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清朝能夠入駐中原,最後統一天下,是僥倖,還是歷史必然?

武小六dream


只能說他們佔據了天時地利人和,明朝晚年內部混亂,農民起義此起彼伏,明朝後期統治者大多不作為,封建王朝的命運好壞很大因素在於統治者是否清明,在同一時期的清朝確相反,內部完成統一,領導者雄心壯志,收攏人才,最終打敗了明朝


小李o


其實現在 很多人都認為,清朝能夠入主中原,都是吳三桂那混球放清軍進來的。這才導致清軍能這麼迅速的佔領中原。這其實是我們的認知錯誤,山海關似乎成為了擋住清軍的有力保障。


事實卻不是如此,絕對不是僥倖。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四月七日,清朝調滿、蒙、漢兵,幾乎傾巢出動,由多爾袞率領南下。此次清軍的行軍路線,計劃仍採用過去入關南下的路線,即繞過山海關,由突入。四月十五日,清軍進至翁後接到鎮守山海關的明遼東總兵吳三桂的“乞師”書,立刻改道向山海關進軍。

可以說之前清軍就已經繞過山海關來攻打,這次遇到了吳三桂求他們來攻打李自成,這也是意外之舉,就算不入關他們也能進中原,只是慢了些。

四次繞過山海關,經驗豐富

而且從1629年開始到1642年,這之間13年時間,清軍四次繞過山海關劫掠,攻克88城,掠走數以萬計的金銀財寶、綾羅綢緞、各種物資,擄走幾十萬人口,為清朝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順便還讓崇禎帝殺了袁崇煥,除去了勁敵。

尤其是第四次繞過山海關,

皇太極再次派阿巴泰、圖爾格等統兵叩關。這次也是兵分兩路,左路軍從界嶺口毀邊牆而入,右路軍自黃崖口(北京密雲東北大黃崖口)攻破長城入關,攻克薊州城。清軍一路南下,如無人之境,攻克曹、濮,山東等諸州縣,滋陽王、安丘郡王、陽信郡王以及樂陵郡王等數位藩王被俘,魯王自殺。清軍所向披靡,但是仍然沒有留在關內,而是劫掠一番從懷柔出關,返回遼東。

可以說清軍直接跑到山東來搶劫了,為什麼不攻佔城池呢,就是怕被關門打狗,所以才搶一下就跑。

至於清軍入關也是歷史的必然,李自成攻佔北京後,吳三桂就成了兩邊爭奪的肥肉,本來已經打算投降李自成,可不知怎麼回事,吳三桂半路變卦,又跑回去佔領了山海關,引清軍入關,李自成瞬間處於劣勢,被逼放棄北京。此後,清軍攻佔北京,打仗無往不利,順利佔領了中原大部。

這也是歷史必然啊。


歷史研究課


絕對是歷史的必然

清軍入駐中原是明清革鼎之際的一個重大的事件,是關係明亡清興的一個分水嶺,因為它的出現,不僅改變了深居東北一隅的滿族的歷史,更是改變了中國隨後兩百多年的歷史進程。

1、入關前大明王朝基本社會情況


明朝自中期以後便開始慢慢的走向了下坡路。閉關鎖國,宦官外戚趁機干政等一系列的事情的發生。到明末的時候更是有增無減。另外,崇禎繼位後的幾年到十幾年間,西北地區的多年大旱,無數人流離失所,難以為生,其結果直接導致很多人鋌而走險,選擇以叛亂的形式來獲取生存下去的機會,而崇禎為了鎮壓叛亂卻加徵賦稅,結果就形成了惡性循環。最終形成了四股主要的政治力量在中國大地上進行著角逐。

除此之外,西方殖民者也早已經把侵略的魔爪伸向當時的大明王朝,荷蘭殖民者侵佔了臺灣;沙俄侵略者於清軍入關的前一年也已派出遠征隊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可以說彼時的中華大地早已處於外敵的威脅和內政的混亂的險峻形勢下。

而此時除清朝一方外,另外三方的所建立的政權,由於自身的侷限和弊端都無力承擔統一中國的重任。因此這一重任就歷史地落在了清朝一方。而清朝一方要實現這一歷史任務的條件,那就是必須要入駐中原。

清軍入駐中原不僅改變了清朝和滿族的命運,也改變了中國的歷史命運。它結束了中國四分五裂的局面實現了國家統一。促進了社會的進步。


說歷史講考古


清朝可以入主中原最後統一天下是僥倖還是必然必然?

