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伍斌:疫情只是給房地產需求端按了“暫停鍵”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記者畢磊)2月27日,由人民網主辦“金臺圓桌”人民戰疫?房地產家居企業對策共商會在線上舉行,邀請企業代表和業內專家建言獻策。招商蛇口副總經濟師、戰略發展部總經理伍斌在發言中指出,疫情只不過給房地產的需求端按了“暫停鍵”,更多是短期的影響,不會改變中長期的需求趨勢。

“非常時期,考驗的是每一個房地產企業操盤能力、產品品質和客戶服務以及資產管理,靠土地溢價時代已經過去了。”據伍斌分析,各個城市預設條件的住宅還是有的,存量的競爭在第二季度會充分顯示出來。“疫情期間,老百姓對房子都有了更多更深的思考,比如改善型的大戶型,第二居所的需求,會激發出來。剛需的租房轉變為剛需的買房,產品品質、功能佈局提出更多的要求,配套好的小區,物業服務好的,醫療健康好的服務小區更好賣。”

伍斌表示,大多數的城市,對土地財政依賴還很大,對城市經濟的貢獻不言而喻的。“國家強調房住不炒、“一城一策”的策略,是考驗每個城市的經營管理水平。從短期來說,有以下幾個建議:第一,儘快在防疫有保障的情況下復工。第二,實質性的啟動金融工具,利率和首貸這兩個是客戶最敏感的指標。第三,建議各地要階段性放鬆住宅預售條件。第四,延長房地產企業的土地款。第五,對產業園區、辦公樓企業,租金進行扶持,激發企業恢復生產。

從中遠期考慮,建議各個城市要充分的尊重基本需求和市場規律。第一,建議各個城市一定要適時調整土地利用的規劃,加大住宅用地的供應,特別是加大安居保障型住宅的供地,加大醫療健康養老用地的供應,同時減少商辦物業的供應;同時,建議各個城市減少商辦用地的供應,立足於消化城市裡過剩的商辦物業,並出臺相關政策,允許將過剩的商辦能夠調整為銷售型或者租賃型的公寓,特別是鼓勵企業把它轉變為社會最需要的人才公寓、養老公寓和社區的養老康養的配套。另外,讓普通的商品房住宅儘量迴歸市場,讓所有餘糧的人自行承擔房地產投資的風險。

第二,建議國家統一調整優化住宅小區的建築設計規範,比如高層住宅的採光、通風、園林佈局、遠程醫療等配套設施的建設,也到了適應化變革和優化的時期。

第三,建議各地要有積極的政策去推動城市的舊改、舊工業區、舊廠房的改造力度。例如深圳,原業主可以直接聯合社會資本,和開發商推動舊改,直接享受舊改用地開發帶來的收益,可以大大盤活舊城的改造,高效促進城市升級和城市形象的提升。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