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1 赫鲁晓夫对苏联有着什么贡献?

骄然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赫秃对于苏联有着非常巨大的贡献,甚至可以说是苏联历史上贡献最大的领导人之一。

第一,赫鲁晓夫坚持集体领导。

赫鲁晓夫上台第一件事,就是批判斯大林的专制。

但赫鲁晓夫不是同斯大林有什么私人仇恨,而是借此消除了苏联的一人说了算的制度。

斯大林时期,国家大事基本就是斯大林一个人说了算,其他人只能建议,无法决策。

然而,一个人就算再牛逼,终究也有失误或者不擅长某件事的时候。

比如斯大林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错误的将苏军集结在边境附近,导致迅速被德军包围歼灭几百万,苏联差点因此亡国。

而当时包括朱可夫等将领都指出部署的错误,要求将主力收拢到莫斯科附近,利用部分军队迟滞消耗德军,最终像当年拿破仑一样在莫斯科附近决战,一举击溃疲惫的德军。

但斯大林不采纳,朱可夫他们的话连屁都不算。

此后,苏联就是集体领导制度,讽刺的是,这导致了赫鲁晓夫自己被大家推翻,却让苏联保持了政治的稳健。

1958年,赫鲁晓夫将中央委员会会议的人数扩大到数百多位官员。1962年,赫鲁晓夫将省的党委划分为两个平行的机制,它们分别负责农业和工业。这在某种程度上带来管理上的混乱,但也避免权力的过度集中

在赫鲁晓夫时期到苏联灭亡,苏联并没有做出什么重大的决策失误,就连入侵阿富汗也只是保持10万军队规模,而且打不赢就撤军。

第二,经济改革。

赫鲁晓夫执政期间,尝试对苏联的经济,特别是农业进行改革。

虽然改革有很多问题,然而成绩也是明显的。

1951年-1955年间,苏联的粮食的年平均产量为3850万吨。

赫鲁晓夫改革以后,1961年-1965年间,年平均产量达到1.303亿吨,增长近50%。肉类的年平均产量由570万吨变为930万吨,增加60%以上;奶类年平均产量由3790万吨变为6470万吨,增加70%以上。农庄庄员的生活明显改善,1955年的平均月收入为25卢布,1965年达到51.3卢布。

工业方面,进步也非常明显。

1951年-1965年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0.7%。钢的产量从3810万吨增长为8500万吨,煤从3.2亿吨增为5.5亿吨,石油从5280万吨增为2.23亿吨,电力从1340亿度增为4590亿度。工人的生活得到改善,平均月工资从1955年的76.2卢布上升到1965年的104.2卢布。

第三,减少国家军费开销。

赫鲁晓夫同美国搞缓和的目的,是为冷战对峙降级,以避免苏联过于被军事竞赛拖垮。


1955年-1957年苏联单方面将军事力量削减超过200万人,1958年裁减30万人,1961年赫鲁晓夫宣布继续裁减120万人的军队。这引起苏联军界人士的极大不满。

虽然裁军,但关键武器发展仍然迅速。

1957年10月4日苏联成功发射第一颗地球人造卫星史泼尼克一号,标志着美国苏联太空竞赛的正式开端。

1961年4月12日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进入地球轨道,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人类,显示苏联强大的国力和先进科技。

第四,外交缓和。

赫鲁晓夫多次访美,同美国建立了相对友好的关系。

赫鲁晓夫甚至不惜同梦露晚餐,要求去迪士尼乐园,以降低美国民众对苏联的反感。

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赫鲁晓夫不惜丢面子,主动服软,为军事对抗降级。

在赫鲁晓夫时代,美苏对抗并不激烈。

赫鲁晓夫曾公开暗示,苏联不会进行核大战:核战争会毁灭全人类。

另外还有很多。

甚至,赫鲁晓夫对中国也有很大贡献。

据前些年已经解密俄罗斯档案记载,赫鲁晓夫不顾军方坚决反对,决定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生产技术,帮助建立核工厂。从1957年末起,苏联开始履行协议,对华提供了P-2导弹作为中国导弹事业起步最早样品。翌年,苏联又向中国提供所需核工业设备,并派出近千名专家,建成湖南和江西铀矿、包头核燃料棒工厂及酒泉研制基地、新疆核实验场,中国进入核工业建设和研制核武器新阶段。


萨沙


我,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不好意思,名字有点长)虽然给世界添了不少麻烦,但我对苏维埃社会主义苏联还是做过很大贡献的。


怎么?不相信?你们继续往下看就明白了:

请允许我先做个自我介绍:

