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有的歷史書上說希特勒不吸菸不喝酒而且素食,是真的嗎?

偉晨612


這屬於納粹德國媒體的宣傳策略。

上世紀三十年代開始,希特勒上臺組閣後,納粹團隊拼命地製造個人崇拜,大搞“造神運動”——報紙、廣播、電影前的新聞簡報都循環式的大肆吹噓元首“不吸菸、不喝酒、三餐簡單、長齋戒葷、不要家庭、一直未婚、動物保護主義者”的形象,致力於把希特勒打造成了一個大神般的“日耳曼民族救世主”。

不過,很顯然,媒體只會選擇它想讓你接受的部分,何況是擅長批量洗腦的“納粹宣傳術”。加之,當時絕大多數老百姓主要就是通過報紙和電臺廣播瞭解“元首”,跟當今自在自媒體平臺上人人都可以發聲的時代差別巨大,所以,在納粹德國的媒體鋪天蓋地的宣傳加工下,就刻畫出了這麼一個深入人心的“樸素”的元首形象。

類似的還有希特勒一邊與愛娃同居,一邊以獻身“日耳曼尼亞事業”而不談婚娶的“偽單身”形象,也都是吸粉和集聚人氣的一種基本要求。

咱們先從吃肉喝酒說起。

個人經歷看,日耳曼人的飲食傳統就是“大塊吃肉、大碗喝酒”。希特勒滴酒不沾、不吃葷腥,幾乎是不可能的,違背了民族本性。

按後來希特勒的女秘書,榮格夫人的回憶錄中的文字描述,只能發現,希特勒在酒肉方面算得上比較剋制,公開場合是絕對不沾酒肉的;私下平日的餐桌上,總是倡導斯巴達人一樣生活,對酒精並不熱衷,但並非滴酒不沾。

1945年4月,希特勒曾經命令把大量的酒精飲料被送到他的地堡中。但這也不是給自己一個人專享的,畢竟,地堡裡面的其他親信和隨從,包括愛娃,窮途末日之時,他們都需要用酒精來麻痺自己幾乎崩潰的神經。

(較為真實還原歷史的電影《帝國的毀滅》中,希特勒的餐桌上也是有酒的)
再看動物食品,希特勒酷愛巴伐利亞香腸和魚子醬,還經常把外面飯店的廚子叫過來烹調他最愛的一道菜~填餡乳鴿。

不過,那個歲月的所謂的“素食主義”,跟咱們現在說的連雞蛋牛奶都不沾的vegetarianism或者甘地那種宗教類的純素食者主義者的概念差別巨大。比如,1911年第11版的《大英百科全書》,對於素食也是這樣定義是:“素食,是較為近代才出現的詞彙,大約1847年才為人所採用,指的是排除魚類、肉類及飛禽做為食物。”

(甘地這樣的小身板才是真正的素食主義者)
抽菸方面呢,希特勒倒是跟媒體宣傳的差不多,很早就決絕的戒了煙,意志力還是可以的。因為他認為抽菸會嚴重影響智商,讓頭腦遲鈍,還是一種巨大的浪費而且頹廢的行為,自己呢,肩負著“德意志民族復興”的偉大任務,要征服歐洲和蘇聯,建成所謂的“日耳曼尼亞”,需要保證清醒的頭腦。所以,希特勒對抽菸非常反感,還經常勸說身邊人戒菸,成功的獎勵一塊金錶。

希特勒曾經警告過愛娃“要麼放棄煙,要麼放棄我”。不過,也只是說說而已,愛娃在希特勒面前很少抽菸,並未完全戒菸。希特勒也有自己的一套理論,他雖然表面上很尊重女性,但實際上把女人看成是“花瓶和生育工具”,不提倡女性接受高等教育或者門工作,而此時,女性抽菸對生育和下一代的影響還沒有醫學定論,所以,僅從影響智商方面考慮,希特勒並不太擔心。

