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析《红楼梦》中的刘姥姥?

雨落薛然梦


塑造刘老老这个边缘角色,曹雪芹的确不是出于一时的心血来潮,而是有大谋略,大格局的。从形式上来说是线索,是证人,是可出可入,可亲可疏,可放可收;从内容上来说是对比,是揭示,是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命运无常。

曹公让冷子兴演说荣国府,就像旅游公司的广告商一样先从一个大面上概括介绍荣国府,勾起读者想一睹荣国府各大景点的欲望,再安排一个具体的导游带着我们每个景点逛一逛。那么谁来做这个导游合适呢?“千里之外,芥豆之微”的一户人家的一个老太太正带着外孙板儿遥遥地走来,准备去贾家投亲呢。就她了,不二人选。

这老太太就是刘老老。“千里之外,芥豆之微”八字极形象,又极沉重。

“千里之外”自然是远。其实,从后来的叙述来看,这刘老老的女婿王家距离贾家并不远,不过是一个市中心,一个市郊区罢了。那么为什么如此夸张呢?用夸张了的遥远的空间距离来书写真实而冷漠的人情距离。民间有句俗话叫“狗尾巴吊棒槌”,用来形容一种捕风捉影的攀亲。门前栓着高头马,不是亲来也是亲,一旦白马红缨去,亲者如同陌路人。这就是人间的世态炎凉。由此足见,刘老老的这趟攀附有多可怜、多卑微。

“芥豆之微”自然是小。其实,女婿王家也是曾经阔过的,不过是像后来的贾家一样,从鼎盛到没落,没落成了乞食者。从刘老老口中得知,女婿王家和金陵王家是连了宗、认了亲、续了家谱的。而今却是一在平地一在天。人情似纸张张薄,世事如棋局局新。没有办法,“八竿子打不着”也得打一打,为了过活,为了一家老小能安全度过这么一个残酷的寒冬,不得不舍却这张老脸。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再次冷酷地证明着刘老老的这趟攀附有多艰难、多酸楚。

有兴趣者可继续浏览拙文——


tianchongxue


读完《红楼梦》后,有人喜欢宝玉,有人喜欢黛玉,还有人喜欢宝钗,甚至有人喜欢晴雯或者宝鹃。但是,很少有人关注这个角色,更谈不上喜欢她,她就是刘姥姥。

刘姥姥,一个“八竿子才能打着”的远方关系,从乡下来到贾府打秋风求救济的老太太,想在等级森严和事故炎凉的贾府有所收获,当真不是件容易的事。她不仅实现了既定的目标,而且还建立了这种“互帮互助”的关系网,的确实属不易。今天,我们一起聊聊《红楼梦》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小角色,刘姥姥。

事实上,作为“四大家族”之首的贾府,想依附他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刘姥姥,无疑是这些人中资格和条件最差的,实在没有多少竞争力。

论关系,她只是由于女婿的祖上,曾经在京时和王家的祖上连过宗而已。至于和贾府的关系,简直比九曲黄河还要拐得远,绝对是“路人关系”;论成本,她带来的那点土特产,估计连贾府的下人们都瞧不上,哪能轮得到过太太小姐们的法眼;论智力,贾府贵为公侯世家,而且还在“宫里有人”,所以希望攀附他们的落魄文人非常之多。比如贾雨村之流,可以和贾赦、贾政等人谈天说地,附庸风雅,哪一个的智力水平不是数倍于刘姥姥。

那么,她能够讨好和取悦贾府上下的唯一法宝,就只剩下了“装傻充愣”和扮演丑角,以“女清客”的身份来娱乐小众,仅限于大观园内的小众们。

刘姥姥的演技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和学习,不像贾府饲养的戏子们,什么龄官啊、芳官啊……,她们自小接受专业训练,而且日日都在排练。刘姥姥的扮丑演出,完全是本色出演,只能以“土”取胜,以“丑”博笑,就如同东北的二人传一样,要得就是“又土又黄”的效果。

刘姥姥虽然没有经过培训,但并不代表她没有经过思考。她深知府中这些不识五谷、养尊处优的老哥们、老姐们和小哥们、小姐们,一定喜欢猎奇,喜欢接触没见过没听过的八卦和小道趣闻。于是,她故意把平常的故事整传奇,把传奇的故事整玄幻,撒丫子一顿猛侃,果然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王熙凤和鸳鸯悄悄商量,故意给刘姥姥一副很沉很长的餐具。她也明知是在故意作弄自己,还极为配合地演出:“这个叉爬子比俺那里铁锨还沉!”为了增加舞台效果,刘姥姥终于适时说出了她的经典台词:“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至此,刘姥姥的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即便是奥斯卡影后也不过如此。

大观园的众人,都把刘姥姥当成一个“取乐儿”的谐星对待,丝毫没有顾及她已是花甲的老人。而刘姥姥也知道自己此行的目的,迫于生计艰难不得已罢了,故意装出种种滑稽可笑的样子。但在内心,她清楚的很,当鸳鸯为她送行时向她开玩笑,刘姥姥吐露心迹:

“姑娘说哪里话,咱们哄着老太太开心,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前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我要心里恼,也就不说了。”

可见,刘姥姥非但不傻不癫,反而内心无比清醒。她在离开大观园的同时,内心的独白一定是这样的:“谁把我当傻子看,谁才是真正的傻子!”。

回答完毕!






文史不假


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中,描写的人物众多,刘姥姥只是个芥豆一样的小人物,但她在小说中的陪衬作用可不小。一,她的三次出场,从她的角度看贾府,由盛到衰的轨迹很淸楚。二,由于她的出现,反衬出贾府仆从之众多,由她看到的王熙凤的权势,反映贾氏两府的显赫。三,刘姥姥显然是曹先生笔下一个典型的农民形像,是社会最底层的人物,谦卑,恭顺,朴实,但又机敏,灵变,诙谐,幽默,追求生存,适应能力很强,为生计傍附权贵,很会来事,能哄得贾家20多两文银,解得燃眉之急。有本事哄的贾府上下欢心,以求得常来走动的契机。四,刘姥姥三次出现,伴随着贾府由盛到衰的全过程。前两次是铺垫,最后一次作用很大。其时恰逢贾家败落,王熙凤之女巧儿要被卖为妓女,刘姥姥出面救了她。贾家没救了,这社会到此也没救了。小说这一笔,似乎给读者留了点希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