赫鲁晓夫,1894年出生于俄罗斯南部一个叫卡利诺夫卡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读了四年书,14岁时就进工厂,当了一名钳工。

后来,赫鲁晓夫不愿当一名普通工人了,开始喜欢政治。

我再给诸位讲讲我的政治经历,我也是一步一步爬,不,是干出来的:

1917年3月,彼得格勒爆发二月革命,沙皇尼古拉二世退位。同年月29日,赫鲁晓夫当选鲁钦科夫苏维埃主席。

1930年赫鲁晓夫成为莫斯科最大的区的党委书记。

1935年,赫鲁晓夫被任命为莫斯科州委第一书记。

1934年,斯大林开始在苏联发起了大规模的"政治清洗运动\

盗墓历史


赫鲁晓夫对前苏联的贡献主要在于经济,他的“土豆烧牛肉”的言论可以说是流传甚广。

赫鲁晓夫可以说是一位很出色的领导人。

他在1956年的苏联二十大的秘密报告中,对斯大林进行了全面的批评,并坚决实施了去斯大林化的政策,平反大清洗中的受害者,解冻苏联的文艺领域。

当然,这些举措也引来了诸多争议。但相较于斯大林时代的高度集中,赫鲁晓夫的集体领导的方式,确实是别具一格的。

不过,说到赫鲁晓夫的贡献,主要还是在于经济领域。

赫鲁晓夫的经济改革很有一套,改善了苏联的经济环境。

以工业发展而论,从1955年-1965年间,苏联的各项工业产量都得到大幅度提升,例如,钢产量从3810万吨增长为8500万吨,煤从3.2亿吨增为5.5亿吨。

再说说工资的问题,1955年赫鲁晓夫刚上台的时候,工人的平均工资是76.2卢布,在1965年赫鲁晓夫下台后,增长到了104.2卢布。

这些都是硬性的数据,可见赫鲁晓夫的改革在某种程度上的成功。

总的来说,赫鲁晓夫对苏联是有贡献的。


HuiNanHistory


赫鲁晓夫,继斯大林之后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在苏联存在的74年里,从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等七位领导人在内,我认为只有赫鲁晓夫才是最接近共产主义的人。

从他一上台之后就就石破天惊的做了一次报告,这就是苏共二十大会议,在会议上赫鲁晓夫就把他已经去世的老上司斯大林披了个“体无完肤”,在各方面都逐渐消除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主义,逐渐恢复苏联国内的政治环境。

而且还为斯大林时期进行错误的政治清洗进行拨乱反正,为一大批人平反了,使得苏联的政治体制逐渐稳定。

赫鲁晓夫在任做的最高明的一件事就是缓和了与美国的关系,进行经济改革,在赫鲁晓夫执政的十一年里,苏联在经济上复苏了,而且苏联的工业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的进步,而且免费为战后的平民百姓提供住房,深得民心。


在此基础上还取消了政府高官的补助津贴,取消了政府官员的很多特权,虽然得到人民的支持,但是确失去了政治阶级的信任。

所以很明显,之后的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给架空了,然后苏联就开始了与美国的军备竞赛,然后苏联就被拖垮了。


这个历史很正


在说起前苏联的一些领导人中,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二战时候的斯大林了。只不过斯大林过于冷血无情,虽然他在二战中为苏联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个令人感到非常争议的人物,斯大林之后是赫鲁晓夫,赫鲁晓夫的争议事实上也不少。



赫鲁晓夫虽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也为苏联做出了不少的贡献,首先他采取集体领导的方式,避免了过去斯大林独断专行的方式,让前苏联进入了正常的轨迹。这样也可以避免少犯错误,因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之前斯大林他独断专行,听不进别人的正确的意见,导致二战初期损失巨大。



其次,赫鲁晓夫在外交上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缓和。之前斯大林和西方针锋相对,使双方时刻处在战争的威胁之中。赫鲁晓夫很好的做出了和西方缓和,同时减少军费开支,使世界趋向于和平与发展。在赫鲁晓夫时代,美国和苏联的对抗还并没有升级到后来的那种地步。



还有,赫鲁晓夫上台之后进行了经济改革,改变了过去的斯大林时代僵化的经济发展方式,使苏联经济发展有了一定的起色,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总之赫鲁晓夫虽然没有当多长时间的苏联领导人,但是对苏联还是做出了不少的贡献。



我是平安读历史,期待您的关注与点评!


