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 與房價上漲相比,這4件事可能更讓人“關心”,最終會如何破局?

與房價上漲相比,這4件事可能更讓人“關心”,最終會如何破局?

最近,和幾個很久未見的朋友聚了一聚,當大家圍坐在一桌時,自然少不了談及房子的話題。其中,一個朋友就向在座的吐槽起自己的買房經歷:按買房合同應該是2017年就交房,可如今2020年都快來了,自己還是沒能住進去。仔細一問才知道,原來是開發商降低了小區配置,擅自修改了小區規劃,結果導致驗收審批沒有通過,雖然最後開發商答應整改,但遲遲沒有動靜。

買房是一件大事,動輒需要上百萬,可能還需要湊夠六個錢包,所以遇到這種事情誰都會感到鬱悶。其實,最近這兩年,伴隨樓市調整和降溫,房地產高歌猛進的階段漸漸遠去,延期交房、降標減配等買房問題也多了起來。為什麼突然這樣呢?究其原因,房地產處在上升期時,大家都忙著拿地蓋房、買房賺錢,常常忽視了問題所在,而樓市降溫以後才從狂歡盛宴中慢慢緩過神來。

與房價上漲相比,這4件事可能更讓人“關心”,最終會如何破局?

眾所周知,2016年以來房價經歷了一輪大漲,最初以深圳為代表的一線城市率先領漲,隨後二線城市跟漲,2017年下半年三四線以及五六線城市也紛紛迎來上漲。期間,開發商紛紛開啟高週轉模式,投機炒房客賺得盆滿缽滿,根本無暇顧及樓市可能出現的問題。但伴隨2018年、2019年樓市調控的深入,房地產市場進入到了下行期,高房價的“後遺症”開始漸漸出現。

第一,住房質量問題開始不斷出現

牆壁裂痕、裝修材質不達標等住房質量問題,是購房過程中常見問題。最近三年,伴隨融資渠道收緊,不少開發商為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紛紛推出高週轉模式,快速施工,快速回籠資金。顯而易見,高週轉意味著房企過於強調工程進度,比如30天干完的活可能壓到15天,勢必會帶來降標減配和質量問題,往往由購房者買了單。早在去年,綠城房地產建設管理集團董事長李軍就表示,這兩年一直勸同事不要買房,很多同事覺得會錯過買房增值的機會,但卻忽略了這兩年買的房子可能會是最差的。

與房價上漲相比,這4件事可能更讓人“關心”,最終會如何破局?

第二,住房貸款利率上升增加了買房成本

房貸利率關乎買房成本,一直都是調控的重要手段。過去三年,為了抑制投機炒房,快速給樓市降溫,房貸利率整體呈上漲趨勢,而普通購房者的成本同樣也增加了。舉個例子:2016年首套房貸利率基本還是4.9%,過去三年普遍提高了15%,假設同樣購買一套100萬的房子,現在要多支付利息10-20萬。今年8月份,央行確定了將用LPR取代傳統的貸款基準利率,當時央行副行長劉國強明確表示,新的LPR形成機制也不會使房貸利率下降。可預見的是,在樓市調控繼續收緊的當前,房貸利率下調的可能性不大。

與房價上漲相比,這4件事可能更讓人“關心”,最終會如何破局?

第三,棚改貨幣化安置透支了房價上漲空間

過去三四年,棚改計劃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質量,拉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更推動了三四線城市去庫存。其中,從2015年到2018年,貨幣化安置的比例從28%增加到了60%以上,這成為三四線城市房價上漲的重要推力。不過,隨著去庫存任務完成,棚改紅利開始減弱,筆者認為,這對三四線房價而言無異於釜底抽薪,再疊加房價上漲已經大大透支了購房能力,未來或將面臨調整,人口淨流出的城市更是如此。對此,中國社科院在報告中明確表示,三四線銷售可能進一步回落,要防範價格下跌過快。

與房價上漲相比,這4件事可能更讓人“關心”,最終會如何破局?

第四,商鋪遭遇“租不出、賣不掉”的尷尬

伴隨房地產行業的快速發展,除了普通住宅,商鋪也成為了大家投資的“香餑餑”,甚至一度有“一鋪養三代”的說法。但時過境遷,商鋪行情已經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只要有小區就建有配套商鋪,商鋪嚴重過剩,而且在一些城市遠郊區,甚至出現了人少鋪多、爛大街的怪象。另一方面,住宅價格不斷上漲,商鋪價格水漲船高,結果就導致商鋪租金過高,從而使得實體店運營成本增加,拉低了實體店的競爭水平。因此,過去這幾年,商鋪逐漸出現了租不出,賣不掉的尷尬局面。

以上4個問題,將如何破局?

通過上文分析來看,伴隨房地產調控的逐步深入,高房價狂歡盛宴已經逐漸落幕,而“後遺症”也開始顯現。那麼,最終將如何破局?對政策性市場來說,最主要的還是看政策。根據目前的樓市政策導向來看,國家已對未來幾年的樓市進行了明確定調:一是房住不炒的定位不變;二是因地制宜、因城施策;三是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四是加快推動房地產長效機制建設。

與房價上漲相比,這4件事可能更讓人“關心”,最終會如何破局?

通過這四點定調來看,基本可以用“穩字當頭”來形容未來的走向,這意味著房價軟著陸是大勢所趨。在這樣的態勢下,三四線的房子適合自住,但不適合投資,否則只會大大增加持有成本。此外,樓市告別狂歡盛宴,開發商只有提高房子質量,才能獲得市場佔有率,否則只能被市場所淘汰。當然了,隨著投機炒房客被擠出市場,未來利好剛需的局面會逐步形成。

其實,退一步來說,高房價“後遺症”的解決並非一朝一夕就能實現。因此,如果短期內就有買房計劃,筆者建議,購房者應該多看、多問、多考察,儘量避開質量有問題的房子。同時,對長線投資者來說,無論是投資住宅還是商鋪,都應該把地段因素放在第一位,儘量避開缺乏人氣的商鋪,以及人口淨流出城市的房子。那麼,你如何看待這4個問題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