胤已经扫平江南各国,正式开始征伐北汉。不出意料,北汉必灭。没想到其弟赵光义突然出手,害死了兄长。致使灭北汉一事拖了数年。

关键是赵光义空有一副狠毒心肠,却没有其兄赵匡胤的天才将略,与辽国两次大碰撞,都头破血流。多亏了儿子宋真宗比较争气,挡住了萧太后的全力一击,北宋才得以保全下去。


叶之秋


相比之下柴荣更有长远战略眼光,但时机也很重要,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柴荣当时的决定无疑是正确的,赵匡胤的决策也不能说不对,不同的是二者面临的具体情况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周世宗柴荣39岁英年早逝,赵匡胤才有机会发动陈桥兵变篡位。至于赵匡胤的所谓统一,那都是建立在柴荣打下的基础之上的。

柴荣志在统一,即位后攻后蜀,夺取秦、凤、威、阶四州;征南唐,尽得淮南十四州。后蜀被打怕了,南唐也已臣服,如果柴荣选择选择先收复南方,应该非常轻松。可是柴荣却突然暂时放弃收复南方,采取了先难后易的战略,把矛头指向北方的契丹,这是为什么?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为了燕云十六州(或幽云十六州)。燕云十六州,指的是现在的北京、天津北部以及河北北部和山西北部地区。后晋石敬塘反唐自立后,向契丹求援,和辽太宗约为父子,成为了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儿皇帝。石敬塘最令人痛恨的,就是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

燕云十六州对中原的战略意义,相当于汉中之于西川,重要性不言而喻。燕云十六州的地势非常险要,作为北方的门户,燕云十六州进可以成为经略或控制契丹的桥头堡,退则是抵御契丹南下的天然屏障。一旦让契丹越过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脉,华北平原将无险可守,毕竟契丹骑兵雄于天下。

在宋朝之前的封建王朝,基本就是靠着燕云十六州险峻的山脉、山下的桑干河和巨马河以及长城这三道防线抵御住了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正所谓“丢燕云则必祸中原”,由此可见燕云十六州对中原的重要性。作为五代第一明君,雄才大略的周世宗柴荣,自然更是清楚其中的厉害关系。

正是由于燕云十六州的战略重要性,使得河东军和河南军的争战中,占据形胜之地的河东军即使打败了,也可以凭借地利和坚城固守养息,卷土重来,而河南军一旦失败,就会万劫不复。对于汴梁的北周政权来说,当时的契丹和北汉正是自己的天敌。北汉和契丹是同盟,是继石敬塘之后契丹的第二个儿皇帝。北汉地盘不大,人口不多,却是牵制中原的重要棋子。契丹很重视北汉。只要攻打北汉,契丹都会来救援。

北汉立都太原,从春秋战国开始,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太原的城墙坚固高大,这使得在冷兵器时代攻破太原比较困难。说到底,南唐、后蜀都不过是疥癣之疾,只有契丹才是柴荣的生死大敌。所以,柴荣拿下了南唐的江北之地后,便开始全力准备北征契丹。

柴荣做出这个选择,也是因为占了天时。可以说,契丹建立国家之后,完成了封建化,拥有强大的国家机器。从石敬塘手中得到燕云十六州,契丹则完全占据对中原王朝的战略优势。不过,柴荣当皇帝时,契丹在位的是有名的昏君——辽穆宗耶律璟,人称睡王。柴荣清醒地意识到,这正是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最好时机,否则一旦错过这个机会,处在上升期的契丹换了明主,就别想收回燕云十六州了。

柴荣预料到,在他北伐之时,南唐和后蜀都不敢有什么小动作。除了他们国力不足,且被柴荣打怕之外,也和南方王朝的特点有关系。首先,南方王朝比较均势,相互掣肘。其次南方多山,没有条件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部队与周朝进行战争。柴荣在攻打后蜀和南唐时,夺取的都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战略要地,加强了后方的安全性。

柴荣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正式下诏北伐契丹,大军所到之处,宁州、益津关、瓦桥关、瀛州、以及淤口关的契丹守将纷纷望风而降。在短短的四十二天时间里,柴荣率大军不失一兵一卒,兵不血刃,平定燕南之地。收获了三州十七县,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中原之于契丹的战略劣势。

可惜在柴荣准备进取幽州之时,不幸染病,不得已班师回程。否则一旦把契丹打退,失去契丹救援的北汉政权,必亡于周。赵匡胤篡位后,采取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其结果也正如柴荣所料。由于给了契丹发展壮大的时间。耶律璟死后,为人英明的辽景宗耶律贤(皇后萧燕燕)即位,宋朝已无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可能了。然后就是宋太宗赵光义在高梁河、岐沟关的惨败,宋人彻底放弃夺取燕云十六州的努力。