平安读历史


赫鲁晓夫曾是苏联最高指挥,执政期间争议颇大。但公认的一点就是赫鲁晓夫掌权不是偶然的,他是党的方针的表达者。

中国百姓对赫鲁晓夫最熟悉不过了,他曾访问过中国并对中国发起的人民公社运动和大跃进发生过争论,戏称“苏联的共产主义是吃马铃薯烧牛肉,中国的共产主义是喝大锅清水汤”。文革时称其为“现代修正主义”。



在赫鲁晓夫认为,这是幽默。但更多人实在不敢恭维他的笑话,以黑色幽默定义赫鲁晓夫。自然,他也曾这样幽默过英国首相麦克米伦,美国总统尼克松等等。

他的性情和他的幽默是一样的,比如在联合国的一次会议上,赫鲁晓夫与一位代表争吵起来。情急之下,赫鲁晓夫脱下靴子,拿着靴帮猛敲桌子,高声叫喊:混帐!你胡说!。

可以说自斯大林直到戈尔巴乔夫,更多人都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待苏联人民的,比如国家领袖这点,他们的最高指挥出身,几乎都是草根出身,赫鲁晓夫也一样是乌克兰贫农的儿子,地道的放猪娃。

有关他的贡献大和还是破坏力大历来众说纷纭,但对于苏联人民来说,他的贡献要大的多。

赫鲁晓夫主张东西方缓和,以避免核战争。对外主张“三和路线”,即和平共处、和平竞争、和平过渡。

这样的政治导向,使得赫鲁晓夫执政期间成为苏联思想活跃的时期,经济结构出现了明显变化,轻工业品增加;提供了上千万的免费住房,让苏联知识分子得到了极大的尊重。还大量裁减陆军和海军。

在氢弹、航天等领域,领先美国,首先爆炸了氢弹,成功地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并将人类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太空。



赫鲁晓夫热烈的冲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具有探索性和开创性。此举震撼了世界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掀起了世界范围的去斯大林化运动。

随后,赫鲁晓夫平反了近千万人的冤假错案,释放了绝大多数古拉格中的政治犯。知识分子也从斯大林时代的恐怖中获得解放。

他在任期间,苏联的政治气候空前宽松,索尔仁尼琴等作家得以公开出版作品。

赫鲁晓夫对普通群众开放克林姆林宫,并取消了中央领导的“特殊供给”和官僚干部的各种特权以及“特殊津贴”,深得民心。

他多次访问美国等西方国家,虽说他的对外政策继续美苏核对抗,但他仍是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

赫鲁晓夫对苏联的经济的贡献在于对农业进行改革,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即允许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削减农业税,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大规模开垦荒地和种植玉米。

赫鲁晓夫还对工业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扩大了地方权力,却没能让企业获得独立自主的经济地位。

从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不到2年的时间内,赫鲁晓夫控制了苏联局势,到了1963年的时候,他已经萌生了退意。最终,苏共主席团全体成员指责他的错误,以他年事已高为由,罢免了他。赫鲁晓夫当时怒斥,自己所犯的所有错误当时都与在座的各位商讨过,当时大家都是集体同意的。



1971年,弥留之际的赫鲁晓夫问身边的人,自己希望勃列日涅夫等人能够回答,自己当初已经多次选择了辞职,为什么他们一致热烈的请求自己留下来,1个月后却罢免了他。苏联当局没有给出答案,拒绝了他的提问,赫鲁晓夫在遗憾中辞世了。

赫鲁晓夫永远相信勃列日涅夫等人对赫鲁晓夫当时的评价:深沉、老练、文中、睿智。

但实际上,这四点恰恰是他缺乏的。正如赫鲁晓夫认为自己说话的方式很幽默,但事实上任何都觉着是智慧的欠缺以及缺少教养的表现。

悠悠岁月

根据赫鲁晓夫司机的回忆,他的生活非常的简朴,一直希望能够在莫斯科简单的晚年生活。他在莫斯科有一处房产,住在老对手马林科夫家的楼上,是6楼。他成为了苏联总理之后,才住进了国家为他准备的别墅。 值得一提的是,在勃列日涅夫之前,苏联历任领导的遗产都非常有限,子女生活也比较清苦。

个人觉得,赫鲁晓夫来自平民,骨子里自然而然有种挥之不去的情怀,那就是偶尔在迷茫中寻找或选择方向时出现的短路:正如有人读历史是或因为喜爱或需要或专业等等。但也有人读历史只不过是一种消遣或发泄而已,或存在挑战伤害到乏味的状态(本人属于看完就忘),高分数低智能到远远不及赵括谈兵的境界。

所以说历史人物对后人来讲尊重和感恩永远是首位,铭记在心于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情义。


天行诺


赫鲁晓夫是苏联历史上一个具有很大争议的领导人。自他下台以后,人们对他的评价总是好坏参半。那么,赫鲁晓夫为什么会得到这样一个评价呢?他难道没有为苏联作出贡献吗?

