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曹操帳下謀士賈詡為什麼被人汙衊為三國第一毒士?

非想


說三國第一毒士有點怨恨的意思,但是賈詡是三國第一智士卻名不虛傳。作為三國及魏朝著名的謀士,《唐會要》尊賈詡為魏晉八君子之首。他不僅算無遺策,還精通兵法,著有《鈔孫子兵法》一卷,併為《吳起兵法》校注。三國志的作者陳壽稱讚賈詡為張良、陳平之才。白居易稱讚賈詡說:天下論智計並歸賈氏也。而曹操更是盛讚賈詡說: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由此可見,賈詡在三國時期的作用和智謀。

說賈詡毒,可能是因為他的計策穩準狠,而又十分毒辣,令敵人也感到心驚膽戰吧。回看賈詡一生比較著名的幾次計謀都有不計手段獲得結果的特徵。在董卓死後,賈詡惑動李傕、郭汜作亂是最狠毒的一個計策。當時董卓已死,王允准備對董卓手下進行清算。作為董卓舊部的賈詡為了自保,蠱惑同為董卓同夥的李傕、郭汜說:現在長安城中正準備把我們趕盡殺絕,你們還在爭鬥,不如合夥進攻長安,如果成功就能號令天下,哪怕失敗了再逃也不遲。於是李郭二人果斷興兵長安,掀起一段血雨腥風。正是賈詡為了自保出的這個餿主意,造成長安屍橫遍野,血流成河,這才是其毒的根源。

至於其後,賈詡為張繡獻計擊退曹操,投降後又建議曹操立曹丕為接班人都是彰顯其智謀的事件了,都不如蠱惑李郭作亂這個計策狠毒。


上觀英超


賈詡(147年---223年)字文和,武威(今甘肅武威)人。

賈詡自幼熟讀兵書,精於謀略。最初為董卓謀士,董卓被王允、呂布聯手除掉後。他又為李傕效力,董卓被殺後,李傕,郭汜原來打算帶兵逃回西涼。他獻計回西涼不如反攻長安,挾天子以令諸候。李,郭二人兵敗後,賈詡又投靠到西涼老鄉張繡帳下。

張繡曾用賈詡之計兩次打敗曹操,尤其是宛城之戰,曹操痛失長子曹昂,大將典韋,自己也差點丟掉性命。

官渡之戰前夕,張繡本打算投靠袁紹,畢竟和曹操有殺子之恨。賈詡極力反對,並勸張繡道:“袁紹心胸狹隘,兄弟都會反目何況我們外人,況且河北多名士,他不能重用。曹操雄才大略,求賢若渴,定會不計前嫌。”

張繡降曹後,果然和賈詡說的那樣,曹操不計前嫌並和張繡結為親家。張繡在官渡之戰中,也表現良好並立下大功。

赤壁之戰後,馬超,韓遂的涼州聯軍約十萬多人據守潼關聯合抗曹。賈詡利用反間計讓馬超,韓遂互相猜疑。曹操趁機與聯軍決戰,大獲全勝,並平定關中。

曹昂在宛城之戰為救曹操身亡後,曹操在選儲君的問題上曾搖擺不定,曹丕首先拉攏賈詡為其智囊。最終曹丕勝出,繼位後封賈詡為太尉。

賈詡作為一代謀臣,多次易主,也無可厚非。畢竟人往高處走,都有選擇明主的權利。

後人稱其為“第一毒士”我的理解是當年在董卓被殺。李傕,郭氾如果逃回西涼。朝庭裡有王允等一些大臣主持朝政,也許會天下太平。賈詡為了自保,獻計李傕,郭氾反攻長安。朝中忠臣良將死傷怠盡,令天下徹底大亂,群雄四起,民不聊生。所以被稱“第一毒士”。


墉上閒人


賈詡(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肅武威)人也。涼州系的代表人物,東漢末年至三國初年著名謀士、軍事戰略家,曹魏開國功臣,後官拜大魏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之帝師,死後陪享魏文帝廟。但是在三國中賈詡卻被稱為毒士,為什麼會如此,且看其做的幾件事情:

1、作為幕後黑手,推動西涼軍閥集團兩位掌握實權的高級將領李傕郭汜二人在董卓死後率領十萬西涼悍卒洗劫當時的首都,長安。這一次洗劫,也標誌著地方軍閥開始完全忽視漢室正統的開始,也為之後的諸侯爭雄來開了序幕。而在這之後。賈詡早已看出二人不是成大事之人,便跟隨西涼軍閥集團的另外一個人,張濟離開了自己親手造成的是非之地。之後,李傕郭汜二人便因為內訌而雙雙死亡。

2、險些殺死曹操。在曹操接受張繡的投降之後,曹操與張繡的叔母發生了關係,而惱羞成怒的張繡問計於賈詡,賈詡讓張繡對曹操聲稱運送輜重納降,從而使曹操中軍無人,並且在夜裡對曹操的大帳發起了突襲,這一次突襲使曹操的貼身侍衛典韋,曹操的長子,侄子全部陣亡,曹操也險些命喪於此。賈詡對他的這條計策,使得他第二次投降後被完全的軟禁了起來,此計一針見血,卻也十分兇險。當得毒士之名。

3、賈詡歸順曹操之後,在之後的曹操進攻西涼之中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馬超韓遂勢大,賈詡便向曹操獻出了離間之計,使得馬超和韓遂反目成仇,韓遂也於是歸順了曹操。西涼鐵騎也在失去一臂的情況下被曹操橫掃出局。

綜上看出,賈詡出的計謀多是狠辣的,因此被稱為毒士也不枉。







追隨歷史的腳印


來了來了,說一說我的看法,我是愛歷史的板藍根999。

賈詡為何人,賈詡(147年-223年),字文和,涼州人,乃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曹魏的開國功臣、著名謀士以及軍事戰略家(同時也是多款三國遊戲重要人物角色),被尊為魏晉八君子之首。


一、史書上的賈詡

陳壽寫的《三國志 賈詡傳》中寫了賈詡四件事,一是自己假裝太尉段熲外孫死裡逃生;二是獻計李傕、郭汜、張濟等人,讓他們襲擊長安造成大亂;三是獻計張繡,讓張繡戰勝曹操;四是遊說張繡率眾歸順曹操,使得自己升遷成為重要謀士。同時在《三國志》還稱讚賈詡算無遺策,有良、平之奇,也就是有張良和陳平之才,這個評價挺高的,這些案例和評價充分說明了賈詡極富智慧且善於自保,是當時著名的謀士。

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寫的賈詡篇幅不多,寫了賈詡先是李傕手下,在李傕、郭汜二人爭鬥時,他從中斡旋,保住了獻帝。後投奔張繡,勸說張繡歸降曹操,又在張繡返水的時候,獻計張繡多次抵擋曹操進攻,再之後在官渡之戰前又勸說張繡歸順曹操。之後賈詡作為一名出色的謀士,在北方四州、戰馬超和消滅張魯這些戰役中不斷提出建議,不斷獲得曹操的信任。


二、“毒士”還是“謀士”?

其實“毒士”這個詞有些貶義和毒辣,正確是稱謂應該是“謀士”。從上面史書對他的評價可以看出,賈詡的出場次數不多,計謀也不是很多,但是賈詡一出手,必定會保全自己讓他當時的主公贏,可謂是“計無虛發”。

最初李傕、郭祀因為董卓的死準備逃回老家,賈詡勸說二位回去必定會被幹掉不如攻入長安,製造混亂,亂中求生存。於是二人殺進了長安,製造了一場浩劫。後來有人認為,如果賈詡不獻計,或許因為軍閥的逃亡,王允扶持獻帝,東漢或許還有活下去並且活好的希望。

後來張繡造反,張繡又獻計張繡,借調動防區之名徵得曹操同意從曹營裡走,隨後在曹營裡把曹軍打的極其狼狽,曹操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大將典韋被殺,曹操的馬“絕影”也中箭而死。這個借取別人信任然後幹別人一票的計謀,現在看起來也是沒啥道德。最重要的是,在此戰中殺死了曹操大兒子曹昂和戰將典韋,這兩個人是死對曹操集團影響巨大。

再之後賈詡不讓張繡追擊撤退的曹軍,張繡不聽果然大敗,張繡大敗後,賈詡讓張繡再追,張繡聽了趕緊追擊,結果大勝。這一不追一追之間,賈詡的謀劃顯得牛叉。

有一次曹操關於立太子一事,詢問賈詡意見,賈詡不急著回答,在曹操的追問下,賈詡說“我在想事情,在想當年的袁紹和劉表父子的事情。”這麼一說曹操就領會了,不久後曹丕被立為世子,曹操兒子們的世子之爭就此結束。回答慎重又婉轉的賈詡,就這樣不僅沒有因為這個問題獲得曹操的不滿,還在之後一個勁的被曹丕感激。

