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生普和熟普有什麼區別?

普洱茶茶王茶葉



喝茶或者不喝茶的人,應該都知道,普洱茶分為生普和熟普,可是這生熟之間,到底區別在哪裡呢?為了便於理解,今天就不去說生澀的概念了,用人話和圖片來淺顯地分析。


在歷史上,普洱茶是沒有所謂的生茶或熟茶的,統一都是現在的“生茶”,直到1974年,熟茶才被髮明出來,它的發明人叫吳啟英。

▲熟普發明人吳啟英


為什麼說熟普是被髮明出來的?因為它有一個很重要的工序,叫做“渥堆發酵”,這也是生普和熟普出現分界的最關鍵工序。


什麼是渥堆發酵?通俗一點地說,就是將普洱茶的毛茶堆在一起,在上面灑水,通過溼熱的作用,讓茶葉在短期內(通常是幾十天)快速發酵。


這麼一來,原來生普要十幾年、幾十年才能轉化出來的效果,熟普在一年內就實現了。當初發明熟普技術,目的也是為了縮短生普自然轉化的年限,讓普洱茶在當年就能“熟成”。


生普和熟普,在工序上,前半段是一模一樣的,直到製成毛茶還是一樣的,只是熟普在後面多了一道“渥堆發酵”的工序,於是就有了二者的明顯區別。咱們通過一張圖片來看看二者的區別。

看這樣圖片,生普熟普製作流程是不是就一目瞭然了呢?


說完工藝,咱們來說說二者在品質上的區別。

先來看看生普的品質特徵

外觀:一般是灰白髮黑,品質好的油性較足

口感:口感強烈,刺激性較高。若經高溫,清香水甜而薄,有苦澀感。

湯色:以黃綠、青綠色為主。

葉底:新制茶品以墨綠色、黃綠色為主。活性高,較柔韌有彈性。


再來看看熟普的品質特徵

外觀:以黑褐或紅褐色為主

口感:濃稠水甜,幾乎不苦澀。

湯色:發酵度較輕者多為深紅色,發酵重者以黑褐色為主。

葉底:發酵度較輕者葉底紅棕色,但不柔韌。重發酵者葉底深褐色或黑色居多,較硬而易碎。


來看一組圖片就一目瞭然了。

好啦,以上就是懂茶帝給大家介紹的生普與熟普的區別,希望能幫到大家。


學習更多茶知識,歡迎關注懂茶帝(公眾號:hcyd321),邀請專業人士為你答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