我認為是僥倖!

清朝可以入主中原最後統一天下是僥倖還是歷史必然?

1.我們從當時的政治情況來看,清朝實行的是八旗制度,而清朝初實行的是八旗制度,當時努爾哈赤實行的這個制度就是八旗起源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伴而行的狩獵活動因人數增多而需統一指揮,其指揮者稱為牛錄額真,這個多人集體即稱為牛錄。女真人在對外防禦與征伐過程中採取了以牛錄額真統領牛錄的組織形式,從而牛錄組織具有了軍事職能。為便於統一指揮大規模的圍獵或作戰,需將若干個牛錄組成一個更大的單位,以旗幟為標誌作導引而不使方位錯亂。旗幟在滿語中稱為“固山”,因而這個高於牛錄的最大的單位即稱為固山,漢語稱“旗”。當時先後侵略很多次明朝。收穫的各種財產按照作戰貢獻分配。加上當時關外苦寒的地方,所以導致全民皆兵,人人敢戰。但是女真人口不足百萬,漢人投降過去就是奴才,所以中園王朝是很不歡迎的。

2.我們從經濟方面分析,當時的明朝中葉后土地兼併嚴重,財產都集中在官員和商人手裡,朝廷的稅收越來越越來越少。明朝末年,天下大旱,蝗蟲,寒冷。修復寧錦防線,大淩河防線,遼響越來越多,用錢財的地方越來越多。財產跟不上。

3.我們從軍隊戰都力可以分析,明朝中葉後期後,衛所制度糜爛。在軍中開始實行家丁制度。將領吃空餉,喝兵血。軍隊的戰鬥力直線下降。

4.我們從農民,環境可以分析,明朝末年,華夏處於小兵河時期,用財產的地方多,最後加的賦稅全部農民頭上(中國古代大部分是農民,農民的一年的收入,都是地裡長出的莊稼),沒有了收入,最後賣兒賣女,成為有的流民,誕生了很多流寇。

5.我們從皇帝和官員的不作為,崇禎皇帝上位後,急於求功,催促將領,導致了盧升象,孫傳庭等優秀將領的戰死。皇帝在位17年,換了19個首輔(宰相)。明朝的文官,黨爭厲害,要是不融入他們,就會被下野(帝師孫承宗下野)。官員們流戀於青樓之間,不作為。

6.我們從個人對國家的忠誠度來看。明末的晉商(就是後來的清朝的八大皇商)通敵買國,明末第一大黨東林黨多人通敵賣國。林末的將領祖祖大壽,吳三桂等遼西將領通敵。

7.我們從當局者的態度來看,在當時的陝西,四川,山西官兵在和流寇作戰。在遼東的地區,官兵在和女真人作戰,在江南的蘇杭等地,官員依舊過著酔夢生死的生活。

8.我們從農民起義軍看,李自成率領麾下,攻破大明王朝的首都北京,崇禎皇帝上吊自殺,攻破京城後,李自成的部下將領殺害百姓,搶劫士紳和官員。(中國古代皇權不下鄉,靠這些士紳管理)不得人心。這裡也誕生了一個故事(“慟哭三軍皆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吳三桂投降清朝。

所以小編認為,明朝滅亡是必然的,但是是清朝入關,一統天下帶有很大的僥倖。





小灰學歷史369


大清入住中原絕對是運氣,崇禎皇帝稍微給力,大明不會亡。

大明雖沒落,但是其人口,佔地面積巨大,女真人雖強,戰地面積小,可戰兵馬就幾十萬,經不住持久戰,和大明不是一個量級的。大清能入住中原的運氣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一、崇禎帝能力問題,崇禎帝喜歡猜忌,不會識人善用,他手下不乏能征善戰之人,袁崇煥、賀人龍、祖大壽、盧象升等皆猛人,崇禎帝關鍵老犯渾,讓大將枉死,自費武功。其他聰明人,不敢跟著崇禎混了,崇禎啟用你的時候,就是離死不遠的時候,破北京時,沒人勤王,左玉良手握八十萬大軍竟然按兵不動。

二、自然災害,崇禎帝也是夠背的,在位幾年,連年乾旱,顆粒無收,農民揭竿而起,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軍拖垮朝廷,李自成更是攻破北京,滅了大明,其實李自成本意不是滅大明,只是想讓崇禎封他西北王,可朱家皇帝骨頭硬,不封異姓王,李自成一衝動,給我攻北京,沒想到竟然給破城了,順便霸佔陳圓圓,吳三桂倒戈,假如崇禎帝封李自成為西北王讓李出山海關,火併女真人,崇禎坐收漁翁之利,豈不美哉。