(赫鲁晓夫旧照)

自赫鲁晓夫从政以来,苏联发生的每一件大事,基本上都有他的身影。早在1934年斯大林发起大清洗运动的时候,赫鲁晓夫就是斯大林最得力的助手。他不仅为斯大林拟定了一份上万人的“死亡名单”,同时还亲自带队迫害了很多无辜的人。最终,赫鲁晓夫凭借着大清洗时期勤恳的表现,顺利获得了斯大林的信任,而这也成为了他仕途生涯中最关键的一段时期。

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在与贝利亚的争权中笑到了最后。然而等他掌权后,赫鲁晓夫却在1956年的一次会议上,花了近5个小时的时间进行了《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赫鲁晓夫在这份报告中疯狂谴责斯大林大清洗的严重罪行,并且攻击了他在基辅战役等军事指挥上的一意孤行。最后他提出,苏联必须要全盘否定斯大林,任何同斯大林有关的思想都是严重错误的,苏联必须要回到列宁主义的路线上去。

一个大清洗运动的忠实执行者,一个凭着大清洗运动成功上位的人,竟然说要为大清洗平反,这听起来实在是一个非常荒谬的故事,但偏偏赫鲁晓夫就厚着脸皮这么干了。在行动初期,赫鲁晓夫的计划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赫鲁晓夫为了表明自己的决心,竟然在1961年公然将斯大林的遗体移出了列宁墓。

(斯大林旧照)

事实上,帮助过赫鲁晓夫的,远远不止斯大林一个。在赫鲁晓夫同贝利亚争权以及他刚上台的那一段期间,苏联战神朱可夫曾经两次帮助赫鲁晓夫,并让他成功坐稳了领导人的位置。但可惜的是,赫鲁晓夫担心朱可夫功高震主,竟然又开始对朱可夫动起手来。

在赫鲁晓夫度过危机仅仅两个月后,他就趁着朱可夫出访南斯拉夫的机会,以“朱可夫在军中搞个人崇拜”的罪名,罢免了朱可夫国防部长的职务。

也正因为赫鲁晓夫这两次“恩将仇报”的举动,他在人们的心中,完全成了一个翻脸不认人的小人形象。这也是他口碑非常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过,客观地说,赫鲁晓夫对苏联的贡献,却也是很大的。而且至今的俄罗斯人,还有不少怀念赫鲁晓夫时代,这是怎么回事呢?

(赫鲁晓夫旧照)

第一个贡献:农业改革。

这里比较著名的一个案例就是种玉米。1953年,苏联玉米面积只有350万公顷,而赫鲁晓夫却要求要在1960年达到2800万公顷。结果这个计划在一些适合种植玉米的地方大获成功,而在另一些不适合玉米生在的土地上,赫鲁晓夫却遭到了人民的集体抵制。

赫鲁晓夫根本不在意人民是否抵制他,一旦计划行不通,赫鲁晓夫就又会指定一个新的指令,也是强迫各州必须完成目标。

让人没有想到的是,赫鲁晓夫这种强制性的计划改革大获成功,苏联的粮食平均产量在10年内增长近5倍。农民们骂归骂,但荷包却是越来越鼓。

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是处于直线提高的状态,百姓们每年都有盼头,都会明确感觉到一年比一年好。

第二个贡献:科技成果。

1957年,苏联研制出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颗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卫星的成功升空,展现了苏联在科技领域的实力,并且帮助苏联在美苏争霸的局面中,占据了心理上的极大优势。

在那一段时间,美国民众陷入了巨大的恐慌之中。他们担心苏联在自己的头上安装了一颗炸弹,随时都有可能落下来引爆。这件事发展到最后,艾森豪威尔总统甚至不得不亲自召开记者会,向民众保证,美国也有不输苏联的卫星科技。

(赫鲁晓夫和普特尼克一号复制品)

第三个贡献,去斯大林化。

在斯大林时代,苏联的文化、艺术领域几乎被彻底禁锢。人们的思想遭受了空前的束缚。而赫鲁晓夫推行“去斯大林化”之后,苏联的文化艺术领域开始逐渐解冻。他为当年遭受大清洗的人们平反,释放了无数冤枉的犯人,这让苏联人们被捆绑的思想,从恐怖当中被解放了出来。

赫鲁晓夫此举,对国际共产主义世界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尽管这场运动仍有不少弊端,但人们不应该否定其中积极的一面。


张生全精彩历史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这个人就是抱着玉米大笑的可爱胖子,他在当政期间,改变了很多东西,也推进这苏联的进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他的贡献:

第一,科技上让苏联扬眉吐气,在位期间的科技团队,将人类第一颗人造卫星送入太空,并围绕地球旋转,由此让美国人感到恐惧,因为当时候对外太空的无知,美国一度以为自己的科技已经被苏联超越,我觉得这可能是苏联最为自豪的时候,甚至比研制出原子弹还自豪。

第二,大规模的裁军,节约了社会资源,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因为二战期间,苏联军队是世界最庞大的军队,这个庞然大物的开支已经严重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前进,而且人们一直生活在这种军事氛围下不适合发展经济,当解放后,苏联的经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历程。

第三,将政治权力分立,避免腐败,让权力与权力之间有了平衡制约,这个改革也让人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政府的廉洁。

第四,经济方面,推行玉米运动以及提高了农产品的收购价,让农民的收入增加,老百姓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同时也得到了苏联人民的肯定。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谢谢!


小黄看历史


赫鲁晓夫是一个的改革家,他虽有心改变斯大林时代的弊政,但却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和科学实验,所以也未能挽救苏联的国运。在苏联的所有领导人当中,赫鲁晓夫是一个口碑相对不错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充满了争议的人。

(苏联第三代领导人赫鲁晓夫)

在1971年赫鲁晓夫去世以后,他的遗体被葬在了新圣女修道院公墓,没能进入苏联历代领导人长眠的克里姆林宫红场墓园中。

他的墓碑由黑和白两种颜色的大理石拼接而成,有人说这代表了赫鲁晓夫那功过参半的一生。因为黑与白两种颜色,既代表人性的善与恶,也可预示人的生与死。

赫鲁晓夫是苏联第三代领导人,同时也是最早站出否定斯大林路线的领导人。他对苏联最大的贡献其实是猛烈抨击了斯大林的独裁政策、大清洗政策和个人崇拜主义,释放了许多无辜的人员。不过,由于他的手段过于激进,招来了斯大林支持者们的激烈对抗,从而也造成了许多无谓的伤亡。

(赫鲁晓夫在苏联西伯利亚推广玉米种植)

在任期内,赫鲁晓夫推行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农业改革,推翻了“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斯大林模式,勉强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道路。不过,由于缺乏科学性的指导和总体规划,赫鲁晓夫也未能从根本上改变苏联权利集中、政治腐败、重工业过剩的弊端。

但是,赫鲁晓夫确实是一个全心全意为苏联着想的领导人,他颁布和执行了一系列对人民有益的政策,比如削弱了苏联公务员的待遇,加强了苏联百姓的福利,废除秘密警察制度。最让百姓怀念的是,他否定了斯大林时期的许多恐怖高压政策,同时还释放了数百万政治犯,并使其中许多人恢复了名誉。

(赫鲁晓夫参观美国农场)

在赫鲁晓夫执政的10年间,苏联的工业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

同时,赫鲁晓夫的外交政策比较平和,从他在古巴危机一事中认怂的态度就看得出来,完全没有勃列日涅夫那种穷兵黩武和称霸世界的风格。

在赫鲁晓夫时代,正是苏联的黄金时期,因为这一时期的苏联重心在于经济建设和国内发展上,并非勃列日涅夫时代的厉兵秣马、军事竞赛。而真正害怕赫鲁晓夫的人也不是苏联百姓,是苏联的高级官员和少数既得利益者们,因为赫鲁晓夫触动了他们的蛋糕。

1964年,正在度假的赫鲁晓夫被勃列日涅夫等人通过政变阴谋推翻,黯然下台,而他的改革事业也戛然而止。那位穷兵黩武的后继者、职业军人出身的勃列日涅夫不仅全盘否定了赫鲁晓夫执行的政策,而且把苏联带入到了个人崇拜和美苏军备竞赛的深渊中,埋下了苏联崩溃的隐患。

在1971年赫鲁晓夫去世后,莫斯科群众自发组织了集体瞻仰,但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为了彻底消除赫鲁晓夫的影响,不仅禁止苏联各大报纸在报道中明显突出赫鲁晓夫的名字,而且还阻止了群众大规模瞻仰。就这样,孤独的赫鲁晓夫一直长眠于新圣女修道院的公墓中,逐渐被后人所遗忘,许多与他密切相关的事迹也被苏联当局悄悄抹去。


世界人文通史


苏联曾经的领导人赫鲁晓夫,

利用自己的领导权利,

举苏联全国之力,

抹黑创造了伟大苏联的斯大林。

使苏联信仰混乱,

使整个社会主义阵营信仰混乱。

最终使苏联分裂,

社会主义阵营分崩离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