此外,希特勒還曾掀起過全國性的“戒菸運動”。比如下圖針對德國農民的宣傳畫,一個農民抽菸引發了小火災,另一個農民急忙將其踩滅保護豐收,解說詞是——這能帶領我們走向勝利。

不過,希特勒雖然不依賴菸酒,但是他有“勁”兒更大的癮,那就是嗑藥。

希特勒的身體素質並不好,長期遭受胃痛、躁狂抑鬱症等困擾,進入40年代後還伴有各種慢性病,但展示在公眾面前的,一直是那個精神頭十足,充滿活力的元首,隨便一個演講就能滔滔不絕的叫喚一兩個小時,期間還伴隨著劇烈的肢體語言。

這種狀態,其實靠的是參雜著苯丙胺類、嗎啡等有興奮劑作用的毒品性藥物。

以美國軍方在二戰期間蒐集編制的一份47頁檔案為依據,發現納粹德國上至元首府邸,下至前線士兵的戰壕,都是一個個的大毒巢。

針對前線作戰人員,經常和軍糧一起配發的是苯丙胺類藥物,它能刺激中樞神經系統,讓人興奮,短時間內充滿了力量。藥勁發揮作用後,分分鐘感覺自己是超人,不餓、不累、精神好,上級領導說什麼都覺得特別有道理,讓幹啥就幹啥,對死亡也沒了恐懼感。

而根據資料顯示,冰毒是希特勒的最愛,演講前,希特勒會服用含有冰毒類的藥品,而在位於地下碉堡的最後日子裡,他還九次注射了一種稱為Vitamultin的藥物,這種藥物的主要成分也是冰毒。

本人文章一律原創,拒絕他人抄襲、任意轉載,如遇到類似“白鹿野史”、“堅持不懈創作的人”這種全部照抄者,一定投訴到底!


大學軍事理論教師


很遺憾的告訴您,這些都是謊言,希特勒不但喝酒,而且還大量飲酒;他不抽菸,但是他卻吸毒;至於素食這事,我想牛排和鵝肝應該不屬於素食。另外,希特勒如其他男人一樣,他也好色!

關於希特勒不喝酒之事,是出自他的秘書克里斯塔.施羅德的回憶錄中,她宣稱元首如同斯巴達人一樣不喝白酒,也不接觸任何酒精製品,除此之外,元首還是個禁酒主義者。請記住,這只是施羅德的一家之言。

或許是施羅德說了謊話,也或許她在擔任希特勒秘書的幾年中,恰好沒有遇到希特勒喝酒,但是希特勒卻實實在在是個“酒徒”。

在希特勒少年同學的日記中,就曾記載過少年時期的希特勒在補考過關領取初中畢業證的當日,就曾和一眾好友偷偷飲酒,並且喝的伶仃大醉,最終還丟了畢業證。

另外在維也納的監獄檔案中,1923年,在維也納流浪的希特勒經常在酒店喝酒過夜,並且因為酒後跟人打架而被關進監獄。在1924年的7月,依舊身處監獄中的希特勒還為自己訂購了62聽啤酒(維也納監獄允許購買私人物品)。後來的英國報紙曾經寫過一則報道,名為“給我來一杯:阿道夫·希特勒在監獄裡每個月喝掉62聽啤酒”。

顯然,當時的希特勒是喝酒的,而且很喜歡喝酒。後來成為元首後,也許是為了讓自己形象更完美一些,幾乎沒人看過他端過酒杯,但也許這只是假象,蘇軍攻克柏林後,在希特勒的地堡和曾經居住的地點,發現大量名酒。很顯然,有人偷偷“享受”這些美酒。

納粹德國宣傳部長戈培爾的私人秘書布倫希爾德.龐賽兒在戰後對外宣稱,自己在1945年4月20日當天,就曾接到戈培爾的命令,要求將大量酒精飲品送到元首的地堡中。她親眼目睹元首在地堡中瘋狂飲酒,企圖用酒精來緩解精神上的壓力和痛苦。很顯然,希特勒在最後的幾天,又讓自己“瘋狂”了一把,對於他不飲酒的傳聞也不攻自破。