三、李成梁擁兵自重,養虎為患。努爾哈赤的軍事才能是李一手調教,八旗騎兵更是仿製李的軍隊建成,李成梁一己之私,為大明買下了禍患。


饕餮中國


清朝入駐中原,統一天下,決不是僥倖,而是其三代人,四位領導人不懈努力的結果。


一,努爾哈赤的“伐大樹”策略

努爾哈赤是個相當牛逼的人,他最大的功績就是統一了女真各部,建立了後金國,為後代進取中原打下了基礎。努爾哈赤為了統一女真各部,從萬曆十一年他25歲起兵為祖為父報仇,到萬曆四十四年他建都赫圖阿拉(撫順),共用了33年,他的策略是“伐大樹”,“欲伐大木,豈能驟折,必以斧伐之,漸至微細,然後能折”。“欲一舉滅其勢均力敵之大國,豈能盡滅之?先剪除其外圍部眾,獨留其大村(都城),如此,則無僕何以為主,無民何以為君”。不斷地削弱對手,最後消滅對手。

他滅女真各部尚且如此,對付明朝也是一樣的,所以他生命的最後十年,就是蠶食明朝在遼東的土地。


二,皇太極雄才大略,是清軍入關,統一天下的關鍵人物

皇太極是清朝能夠入主中原的關鍵人物。他最大的功績有兩個:一是收服漠南蒙古,造成滿蒙聯手,南向爭天下,二是改國號為清,籠絡漢族,重用漢族文人與降將。

皇太極建立了蒙古八旗,漢軍八旗,擴大了他的統治基礎。他的胸懷是很大的,末代蒙古大汗林丹汗被皇太極打敗,死在甘肅,林丹汗的兒子額哲投降後,皇太極封其察哈爾親王,並且將女兒嫁給額哲,其實就是希望察哈爾部為他打天下。

為了收降祖大壽,皇太極可以說是展示了極大的誠意。祖大壽在大淩河之戰後投降清朝,皇太極對祖大壽等降將用最高的抱腰禮迎接(大概跟西方人的擁抱貼面相似,據說是要單膝跪地,擁抱貼面),後來祖大壽叛回錦州,皇太極依然一再攻心,最後錦州城破以後,祖大壽再次投降,皇太極也沒有殺他,依然封了他的官,只是沒有再重用。祖大壽後來一直活到順治朝。

為了收服洪承疇,皇太極動了用所有的人去勸降,據說還有他的老婆,最後洪承略歸附。

從皇太極這樣處心積慮地籠絡蒙古與漢人,乃至於改國號為清,就可以看出他有了入主中原的志向。但是歷史的戲劇性在於,1643年,就在清軍入關的前一年,皇太極猝死了,據說是腦溢血或者心臟病。


三,多爾袞與順治的努力

1644年,李自成進京,崇禎帝吊死在煤山。而李自成又缺乏政治頭腦,逼反了吳三桂,一直關注著中原局勢的清朝當局立即順勢而為,抓住吳三桂的借兵請求,收降了吳三桂,山海關之戰大敗李自成,然後一路追擊,第二年李自成就在湖北兵敗而亡。在這個過程中,清朝不斷地招降漢族降將,最後吳三桂1662年在昆明絞死了南明永曆帝,鄭成功敗走臺灣,清朝完成了對中國大陸的統一。


四,李自成的脆弱

1637年,李自成還是個帶著17人逃到商洛山中的失敗者,但是次年皇太極入關劫掠,削弱明朝的國力,李自成得到了喘息之機,明軍還要對付張獻忠等農民軍,1639年,李自成趁機帶領幾千人馬殺出商洛山,在短短的五年時間裡,戰河南,陝西,由山西入居庸關,攻入北京。可以說贏得太快,幾乎等同於流寇,沒有建立鞏固的根據地,所以一敗塗地,一年就滅亡了。

李自成的團隊也是不牢固的,他的合夥人羅汝才被李自成殺了,他軍師牛金星和宋獻策投降了清朝,沒有堅強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與清朝的團隊完全無法比。