更多历史地理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地图帝


地图帝


首先,两位君主都是历史上的明君,可以说这是两个很有魅力的人。但是我反对这个问题的提法,这是历史上最应该仔细甄别的地方,究竟为什么这么说,那么就让我来帮大家好好分析以下的局面。

后周世宗柴荣,是皇帝里的拼命三郎,为批改奏折通宵达旦,时常为了制定国策昼夜不休,在他执政期间,后周可谓兵强马壮,已有席卷江河之势。但最后在攻打契丹的途中病倒,白白的将大好江山拱手让人,让万千史学人士大呼叹息。

关于柴荣几次打幽州,有着不同的版本,但我仔细研究了一下当时的地图,在后周与契丹控制的那片土地边上,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国家存在着,与他们接壤的北汉,看似病怏怏,但也不是任人宰割,背靠契丹这棵大树,在五代末期始终屹立不倒,这是一个让柴荣彻夜难安的敌人,作为与北汉交手过无数次的后周,甜头是吃到过,但苦头也没少吃,北汉与契丹的关系倒是如胶似漆,每次柴荣去攻击一方,另一方肯定会去帮忙,多次战役,后周并没有得到多少地盘,倒是威逼利诱南唐,得到不少油水,以全局战略来看,先南后北是理智的,后周也是这么做的,是以,我得到的结论是:柴荣和后周的国策并不是先灭北方的北汉和契丹,而是和赵匡胤一个思路,先南后北。原因是什么?我来告诉你正确答案。

后周的地理位置与北汉和契丹接壤,多年的征战互相十分了解,论实力来说,后周占领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经过五代时期各个王朝的积累,兵强马壮,并不是契丹和北汉联手就可以轻易撼动的,而柴荣的岳丈符彦卿这个大神,曾经将契丹皇帝打得丢盔弃甲,有这尊大神镇守北方,契丹北汉联手也只是骚扰边境,打打秋风罢了。而南方则不然,南唐的李家可是有钱人,国力与财富比后周只强不差,只因李老爷子老迈昏沉,无进取之心,屡屡让后周占了便宜,但如果南唐的新君不像李煜般荒唐,恰恰有个明君出现,加上南唐富裕的人口资源,划江而治的南唐,绝对会是后周的最大敌人。所以先南后北并不是赵匡胤的想法,他只是照着柴荣的思路继续而已。

百姓口中窃取后周的赵匡胤,也的确是按这个思路去走的,在南唐和后蜀最虚弱的时候发起了灭国行动,败天所赐,南方统一战争全部胜利了,当他腾出手来准备大展身手的时候,壮年殴了,就那么不明不白的挂了,只能让弟弟赵光义来完成他的遗愿了,可惜赵光义灭了北汉后,在兵分三路大军去灭辽国的时候,在高梁河战役中,臀部中箭险些丧命,失去了最好的一次机会,逃跑时丢掉的武器兵甲,让辽国契丹人真正的武装到牙齿,至此有了和宋叫板的资格。

我是通辽人,是一个历史爱好者,我想把更好的历史故事写给大家看,真心希望每一个喜欢历史的人关注我。





大通辽人


柴荣在潜邸的时候,有一个掌书记叫做王朴,是后汉时的状元郎。柴荣做了皇帝后,把他也给调到了京城,委以重任,经常咨询。一次,柴荣问王朴:“你懂得术数,看看朕能当几年皇帝?”王朴懂玄学,答道:“以我所学预测,可以当30年;30年后,我就不知道了。”柴荣听了很高兴,说出了他的理想:“若如卿所言,朕当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足矣!”

(柴荣没能做满30年皇位,只有5年半)

柴荣即位后改革军制,劝课农桑,拣选干吏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其目的是增强国力,为即将到来的统一战争做准备。柴荣风风火火的改革,后周国内一片生机盎然,这让在位于南方的南塘、后蜀如坐针毡。以往这些国家能够安稳,是因为中原王朝政变频繁,皇帝对国家的控制力度很弱。如今柴荣经过高平之战后镇服了骄兵悍将,坐稳了皇位,大力推行改革,要不了多久,后周的国力就要强国南方诸国了。

南唐首先按捺不住,他积极串联周边与后周敌对的后蜀、北汉、契丹等国,约好共同进攻后周。吴越国则不失时机地跑来,表示愿意服从后周正朔。五代十国纷乱已久,政治野心家不希望一统,一场战争看来是避免不了。可是四面开战,后周很可能好战亡,因此,“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就成了后周君臣首要考虑的问题。

(后周处在四战之地)