另外他不吸菸的說法同樣來自秘書克里斯塔.施羅德的回憶錄,這一點施羅德沒有說謊,希特勒確實不吸菸,就連最名貴的古巴雪茄他也不屑一顧。元首要抽就要抽更有“勁”的,因此他選擇了毒品。

在戰後的資料調查中,希特勒的私人醫生團隊承認元首有吸毒的習慣,而且他曾嘗試過大約74種不同類型的毒品,甚至他將這些毒品作為藥品提供給一些軍官和士兵,他宣稱這些“藥品”可以提神,讓人更加有活力,並且有好心情。

希特勒沾染毒品最早可以追溯至1936年,他因為胃痙攣而被使用了一種有鎮定劑效果的藥,其中含有毒品。自此後,元首開始上癮了。他的私人醫生團隊為他配製和找尋又健康又可以讓元首風采奕奕的各類毒品,從最初的嗎啡製品到興奮劑以及冰毒,元首大人越來越離不開這些可愛的“小夥伴”。

在其私人醫生的筆記中,1943年,希特勒與墨索里尼會面之前,為了讓自己更像個大人物,而吸食大量毒品,而後他在這個意大利人面前興奮的咆哮了兩個多小時。

就在1945年4月,希特勒在柏林地堡自殺前,還讓人為自己注射含有毒品的藥物。

至於希特勒只吃素食更是無稽之談,希特勒的私人廚師團隊在戰後很明確的告訴大眾,元首喜歡吃小羊腿、牛排依舊鵝肝,也喜歡魚子醬和各種新鮮的魚類,如果這些都算是素食的話,那麼請問肉食是什麼?

希特勒這些所謂的“優點”,多數出自對其崇拜者之口,加以描述和誇大後,讓一些從不追求真相的人信以為真,並且將其視為“人中楷模”。其實就算他真的不喝酒不抽菸不吃肉,又能代表什麼?難道就能說明他是個正人君子嗎?喜歡古巴雪茄的丘吉爾就是個反面人物嗎?其實真的什麼都代表不了!


大獅


這種說法是來自希特勒的貼身秘書克里斯塔·施羅德的回憶錄,書中說:希特勒是素食主義者,他既不抽菸,也不飲白酒。希特勒認為肉食、酒精和尼古丁有害,這三者形成惡性循環會使人們陷入悲慘境地。

1933年,克里斯塔成為希特勒的私人秘書,時間長達12年之久。無論希特勒身在總理府還是狼巢,她都緊隨其後,直至希特勒自殺的幾天才離開。克里斯塔對希特勒面目的見證,應是眾多紀錄中最確切的。

克里斯塔認為希特勒是一個集數種人性於一身的非普通人,他身上既有謊言與真實、質樸與暴力,又有和藹與粗野及神秘與現實。從整個回憶錄的風格來看,她沒有一味的宣揚與崇拜希特勒,內容比較客觀。

希特勒已經被現今的人們公式化,作為二戰的始作俑者,希特勒的真實面目一直被一些新聞紀錄的片段所掩蓋,人們僅能看到他對世界瘋狂叫囂的一面。希特勒還有哪些真實面?不妨來看克里斯塔怎麼說。

在克里斯塔的記憶中,希特勒經常盡力讓周圍人贊同他認為肉食、酒精和尼古丁對身體有害的觀點。他曾說過:他永遠不會擁抱有抽菸習慣的女人,如果有一天,愛娃開始吸菸了,他會毫無猶豫的同其分手。

希特勒覺得尼古丁比酒精更可怕,他把尼古丁視為毒藥,其危害會在數年後才能顯現出來。體質下降是所有嗜煙者的共同特點,而不吸菸的人正好相反。這一點從希特勒強壯的腹肌可以看出,他確實很自律。

希特勒不喜歡有人反對他的這些說法,否則他就會生氣。克里斯塔說,希特勒曾想在戰後讓禁菸合法化,他相信這是為人民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希特勒本人對金錢和財產沒有什麼清晰的概念,更無現實意義。