五,南明政權的內亂

與清朝強大的軍事實力和高超的政治策略相反,南明政權可以說是兩者皆無。先是為了誰做皇帝,一場文官集團的內亂,大大削弱了凝聚力,最後選定弘光帝在南京即位後,江北四鎮的軍隊竟然在清軍面前直接投降,還把弘光帝送給了清軍;隆武帝即位後,他的主要依靠力量,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又懷有私心,最後逼得隆武帝出走,在贛州被俘,絕食而死,鄭芝龍還被清軍誘降;永曆帝即位以後,隊伍原本越來越少,地盤越來越偏,依然不團結,內部傾軋,互不配合,即使是李定國與鄭成功這樣的名將,也沒有統一的聯合作戰,所以鄭成功北伐時候,在南京功敗垂成。南明換了三個皇帝,每一個都是先敗於內訌。


可以說,在明朝末年這場大亂世中,只有清朝具備了足夠的主觀力量與客觀力量,做了最充分的準備,花了最長的時間,其它的團隊真的是上不了檯面,只能陪打。


再思樓紀


清朝能夠入主中原,最後一統天下,應該說是歷史的必然,但是,其中包含著極大的僥倖成分。

因為明朝政治高度腐敗,軍制糜爛敗壞,再加上明末連年災荒,流民起義烽火四起,關外清軍不斷侵犯,使得明朝政府左支右拙,內外交困,最終在李自成農民起義軍的打擊之下,明朝的統治覆亡了。

清朝統治者抓住了這一歷史良機,採取了一系列正確的政治措施,進入山海關,逐鹿中原,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清朝的勝利,可以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但是,其中具有極大的僥倖成分。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1.李自成大順政權政策措施失誤,而李自成本人在勝利面前頭腦膨脹,驕傲輕敵。

李自成軍事上的失誤:

作為當時漢族武裝中力量最大的一支隊伍,李自成擁有百萬大軍,可謂是兵強馬壯;但是,李自成在進軍北京的時候,並沒有認識到在消滅了明軍的重兵集團之後,遼東的滿清軍隊已經成為大順政權的主要敵人;他在消滅了孫傳庭的秦兵主力以後,頭腦極其膨脹,盲目地以為中國北方已經可以任由自己馳騁縱橫,再也沒有對手了。在此思想的主導下,李自成進軍北京之時,沒有集結太多的兵馬,僅率老營主力十幾萬人,兵分兩路,開始了征程。

而在西北地區、湖北德安四府、河南等地,李自成留下了大批軍隊,為下一步進軍江南、統一全國作準備。

因此,在山海關大戰之時,由於一路分兵駐守各地,還要分兵保衛北京,李自成帶到山海關的兵力並不多,大概有5、6萬人馬。這些人馬可以打敗吳三桂的關寧軍,卻無法抵擋10幾萬清軍的偷襲。

李自成政治上的失誤:

在進入北京之後,其實明朝的官紳階層已經歸心於李自成了,都在盼望李自成建立新朝、恢復封建統治秩序。可是,李自成大順政權未能完成農民起義向封建統治的轉變,一味延續過去“打富濟貧、追贓助餉”的老政策,對明朝官紳進行了嚴厲地打擊,使明朝官紳階層大失所望,從而在李自成兵敗山海關以後,他們紛紛起來發動叛亂,響應清軍的進攻。

明朝官紳階層發動的叛亂,使李自成措手不及,狼狽不堪,只得一路潰退回陝西。

2.農民起義軍內部傾軋,李自成、張獻忠關係破裂,未能聯合抗清。

由於李自成過早地剷除羅汝才、賀一龍等農民軍領袖,導致張獻忠、老回回馬守應等農民軍對李自成避而遠之。後來,在李自成被清軍一路追擊之時,各路農民軍都持幸災樂禍的觀望態度,無人去援助李自成。

最終,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軍被清軍各個擊破,李自成、張獻忠先後犧牲了,龐大的農民軍隊伍失去了領袖人物,陷入群龍無首的境地,大部分投降了清軍。

3.南明朝廷延續了朋黨之爭,內部鬥爭激烈,沒能形成對外抗清的合力。

南明小朝廷自建立之初,就烏煙瘴氣,黨爭激烈。以東林黨人的復社與閹黨的鬥爭繼續進行權力鬥爭。雙方你來我往,互下絆子,鬥得不亦樂乎,完全不顧清軍的耽耽虎視。

4.南明重臣大多昏聵無能,不能擔負起反清復明的歷史重任。

南明朝廷中的重臣史可法、何騰蛟、瞿式耜等人,都不具備力挽狂瀾的政治能力。他們一味沉溺於“借虜平寇”的幻想,一廂情願地企盼著與清廷劃江而治。結果卻是錯失良機,未能乘勢出兵河南、山東等地;而清軍在打敗了李自成、張獻忠之後,轉過頭來就消滅了南明幾個小朝廷。

