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5 護國寺中的“碰頭食”

在離家門口兒不遠的地段,人來人往,車水馬龍從早到晚就沒有踏實的時候。晚上閒來無事過來溜達溜達,許久沒吃“碰頭食”了,本來大晚上過來就想來碗豆汁兒,喝完抹嘴兒走人的,好傢伙,一進門差點沒給我擠出來!真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賓客如雲、人頭攢動有點像掉進蛤蟆坑了!得,扭頭出去先外面溜達溜達吧。順便給大家介紹護國寺“碰頭食”。


護國寺中的“碰頭食”​(小編親自拍攝的護國寺街牌匾)

何為“碰頭食”呢?其實就是小吃的俗稱也可以稱作“茶食”。護國寺小吃可以說是代表北京清真小吃特色之一,小吃品種豐富包括艾窩窩、驢打滾、豌豆黃、麻團、焦圈、麵茶、雜碎湯、豆汁兒等八十餘種,幾乎包攬了所有北京小吃,受到各界人士的喜愛。
護國寺中的“碰頭食”​(小編親自拍攝的護國寺小吃店)

護國寺始建於元代。舊時,每月陰曆初八有廟市,彙集了京城有名的絕活小吃攤商。據老輩兒人回憶,護國寺廟會最招人的是拿繞世界的小吃浮攤。攤主們支個布棚,亮出字號,擺上條案、長凳,有的索性把肩挑的擔子或手推獨輪車找個地兒,廟裡一停,邊安爐邊坐鍋,鍋旁擺上調料罐、碗筷,這就拉開了“陣勢”準備開賣各式京味小吃食品在此爭奇鬥豔,各展風姿。
護國寺中的“碰頭食”​(小編親自拍攝的護國寺小吃門店)

護國寺位於西城西四牌樓之北,護國寺街西口內路北,且東起德勝門內大街,西至新街口南大街,全長580餘米。是昔北京最繁華的街區之一。護國寺清真小吃因西廟會小吃而得名,要談護國寺小吃則必從老北京的西廟會說起。護國寺廟會自開至閉,約有300餘年的歷史。因此,護國寺清真小吃有悠久的歷史。


護國寺中的“碰頭食”​(小編親自拍攝的店內客人)
護國寺中的“碰頭食”​​(小編親自拍攝的豆汁兒)

老話兒講“北京的豆汁兒,旗人的命根兒”先來碗豆汁兒吧,人多沒辦法,找個角落坐下。看著人來人往的食客,點著各式各樣的小吃,希望他們吃好喝好玩兒好。

本文有寫的不對的地方請留言指點,也可一起品嚐美食,結交天下食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