希特勒是一個比較隨意且極不注重修飾的人,他的衣服很少,而且毫不考究,對時尚一點都不感興趣。他習慣在講話時喜歡用大幅度的手勢,因此他的上衣袖子都很寬。因嫌麻煩,同樣款式的衣服做好幾套。

希特勒喜歡戴一頂灰色的大帽簷的軍帽,據說這個帽簷能起到遮陽帽的作用。包括克里斯塔在內的許多人建議希特勒修飾一下,但都被他拒絕。希特勒是個實用主義者,但他的隨意穿衣,往往會被人們所效仿。

希特勒有一塊沒有鏈子的金錶,一直放在口袋裡,但從未走過,因為他很少能記起上發條。希特勒睡覺時,房門總是上鎖的,通常是上午11點起床。沒有人見過他脫掉衣服或者穿睡衣的樣子,包括他的貼身僕人。

希特勒通常是在中午時分叫人送早餐,早餐是一杯牛奶和一些按特定食譜製作的麵包組成。到後來他只吃由牛奶、燕麥片、蘋果泥、核桃和其它一些東西做成的糖煮水果,他一般是邊吃邊看副官拿來的緊急電文。

希特勒每次參加幕僚會議,會先向愛娃問好,然後是每位客人。一開始他只對已婚婦女行吻手禮,但後來也包括年輕姑娘。希特勒對飲食相當節制,他喜歡包括豌豆和扁豆在內的菜豆,與客人吃的檔次沒有區別。

唯一的區別是,他的飲食中沒有一點肉或油,他甚至連肉湯都不喝。希特勒對肉是極為厭惡的,他說馬和大象都食草且都很有力量,而狗主要吃肉,但一用力就氣喘吁吁。他會向人宣揚肉是死去和腐爛的物質。

希特勒嚮往田園,喜歡描繪糧食的生長過程,熱愛無私地賜予人類食品的大地。雖然他經常向人們宣揚素食,但他絕不會也不想強迫任何人像他那樣成為素食者。午餐後,希特勒喜歡飲用椴花茶和食用蘋果撻。

希特勒是一個夜貓子,夜晚他會變得開放與活躍。他討厭太陽,他的伯格霍夫別墅地處奧伯薩爾茨堡的北側,整日處在陰涼之中。他會在壁爐旁與一些幕僚交談到凌晨,愛娃總是比希特勒早走一步。

希特勒在外甥女去世後,很少過聖誕節。大家在痛飲香檳酒時,希特勒會用嘴唇沾沾杯子裡的汽酒,和賓客們一起幹杯。他每次都像喝下毒藥一樣,表情極為誇張。他不理解人們為何會喜愛這種帶酸味的水。

最後兩年,他乾脆連酒聞都不聞。希特勒的生日也很平常,他會給孩子們很多可可糖和點心。希特勒喜歡看魔術表演,但他從不放聲大笑,他覺得有趣時,會小聲地發出一種尖利的咯咯聲,看書時也這樣。

很多人認為這是納粹的宣傳策略,其實他們並不清楚這是出自希特勒貼身秘書在戰後的回憶錄,其中看不出也找不到她的宣傳的動機。其實不吸菸、不喝酒且素食,這僅僅是一種簡單的生活方式而已。

這種生活方式放在當今社會是比比皆是,沒有什麼可奇怪的地方,而且都是普通人就能做到的事情,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自律。從希特勒強壯的體格來看,他是經常參與運動的人,他能做到自律並非難事。

