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飞沫传播,为何是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途径?应该如何预防?

飞沫传播,为何是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途径?应该如何预防?

大家都知道,新型冠状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飞沫传播,事实上,呼吸道传染病基本都是通过飞沫进行传播,比如流感、麻疹、流脑、肺结核、百日咳等。然而,什么是飞沫?飞沫能传播多远?如何预防飞沫传播导致的感染?恐怕很多人知道得不多。

什么是飞沫?


飞沫传播,为何是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途径?应该如何预防?

飞沫一般是指直径大于5微米的液体微小颗粒,人体打喷嚏、咳嗽、大声说话的时候都可以从口腔或鼻腔喷出飞沫。如果是病毒感染者产生的飞沫,这些飞沫中就会含有病毒,感染者1米距离以内的健康者吸入这些飞沫后很可能被传染。一般来说,为了避免飞沫导致的感染,健康者离感染者的距离至少要1~2米以上。


打喷嚏发出的飞沫威力尤其巨大,好比发生在人体身上的飓风。据研究,体内共有上百块肌肉参与喷嚏的形成,这些肌肉强力收缩瞬间产生的巨大气流,飞沫的初始速度可高达160千米/小时,比跑高速的汽车还快。每次打喷嚏,呼吸道及口腔分泌物被强大气流分割出4万个独立的液滴,每小滴都可能携带大量的病菌或病毒,周围吸入这些飞沫小滴的其他人都可能因此被感染。

飞沫能跑多远?

部分直径比较大的飞沫颗粒,能喷到2~3米的距离,这些大飞沫肉眼可见,直径相当于人的头发那么粗。直径小的飞沫能喷得更远,而且在飞溅的过程能够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微粒。科学家曾经用放置培养皿的方法发现,微小的飞沫最远可跑到10米远的距离,如果有风力助力,这些飞沫甚至能飞出40米。直径小的飞沫甚至形成气溶胶或飞沫核,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造成的潜在危害更大。

飞沫传播,为何是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途径?应该如何预防?

如何预防飞沫传播?

戴口罩无疑就是预防飞沫传播最好的方法,对于感染者而言,戴口罩能够避免打喷嚏、咳嗽或大声说话时向外界排出大量飞沫;对于健康者来说,戴口罩可以避免吸入空气中来自他人的飞沫,口罩中的过滤层能够过滤掉空气中绝大多数的飞沫,从而阻断各种传染病的传播。

在生活中,很多人在打喷嚏时下意识地用手去捂住口鼻,这样口鼻喷出的大量飞沫就会沾染在手部,再通过手部把病原体传染给他人,这也是提倡养成任何时候勤洗手的原因。

美国在与季节性流感的长期斗争中发现,打喷嚏的时候不用手掌遮住口鼻,而是提起手肘掩住口鼻,能够大大减轻病毒的传播,因此大力提倡民众在不戴口罩的情况下用手肘遮住脸部下方。由于这一动作跟恐怖片中的吸血鬼“德古拉”(Dracula)用手臂遮住嘴巴的招牌动作类似,因此得名“德古拉喷嚏法”。这种方法值得在全球推广,能够大大减轻无口罩状态下的飞沫传播。

飞沫传播,为何是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途径?应该如何预防?


总结

1. 预防飞沫传播可能导致的传染病,最好的方式是戴口罩,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出门在外,与他人距离最好保持1~2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2.其次,如果平时在没有戴口罩的状态下要打喷嚏,最好用纸巾捂住口鼻;如果身边没有纸巾,情急之下最好的选择是用手肘部遮住口鼻,即“德古拉喷嚏法”。

3.勤洗手也是预防飞沫传播的重要手段,因为手部可能在不知不觉间沾染了自己或他人产生的飞沫。

4.室内常通风能够去除空气中长时间悬浮的飞沫。

飞沫传播,为何是新冠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途径?应该如何预防?

最后你会发现,其实这些方法看似简单,却也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有效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