柴荣找来了20多个文学士来讨论,大家的意见基本都是以文治发展经济,积累国力,徐图后举,只有王朴表示要先动戎机,取得江淮之地,后来又做了《平边策》,规划了后周的统一路线图,先灭南唐、南汉,次取巴蜀,再次而幽、云,最后攻取北汉。这是典型的“先南后北”而且“先东后西”战略。


凡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南人懦怯,知我师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可乘虚而取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乃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之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可飞书而召之。若其不至,则四面并进,席卷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州亦望风而至。惟并州为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强兵攻之。然彼自高平之败,力已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平边策》节选

(王朴与平边策)

陈桥兵变后,赵匡胤做了皇帝,特别喜欢微服出巡,冷不丁就出现在某个大臣家门口,所以很多大臣散朝之后还不敢立刻脱下朝服官帽,生怕赵匡胤突击检查。这一天寒冬腊月,天降大雪,王朴等了很久,估摸着赵匡胤不会来检查,因此准备宽衣。结果刚脱下外衣,就听到了“当当当”的敲门声。打开门一瞧,果然看见赵匡胤立在了雪地里。

赵普问道:“夜深天冷的,陛下为什么还出来?”赵匡胤回答说:“我睡不着啊!一榻之外,都是别人家的天下,所以特地来见见你。”赵普说:“陛下是否觉得自己的天下过于狭小?南征北伐,一统天下,现在是极好的时机,不知陛下在进军方向问题上是怎样考虑。”赵匡胤说:“我想先攻打北汉国都太原。”赵普沉默良久之后,说:“这我就不明白了。”赵匡胤问:“为什么?”赵普说:“北汉有契丹为后援,攻之有害无利,即使灭亡了北汉,又要独自承担契丹的强大压力,倒不如先保存北汉,以为阻隔契丹的屏蔽,集中力量翦灭南方各国,然后再专力北方。”和赵普的话,使赵匡胤最后确定了"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战略方针。这件事,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雪夜定策”。

(赵匡胤、赵光义、赵普雪夜定策)

明朝时的王夫之复盘并对比了柴荣、王朴和赵匡胤三人的统一战略,推柴荣为第一,王朴第二,赵匡胤第三。他深有感触地写道:其有疾而竟不克者,天也;其略则实足以一天下,而绍汉唐者也。天假之年,中原其底定乎!”

为什么王夫之会推崇柴荣的统一战略,评为第一呢?原来柴荣虽然赞赏王朴的平边策,然而在实际执行中,跟王朴的策略,以及后来北宋的操作有些调整了。

柴荣在与群臣商议后,决定出兵方向选择南方诸国中实力较为强劲的后蜀和南唐。由于后蜀方面有百姓投诚,柴荣决定当机立断,先攻后蜀。虽然因为粮草不继,前后耗时半年之久,最终还是收复了秦州、凤州、成州、阶州故土,震慑了后蜀,不敢再图谋北周。同时,也锻炼了北周军队。

南唐是诸国中实力最强大的国家,有图霸之资。后周与南唐的以淮河为界,可是淮河与长江不同。对于南唐来说,守住淮河,依托长江供应物资,可以立于优势地位,进可攻,退可守。而且,南唐动作不断,大有组成反周联盟阵营的趋势。因此,柴荣在即位后不久,就发起了征南唐之战,且速战速决,在契丹、北汉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尽取江北之地。南唐君臣惊慌未定时,柴荣却说:“得到江北之地就足矣,终我之世,不灭尔国。至于之后的事,就不好说了。”

(后周攻唐:尽占江北之地)

北周在击败后蜀、南唐之后,已经占住了要塞之地,南唐、后蜀被压制在长江以南和蜀中地区,短时间内失去了对北周的进攻能力。柴荣不敢倾国深入的原因,即在于北汉与辽国的牵制。在南唐被打服之后,柴荣获得了一个比较安稳的后方,这才郑重考虑起北伐的事情。按照王朴的说法,只要能拿下幽燕,北汉徐图可下。

柴荣了解到此时的契丹国主是被称为“睡王”的耶律璟,由于世系更变,契丹国内政变频繁,贵族内斗激烈。虽然契丹国力强大,可是如今却是天赐良机。于是,在震慑住南方诸国之后,柴荣就已经决议北伐。为了达成突袭的效果,柴荣不漏声色,先用两个月的时间行疏浚漕运,随后悄悄离京,留下王朴便宜从事。半个月后,柴荣率领大军突然出现在宁州城下。

(人称睡王的耶律璟)

后周军容强盛,契丹幽云守将毫无防备,纷纷请降。诸大臣奏报耶律璟柴荣大军已夺三关之地,兵临幽州城下。耶律璟惊慌不已,嘴上却说“三关原本汉之故地,何失之有?”。柴荣接连收复瀛、莫、易三州,以及瓦桥、益津、淤口三关,仅用了42天。这对契丹的震慑很大,史书说,契丹“凡蕃部之在幽州者,亦连宵遁去”。幽州城就在眼前,此时,后周军队与契丹军队还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决战。柴荣的突袭策略获得极大成功,在幽州城下,柴荣费尽心思建立的禁军摩拳擦掌,一场决战即将到来。