可能做到自律在某些人眼中,是極為困難的事情,這也可理解。克里斯塔回憶的也僅僅是希特勒最後12年的往事,有些質疑者,竟然將希特勒兒時的事情都搬出來了。

比如有人質疑希特勒不喝酒,說他少年補考時因心情不好而喝過酒,而且還把畢業照丟了。且不說這事源自哪裡,光是時間跨度就有些過大。

總之,希特勒不吸菸不喝酒且素食的說法真實性很大,首先此說法是有出處的,其次克里斯塔沒有吹噓希特勒的動機,最後希特勒完全能做到自律。


野史也是史


此說完全不屬實。希特勒直到1945年初的餐桌上,還有魚子醬、鵝肝和雞蛋。即便是希特勒,戰爭年代要常有魚子醬和鵝肝,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他吃得最多的自然是雞蛋。他的廚師們,變著法為他做雞蛋:雞蛋意大利麵條、烤雞蛋配烤土豆和烤奶酪、雞蛋燕麥粥、雞蛋燉水果蔬菜湯等等。

希特勒的確發表過許多關於素食主義的談話,包括古羅馬的角鬥士不吃肉,同樣有力氣戰鬥很多年等等。他和戈培爾共同宣揚,為了吃肉而殺害動物,是人類最大的墮落。希特勒還計劃在戰後,讓德國成為一個素食主義的國家。但艾娃臨死前還吃肉,他也沒反對。

希特勒從什麼時候開始不吃肉類的,沒有明確的記載。但許多人認為,他後期不吃肉,並不是因為道德因素,而是他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疾病。他深愛的外甥女自殺身亡,給了他極大的打擊。戈培爾也有意塑造希特勒熱愛動物、厭惡屠殺動物的形象。

所以,希特勒在公開場合的食物,是純素食,但私底下也不全然如此。在1938年以前,他最愛吃的食物包括: 乳鴿、巴伐利亞香腸、鵝肝和魚子醬。1938年以後,他保留了最後兩樣,增加了雞蛋。所以在他幾處別墅的旁邊,都有溫室和養雞場。

希特勒年輕時每天抽25-40支香菸,但他成功地戒掉了香菸,也是事實。他稱抽菸不但浪費錢,也讓健康受損,浪費生命。他不但自己戒菸,還鼓勵身邊的人也戒菸。凡成功的戒菸者,他給出的獎勵是一隻金錶。

希特勒不喝烈性酒,私底下喝啤酒和紅酒,但酒量不大。1937年以後,他長期每天大量服藥,有時一天的用藥量高達幾十片。他對可卡因、安非他命、麻醉劑等藥物,早已形成了高度依賴。他患有腸道易激綜合症、冠狀動脈硬化、神經衰弱、帕金森氏綜合症等多種疾病。

1944年7月20日的暗殺事件後,他雖然逃過了一死,卻患了鼓膜破裂症,長期耳鳴。此外,希特勒還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這些疾病加上長期藥物作用,使得希特勒更加易怒、憂慮、精神呆滯、舉止古怪又頑固。這是他後期做出的許多軍事決定,讓人無法理解的原因之一。


世界真的很大


作為吃瓜群眾,你看到的,是別人想讓你看到的。

就像朋友圈裡美女們隨意的自拍,你根本想不到她是從多少張照片中選出來的,又用軟件P了多少細節……

希特勒不吸菸、不喝酒、還不吃肉,看似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極富個人魅力。對的,當時的德國人也這麼想,所以極度崇拜希特勒。


先說一個事情,希特勒的第一次公關危機。

1928年的時候,納粹黨已經擁有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希特勒的地位越來越高,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此時,為了給自己一個稍微溫和的個人形象,他選擇與自己同父異母的姐姐同住。

這樣的“家庭生活模式”,至少給選民造成一種感覺:希特勒是個享受家庭生活的人,很好相處。


1931年9月18日,一個轟動性事件發生了。

(希特勒和外甥女)

這一天,希特勒的外甥女,23歲的格莉·勞巴爾在希特勒租下的公寓中,開槍自殺了。

關於希特勒和這個外甥女之間的曖昧關係,有很多相關的解密文章,這裡就不細說了。總之,外甥女的死,讓事業上蒸蒸日上的希特勒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危機。

