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2019年我讀了97本書,這一年的主題是“歷史”

2019年12月31日,回家比平時稍晚(你懂的)。手握馬瑞芳的《中國古代小說構思學》,一邊讀一邊想,是繼續讀書,還是梳理2019年所讀書目?躊躇之間,睡著了,就這樣過完了2019年。


2019年,我總共讀了97本書,比2018年多出20本。這倒不是因為這一年比前一年更努力,只是經過前一年的過渡,讀書的狀態逐漸趨於平穩,讀得更有效,也更會利用時間。往往在等車、等人的間隙,順手就拿出書來翻一翻。這些時間積累起來,一年中也能讀個三四本書吧?


我不介意別人說我“裝”,“裝”也是“裝”給自己看的。袁枚曾寫道:“曹楝亭為江寧織造,每出,擁八騶,必攜書一本,觀玩不輟。人問:‘公何好學?’曰:‘非也。我非地方官,而百姓見我必起立,我心不安,故藉此遮耳目。’”曹寅出門這個派頭,誰人不識?而我,又有幾個人認得?路上行人匆匆,各忙各的事,各掙各的錢,誰有心情關注你?你如果覺得不自在,那真的是你自己心裡不自在。


2019年讀書,從歷史出發。前一年12月31日,翻箱倒櫃,把之前在部隊買的《資治通鑑》《史記》《漢書》都找了出來。從1月1日開始,認真讀《資治通鑑》,歷史4個多月,到5月6日晚,終於讀完了。


年終歲尾,仍然以歷史終結,讀的是美國史學家史景遷的著作。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最崇拜司馬遷,所以給自己起了中國名字叫“史景遷”。他的書基本買全了,到今晚為止,已經讀完5本(其中2本將會統計在2020年)。

2019年我讀了97本書,這一年的主題是“歷史”

如果說,我2019年讀書有一個主題的話,那無疑就是——歷史。

第一部分:歷史類22本

《資治通鑑》,中華書局,簡體橫排12本。

《史記》,中華書局,簡體橫排,4本。

姜鵬《漢武帝的三張面孔》

費正清《觀察中國:費正清看中國》

史景遷《追尋現代中國》《大漢之國》《知識分子與中國革命》

錢穆《中國經濟史》


第二部分:讀者讀書會推薦24本

再說一遍,這是我個人的立身之本,有這個平臺,不但可以賺點散碎銀子,應付日常還算比較龐大的購書支出,另外,也激勵自己每個月在讀完指定書目的基礎上,至少保證穩定的文章輸出。說實話,如果沒有這個平臺,有很多書我可能一輩子都不會打開它。

蕾秋·喬伊斯《一個人的朝聖》

阿圖·葛文德《最好的告別》

張宏傑《朱元璋傳》

閻晶明選編《魯迅演講集》

夏目漱石《我是貓》

梁實秋《雅舍小品》

吳敬梓《儒林外史》

周國平《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

馬可·奧勒留《深思錄》

朱自清《經典常談》

斯蒂芬·茨威格《瑪麗·安託內特傳》

洪應明《菜根譚》

威爾·杜蘭特《哲學的故事》

蘇泓月《李叔同》

芥川龍之介《羅生門》

潘向黎《梅邊消息:潘向黎讀古詩》

艾莉森•高普尼克《園丁與木匠》

井上靖《敦煌》

王勉三《知行合一王陽明》

《泰戈爾詩選》

蔡崇達《皮囊》

王石《我的改變:個人現代化40年》

高銘《人人都能夢的解析》

《自省之書》(丁凱捷編譯)


這24本書中,有一部分是重讀。重讀才發現,很多書讀過跟沒讀過區別不大。高中時讀過的,不但記得,有些內容還能基本完整地複述出來。大學畢業之前讀過的,大都記得,至少對情節有印象。到了工作崗位,基本是白讀了,辛辛苦苦啃上大半夜,還不如一高腳杯烈酒好使。

所以,讀書是一個不斷反覆的過程。有些書,讀一遍就可以扔到一邊,有些書,必須得讀第二遍、第三遍。讀過三遍以後,你就會發現,這其中

有那麼幾本書,是要讀一輩子的。

第三部分:與讀書會推薦書目相關的書4本

蕾秋·喬伊斯《奎妮的情歌》

卡羅爾·希爾茲《簡·奧斯丁》

步雅芸《經典與後經典:簡·奧斯丁的敘事策略》

《簡·奧斯丁:將夢想嫁給文字》


《奎妮的情歌》是《一個人的朝聖》的續書,讀完前一部,如梗在喉,只有明瞭結局,心裡才痛快。後面三本,是為“讀者·新語文”作《傲慢與偏見》閱讀精講,要給別人當老師,首先要自己練好“內功”。