柴荣正要乘胜进取幽州,却突然患病。传说他行至一地,询问当地人地名,对之“病龙台”,他听完默然。病情加重。回到开封,仅月余即病逝,年仅39岁。当年算出柴荣可做天子30年的王朴,在此前一个月也已去世。王朴在时,刚强禀直,北周诸将都很畏惧。后来赵匡胤还说:“若王朴还在,我不得著此袍。”

这是中原王朝距离完全收复幽云十六州最有希望的一次,后来的的赵宋帝王都在感慨此次不愈,宋真宗赵恒无限惋惜地说:“非遇疾班师,则克复幽蓟矣。”

赵匡胤做了皇帝后,镇压了支持柴家的势力。随后因为他自己的禁军将领出身篡夺了皇位,又做了个杯酒释兵权的饭局,将兵权收归中央,后来还搞了更戍制,来回调整军队驻地。在做完这些事情后,后周的军事实力就打了一个折扣。赵匡胤毕竟没有经历过高平之战这样的立威之战,他所要考虑的是稳妥。

(宋朝刚刚建立时的疆土)

他考虑到很多五代皇帝都是因为国库里没有银子赏赐给骄兵悍将导致兵变频生,所以他特别注重府库是否充盈,因此他的战争也多数都是算的经济账。打北汉、契丹,这些地方即使打下来也没有什么油水,国家还要掏大把的银子充作军费。如果先打南方诸国,则可以掠夺他们的府库,收买这些士兵的人心。在完成整个中原和南方的资源整合后,再与北汉、契丹举行国战,依靠资源的优势,消耗掉对方的军事实力,这是最为稳妥的做法。赵匡胤必须要这么做,不然一败之下,宋朝也可能成为过渡王朝。

所以,柴荣和赵匡胤的立场不同,时机不同,政权合法性不同,他们的选择就会不同,站在他们的立场上都是正确的做法。唯一不足的是,赵匡胤盛年而亡,他所规划中的国战的执行者变成了赵光义。他没有执行先取幽燕,北汉则可顺势而下,而是在打下了北汉之后,未做休整,在师老兵疲的情况下继续进攻契丹,最终惨败而归。因为此战之败,赵光义威望下降,不再信任武将,以文臣制约武将即是从他开始。

(杨家将:幽云未下,北宋转入战略防御)

宋朝不甘心失败,十年之后又组织起雍熙北伐,声势浩大,三路进军,可是赵光义又采用阵图遥控指挥,将领临机难断,造成会战惨败。此战中,杨老令公撞死在李陵碑前,壮烈殉国。赵光义最后还把战败的罪责都推到了主帅曹彬身上。幽云十六州,自此不归中原所有。直到400年后,凤阳出了个朱元璋。


而知而行的历史


肯定是柴荣正确。你的这个提问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先北汉还是先契丹?而契丹主要是指幽云十六州,因为灭掉契丹在当时是不能的。

一、赵匡胤时期没有武力收回幽燕地区的打算

其实赵匡胤根本没打算武力收回幽云十六州,他是打算用五百万贯钱赎买。这并不是抹黑,是真实的。当然赵匡胤从来没有放弃过幽州故土,赵匡胤的家乡就在幽州。只是赵匡胤的策略是以和为上,柴荣是主张武力解决。

后周王朴的《平边策》中三次提到幽燕地区,柴荣对收复幽燕地区是时时挂念的。赵匡胤和赵普的统一战略中并没有提到幽燕地区。在著名的《雪夜问对》中只是说到了北汉,没有提及契丹。还有记载:在收回幽燕的问题上,赵普对赵匡胤曾经说过:“孰取幽燕,孰可代之。”意思就是派谁去收回幽云十六州,谁就会坐地称王。这个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的意思一致,是宋朝压制武将的传统策略。赵匡胤在如何谋取幽燕的策略上的态度上是摇摆不定的,或者说是束手无策的(除了花钱赎回,当然要看对方愿不愿意)。

二、柴荣的方略很明确:就是武力收回

周世宗在世时,契丹政治腐败,君主爱杀人,人心惶惶。这点对柴荣来说肯定是有利条件。周世宗先打契丹主要有两点原因:

1、“先易后难”的策略没有改变。契丹比北汉强大的多,先打契丹不是“难”吗?其实是因为,打北汉契丹会出手,还是要有一战,而要拿下北汉老巢太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到时候雄兵耗尽,以疲敝之兵再战契丹,就更难了。先打契丹就不一样了,只需少数兵力监视北汉动向,北汉也不一定敢出兵,以主力打契丹。只要打赢契丹,余者自服。

