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护国寺中的“碰头食”

在离家门口儿不远的地段,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从早到晚就没有踏实的时候。晚上闲来无事过来溜达溜达,许久没吃“碰头食”了,本来大晚上过来就想来碗豆汁儿,喝完抹嘴儿走人的,好家伙,一进门差点没给我挤出来!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宾客如云、人头攒动有点像掉进蛤蟆坑了!得,扭头出去先外面溜达溜达吧。顺便给大家介绍护国寺“碰头食”。


护国寺中的“碰头食”​(小编亲自拍摄的护国寺街牌匾)

何为“碰头食”呢?其实就是小吃的俗称也可以称作“茶食”。护国寺小吃可以说是代表北京清真小吃特色之一,小吃品种丰富包括艾窝窝、驴打滚、豌豆黄、麻团、焦圈、面茶、杂碎汤、豆汁儿等八十余种,几乎包揽了所有北京小吃,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
护国寺中的“碰头食”​(小编亲自拍摄的护国寺小吃店)

护国寺始建于元代。旧时,每月阴历初八有庙市,汇集了京城有名的绝活小吃摊商。据老辈儿人回忆,护国寺庙会最招人的是拿绕世界的小吃浮摊。摊主们支个布棚,亮出字号,摆上条案、长凳,有的索性把肩挑的担子或手推独轮车找个地儿,庙里一停,边安炉边坐锅,锅旁摆上调料罐、碗筷,这就拉开了“阵势”准备开卖各式京味小吃食品在此争奇斗艳,各展风姿。
护国寺中的“碰头食”​(小编亲自拍摄的护国寺小吃门店)

护国寺位于西城西四牌楼之北,护国寺街西口内路北,且东起德胜门内大街,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全长580余米。是昔北京最繁华的街区之一。护国寺清真小吃因西庙会小吃而得名,要谈护国寺小吃则必从老北京的西庙会说起。护国寺庙会自开至闭,约有300余年的历史。因此,护国寺清真小吃有悠久的历史。


护国寺中的“碰头食”​(小编亲自拍摄的店内客人)
护国寺中的“碰头食”​​(小编亲自拍摄的豆汁儿)

老话儿讲“北京的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先来碗豆汁儿吧,人多没办法,找个角落坐下。看着人来人往的食客,点着各式各样的小吃,希望他们吃好喝好玩儿好。

本文有写的不对的地方请留言指点,也可一起品尝美食,结交天下食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