4.抗清將領在取得勝利、形勢大好之際,往往莫名其妙地驕傲輕敵,招致慘敗。

南明並不是沒有取得過勝利,清軍也不是一帆風順。但是,抗清將領們的幾次驕傲自滿,給清軍以可乘之機。

劉文秀保寧慘敗、李定國新會之敗、鄭成功南京城下的大敗,都是在即將大勝之際,因為主帥在一路獲勝的情況下,喪失清醒的頭腦,驕傲輕敵,給了清軍喘息的機會,最後為清軍所乘,大敗而回。

5.孫可望利令智昏,挑起內訌,喪失了反清鬥爭的大好形勢。

孫可望是南明最有才幹的領軍人物。他是真正的軍政全才,尤其擅長政務處理。他一手建立了大西南反清基地,把大西軍餘部訓練成為打擊清軍的骨幹力量;他聯明抗清,對西南地區的明朝軍閥勢力毫不手軟,一律重拳出擊,予以消滅;使得永曆朝廷能夠做到軍令政令的統一。

在孫可望的主持下,以大西軍為主的南明軍隊大舉反擊,一度打得清廷準備放棄西南七省,與永曆朝廷劃江而治。

但是,在勝利面前,孫可望頭腦膨脹起來,再加上南明一些投靠孫可望的無恥文臣的不斷慫恿,孫可望竟然企圖廢掉永曆帝,由自己取而代之。

孫可望的野心遭到李定國、劉文秀的反對,最終釀成了南明軍隊的一場大內訌。孫可望在內訌中失敗,眾叛親離;激怒之下,孫可望為了報仇,竟然投降清軍,作了可恥的帶路黨。

孫可望的內訌以及叛變投敵,給南明抗清鬥爭帶來了最嚴重的惡劣影響,使大西南反清鬥爭從此走向失敗。

6.清廷政治策略得當,使明朝官紳階層盡心竭力地為滿清統治者服務。

由於清朝統治者的政治策略極其得當,洪承疇、吳三桂等明朝降臣對其忠心耿耿,甘願效盡犬馬之勞。而且,明末清初有個特別奇怪的現象:明朝軍隊看上去不堪一擊,可是一旦他們投降了清軍,掉過頭來鎮壓反清鬥爭的時候,立馬就變得戰鬥力極強,兇殘無比。他們在清朝統一中國的戰爭中,為滿清統治者立下了汗馬功勞。

結語:清朝得天下,有自己政治措施得當的一面;也有南明朝廷腐敗不堪的一面。應該說,清朝統一天下,是歷史的必然,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清廷確實是有很大的僥倖成分。


品茗讀史


題主好

滿清入主中中原是歷史規律的重用下必然的結果,僥倖只是加強了歷史必然這種說法。

公元1644年是中原大地熱鬧非凡的一年,大明,大順,大清,大西四個政權相互交鋒,都在追逐誰才是中原最強的政權。

清朝入駐中原的前夜,大明朝的最後一任皇帝崇禎帝在17年,這是17年崇禎帝兢兢業業,勵精圖治,可惜用人不當,加上自己剛愎自用,明朝內部卻也是一片腐敗,官員們人人自危,面對李自成的大順軍卻無可奈何,1644年明朝這輛列車到站了李自成攻破北京,大舉入侵,崇禎帝自縊於煤山,明朝滅亡。

山海關守家吳三桂,打著為崇禎帝報仇的幌子,其實是為了擊敗李自成的大順軍,藉機放清軍入關,從此清軍入無人之境,輕鬆擊敗李自成,此後順治帝即位後,下令多爾袞進駐北京,正式成為中原地區的正統政權。

清朝入駐中原始正好搭上了歷史規律的列車,而明朝已經不再符合歷史規律的需要,自然也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小歷史課堂


明朝滅亡是必然的,清朝一統天下相對來說很多的偶然。

首先說明朝從仁宣以後,歷代的皇上都是奇奇怪怪的,好什麼的都有,什麼做木匠的,養獅子老虎的,什麼喜歡大齡剩女的,求仙問道的。

就是沒有一個愛好當皇上的。

這就是所謂的歷史週期律吧。政權都會經歷興衰,像波紋似的上下起伏,每當老百姓快要絕望的時候,啪嚓死一皇上,改朝換代。新君登基,大赦天下。開恩科。一大堆好處。老百姓又重新燃起希望。等啥時候在上來啥皇上,老百姓都不興奮了,再加上點天災人禍。那就離改朝換代不遠了。