2、政治上,幽云十六州百万汉人的人心向背问题。当时的汉人在契丹的统治下,遭受横征暴敛,苦不堪言,而且地位低下,“蕃人殴汉人死者,偿以牛马,汉人则斩之,仍没其亲属为奴婢。”至于契丹的民族政策改变,那是后来的事情。

有人细数中原军队与契丹的多次交战,契丹败多胜少,所以契丹并不是天下无敌的。

所以柴荣克复三关,不是偶然事件,更不是运气。其中有一段插曲来自资治通鉴记载,这是宋朝时期的著作肯定不会去吹捧后周世宗。周世宗带五百侍卫疾驰,脱离了大部队,在休息时突然出现了契丹骑兵。“从官皆恐惧。胡骑连群出其左右,不敢逼。”就当时地形,契丹兵不是怕有埋伏,是柴荣的威名震慑住了契丹兵。

之后在准备围攻幽州时,柴荣突发疾病,本来应该是一场恶战,以这种方式结束。

借用丞相的一句话:“天不助我,助尔曹!”


思美人否


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都可以被列入中国历史上最出色战略家,然而针对于统一全国的整体策略上,柴荣选择了先北后南,而赵匡胤则选择了先南后北。之所以有这种不同的策略,主要是因为五代和北宋面临的形势不同。

国史君(国史通论)认为,周世宗柴荣制定先北后南的战略主要是因为当时的后周南北两面受敌,而当时的后周国力有限,没法在两路部署大量军队。燕云十六州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天险之一,刚被“儿皇帝”石敬瑭割让出去不久,如果尽早出兵的话,尚且有收复的可能。而燕云十六州一旦收复,后周就可以省去大量的边防部队,然后致力向南统一全国。所以,柴荣决定先北后南。

但是到了宋朝形势又不一样了,宋太祖赵匡胤即位之后曾经向三个人征询统一全国的意见:

赵匡胤先是问了宰相魏仁浦:“朕欲征太原,如何?”,魏仁浦的回答是“欲速不达”。

随后,赵匡胤向武胜军节度使张永德(周太祖郭威的女婿)请教“下并、汾之策”,张永德说:“彼兵虽少而悍,加之北虏之援,未可遽也,待其困弊,乃可图耳”,意思很明确,北汉虽然只是弹丸之地,却民风彪悍。再加上北汉有契丹撑腰,现在不宜出兵,不如等待北汉内部动荡之时再举兵将其歼灭。

赵匡胤最后一次与人讨论统一全国的策略,便是著名的“雪夜定策”了,赵匡胤先是试探性地问赵普:“吾欲收太原”,赵普在沉默之后说到:“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边患我独挡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彼弹丸黑子之地,将何所逃?”在赵普看来,北汉就是大宋的军事缓冲带啊,有北汉的存在,大宋就避免了和契丹直接冲突,如果先灭了北汉,则为了防御契丹就必须增加北部边防。所以,不如先平定南方,再消灭北汉。赵匡胤听了之后非常满意,因为这正是他的计划,他说:“吾意正尔,姑试卿尔”。

也就是说,柴荣为了防止两面受敌而决定北伐以获取燕云十六州的屏障,而宋朝建立初期,赵匡胤为了避免与契丹直接冲突而决定先平定南方。


国史通论



是不一样的。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不同。

先说周世宗柴荣:

周世宗柴荣是后周太祖郭威老婆的侄子,因为郭威的儿子全部被后汉皇帝杀死,导致郭威没有儿子,后来也没有生出儿子,就将柴荣过继给自己做儿子,改名郭荣。郭威去世后,郭荣继承皇位,这是合理合法的,因为柴荣已经是宗法意义的上的皇子。

郭荣继位后,做了一件很不地道的事情,就是又将自己的姓氏改了回来,又叫柴荣来了。说这些话,就是为了说明,柴荣当皇帝是名正言顺的,没有人不服。加之柴荣自小跟着郭威打战,能征善战,手下有一批骨干,基本盘还是比较牢固的。


周世宗柴荣


其实,柴荣并没有完全是采取“先北后南”的策略,应该说是工作重心在讨伐北方,柴荣在平定南方也做了许多工作,南方的南唐等割据政权在柴荣的威逼下已经去掉皇帝称号,归附了后周。也就是说,柴荣把工作重点放在北方是对的,因为柴荣面对的南方割据政权威胁不大,南方割据政权对合理合法继承皇位的中原政权,还是多少有点认同的、服气的。

