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0 柏拉圖的愛戀,是脫離肉體超凡世俗的嗎,究竟情為何物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柏拉圖式的愛戀或許人人都聽過,也能大概瞭解到這句話的意義,但在當下的社會情形裡恐怕很難再找出這樣的人了,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柏拉圖究竟是何方神聖吧。

  • 柏拉圖是公元前427年的人,他是古希臘最著名的唯心理論哲學家、思想家,也是西方客觀唯心主義的創始人,他出生在一個還算比較富裕的貴族家庭,早年的求學經歷使得他個人素質涵養極高,文化造詣頗為高深,比如他的:《智者篇》、《法律篇》、《曼諾篇》、《理想國》等,這些著作和思想對後世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
柏拉圖的愛戀,是脫離肉體超凡世俗的嗎,究竟情為何物

  • 其中《理想國》裡,柏拉圖關於完美國度的論說是:共產、共妻、共子。看到這裡,各位看官估計要說:這怎麼可能!純屬瞎扯!這種超乎世俗的見解還真是我等凡夫俗子所不能理解的,也難怪柏拉圖自己都找不到老婆,孤老一生。

柏拉圖式的愛戀也可稱作為“精神上的愛戀”,這種愛情觀點認為和肉體的結合是不純潔的、骯髒的,愛情和情慾是相互對立的狀態,若是愛著一個人,此刻的他就應該完全想不到肉體上要和對方結合,而是隻想和對方的靈魂一起昇華。

柏拉圖的愛戀,是脫離肉體超凡世俗的嗎,究竟情為何物

  • 這句話當然不是柏拉圖說的,只是後世學者對於這位唯心主義哲學家終生未娶的一種猜測。有人也懷疑他是不是一位同性戀,其實對於同性戀一說在柏拉圖的理論中也有著特殊的見解:一個完美的國家應該是永恆不變的,前提就是其人口必須保持在一定範圍以內,如若超過人口既定範圍就無法實行國民直接議政的制度了

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答案就是同性戀,柏拉圖終身未婚估計也是他帶頭實踐著自己的《理想國》理論吧,那要不然呢?但硬要說他是同性戀的話,我個人並不認同。

柏拉圖的愛戀,是脫離肉體超凡世俗的嗎,究竟情為何物

關於柏拉圖對“婚姻”的理解,也可以從他師傅蘇格拉底與他的對話中瞭解一二:

  • 柏拉圖問蘇格拉底,什麼是婚姻?蘇格拉底說,“你去森林裡採一朵最漂亮的花,前提是你只能採一次就不能改了。”於是他跑去森林一眼就發現了自己喜歡的花,採摘下來很是得意,但他繼續往前走時又看見了更多更好看的花,雖然後悔,但也不能改了。當他回去的時候,蘇格拉底就告訴他:你剛才所經歷的,就是婚姻。
柏拉圖的愛戀,是脫離肉體超凡世俗的嗎,究竟情為何物

  • 他又問老師,那什麼是愛情呢?蘇格拉底說,“你又去一趟森林吧,去找一片最精美的綠葉,這一次只能前進,不可後退。”他於是又去了,這一次記得先前的教訓,一路上精挑細選,放棄了很多不錯的選擇,因為他認為前面還有更好的,然而不知不覺的就走出了樹林,最後兩手空空。這次他回去的時候,蘇格拉底告訴他:你剛才經歷的,就是愛情。

也許世間婚姻和愛情一說,也莫過於此吧。正所謂,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本文在此結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