從當時形式來看,有很多種可能。如果崇禎不死。跑到南邊。

如果李自成進了北京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和吳三桂聯手。

但是從長遠來看,還是清朝統一天下。

因為天下的大勢在清朝這邊,他們思想更直接,就是攻城掠地搶地盤,而明朝裡面自從崇禎死了以後,南明小朝廷四分五裂,各打各的旗,各吹各的號。

李自成進了北京一系列錯誤的做法,之間把他帶進墳墓裡了!


帥墩墩很實在


導語:可以肯定的是明朝的滅亡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而清朝能夠入主中原最後一統天下,我認為具有一定的偶然性。這種偶然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袁崇煥之失

身為薊遼督師的袁崇煥,雖然沒有經天緯地之才,但也是駐守邊防的一員大將。在天啟六年取得了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的勝利後,名噪一時。除此之外,他還做了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就是殺害了左都督平遼總兵官毛文龍,引發了“己巳之變”。致使崇禎凌遲處死了袁崇煥。

從當時的情況來看,清兵一直覬覦明朝江山,在這個比拼兵力時候,明朝的一兵一將都尤為重要。而袁崇煥的所作所為實際上是迫使崇禎自毀長城,在關鍵時刻做出了一件親者痛仇者快的事情。雖然袁崇煥之死,對明朝的滅亡與否無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但崇禎此舉無異於陣前斬將,或多或少加快了明朝滅亡的步伐。

二、李自成之禍

從李自成的成功及其最終的失敗來看,其自身的侷限性是非常大的,說白了就是根本沒有一統天下、奪取江山的雄心壯志。當他帶領農民起義軍勢如破竹打到北京城下時,主動上書向崇禎皇帝議和。議和的條件有三條:一是割據西北地區;二是封王;三是要錢百萬犒軍。活脫脫一個土匪頭子的思維。李自成作為農民起義軍的代表,能夠一鼓作氣打到北京,兵臨城下與皇帝談判,說明明朝的社會矛盾已經非常尖銳。即便沒有李自成,也會有張自成、王自成等,這體現了明朝的滅亡是歷史規律發展的必然。這種必然性雖然不可避免,但可以通過一些方法使其延長和滯後。這個時候,基於國家的形勢,崇禎皇帝應該先應承下來,至少也應該先默認以圖緩兵之計。然而,崇禎接到李自成的書信後勃然大怒,斷然拒絕。隨後北京淪陷、京師淪陷。

三、放棄遷都

當李自成兵臨北京城時,左中允李明睿向崇禎建議,暫時放棄北京,遷都到南京再圖東山再起。此事在朝堂之上經過文武大臣商議後,崇禎最終放棄了遷都。這其實又是一個明朝能否快速滅亡的轉折點或者機會。如果崇禎接受建議遷都到南京,那麼即便北京淪陷,明朝至少還有半壁江山,仍然大有可為。即便朝廷不遷都到南京,這個時候,崇禎如果把自己的皇子皇孫等皇室、後宮遷到南京,那麼即便北京淪陷,崇禎上吊,那明朝也不可能那麼快速滅亡。

四、吳三桂反叛

明朝京師淪陷以後,吳三桂也感到大勢已去。如果李自成一統天下安撫吳三桂,那麼吳三桂也很有可能成為李自成手下的得力干將,仍然駐守山海關,清軍仍然無法輕易入關。然而李自成治軍不嚴,部下匪性不改,強佔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並殺害了吳三桂的一家老小。因此吳三桂在山海關變守門為開門,指引清軍入關,最終成為清軍的開國功臣。也使得吳三桂成為歷史上具有很大爭議的人物。甚至背上漢奸的罵名。

結束語:如果崇禎不殺袁崇煥、如果崇禎招安李自成、如果崇禎遷都南京、如果李自成善待吳三桂家屬,那麼明清兩朝的歷史會不會重新改寫呢?歷史沒有如果,因為所有的如果都是偶然的,但所有的如果一旦變成了一種現實,那麼加起來就變成了必然性。所以說明朝的滅亡是必然的,而清朝能夠入主中原,最後一統天下卻是偶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