當時各大報紙紛紛報道,對手們深挖這一事件,揭露更多內幕,抨擊希特勒。

希特勒感受到了極大的形象危機,也正是此時,他和手下的黨羽們,開始努力經營自己的個人形象。

希特勒任用了海因裡希·霍夫曼,這個攝影師兼公關人員,開始努力改變希特勒的形象。很快,一本名叫《不為人知的希特勒》的書出版了。

在這本書中,希特勒大量的私人生活照片,加上文字解讀,成功塑造了一個有文明、有教養,私生活非常正面的人物。

這種刻意的塑造,讓希特勒慢慢的走上神壇。


此後,希特勒個人優秀品質的照片和故事,總會不經意間流傳,強化這個神一般的人物。

在希特勒秘書的回憶錄中,這個神秘的納粹黨元首不抽菸不喝酒,有著非常良好的生活習慣。

不喝酒這一點似乎不成立,有很多資料都顯示,希特勒喝酒,只是很少在公共場合端起酒杯。

不吸菸是真的,但是希特勒使用大量的毒品,以保持自己充沛的活力。

至於不吃肉不近女色,根本不值得反駁,你們還真信了?

總之,希特勒作為一個領袖人物,必須要保持自己的正面個人形象。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很多資料,都是精心設計的。

和現在的公眾人物一樣,對外都是閃閃發光,無可挑剔。一旦形象崩塌的時候,你才會發現讓人驚訝的事實。

希特勒作為元首,有更強大的能力管控關於自己形象的宣傳內容,你看到的,是他想讓你看到的。


七追風


極度自律的人又讓人佩服的一面,但這種極端自律也可能產生極端的性格,希特勒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


可能是人類歷史上頭號戰爭狂魔的希特勒,如果他沒有走上這種極端之路,那他的履歷在大眾眼裡很可能會是一個好人的形象。

他不抽菸不喝酒還能堅持素食,個人生活樸素,而且並未尋花問柳,一生幾乎只愛過愛娃,極其自律。這樣的男人在大多數人眼裡不是一個優秀男人的標準嗎?

但希特勒的這種自律,是建立在他的猶太滅絕基礎上的,他發起瘋狂的戰爭,依舊使用的是他自律式的方法,使得德國法西斯注入了強大而又整齊的進攻力。

在這種情況下,你又會重新審視這種極端自律,是否是這種極端自律繼續滋生了希特勒身上的極端性格?

你對希特勒最深的印象是什麼?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但凡能夠登大位的人,都有一個普遍的共同點,那就是有著極強的自制力。這些自制力表現在什麼地方呢?最基本的就是生活習慣了。有關希特勒的確切還是不確切的傳聞很多,唯一可以板上釘釘的就是此人極善於演講,有著極強的人格魅力和號召力,當然我認為他的軍事造詣也是很可以的。希特勒本身不是一個有爭議的公眾人物,只不過他做的事情太誇張了,所以對他的評價也不能一錘定音。隨著諸多絕密資料的解密,也出現了一部分為希特勒辯護的聲音。我個人覺得這種辯解是沒有根據的,希特勒對於人類造成的災難是無可估量的,這一點沒有任何爭議。

如果有爭議,那可能就是他的私生活方面了。比如大家經常疑惑的一個問題就是,希特勒抽菸喝酒嗎?要知道,丘吉爾和斯大林都是出了名的煙桿子和酒罈子。提出這個問題的一個有力根據是二戰時期,希特勒身為首相,面對紛繁複雜的軍政事務,是如何緩解壓力的?這樣就引出了希特勒是否抽菸喝酒或者吃肉的話題?那麼事實是怎樣的呢?事實是希特勒抽菸也喝酒,還狂吃肉。理由如下。

少年時期的希特勒幻想用一紙畫作去實現自己的抱負,奈何以失敗告終。據他的同學回憶,希特勒早年間嗜酒如命,在同學聚會上更是喝的酩酊大醉。之後希特勒赴維也納學藝,也是經常在酒吧宿醉,最直接的證據就是希特勒曾因酒後滋事而被關進監獄。此外,蘇軍在45年攻克柏林之後,也在希特勒的私人住所,發現了大量名酒。