加之柴荣的后周内部稳定,所以柴荣才决定把收回幽云十六州作为重中之重。柴荣最后一次北伐的时候,士气高昂,一路望风而降,没想到就在这时,柴荣身患重病,不得不中断北伐,返回首都开封,柴荣不久去世,其陵墓在河南新郑。



再说说赵匡胤:

赵匡胤在周世宗柴荣去世后的正月(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成为新皇帝,建国号宋。赵匡胤本来是柴荣的小跟班,是柴荣一手培养出来的亲兵大将。除了赵匡胤,当年柴荣手下还有许多得力的小兄弟。这些人中有不少对赵匡胤篡位是不服气的,几个地方的节度使更是举兵讨伐赵匡胤。试问,这样的形势下,赵匡胤能采取先北后南吗?那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攘外必先安内。

赵匡胤首先需要把自己在原后周势力范围内的地位树立起来,并且巩固好,以便集中力量办大事。同时赵匡胤的个性也更为谨慎,在稳定宋朝内部后,他决定要把南方一个个收拾清楚,然后再举全国之力对付北方的契丹,收回幽云十六州。

总的来说,周世宗柴荣和宋太祖赵匡胤的策略都是实事求是做出的,跟但是的大环境有关,都是正确的。


坐看东南了


周世宗柴荣:武略出众,能征善战

显德元年(954年)二月,后周世宗柴荣刚即位不久,就开始着手平息匪患,并整饬军伍,征伐北汉,虽因粮饷问题被迫放弃了之前取得的胜果,但毕竟沉重的打击了北汉政权,也极大的震慑了契丹贵族的嚣张气焰。后周军班师后,北汉国势一蹶不振, 再也无力进犯中原了。

之后,柴荣开始全面改革,后周的军事实力逐渐加强,皇权日益稳固,军队战斗力大大提升,这 为后来的征战提供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吏治澄清,经济发展,后周变得民富国强,柴荣也随之萌发了削平群雄、统一中国的雄心。

招贤纳士,国富民强

史书说柴荣思贤若渴,大力发现与攫拔经国之才。《五代史》记载:“(柴荣)好拔奇取俊,有自布衣上书,下位言事者,多不次进用”。只要有真才实学,不管其名位资历低到尘埃里,柴荣都会设法搜罗来,委以官职,予以重用。

征北汉回来后,柴荣意识到整顿军纪的重要性,开始对军队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对于有能力、有战功的基层军官,皆加官厚赏,譬如裨将赵匡胤在高平战役中作战得力、有勇有谋,被攫为禁军统帅殿前都检点。魏仁浦不是科举正途出身,但见解精深,智虑过人,极具行政才能,柴荣力排众议,破格将他任为宰相......因他唯才是举,用人不拘一格,后周朝廷很快就人才济济,有了一大批干练的英才。

另外他还很注意奖励农耕,发展经济,努力减轻人民负担。经他的努力,后周税赋收入大增,仓廪充实,为后周乃至北宋统一中国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柴荣在位时间并不长,在日理万机,戎马倥偬之余,还很注意文化事业,组织整理历法、刑律、音乐等等,这在五代帝王中极为罕见。

南征北战,统一中国

经数年持续不断的改革,后周国富军强,于是柴荣统兵南征北讨,开始了统一中国的征程。

柴荣采纳先攻江淮以及江左南唐的主张。先后攻取了后蜀的秦、凤、成、阶(均在今日甘肃境内)四州。之后,后周水陆大军进抵长江 ,直接威胁到南唐的江南地区,南唐军屡遭挫败,无力抵抗,已经面临崩溃了。南唐中主(元宗)李璟被迫再次派使臣向柴荣乞和,表示愿意将庐、舒、蕲、黄四州献给后周,等于将江北之地尽数割给柴荣,两国划长江为界。彼时后周军已在江淮苦战数年,假若再下江南,惟恐契丹在北边乘虚来攻,于是接受了南唐的请降,和南唐签了议和条约。

北伐契丹,意欲收复燕云十六州

柴荣始终将北方强大的契丹(辽)视为心腹之患。《五代史》记载,在夺取南唐江北十四州后,显德六年(959)三月,柴荣亲自率军北伐。四月,大军抵达沧州,挥师直趋边关,契丹的宁州刺史是位汉人,叫王洪,他首先献城投降。兵不血刃而得城,周军士气大振。燕云十六州汉族百姓饱受契丹贵族的奴役、欺压,早就期盼中原王师到来,于是纷纷箪食壶浆,相率迎降者不绝如缕。

