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王懷民:民間文學在介休

介休民間文學“三集成”再版序

幾千年來,中華各民族的民間文化用口傳心述的形式保存了本民族的歷史推演史實、社會生活經驗以及含意深刻、內容豐富的風俗習慣。各族人民通過自己的創作和表演,逼真傳神地展現了自己的藝術才能、審美情趣和理想願望,這種以非物質形態留存的民間文化在歷史的天空中熠熠發光。

位於三晉腹地的介休市,因其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澱而遠近聞名。介休崇文尚賢,“三賢故里”所稱之“三賢”,均在中國文化史上影響深遠;介休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清明寒食節發源地,內涵豐富的介休清明寒食節,影響了整個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的人文理念及紀念方式,如祭祠等;介休綿山屏立,汾水環流,又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著名的人物、名勝、戰事,都留有動聽的故事,優美的歌謠或富有哲理的諺語……介休是一塊民間文化的沃土,蘊藏著豐富的文化寶藏。

如果我們把民間文化這一巨大資源能夠永續保存下去,它將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文化財富。原始的口頭文化是人類最早的藝術創造,是後世文學的源頭。高爾基說過:“最深刻、最鮮明,在藝術上十分完美的英雄形象是民間創作。”植根於介休這塊沃土的民間文學也是一種生活的文化,正所謂“勞者歌其事,飢者歌其食,窮者歌其哀”一樣,都是在自然、自由的狀態下進行的。那些來自於爺爺奶奶的口傳心授的“原生態”的民間文學,如果不及時挖掘採錄,一旦遺失,恐怕將難以再尋覓。當這種源發於生產生活,流傳於口頭語言、滿足於物質和精神需求的民間文化離我們漸行漸遠時,八十年代中期以來,在介休縣文化部門組織下,一批本土專家學者,開展了歷時三年的民間文化的徵集和“採風”活動,使大量散落於民間的文化財富得到及時的收集和保留,讓這些岌岌可危的口頭民間文化生命得以延續,沒有悄無聲息地消失。1991年介休民間文學“三集成”的付梓問世,對繼承和發揚介休民間文化傳統,推動介休民間文學工作的發展起了積極的作用。

“三集成”搶救了介休本土最原始“版本”的民間文化是一件幸事,2003年10月,正式通過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公約》,指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口頭傳說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其中民間文學作為口頭語言的表述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第一位。把它列為首位,我們不難理解,由於口頭民間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傳承性等特點,往往為一個地區所獨有,很難模仿和複製。於是,民間文化的原生態面貌愈發受到有識之士的關注,如今在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熱潮下,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民間文學也再次迎來了繁榮的春天。

“三集成”體量雖不大,卻具有值得珍視的特殊價值:因其集中表現了介休人民在語言藝術上的無限創造力而值得我們一代一代永遠珍視,一首歌謠朗朗上口,能喚起大部分人的共鳴;一句諺語寓意深刻,能勸止許多人的不良行為;一則神話如有魔力,可以堅固民眾的向善心。我們愈來愈感覺到,由歷代父老鄉親創造出來的民間文化,質樸、通俗、簡明、生動,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深刻的思想內容,具有念起來爽口,聽起來親切,品起來有味的獨特魅力;也因其最為真實地積澱了關於宇宙、信仰、歷史、人生等方面的認識和智慧,特別是地方風貌傳說,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一本鄉土教材,它是沒有寫進歷史書的歷史,反映了當時那個時代的風貌,是人類學、民族學等學科研究的最可寶貴的資料。

傳承等於生命,民間文化集中了人民的智慧,寄託著勞動人民單純而又堅強的生活願望,這樣的“天籟之音”,不應該值得我們傳承下去嗎?挖掘、整理、傳承民間文化的事業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仍在繼續著。“三集成”問世已二十多年,散佚嚴重,在青少年中幾近失傳。此次再版,無疑將對介休民間傳統文化的挖掘、保護、傳承、弘揚起到不可估量的效果。對匡正人心,促進介休文明水平的提高意義將十分深遠。“三集成”一書的再版和流傳,隨著歲月的流逝、時代的變遷、科技的進步,在影視和網絡崛起,並對傳統民間文化造成極大衝擊的情況下,民間文化仍是鮮活的文化,它頑強的生命力,將會愈來愈煥發出生命的新綠。對此,我們是深信不疑的。

