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6 你們知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為什麼爸爸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嗎?答案在這裡!

現在很多人用“喪偶是婚姻”“喪偶式育兒”來描述中國家庭的狀態。聽起來有些危言聳聽,但卻一針見血的指出了中國家庭的癥結所在!

因為在很多家庭中,“父親”這個角色是習慣性缺失的。

這種缺失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缺失。一方面是生活中的缺失,很多父親因為工作養家,經常早出晚歸,沒有足夠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另一方面是情感方面的缺失,即使爸爸在家,大多數都是在忙事情,很少與孩子進行情感上的互動,忽略了孩子的存在。

你們知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為什麼爸爸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嗎?答案在這裡!

然而,有調查顯示,家庭教育中,父親參與的越多,孩子的智商就越高,在學校就會取得更好的成績,在社會上也更容易成功,家庭生活也更加幸福。

中國式精英教育體系創始人田老先生在家長必讀講堂開設的《7堂課塑造高品質原生家庭》中也提到過:“因為性別與思維方式的差異,父親的教育與母親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沒有爸爸的加入,孩子的教育是非常不完整的。”

父親有助於培養孩子沉穩大氣的性格

不得不承認,大部分媽媽的思維方式是比較感性的,而爸爸則是比較理性的,面對各種難搞的局面媽媽表現的都是比較焦躁,爸爸表現有一種臨危不亂的鎮定,情緒也很穩定,所以說如果爸爸陪伴孩子的時間長一些,爸爸處事的方式就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幫助孩子養成不自怨自艾的大氣沉穩的性格。

你們知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為什麼爸爸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嗎?答案在這裡!

父親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智商

媽媽陪伴孩子的時候多半都是講故事呀,簡單的遊戲呀這些,而爸爸更習慣帶孩子玩打球呀,跑步呀等運動的方式,因此養成了孩子愛運動的好習慣。有研究表明孩子的大腦發育離不開外在的刺激,孩子愛運動活動量就多了,受到的刺激也就越多了,聰明程度自然也就比較高了!

你們知道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為什麼爸爸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嗎?答案在這裡!

父親有助於孩子形成獨立人格

相對於媽媽,大多數爸爸往往都採取的是放養模式,而這樣幫助孩子建立獨立、有主見的人格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媽媽們習慣為孩子決定一切,安排好一切,爸爸的心態則是鼓勵孩子自己思考、自己動手,因此,爸爸對孩子具有更強的獨立性!

由此可見,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爸爸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所以爸爸一定要多參與孩子的教育,做一個合格的好爸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