至於抽菸,只能說希特勒是個大煙槍,只不過希特勒有更高的追求,所以連上等的雪茄也看不上眼,而是選擇了毒品。其實這不難理解,面對如此高壓的局勢,希特勒也是人,不可能精力和思緒都永遠高漲亢奮,所以只能自然而然的寄託於毒品上。這一點可以從他的私人醫生那裡得到證實,當然,身為元首,還是要注意個人形象在公眾中的印象。所以在希特勒授意之下,又私人醫生給他負責搞毒品,弄成類似鎮定劑那樣的藥品,讓希特勒光明正大的服用。

至於是否素食主義,如果看過有關希特勒影視劇的人,一定不會提出這個問題。當然如果有人把牛排、羊腿肉這些算做素食的話那他可能就是吃素了。總體來說,在那個年代,抽菸喝酒吃肉,也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畢竟元首也是肉體凡胎,有著常人的追求。

以上


木劍溫不勝


其實即使希特勒真的是不吸菸不喝酒還是素食主義者而且不怎麼喜歡女色,也不能說明什麼,這些都是私德,私德好就能說這人是好人嗎?未必吧。


希特勒的這些所謂良好私德相對於他做的惡來說,都無法否定他是惡魔的本質。


我們老祖宗好像說過,人無嗜不得與其交。


一個人如果沒有任何的不良嗜好,那也許他會有更大的圖謀更深的心機,最好離他遠點。


相對於希特勒這種人,他對慾望的剋制,其實只是為了得到更多他想得到的東西的一種隱忍。

歷史上這種人很多,曹操當年廣招人才,司馬懿不想當官,為了躲避曹操的邀請,他故意裝作患了風癱病,曹操派人試探他,那人裝作刺客,舉刀的幾乎要砍到司馬懿了,他依舊能紋絲不動,可見其隱忍的決心。


司馬懿後來數次裝病,每一次都得到了他想要的地位,權勢。


司馬懿的裝病如果也算一種嗜好的話,他掌握的很好,病說來就來,說嚴重就嚴重,說好立馬就好了。


所以有些大人物的嗜好和沒有嗜好,都要客觀的去看,而不要把這當成評判他們的標準。


和希特勒為敵的丘吉爾的嗜好簡直敗家,他喜歡抽雪茄。


丘吉爾嗜好抽雪茄到什麼程度呢,一度把家裡抽到金融危機了。據說他夫人有一次告誡他,如果再不剋制抽菸,家裡就要被他抽破產了。


丘吉爾不但抽菸,還嗜好飲酒,每天早上起來桌上就有一杯威士忌,一杯蘇打水。


據說丘吉爾每年在雪茄,飲酒以及食物上的花費很驚人。


而一個物質生活有點潔癖的希特勒,被不拘小節喝酒抽菸的人給打敗了。

歷史上這種事兒很多,項羽和劉邦比,項羽無疑是個英雄,年紀輕輕沒有什麼不良嗜好,只是喜歡研究怎麼打仗,擱現在就是業務上的尖子。


劉邦呢,司馬遷形容他是:好酒及色。


就是酒色之徒的意思,這傢伙還不尊重人,對儒生尤其不尊重,經常一把抓過人家的帽子,就往裡面撒尿。


但是業務精英依舊輸給了有各種不良嗜好的劉邦。


不過希特勒這種類似聖徒般的生活,還是吸引了很多追隨者,這個人真的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完人,完美的人。


很多人被希特勒的完美深深吸引,瑞典探險家奧汀.海斯在見過希特勒後這樣描寫:


非凡自許的我,今天,終於遇到了一位能夠讓我折服的人了。


甚至英國劇作家蕭伯納這樣寫道:


這是一個怎樣的偉大的存在啊,非凡,已經不能為之形容,大英帝國需要一個希特勒!