周军衔枚疾进,迅速迫近益津关(河北霸州 ),契丹守将终延辉又开关出降。周军不费一兵一卒,又得了一座要隘。柴荣命大军继续北进。

随后,大将赵匡胤率主力进抵瓦桥关(河北雄州),契丹守将汉人姚内斌又献城投降。接着,周军一举攻克淤口关。三座重要军事关隘的收复,使周军处于极为有利的战略位置。不久,契丹莫州刺史刘楚信、瀛洲刺史高彦晖等皆闻风来降。柴荣出兵仅40多天,几乎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就已收复了三州十七县之地。后周定州节度使孙行友也攻占了易县,活捉契丹刺史李在钦。后周都指挥使张藏英也率部攻取了固安。

征途患病,英年早逝

正当周军攻势凌厉、所向披靡、形势大好的紧要关头, 柴荣突然患病,遂将进攻的步伐停顿了下来。

显德六年五月二日,在病榻上的柴荣,还不忘号召诸将努力奋战,继续前进,以收复十六州全部失地。到晚上,他病情加重。只得下令撤军。他留将把守已经收复的三关以及三州十七县土地,自己率主力回到开封,一场轰轰烈烈的北伐就此停止了。

显德六年(959)六月十八日,柴荣病殁,年仅三十九岁,庙号“世宗”。临死前,他还在念叨着出师北伐契丹,收复令他魂牵梦绕的幽云十六州,希望病好后再次出征,只可惜天妒英才,不给他平定契丹、统一中国的机会。

临死前,柴荣遗命其长子、年仅六岁的梁王柴宗训为帝,还提拔任命了一批将领、官吏。这其中就有统掌禁军的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太师、殿前都检点赵匡胤。

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 、黄袍加身,代周建宋后,制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显德七年(960)正月初二,后周忠武军节度使、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黄袍加身,随后火速回师开封,并迅速掌控了京师局势。见大势已去,太后和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再也无计可施,只得召集百官,宣读了早有人帮拟好的“禅位诏书”,“应天顺人”,将帝位“让”给了赵匡胤。

次日,赵匡胤登基称帝,定国号“宋”,改元“建隆”。是为宋太祖。

和周世宗柴荣一样,宋太祖赵匡胤也是一位雄才大略之人。他虽得位不正,夺了孤儿寡母的江山,但上位后能善待柴家以及功臣宿将,行偃武修文之国策,并力倡文教,恢复经济,开创了大(两)宋319年的文明繁盛之局。

北宋立国之初,周边强敌环伺,北有契丹人建立的辽朝,西北有党项人建立的西夏,夹在两者之间的是割据山西的北汉。北汉受契丹支持,一直与从前的后周和新建立的北宋为敌。在长江以南,还有南唐、吴越、后蜀、荆南、南汉、南楚、南平、漳泉等八个割据政权存在。

鉴于这种形势,摆在赵匡胤面前有两条用兵路线,一是乘南方各小国实力羸弱、名义上表示臣服宋的有利时机,继续周世宗柴荣的用兵策略,先进行北伐,收复被辽国占领的燕云十六州故土,切断辽与北汉的联系,再彻底消灭北汉这一公开的敌对势力,然后南攻长江以南的诸国,在完全荡平南边的八股割据势力后, 再反过头来收拾北汉,继而全面克复幽云十六州,将凶悍好战的契丹人驱逐回塞北。经过君臣间反复商量、论证,宋太祖赵匡胤集思广益,最后在建隆三年确定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略。

事实证明,赵匡胤“先南后北”的用兵计划比柴荣“先北后南”统一方针更切合实际

北宋自建隆三年(962)九月首次南伐起,用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先后荡平了南平、南楚、后蜀三个割据政权,取得了63州之广袤区域。在进攻北汉受挫后,接着在970年继续南伐 ,相继灭掉了割据岭南的南汉、割据江左的吴越(974),974年11月27日,宋军一举攻破金陵,生擒南唐后主李煜。

灭南唐是赵匡胤平定南方的最后一战,也是彼时规模最大的一次水上作战。

可惜的是,宋太祖赵匡胤于976年神秘死去,继位的宋太宗赵光义按太祖的既定方针,继续攻伐漳泉,终于迫使漳泉国主陈洪纳表献土,将江浙和福建地区的十五州一军一百余县划入北宋的版图。至此,南方终被统一。

在此基础上,宋太宗一鼓作气,迅速挥师北上灭掉了北汉,延续了数十年之久的分裂割据局面终于结束了,除了契丹所控制的幽云十六州外,中原以及南方的广大地区重新归于一统。这时,宋太祖已经死去三年了。

事实证明,赵匡胤“先南后北”的用兵方略比柴荣主张“先北后南”的作战计划更正确。 自石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给契丹,使北方地区自后晋直到北宋均无险可守。契丹人彼时正处于强盛期,军事实力很强,尤其是占据了十六州后,给其进攻中原地区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周世宗柴荣曾收复了瀛、莫二州,但其余十四州长期未能收复。赵匡胤本着先易后难的用兵顺序,先将相对弱小的南方八国逐次荡平,再集中力量攻伐北边强大的契丹,这无疑是正确的用兵方略。只可惜他没来得及实施就死了。不然,极具军事才能的他或许真的能收复幽云十六州,将契丹人赶到长城以外,彻底统一中国......宋太宗赵光义也曾多次出兵向北攻伐契丹,但都不是辽军的对手,尤其是高粱河惨败,宋军几乎全军覆没,赵光义窃驴车才侥幸逃脱不死......

