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时辰已到”,我想重新站队了?

发动机“时辰已到”,我想重新站队了?

这是我聊电动车的续篇,上篇见:《燃油车对决电动车:这是我不愿说出的一个真相》。在那篇文章里我讲过,其实我知道电动车的大潮流必定会来,只是希望能延后一点是一点……

是的,我想抓住这个时代的尾巴,和内燃机多相处一会。

大家知道,我拥有好几台车。我会根据自己不同的场景,去开自己不同的车:比如需要接待一些人,那就开领克01;要一个人赶场参加活动,就开宝马2;想要自己放松一下,或者只有日常上下班的安排,就开BRZ;最近我还收了一台转子引擎的RX-8,目标是打造成带孩子去跑山的假日玩具。

如此频繁地跟不同种类的车相处,在某一刻,我对内燃机又萌生了如下的想法:

发动机“时辰已到”,我想重新站队了?

内燃机已经是被人类驯化得非常优秀的一种机器了。作为19世纪中期出现、19世纪末期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改变了全世界几代人生活状态的一种机械,内燃机,真的是非常非常伟大的发明。

经过一百多年的技术研发,今天的内燃机,可以在我们汽车的引擎盖下安安静静、平顺可靠地输出动力,提供敏捷的加速响应,能带我们到很快的速度,同时又不烧多少油,还可以提供悦耳甚至催情的声音。

你说这样的机器,它优秀吗?当然非常优秀。

发动机“时辰已到”,我想重新站队了?

但我们也要看到,随着中国步入汽车社会,同时踩上国际这一波环保大潮,内燃机面临着空前的生存压力,甚至可以说是内燃机面世一百多年来的一次“生死浩劫”。而这波浩劫的始作俑者,是西方“绿党”势力的政客,内燃机本身并没有什么错。就连政客提出最多的碳排放——如果去较真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量,内燃机都不见得输给电动车。

在中国政府基于产业升级、国际竞争的战略考虑,发起了电动车大战。利用强政策推动和大市场拉动,发展电动车产业,从而实现我们在汽车乃至未来出行产业上的一种“弯道超车”。

发动机“时辰已到”,我想重新站队了?

对于这个战略,作为一个中国人,从骨子里说我是支持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国家发达先进。但,作为一个“Car Nuts”,一个“Patrol Head”,一个喜爱汽车且见证和经历过内燃机最美好时代的人,我对内燃机的即将逝去和消亡,又是相当的怜悯和不舍。

不舍归不舍,看回当今的现实情况,内燃机确实已经江河日下。虽然动力、油耗这些性能参数是越来越好,但却失去了很多精彩的魅力:比如技术形态的多样化,今天我们在主流市场上已经很难买到V6、V8的车了,我们再也看不到百家争鸣的技术解决方案,越来越趋向于单一的小型化涡轮增压,以及为实现节能减排(这才能保命)而衍生出来的一堆不是为提高用户体验,而是为了在工况测试中取得漂亮环保成绩的花边技术——例如变缸、轻混、启停……等等。

技术并没有停止它的发展,只是从前那些为了提升人的体验、能直击灵魂的美好智慧,被运用到了降低油耗和排放上,内燃机在其生存关口,已经无暇去琢磨“魅力”这件事了。

发动机“时辰已到”,我想重新站队了?

我是经历过内燃机美好时代的人。我入行快20年了,开过很多有个性、有魅力、好玩的、舒服的、让人感动的、激动的、催情的……内燃机。有通用LS那种经典推杆式V8,独成一派的马自达转子,以及满怀激情与灵魂的法拉利V12自吸高转……这些美好,都已经消亡,或者在消亡的路上。没有人有能力保护它们。

这个时候,我也难以自控地,有点想唾弃眼前的内燃机了。我想去尝试电车。虽然电车从驾驶性格来讲,比内燃机更缺乏个性多样化,但它就是那么纯粹的一种动力——响应快,平顺,安静,而且实时地零排放这一点,在我的生活场景中,还是能够带来好处的。

对于内燃机VS电动车的思考,我手绘了下面这张图:

发动机“时辰已到”,我想重新站队了?

鄙人手作,粗糙见谅

如果用一条曲线去描述内燃机的发展历程,在我看来,它在魅力上的拐点已经过了,正在滑坡。也许性能还能向上走一点,但基于各种环保压力,性能增长幅度也比从前小得多。反观电动车,即便未来不明朗,但过去十年的发展势头是显而易见。

一个是过了拐点开始走下坡路的曲线,一个是尚不确定会高速向上、但提供了新增长憧憬的曲线,它们共同构成了汽车动力发展史上的“混沌时期”。

虽然选择内燃机还是纯电动,和使用的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大多数人还是会从自己的客观条件出发,去理性地选择。但是着眼未来,我还真有点倾向于站队电动车了,因为“买涨不买跌”,我可以期待纯电动会比内燃机带来更多的未知魅力。而爱车人的追求,不就是“魅力”么?

当然,如果要买电动车,我一定会买一台能满足自己更多可能、更多愿望,能给自己带来喜悦的电动车。它会是谁呢?

至少在这一刻,我心目中那个“会来电”的“她”,还没有出现。

发动机“时辰已到”,我想重新站队了?

那就先找个“童养媳”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