這種完美成就了希特勒最初的事業,他對他的對手被他秋風掃落葉般的清除了,他推出的一系列政策,也像他的人一樣完美,照顧到了社會各個階層的利益,如果沒有後來他蓄謀的那次戰爭,也許希特勒會成為一位偉大的領導者。


但是一直追求完美的希特勒,要乾的是大事,而不是小富即安,他是:

我決心登上人類歷史的巔峰,俯視前人。


於是一場幾乎席捲了全人類的戰爭把整個人類拖入戰爭泥潭中。


所以不吸菸不喝酒素食主義者不太近女色私德完美的希特勒,有著更大的野心。他要做的是登上人類的巔峰。


人那有十全十美的,只是圖謀不同罷了。


========================



薛白袍


提起希特勒,大家的第一印象就是戰爭狂魔,這個戰爭狂魔,發動的那些戰爭給世界和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那麼他在私底下又是一個怎樣的人呢,有人說他一生之中不吸菸不喝酒是真的嗎?



是真的,希特勒在私下的生活裡不僅不吸菸不喝酒,而且還是一個素食主義者,他認為酒是讓人麻痺的東西,而且對身體有害,對他而言,他是戰場上的領導人,要避免喝酒,以確保不會在酒後做出錯誤的決定。

雖然在之前希特勒是有過一段吸菸史的,但是後來戒掉了,因為他認為作為一個士兵,一個健康的身體尤為重要,吸菸不僅會害了自己,還會害了別人。


希特勒只吃素菜,還主張保護野生動物。肉對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雖然說不是天天無肉不歡吧,但還是想隔三差五想要吃燉肉來改善改善伙食。而希特勒這個男人,只吃素,拒絕吃肉,不愛殺生。也正是因為這個好習慣讓希特勒獲得眾多女孩的愛慕和芳心。可以說希特勒是一個非常自律的人。據他本人所說,他的成功靠的就是這三點。

就是這樣一個人,不吸菸,不喝酒,主張素食,卻屠殺幾百萬猶太人。


古今譚


大體上是真的。可是希特勒雖然不吸菸、 不喝酒、吃素,但是他吸毒啊

儘管很多學者都對希特勒的健康狀況有所猜測,但是最權威的發言者還是德國醫生西奧多·莫雷爾,他是曾經在二戰期間當過希特勒的私人醫生的人。他長這樣:
根據西奧多·莫雷爾的報告,希特勒素來有腹部疾病,因此每天都要吃藥來緩解痛苦,最後希特勒因為長期服藥而產生了依賴。

他從1937年開始不定期使用安非他命,於1942年成癮

希特勒定期使用的藥物包括巴比妥類藥物、可卡因、鴉片、安非他命、溴化鉀、顛茄提取物。過度的藥物使用導致了很多問題,包括顫抖、情緒不穩定、藥物依賴等等,在1944年刺殺希特勒的計劃失敗之後,希特勒因為受到炸彈波及而受傷,導致他的健康問題更加顯眼了。

但是說希特勒不吸菸、不喝酒、吃素,也基本是真的。但是我們需要詳細說一下,避免任何誤會。

說希特勒不抽菸,其實希特勒在青少年時代是個重度吸菸者,但是在成年之後就戒了。因此在他執政的時期,他其實已經戒菸了。可以說納粹德國的元首希特勒是一個不抽菸的人。希特勒自己也稱吸菸是“一個浪費錢的習慣”。他也鼓勵自己的親信戒菸。只要任何希特勒的友人成功戒菸,希特勒都會送他一塊金錶。

說希特勒不喝酒,也可以算是真的。在公共場合,希特勒是滴酒不沾的。並且他也對飲用酒精飲料持有公開的反對態度。在1943年之前,希特勒偶爾在私人場合引用啤酒和紅酒。但是1943年之後希特勒就放棄了飲酒,為的是保持體重。

希特勒吃素。希特勒不但自己吃素,還喜歡在公共活動中展示屠宰動物的圖片,試圖讓來賓厭惡肉食。希特勒在巴伐利亞有一座房子,房子的附近有一座專門的花園,用來種植水果和蔬菜,以保證有專門給希特勒的新鮮蔬果供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