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厲害了,這家開發商在深圳一年賣了5382套房

強者恆強,在房企的發展競爭中越來越明顯!

2019年全國房地產企業銷售金額排行榜中,碧桂園以7329億銷售金額再次位居房企第一位,其次是萬科(6249億)、恆大(6019億)。千億企業2019年27家,而2018年有30家左右。全國前三房企只要每年穩步的增長,地位已然非常穩定。

就深圳而言,狼多肉少的市場環境下,房企的份額也越來越小,一些知名外地房企不斷在加入深圳,像近幾年的碧桂園、恆大、世茂……來勢兇猛,在收併購、城市更新方面尤其厲害。

與此同時,深圳的房地產市場也是極其務實,不管項目有多小,對一些開發商而言,大小好歹也有一個項目。

在強勢的競爭下,不排除一些站穩腳跟的深圳本土房企偶爾跑入銷售前十。

2019年,深圳開發商成交量和成交金額龍虎榜冠軍再次由萬科獲得,2018年萬科曾位居第二;

在成交金額方面,前4名中,有華僑城(195.8億)、華潤置地(172.1億)、佳兆業地產(164.2億);

第五名的新錦安因寶安的海納公館入市,今年的成交金額破100億,達119億。其次,2019年勤誠達地產以91.8億的銷售金額進入第7名,據開發商表示,全年其實已經完成了100億的銷售目標。

厲害了,這家開發商在深圳一年賣了5382套房

2019年全年成交量方面,萬科地產全年共銷售462517平/4676套,取得了全年全市開發商成交量冠軍;佳兆業地產以359019平/5382套位居亞軍;華僑城地產以218443平/988套位居季軍;勤誠達地產以183871平/1934套進入第四名。

厲害了,這家開發商在深圳一年賣了5382套房

我們一起來看看,2019年深圳成交量前3的開發商又歷經了怎樣的嬗變?


一、萬科

2019年深圳萬科以全年共銷售462517平/4676套,成交金額256億穩坐深圳全市成交量及成交金額第一。

1、萬科的轉型與“活下去”

近幾年,不少大地產公司提出“轉型”,萬科也是其中之一。

2019年6月24日的股東會上,萬科董事會主席鬱亮表示,2018年是萬科轉型之年,將戰略定位升級為“城鄉建設與生活服務商”;“‘基本盤’將是萬科2019年最重要的詞彙。”

2018年9月4日,“深圳市萬科房地產有限公司”即將更名為“深圳市萬科發展有限公司”。

萬科表示,進行變更不是為了“去地產化”,而是擴大經營範圍,萬科將地產去掉,完成企業的轉型,是為了從開發商向服務行業轉變。萬科並未要退出房地產行業,只是公司重心做出調整罷了。

在剛剛過去的12月份,萬科海外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科海外投資”)正式出現在港交所上,萬科置業(海外)有限公司這個名字退出歷史舞臺,也宣告著萬科海外業務將迎來發展契機。

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萬科都進行了去地產化的更名。

2019年,萬科再提“活下去”的口號。鬱亮表示,其實是活下去、活得好、活得久,把“活下去”作為基本要求,所有戰略都圍繞“活下去”來開展,是萬科的底線戰略。

在如今這樣的經濟大環境的條件下,房地產行業雖然還有發展前景,但是萬科的發展模式必須要做出改變,才能更好的走下去。

2、萬科2019在售項目均以剛需產品為主

據萬科公開的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開工面積達到3609萬,在商業地產方面,商業開發與運營的管理面積超過1300萬,目前的項目達到210多個。

2019年深圳萬科全年實際僅有3個項目在售(萬科星城、深國際萬科悅城、深國際萬科和雅軒):

其中萬科星城是寶安沙井的網紅盤,也是在全市成交量中位居第一,項目2018年11月28日開盤,一次性推出3337套住宅,主推建面約為79-135平住宅產品,均價4.39萬/平,於2019月7月29日全售罄;後有少部分公寓及沿街商鋪在售。

深國際萬科悅城、深國際萬科和雅軒兩項目嚴格來說是一個項目,深國際萬科和雅軒是悅城的第二期,深國際萬科悅城已售完,深國際萬科和雅軒目前主推建面約80-119㎡住宅,均價約6.6萬/㎡。

在龍虎榜排行榜中,深國際萬科悅城以124441平/1343套位居全市成交量第七。

3、深圳多箇舊改還在前期

近年來,萬科在深圳很少拿淨地,大都以收購、合作項目、城市更新為主。

萬科在2016年,加入了“深圳地鐵”這一大股東,在萬科的持股比例為29.38%。並與深圳地鐵建立深化了“軌道+物業”發展模式,這種合作的模式也為萬科帶來了不少可開發的項目。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萬科有近十個在售的或待開發舊改項目,如在售的項目有深國際萬科和雅軒、萬科星城。

在前期的福田南苑新村舊改(64.66萬㎡)、福田杜邦廠區舊改(佔地5.7萬㎡)、福田三星視界舊廠房地塊(佔地13萬㎡)、萬科濱海置地大廈(5.78萬㎡);

寶安區漁業新村舊改(15.5萬㎡)、坂田世暢自行車廠舊改(35.5萬㎡)、觀瀾長湖頭村舊改(40.54萬㎡)、公明華髮工業區舊改(46萬㎡)等。


厲害了,這家開發商在深圳一年賣了5382套房

二、佳兆業


2019年,佳兆業地產以359019平/5382套位居深圳成交量亞軍,成交金額164億,位居深圳房企第四,因其納入統計的項目大多位於“原關外”,所以在成交金額上不及華僑城和華潤。