第四部分:個人作品集29本


王鼎鈞9本:《作文七巧》《講理》《作文十九問》《文學種子》《黑暗聖經》《開放的人生》《滴青藍》《碎琉璃》《左心房漩渦》

汪曾祺10本:《晚翠文談》《邂逅集》《逝水》《晚飯花集》《獨坐小品》《塔上隨筆》《孤蒲深處》《矮紙集》《蒲橋集》《旅食集》

萬維鋼3本:《智識分子:做個複雜的現代人》《你有你的計劃,世界另有計劃》《高手:精英的見識和我們的時代》

阿城2本:《閒話閒說:中國小說與世俗小說》《文化不是味精》

連嶽2本:《我和連嶽一起成長》《我愛問連嶽5》

虹影3本:《飢餓的女兒》《好女兒花》《K-英國情人》


汪曾祺和王鼎鈞屬於越老越妖。尤其是汪曾祺,幾十年前寫的文章,現在讀起來仍齒頰生香,一點不覺得老套、過時。大家掌握的漢字都差不多,可是組合的方式不一樣,效果便有天壤之別。一樣的食材,大廚就能烹製出滿漢全席,可有些人做的,只配去餵狗,有錢人家見過世面的狗,估計聞了也會搖頭。

阿城給人的感覺就兩個字:簡潔。再要減幾個字估計不太容易。萬維鋼的書值得一讀,我們已經習慣於用自己的思維去理解世界,讀過他的書,忽然覺得世界不一樣了。至於虹影,個人覺得名大於實,《飢餓的女兒》寫得好,再到《好兒女花》,就有點走下坡路。但有時候,人的名氣未必就等同於著作的價值,不是嗎?


第五部分:小說、散文隨筆類及其它18本

費爾巴哈《宗教的本質》

格非《望春風》

劉亮程《一個人的庫車》(有意推薦這本書。劉亮程的文字,如果再伴以晨誦無聲老師的朗讀,簡直絕配。這些年,李娟大有後來居上的氣勢。不過,劉亮程的書我認認真真地讀完了,還聽了一遍。李娟的《九篇雪》我還沒讀完,暫時沒有發言權。但有一點,我是一個對文字比較挑剔的人。)

馮驥才《俗世奇人》(學習人物散文,可以照這個路子。)

麥家《人生海海》

止庵《神拳考》(止庵老師是學術型人才,文筆老到,頗有民國遺風。)

金克木《八股新論》(大師級)

北島《藍房子》

莫言《神嫖》

劉曉蕾《醉裡挑燈看紅樓》(如果對《紅樓夢》和《金瓶梅》有興趣,這是一本很好的導讀書。》

D.Q.麥克倫尼《簡單的邏輯學》

亨利·黑茲利特的《一課經濟學》(《簡單的邏輯學》和《一課經濟學》都是連嶽推薦的。讀書就像交朋友,通過朋友認識新的朋友。有時候,這種間接的交情反而喧賓奪主。

閻小駿《香港治與亂:2047的政治想象》

鄧曉芒《批判與啟蒙》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上、中、下冊,里仁書局,繁體豎排(《金瓶梅》素有“小黃書”之稱,說實話,我不太好意思拿到大廳廣眾之下來讀,我也很要面子,所以只好偷偷摸摸地讀。個人感覺,《金瓶梅》的流暢性可能要略勝於《紅樓夢》。它這種不動聲色的白描手法,是寫小說最基本也最顯水準的一種能力。


白先勇《八千里路雲和月》(這本書不如他的小說好看,但文字功夫沒得說。還有,書裡披露的一些歷史細節,對我們學習歷史或許會有啟發。)


最後,不忘給自己做個廣告。2019年,我不光讀了97本書,也寫了一部分文章,在《讀者》的支持下,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集《我的廿四書》,收錄我2018年3月至2019年2月為讀者讀書會撰寫的推文50餘篇。京東天貓有售!2020年,還會有新的作品出版。在讀書的路上,我會一如既往堅持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