【插图源自网络】

【发文不易 严禁剽窃】


铁马冰河wu


请允许我大放厥词一下。

无论是柴荣的先北后南,还是赵匡胤的先南后北,首先要从中原王朝的内部考虑,然后考虑一下全部区域的势力分布。

我们要从全国形势出发,通盘来考虑这个事情。全国分为四大区域:中原、南方、西北、山西和东北

中原地区:周世宗跟赵匡胤统治初期,励精图治,强干弱枝,发展民生,平定藩镇割据,加强中央禁军力量。中央集权力度日益增强,综合国力稳步提升。

南方地区:主要是南唐、后蜀、荆楚、吴越等割据国家,主要特点是经济文化高度发达,导致各国重文轻武、不思进取、耽于享乐,保境安民>>开疆扩土,限于地势分布、兵员素质和骑兵战马的军事因素,不会对中原王朝造成实际的武力威胁,从南方六朝的历史发展可见一二。

西北地区:一直是出身党项民族的拓跋家族,承袭着定难军节度使的统治名分。政治生活的主题是凭借中原王朝赐予的名分和经济支持,对抗高昌回鹘和甘州回鹘的军事夹击,在夹缝里面生存。因此,中原王朝成为他们重要的盟友和藩主,暂时不是敌人。

山西地区:并州地区,一向都是五胡杂陈的动感地带。随着石敬塘杂胡狗贼割让了幽云十六州,山西进入了大辽国的势力范围。刘知远的弟弟建立的北汉政权,不过是借着后汉的余温捞一些政治资本,然后维持一下豪酋的体面生活。

契丹王朝:契丹在唐朝开始发迹的,曾经帮助李世民攻打高勾丽,被李唐皇帝册封为李姓,成为唐朝统治下的羁糜州郡。随着李尽忠反叛以后,开始设立平卢节度使,镇抚东北二虏。五代十国时期,趁着中原内乱,契丹积极进行汉化和胡汉分治体系,实现了奴隶制向封建化的转变,经济文化建设大幅提高。同时,军事力量的组织效率和单兵素质明显提高。

综上所述,契丹大辽才是威胁中原王朝的关键力量。当时的军政策略,就是捏软柿子和啃硬骨头的顺序问题。

周世宗的考虑:第一,北汉王朝作为后汉王朝的存续,对于国内遗老遗少具有文化号召作用,就像蜀汉对于曹魏一样。必须铲除北汉,才能证明后周王朝的政治合法性和文化认同感。第二,鉴于大辽灭亡后进的政治事实,北方边境集结着大量的防御北汉和契丹的精锐部队。北汉和契丹就是悬在王朝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能彻底打败他们,后周无法安心向南进军统一全国。就像韩遂和马腾的西凉铁骑存在,曹操无法安心率兵统一江南一样。

因此,周世宗兴兵夺取江淮一带,震慑了江南诸国,威胁他们不敢趁机北伐。于是,带兵攻打北汉和大辽。鉴于北方的温度环境、地理因素和军队力量对比,由于军队出现逃跑问题,周世宗北伐遭遇挫折和失败。内心忧郁成疾,龙御归天了。

然后,中国历史上武功最强的皇帝,不管是汉族人还是沙陀胡族,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以戏霸的身份饰演了黄袍加身的经典桥段,从自己忠心耿耿效忠的周世宗的后代手里面夺去了江山。就像李渊从亲爱的姨夫隋文帝的后代手里面夺去了江山一样。

周世宗的北伐经历,让赵匡胤深刻的明白,啃硬骨头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赵匡胤的考虑:行军打仗,打的是银子和兵员。柿子还是要先挑软的捏。

第一、南方经济富庶,人员众多。宋朝率先平定江南地区,可以增加税赋,扩大兵源,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和军事水平。

第二、做事情要先易后难。赵匡胤曾经和周世宗并肩作战,率军夺取南唐江北地区,对于南方军队的实力水平了如指掌。凭借自己手下的名将(曹彬、潘美、李继隆、韩令坤、慕容延钊),完全可以荡平南方地区。

第三、从历史经验上来,唐太宗就是『先南后北』,首先平定中原和江南地区,取得经济财富和粮食物资轮输转运,然后再对付军事实力强大的突厥、薛延陀和高丽,并且取得了积极的政治成果。

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