全年共6個項目在售,分別位於鹽田、龍崗、平湖等片區、以剛需產品為主,成為深圳2019年銷售套數最多的開發商。

1、項目遍佈多區,以剛需產品為主

佳兆業1999年於深圳起家,是深圳本地的龍頭房企,以城市更新業務為主,包括舊工業區、城中村、爛尾樓、老舊住宅小區的改造。

多來年,佳兆業在深圳也開發了多個精品項目,2019年在售的項目中,坂田佳兆業城市廣場為180萬平的綜合體(涵括住宅、公寓、辦公產品、甲級寫字樓、星級酒店、集中式商業等業態。),目前在售6期的公寓產品。

佳兆業鹽田城市廣場讓2019年鹽田新房成交量翻了好幾倍,此項目以144386平/1616套房位居深圳成交量龍虎榜第5名。目前建面約89-145平3-5房在售,均價約48500元/平。

其次還有平湖佳兆業廣場,主力戶型為建面約86-117平戶型,均價約4.4萬/平。龍崗佳兆業未來城,一期於2019年6月份售罄;

龍華的佳兆業E立方主推建面約31-84平戶型,均價約42000元/平。橫崗佳兆業未來時代大廈,主推建面約34-67㎡商務公寓,均價約3.7萬/㎡。

2、“舊改之王”進入發力階段,1-2年9箇舊改項目位於深圳

2019年的業績會上,佳兆業集團透露要實現“地產+城市更新+產業”三駕馬車並駕齊驅。

被業內稱之為“舊改之王”佳兆業,土儲達2600萬平,其中近55%位於大灣區,面積大約為1400萬平方米。公司土儲貨值約5000億元,大灣區佔70%,其中深圳佔整體土儲貨值的30%。

但是現在還有大約佔地面積3,200萬平的舊改(未納入公司的土地儲備),按面積來算,深圳佔了其中的三分之一;這3200萬佔地面積對應有128箇舊改項目。

據瞭解,未來1-2年有9個項目位於深圳,共計有1000多億的貨值。

中期(3-5年)有10個項目在深圳,3個在廣州,共計4000多億的可售貨值。

厲害了,這家開發商在深圳一年賣了5382套房

據瞭解,佳兆業除了地產和城市更新主業之外,多元化業務佈局恰能匹配深圳建設先行示範區的需求。

當前,佳兆業佈局的大健康、大文旅、大消費產業加速推進,與主業的協同格局初步顯現,同時以航運、文體等成熟產業為抓手,在深圳建設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中發揮先鋒、引領作用。


三、華僑城


成立34週年的華僑城,以地產+旅遊開發的模式成為人們家喻戶曉的開發商。

1、豪宅成為華僑城的項目標籤


2019年華僑城今年以195.8億的銷售金額,僅次於萬科;銷售面積218443平/988套位居成交量第三名。

作為央企,其項目所佔地均得天獨厚,可以說都是片區的核心地段,2019年納入統計的有華僑城大廈、香山美墅、新天鵝堡三期、海府生態大廈、紅山6979(50%);

其中主打項目是新天鵝堡三期、海府生態大廈、會展灣南岸(招商、華僑城合作);其中新天鵝堡三期共1110套可售住宅房源,包含約117-123平(三房兩廳兩衛)戶型,備案均價大約在10.2萬-14.5萬/平之間。

海府生態大廈,其今年推出的產品並不多,以辦公產品為主,並這個項目未來打造成前海地標性項目卻值得一提。


厲害了,這家開發商在深圳一年賣了5382套房


2017年4月,華僑城以45.8億成功拿下寶安濱海文化公園核心用地。宗地中,A002-0056、A002-0057、A004-0161宗地由中標人自持經營,不得轉讓;A004-0162宗地用地中酒店部分10年內不得轉讓,10年後可整體轉讓。


寶安濱海文化公園總共分三期開發,總佔地面積約168萬㎡,項目定位為粵港灣大灣區地標,建成後將為深圳帶來全球水準的濱海生活。


而華僑城歡樂港灣(海府生態大廈)屬於A004-0162地塊的建築,建築功能主要分為商業、商業性辦公、酒店、休閒等;海府生態大廈即寫字樓產品,是目前歡樂港灣項目的唯一可售性物業。


在整體的規劃中,歡樂港灣是寶安濱海文化公園的第一期開發項目,佔地約38萬㎡,涵蓋海濱文化公園、高度為128m的深圳之光(摩天輪)、深圳之聲(演藝中心)、街區商業酒店等。


2、坐擁十餘箇舊改項目



華僑城在拿項目的方式上,除了參與招拍掛,收併購、城市更新也非常強勢;


2015年7月,華僑城發佈公告稱,以28億元收購深圳市恆祥基房地產開發建設有限公司(51%的股權),並藉此獲得6箇舊改項目。


據介紹,恆祥基公司的主要資產包括沙井後亭舊改項目(四海雲亭)、水門拆遷返還地項目(四海錦園)、龍勝舊改項目、沙井後亭工改商項目(四海雲亭二期)、新木新村舊改項目和珠光舊改二期項目。


以上這六個項目,近三年已經成功開發的有四海錦園和四海雲亭項目。餘下的四個項目,龍勝舊改項目(2019年7月8日已開工奠基),沙井後亭工改商項目已具備施工條件,新木新村舊改(龍崗區平湖)和珠光舊改二期(南山區西麗)進度略慢。


此外華僑城自己也在積極獲取城市更新舊改項目,加上花伴裡帶過來的資源項目,目前在建設和前期的舊改項目約有13個(具體以開發商的為準)


其中,南山的漁人碼頭舊改為在建的頂豪項目,大股東為華僑城集團佔股60%,深圳新璽投資有限公司佔股40%。


2020年,誰將會成為深圳房企銷售前三的企業呢?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