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歷史上的官職互換:自己死都沒想到,互換之後,當天就當上了宰相

唐玄宗時期,開闢了一片盛世之景。但是,由於統治階級逐漸腐敗,所以,內部矛盾愈發尖銳,再加上,民族矛盾的加深,隨即,爆發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戰,史稱安史之亂,唐朝也因此由盛轉衰。

戰爭使天下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劫難,藩鎮勢力割據一方,百姓疾苦邊疆不穩,政局的不安定也使能臣名相少有出現,此時,崔祐甫無疑是其中能數的見的人才。

歷史上的官職互換:自己死都沒想到,互換之後,當天就當上了宰相

說起崔祐甫的家庭出身頗有淵源,他屬於博陵安平崔氏二房的分支。自北朝以來,這一支系就人才輩出,因此在博陵安平崔氏家族中一直佔據重要地位,由於,自小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崔祐甫勤懇上進。

天寶年間崔祐甫通過科舉高中進士,他的為官之路也由此開始。唐代宗時期,崔祐甫升遷至中書舍人,崔祐甫剛烈直率不畏強權的性格,使得他常常與宰相常袞意見不統一而發生爭執。

一次,軍中出現貓為鼠哺乳的事情,眾人皆認為是吉兆,常袞甚至帶領一眾朝臣爭相慶賀。崔祐甫卻認為:捉拿老鼠才是貓的本職,貓去哺乳老鼠就像為官不去懲奸除惡,反倒助其風氣滋長,應當反省自身,查處貪官汙吏。

歷史上的官職互換:自己死都沒想到,互換之後,當天就當上了宰相

之後,代宗聽取了他的意見,而駁斥了常袞的臉面,自此,常袞便對崔祐甫懷恨在心。但是,這僅僅是開始,之後發生的一件事才更讓常袞仇恨不已。

代宗去世時,常袞感念於代宗生前對自己的提拔和任用,便提議隆重舉行代宗的喪禮。不想,此舉卻遭到了崔祐甫的反對,他認為,此時天下的時局正處於動盪不安的關頭,百姓艱苦朝廷困難,喪禮不宜過於隆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兩人誰也不肯讓步,卻又爭執不出結果。

歷史上的官職互換:自己死都沒想到,互換之後,當天就當上了宰相

常袞以輕視國家禮儀典制的罪行向唐德宗彈劾崔祐甫,並且,請求將他貶到偏遠的潮州任職,然而,德宗僅僅將崔祐甫謫至河南,任少尹。

沒成想正是在下詔令上出了岔子,一般下詔令都要同時知會其他宰相的意見,只有幾方共同署名詔書才可頒佈。但是,常袞素來倚仗其手握實權,常常大筆一揮就替他們署了名,這次也不例外。

只是等到貶黜崔祐甫的詔書發出之後,卻遭到了同為宰相郭子儀、朱泚的雙雙反對,二人一同向德宗進言,表示崔祐甫不應被貶。

歷史上的官職互換:自己死都沒想到,互換之後,當天就當上了宰相

德宗這才知道事情始末,他憤怒於常袞的欺君罔上。於是,下令罷免常袞的宰相之位改任河南少尹,空缺的宰相則由崔祐甫接任,至此,崔祐甫也算因禍得福。

按照慣例,德宗服喪期未滿,處理諸事多有不便,出於對崔祐甫的信任,將一切政務交由崔祐甫代為處理。崔祐甫不負所托,他多有智慧謀略,理事公正嚴明,為德宗減輕了許多負擔。

常袞任宰相時凡前來求官者皆被拒絕,雖然減少了腐敗的滋生,但是,常常一些兼備才華的人也未得到重用。崔祐甫繼任以後不再沿襲此舉,而是不分親疏遠近,只要才華橫溢能力出眾者,皆可入朝為官。

歷史上的官職互換:自己死都沒想到,互換之後,當天就當上了宰相

德宗曾經質疑崔祐甫選任熟人的行為,崔祐甫則表示,因為,熟識所以更能知其品行,也就能夠判斷是否有能力勝任職務,唐德宗聽後後十分認同。

當時,神策軍使王駕鶴手握重兵,權勢極大。德宗稱帝后,想要派白志貞去取代他,但是,又擔心他發動政變。於是,崔祐甫便設計叫來王駕鶴,並故意拖延時間,等到王駕鶴得知實情後,白志貞已經趕到軍中上任,王駕鶴的軍權被罷免。

德宗初登大寶,根基尚不穩固。淄青節度使李正己便以獻錢三十萬緡為藉口,試圖查探新皇帝的態度。德宗知道李正己並非出於真心,因此沒有答覆。

歷史上的官職互換:自己死都沒想到,互換之後,當天就當上了宰相

正在德宗左右為難之時,崔祐甫道“陛下不如遣使慰勞淄青軍,將他要進獻的錢財轉賜將士。李正己如若照辦,士卒必感激皇帝之恩;如果,他不照辦,則會自招怨恨,引起部下不滿。而且,這樣做也能讓各處藩鎮知道朝廷不看重錢財。”

德宗同意了他的建議,李正己得了教訓,之後,自然也就對朝廷產生了敬畏之心。

因崔祐甫才能出眾,自他出任宰相之後,受到大規模的戰爭重創的唐朝出現了少有的復興之象,政局也得到空前改觀。不過,遺憾的是,崔祐甫60歲便因病去世了,一代名相的政治生涯由此落下帷幕。

崔祐甫墓誌在洛陽出土,時間不詳,現藏於河南博物院。

歷史上的官職互換:自己死都沒想到,互換之後,當天就當上了宰相

其墓誌志石呈四方形,高、寬各107釐米,厚21釐米。蓋為盝頂,由國子丞李陽冰篆蓋“有唐相國贈太傅崔公墓誌銘”3行12字,四周陰刻花草紋。志文隸書,38行,每行42字,首行題“有唐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常山縣開國子、贈太傅、博陵崔公墓銘並序”,吏部侍郎邵說撰文,前河南府潁陽縣丞徐珙書寫。

『《資治通鑑·卷二百二十六·唐紀四十二》、《新唐書·卷一百四十二·列傳第六十七》、《舊唐書·卷一百一十九·列傳第六十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