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0 甄嬛拉攏曹貴人可謂是虎口奪食,看似以利相誘,實則堵緊後路


甄嬛拉攏曹貴人可謂是虎口奪食,看似以利相誘,實則堵緊後路,逼的曹貴人背叛舊主。


曹貴人的女兒,這是第一條路
甄嬛初次有孕時就經過端妃提點,曹琴默才是華妃一黨的利爪,於是甄嬛復寵之後目標明確,就是拉攏曹貴人,可是曹貴人的心機深沉,眼下華妃還沒徹底倒臺曹貴人是不會直接叛變的,於是只有從她的女兒下手,溫宜在華妃的照拂下雖然能平安長大,但是也因華妃謀劃的木薯粉一事受苦不少,甚至因為華妃,曹貴人差點就要與溫宜母女分離,甄嬛看到這個嫌隙自然要好好利用
於是時間來到34集,此時的後宮勢力劃分明確,華妃黨和甄嬛黨,某天晨會上,皇帝想要嫁出去一位嫡親的公主,曹貴人害怕極了,說自己女兒年幼如何能和親?接下來皇帝說了什麼呢

甄嬛拉攏曹貴人可謂是虎口奪食,看似以利相誘,實則堵緊後路


甄嬛拉攏曹貴人可謂是虎口奪食,看似以利相誘,實則堵緊後路


這句話瞬間點醒了曹貴人,雖然自己在華妃的庇佑下能親自撫養溫宜至今,但是華妃失寵之後呢?自己只是個貴人,皇帝不疼,皇后厭棄,自己死了女兒必然不受重視,很可能將來會遠嫁別國走上和親之路,母女生生分離誰能忍受?
想到這一層曹貴人就開始選擇新主投靠了

隨後甄嬛抓住機會,推薦曹貴人主持朝瑰公主的婚事,以此警醒曹貴人,曹貴人深思熟慮下,投靠甄嬛是唯一的選擇
第35集,甄嬛開始黑化,藉著人彘的故事嚇瘋富察貴人,同時拉攏曹貴人,以女兒婚事相勸,拿朝瑰公主的婚事做例,逼迫曹貴人投誠,曹貴人知道甄嬛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若自己不及時投靠,將來必定沒有好下場,便以華妃逼死淳貴人和買官的秘密表示忠心,從此正式開始曹貴人的雙面間諜之路
36-37集,皇帝察覺敦親王與年羹堯暗中勾結,欲除敦親王,便假意復寵華妃,迎春圃密會時,曹貴人看出來此次復寵不過是曇花一現,但她此時還不敢輕易就背叛華妃,背叛華妃也就意味著要將自己作的醜事也翻出來,如果皇帝計較起來,那麼自己怎樣都難逃一死,甄嬛與她只是利聚而來,利盡而散,所以曹貴人一定要得到甄嬛的一句保證,保證自己檢舉之後不會被皇帝處置,才會答應為她辦事,便試探甄嬛


甄嬛拉攏曹貴人可謂是虎口奪食,看似以利相誘,實則堵緊後路


這段話大意就是先申明自己的確願意投靠甄嬛,但是投靠後我的利益你要保障到位,否則,我說翻臉就翻臉,甄嬛察覺到了,就說願意在事成之後認溫宜為義女,曹貴人知道甄嬛在皇帝心裡的分量,女兒有這樣一個皇帝心尖上的人做義母,前途就可以保障了,後來檢舉華妃時甄嬛也如實兌現諾言,憑著自己的分量勸了一句皇帝以安撫曹姐姐為主,不要急著列為從犯,因此皇帝才暫時保下曹琴默一條命


然而人總是慾求不滿的,曹氏因檢舉有功,被僥倖封為襄嬪,自此,女兒安穩,自己又升職了,前途頓時覺得一片光明,曹琴默便開始想著如何除掉甄嬛躋身妃位,可惜的是甄嬛下手更快,先是在雪地裡告訴襄嬪,提點皇帝封號襄字給她的原因是因為後宮需要有人檢舉華妃,你這個行為不但沒有被皇帝嫌棄,反而還做的很及時,曹琴默一時得意便勸告皇帝殺死華妃,由此間接導致曹琴默歿掉,自此年氏政權徹底倒臺,華妃一黨不復存在
利用曹貴人對權利的渴望,這是第二條路,在第一次進曹貴人宮中送蜜合香的時候甄嬛就知道,曹貴人貪戀虛榮,一旦脫離了華妃的掣肘,她對權利的貪慾便會有滔天之勢,甄嬛就是掌握了這兩個致命的弱點,曹琴默才被徹底掩埋在皇城內,成為了一抹枯土。否則憑藉曹琴默的雙商,甄嬛還真的未必能贏過曹琴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