賈詡投奔曹操之後多是明哲保身,他的謀略也都是眼光犀利,切中要害,但是卻多少有些不計後果。這可能就是後來有人說他是“毒士”的原因所在吧。


三、自己對賈詡的拙見

縱觀賈詡一生,能在這個亂世裡活到七十七,還保住了全家的平安,真的非常厲害,不得不承認賈詡的審時度勢,和他的大智慧。而且不管賈詡投靠哪方,他的獻計也確實是保主護主的,雖然不斷換主,形象有些負面,但他的善於交際和亂世自保之術著實令人佩服!


以上為愛歷史的板藍根999的一些拙見,非常歡迎大家在評論圈中說出自己的看法,幫助999更好的認識歷史得到成長哦~謝謝大家!

板藍根999


賈詡被稱為毒士的主要原因是因為他的計策比較“歹毒”。

賈詡是涼州人仕,他最早跟隨的也是涼州第一集團——董卓集團,董卓因為暴虐無道,後被司徒王允用反間計除之。王允執掌朝政後,並沒有聽從大臣的意見去安撫董卓餘黨,恰恰相反他採取的是敵對的措施。當時在李傕、郭汜等武夫看來此時大勢已去,於是他們決定就此去逃命,而此時賈詡站出來阻止了他們,在賈詡看來,現在如若棄軍逃亡,一個小小的亭長就能解決他們,那倒不如拼死一搏,敗了再逃亡也不遲。正是賈詡的這條計謀致使本已擺脫西涼集團控制的大漢朝廷又重入西涼集團魔爪,並且遭受了比董卓掌權時更加嚴重的損害,而賈詡也因為這條計謀被稱為“毒士”。

而後賈詡又棄段煨,轉投張繡,張繡在賈詡的建議下駐兵宛城,聯合劉表以據曹,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張繡第一次降曹,因曹操納了張繡的寡嬸為妾,張繡不高興,曹操想除張繡,但計劃意外洩露,張繡於是叛曹,在賈詡的謀略下,曹操此戰失了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愛將典韋,損失不可謂不大。建安四年,張繡在賈詡的說服下,第二次投降曹操,賈詡也因此開始在曹操手下效力。

渭南之戰,賈詡向曹操獻離間計,致使韓遂、馬超叔侄失和,最終馬韓聯軍大敗,而後一代軍閥馬超也就此敗落,只得到處寄人籬下。

綜上看來,賈詡的計策的確“歹毒”,計策一出,便讓對手受到重量級的打擊,但我們換個角度來看,賈詡出此謀略,也是為了己方的利益,其實賈詡內心並不壞,當年雖出策反攻長安,但後來也是多次佑護大臣,並協助獻帝出逃。


混沌聊史


賈詡,字文和,本是南陽張秀手下謀士,但因曹操滅了張秀,故而歸順了曹操,文和先生足智多謀,腹有良策,不輸郭嘉,堪比諸葛。然而其處事之道,明哲保身,不願得罪於人,故而只是謀士,而無特別明顯之功勞。

賈詡之謀,略列幾項:一、曹操攻打張秀,賈詡認清時勢,乃勸張秀投降曹操,保全實力,隨後其瞅準時機,以張秀舊部發動起義,使曹操長子曹昂戰死,第一猛士典韋戰死,曹操亦差點被燒死,損失慘重。二、幫曹操打敗西涼馬超,掃平西方疆域;三、幫曹丕贏得曹操的賞識。


紫伊慕婉


三國第一毒士賈詡真不是浪得虛名。

一、“反攻長安”之計

董卓進軍洛陽,賈詡在董卓軍中以太尉掾為平津都尉,後來又升任討虜校尉。王允聯合呂布誅殺董卓後,開始清算董卓餘黨。當時董卓餘黨群龍無首,李傕、郭汜等將領打算逃亡涼州。如果按照這個節奏走下去,那麼關東集團的戰亂雖不會立即終止,但關中起碼能得到到安寧。