此次再版,原汁原味地保留了當時成書的每一個元素,旨在尊重歷史,相信讀者有能力從中甄別。

最後,我們必須真心地感謝為“三集成”做出默默奉獻的文化工作者們。

《介休縣太爺的故事》序

王懷民

“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些小吾曹州縣史,一枝一葉總關情。”鄭燮(板橋)以書畫藝術造詣名聞古今,而其為吏只止於縣令,從上面詩作中我們能感受到其愛民、親民的拳拳之心。為官者居廟堂之高則憂其君,處江湖之遠則憂其民,有任事只能,懷仁愛之心,官德必然高尚官績自然不俗。同是為官位高者聲隆,位輕者聲微,然官聲留於史蹟者並不在於官位高下。愛民如子,為民擁戴者雖區區小吏同樣彪炳史冊,為民口口傳頌而不絕。

在歷代官制中最低級別當屬縣令,也即民間俗稱的芝麻官,芝麻官位卑權輕,治所止於一隅,政令局於一方,比作芝麻也算貼切。而在整個國家大機器中直接施政於民者就是這些位卑權輕的州縣小吏,他們距帝王雖遠但離百姓最近,執小政,理民事,處在社會前沿,百姓看得見,聞得著,故稱之為父母官,是否對得起這個稱謂,老百姓心裡有桿秤,冷暖自知。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主題曲唱到:“天地之間有桿秤,那秤砣是老百姓,秤桿子挑江山……”,雖戲謔但飽含哲理。

介休地處三晉腹地,素有陝晉通衢之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歷史源遠,民風淳樸,國內史蹟最早記載介休歷史為周代魯隱公五年(前718年)因史出春秋時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東漢時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時期出將入相五十載的文彥博三位賢達名士而有“三賢故里”之稱,歷史上介休城區有縣置記載的最早是春秋晉頃公十二年的東部建置鄔縣,秦置介休縣數千年來治域、縣名幾有更迭,但無根本變化。歷史悠悠,朝代更迭,人物變換,官場興衰,介休域內留於史蹟者寥寥數人,官聲清譽民間存有口碑者又有幾人?大浪淘沙,存賢德者自然不朽,得民心者亦將永存。介休歷史上確實有幾位縣令於史蹟留名而為民傳誦,如晉惠帝時期的賈渾,因抗擊匈奴,夫婦守節而死,以七品芝麻官而被收入《中國名人大辭典》;還有明萬曆年間介休知縣史記事(介休民間尊稱史公)其任內:興修水利、建立學館,大旱之年捐出俸祿,並動員富戶出糧賑濟災民。他們被介休鄉民樹碑立傳,傳誦至今,其實並沒有做出什麼轟轟烈烈的大事,只是秉職而行,把國家和老百姓的利益放到了第一位,正是這點點滴滴的小事中體現了節操品格,他們的人格品德於當今同樣具有重要借鑑意義。在介休經濟文化建設的重要時期,更需要肯定這種精神,發揚這種品格。

在經濟建設穩步發展的同時大力推進文化強市戰略,挖掘整理介休歷史文化,建設“三賢”精神家園,這是發展的需要也是現實的需要。以史為鏡,古為今用,用辯證的眼光審視歷史,剔除鄙陋取其精髓這是科學的歷史觀,介休這塊土地在悠久的歷史進程中,積澱了豐富的文化底蘊,這方土地的每一尺每一寸都有歷史,每一磚每一瓦都承載著故事。正如此書,娓娓道來,評議樸實,引人入勝,促人思考。此書既是我市文化工作的重要成果,又是幹部廉政勤政的活的教材,在此我要衷心感謝為本書的編輯整理付出辛勤勞動的各界人士,感謝大家為介休的文化發展和幹部思想作風建設做出的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