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国产车为什么不造六缸以上的发动机?

我们很少在自主品牌研发的车型看到六缸以上的发动机,当然我们也不能一概而论的说没有,早先红旗H7的V6发动机和吉利博越的六缸机还历历在目,包括一汽大众在12年前造出的12缸发动机。但是不得不承认我国的汽车制造水平在更高维度的竞赛上缺少经验,自主的12缸发动机不仅在油耗上比老牌欧美车企高出了很多,动力上也是被甩出了好几条街。我们为什么不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本去研发多缸发动机呢?这个问题不仅和技术相关,更和国情和趋势相关,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个问题。


国产车为什么不造六缸以上的发动机?

六缸以上的国产车真的有市场吗?

文章开头我们提到了红旗H7的六缸机,但是众所周知,这并不是一辆被普通家庭青睐的选择。虚高的价格和不接地气的油耗被普通消费者抛弃。其实不能说自主品牌不愿意研发更好的六缸或以上的发动机,而是如今的民用市场,六缸以上的蛋糕能切得着实不多。而相比之下,老百姓更愿意把口袋里的钱套给稳定性和可靠性都强很多倍的老牌强企。自主品牌即使造出了不错的六缸以上发动机,研发费用和市场宣传的费用都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又很难在一两年间被消费者广泛认可,所以怎么算都不是一笔划算的账。

国产车为什么不造六缸以上的发动机?

节能减排成趋势

大家要知道节能减排不只是一句喊在嘴上的口号,也不只是消费者买车过年检的项目,更是国家对车企强有力的约束。车企每年制造出的新车排放能耗的指标都受到了强制的约束,能留给六缸以上的名额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大家都在削减了脑袋造好4缸机,三缸机和混动车型。大排量汽车本身在国内市场已经是烫手山芋,这个节骨眼上,国产车何必在六缸机上瞎凑热闹。

国产车为什么不造六缸以上的发动机?

自主品牌现阶段抢占的还是中低端的汽车市场,总的来说这部分用户在意的更多还是价格,油耗等等。所以不花精力在多缸发动机上,未尝不是一件更加脚踏实地的好事。

涡轮技术成熟,动力有保障

众所周知,如今的奔驰S级和宝马7系上已经开始搭载4缸机了,可能在一些人的眼中和宝马3系出长轴版一样,是一件情怀丧志的事情。但是从更宏观的角度上来看,车企只是在顺应市场上更普遍的那种声音,而非少之又少的“情怀玩家。”在涡轮技术十分成熟而且造价越发低廉的今天,涡轮增压对动力的保障得以实现。我们越来越多的看到3缸机市场,当然又会有人说3缸机开了两年以后抖到怀疑人生,想必这也只是技术发展的必经过程。

国产车为什么不造六缸以上的发动机?

自主品牌近年来的发展有目共睹,但是在往更高端市场进军的路上也是困难重重。希望车企能更多的研究与普通消费者息息相关的汽车可靠性和某些新技术,多缸发动机真的可以放一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