這時賈詡站說來說話了:“聽聞長安城中正在商議把涼州人斬盡殺絕,而諸位拋棄屬眾獨行,一個亭長就能把你們抓住。不如帶領部隊向西,沿途收斂士兵,再進攻長安,為董卓報仇。如果僥倖成功了,就尊奉國家的命令征服天下;如果失敗,再逃走也不遲。”李傕、郭汜等將聽後彷彿找到了救命的稻草——與其坐以待斃等死,不如破釜沉舟一搏,於是收羅舊部急速攻佔長安。

李郭禍亂長安,司徒王允、司隸校尉黃琬等人被殺,長安城也像曾經的洛陽一樣變成了人間煉獄,更為致命的是天下徹底大亂,地方割據四起,民眾死傷無數,直到西晉短暫統一才告一段落。

作為提議人,賈詡因此被罵作“毒士”。但想想他也僅僅是為了自保,王允連與董卓沾邊的名士蔡邕都殺,怎麼可能會輕易放過他們這些重點餘孽。但他還是忽略了李傕、郭汜都是“沒頭腦和不高興”,儘管在長安想方設法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並利用手中職權幫助漢獻帝出逃、保護大臣,但時局的發展早已經超過了他所能駕馭的能力。

二、“敗兵取勝”之計

李郭之亂後,賈詡又輾轉投靠到了張繡的賬下。

先是張繡投降曹操,曹操不但“霸佔”了他的嬸嬸鄒氏,還準備殺掉張繡。張繡降而復叛偷襲宛城,結果曹操戰敗,手下猛將典韋、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戰死。

曹操二次征討張繡,不克而還。張繡想要追擊曹操,賈詡不讓,張繡執意要去,結果大敗而歸。等到張繡敗回,賈詡建議抓緊出兵去揍曹操,果然大獲全勝。

張繡不理解,賈詡解釋:曹操沒有盡全力打我們就撤軍,肯定是“後院起火”了。曹操用兵如神,自然會留下精銳斷後,你去追擊必定失敗。等咱們敗退回來,曹操肯定以為咱們怕了,就不會留後手,他大意“不設防”,我們就追著他屁股使勁揍,一定會有好結果。

三、“勸張歸曹”之謀

官渡之戰進入相持階段,袁紹開始積極拉攏張繡。但如何正確地“站隊”,張繡十分謹慎。

張繡的本意是投向袁紹,當時袁紹兵多將廣、糧草充裕、實力最強。賈詡不同意,並直接指出:袁紹心胸狹隘,連他兄弟袁術都容不下,何況你一個外姓人。

賈詡想要投靠的是曹操,但張繡顧慮重重——畢竟之前投降過一次,已經失去了信譽;而且曹操與他還有“殺子之仇”“奪妻之恨”。

賈詡列舉了三大理由,一步步打消了張繡的疑慮:

第一,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據了政治、道義的制高點,跟著他幹,就相當於跟著皇帝幹,名正言順。

第二,袁紹現在還十分強盛,我們帶這麼點人“入夥”,他肯定瞧不上眼;曹操實力弱,我們主動去投靠,肯定會另眼高看。

第三,曹操志向遠大,不管是出於收買人心還是鞏固實力的需求,都會對我們不計前嫌。

事實證明賈詡是正確的。張繡投降曹操,曹操果然不追究並予以重用,還留下了一段“朱鮪涉血於友于,張繡剚刃於愛子,漢主不以為疑,魏君待之若舊”的千古佳話。

四、“挑撥離間”之計

赤壁之戰後,曹操短期內無力再征討南方,於是決定向涼州拓展。以韓遂、馬超為首的十部聯軍,聚集十餘萬人馬,據守潼關聯合抗曹。

在此期間雖然也曾發生過著名的“曹操割須棄袍”“許褚赤膊鬥馬超”等小插曲,但曹操還是一步步佔領了重要的渡口、關隘,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韓遂、馬超聯軍與曹操相持日久,進退維谷,只好割地求和,賈詡藉機獻出了“挑撥離間”之計。

韓遂作為聯軍代表與曹操商談停戰事宜,二人會面時,在馬上不談軍事,只說當年哥倆在京城一起“調皮搗蛋”“撒尿和泥”的舊事。等會面結束,馬超等問韓遂:你們聊的那麼起勁,都說啥了?韓遂老實回答:也沒說啥!馬超等人開始對韓遂十分懷疑,擔心他與曹操私下聯繫。

過了幾天,曹操給韓遂書信,信中故意在多個言詞上塗塗抹抹,改來改去,就像是韓遂改動一樣,馬超等人疑心愈來愈大。曹操趁此時與相互猜疑的聯軍約定決戰,果然大獲全勝,一舉平定關中。

五、“暗助曹丕”之計

曹操晚年身體不好,尤其愛頭痛(悔不該殺那華佗喲),選誰做“儲君”的大事就擺在了眼前。選曹丕還是選曹植,曹操一直猶豫不決,這也沒辦法,誰讓有兩個“性價比”太相似的兒子呢?

賈詡覺得自己是後來跟著“幹革命”的,資歷相對淺,不想跟著摻和。不想歸不想,但曹丕主動上門來“求教”,這就躲不過去了,必須要謹慎站隊了。賈詡是個聰明人,他其實早就看好了曹丕,但為防變成楊修第二,便開始了暗中相助之路。

賈詡勸曹丕做事不要張揚,要做好兒子和臣子的本分,關鍵是要“孝順父母”。潛臺詞就是,寫文章你比你兄弟差點,要學著揚長避短,在“孝德”上多下功夫。等曹操諮詢的時候,賈詡也是不明說,而是若有所思的“信口開河”:我剛剛想起你的老同學袁紹和老相識劉表來了(袁紹、劉表因為沒有立長,導致分裂,最後被曹操“一鍋燴”)。賈詡沒有直接表態,但經這麼一敲打,曹操確定最終人選是年齡更大、做事也更穩重的曹丕。

賈詡的站隊是明智的,收穫也是重大的。後來曹丕繼位,為報賈詡相助之恩封他為太尉,進爵魏壽鄉侯。更重要地是,賈詡是三國裡少有的能夠得以善終的人。

縱觀賈詡的一生,曾經輾轉效忠於多個主人,無論在誰賬下都屢獻奇計,算無遺策,是個“愛崗敬業”的好員工,唯一的汙點便是獻計攻取長安,殺戮過重。但他也只是想在亂世中保住性命,天下大亂的帷幕已經徹底拉開,作為一個小小的文人,又怎麼可能在短時期內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無心140102310


沒有政治立場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比老曹的“寧可……”更甚,稱他毒士是在誇他了。


氏族SHEROE


賈詡年少時,名士閻忠認為他與眾不同,說他有張良、陳平那樣的智慧。賈詡早年被察孝廉為郎,因病辭官,向西返回家鄉到達汧地,路上遇見叛亂的氐人,和同行的數十人一起被氐人抓獲。賈詡說:“我是段公(段熲)的外孫,你們別傷害我,我家一定用重金來贖。”當時太尉段熲,因為久為邊將,威震西土,所以賈詡便假稱是段熲的外孫來嚇唬氐人,叛氐果然不敢害他,還與他盟誓後送他回去,而其餘的人卻都遇害了。賈詡擁有如此隨機應變處理事情的才能,像這樣的事情有很多。

賈詡曾為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後投奔同鄉段煨,輾轉成為同鄉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

官渡之戰時,賈詡力主與袁紹決戰。赤壁之戰前,認為應安撫百姓而不應勞師動眾討江東,曹操不聽,結果受到嚴重的挫敗。曹操與關中聯軍相持渭南時,賈詡獻離間計瓦解馬超、韓遂,使得曹操一舉平定關中。

在曹操繼承人的確定上,賈詡以袁紹、劉表為例,暗示曹操不可廢長立幼,從而暗助了曹丕成為世子。黃初元年(220年),曹丕稱帝,拜其為太尉,封魏壽鄉侯。曹丕曾問賈詡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徵吳無功而返。

賈詡眼光深遠,很有謀略,但所獻之計往往損人利己,不考慮百姓的死活,為李傕等獻計攻進長安,不僅加速了漢朝的滅亡,而且使得天下大亂,所以,被認為是三國第一毒士。




西瓜真探


賈詡計謀不多,每次很精準,而且影響力大,李傕郭汜準備逃跑,賈詡提了建議讓漢室更亂,讓根基不穩的漢獻帝徹底失去權勢,顛沛流離,本來除掉董卓,如果王允呂布好好輔助個幾年,漢獻帝的睿智,也許讓漢朝能延續下去。獻計給張繡曹丕,也都讓很多事情發生本質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