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荊州明明是劉備打下的,為什麼又說是借東吳的呢?

A-騩騩


整個事件中,

劉備是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劉備從二十八歲開始起家,一直奮鬥了二十年,才稍微有些成績,在荊州地區站住腳跟。可是劉表防備他才能太高,所以只給了一個小縣城讓他鎮守,後來劉琮在襄陽投靠了曹操後,劉備不得已之下,只能拋棄樊城,跟江夏的劉琦會合。此刻荊州的大部分人才,都來到了劉備身邊,這個時候開始,除了武力拿下荊州的曹操外,劉備基本上屬於荊州地界的一把手。那麼為什麼會出現借荊州的事情呢?


第一,孫權派周瑜去攻打南郡,久攻不下,在劉備的幫助下才打下來。

孫權本來就想著插手荊州的事情,這次趁著打敗了曹操,他自然要在荊州地盤上沾些光。所以他不惜派遣周瑜前來攻打南郡。南郡是荊州賦稅最多的大城市,如果南郡丟失,那麼曹操在荊州南部的控制點基本上都被拔出了。曹操當然不會那麼傻,所以周瑜不僅沒有打下南郡,反倒是受了致命的箭傷。劉備實在是看不下去了,主動出兵幫助孫權拿下了南郡。所以說,南郡是劉備和孫權一起打下來的,而且劉備的功勞更大,後來之所以借南郡,也不過是面子上說得過去而已。

第二,劉備被孫權推舉為荊州牧,並且將妹妹嫁給了劉備。

幫了自己這麼一個大忙,孫權自然是要在面子上給劉備一份大禮,所以他主動向朝廷推舉劉備為荊州牧。這麼一來劉備在荊州的地位就得到了合法的保證,但是有一個問題,那就是治所的問題,他現在在公安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比較小的,根本不能算一個州牧該待的地方,所以劉備就看中了南郡。南郡這裡地大物博,賦稅又多,而且是從荊州北伐的唯一通道,奪取南郡,也就掌握了對付曹操的主動權。所以劉備便開口用公安和江夏作為南郡的交換,成功入駐了南郡。

孫權也不是傻瓜,他知道劉備的用意,南郡這個地方確實是好地方。但是孫權為什麼要交換呢?首先孫權需要劉備這個盟友,他不惜將自己的妹妹嫁給劉備,其實就是希望劉備能夠跟自己一起對付曹操集團,好讓長江以南的地區保持和平。其次孫權佔據的南郡是一座孤城,周圍所有城池都不在他的控制範圍之內,而且北方直接要面對的就是曹操集團的軍隊。而公安和江夏地區跟孫權是挨著的,他自然是認為拿下這兩個地方是比較划算的。所以這一次的交換是公平合理的交換,大家都覺得自己不吃虧。劉備的借那算是給孫權一個面子了。


第三,借到伐蜀被拒絕後,孫權有了藉口攻打荊州。

這個時候孫權有了新的想法,他再次盯上了荊州其他地盤,總不能大戰一場,就拿下個夏口和公安吧?但是孫權又不好意思開口,只能跟劉備說,自己要帶兵攻打益州,希望你能讓個道。誰都知道假途滅虢的道理,所以劉備一口拒絕了這個請求。這本來也就作罷了,後來劉備自己打下了益州,孫權眼睛可就紅了,憑什麼你能打下益州這麼大的地方?孫權連忙派人厚顏無恥地要回南郡,說這是借來的,必須要還。劉備這邊哭笑不得,分明是交換的,為什麼說是借來的呢?可惜當年沒有訂立交換合同,只能任由孫權在這裡耍無賴。


第四,兵鋒相對,湘水大戰一觸即發。

劉備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孫權染指荊州的地盤,尤其是南郡地區。因為南郡是劉備北伐的跳板,此刻如果南郡給了孫權,他就失去了北方的可能。然而孫權見要不到南郡,就直接帶兵前來攻打,這個時候鎮守南郡的是關羽,他自然是剛的很,要打仗那還不容易。劉備知道關羽守不住南郡,所以自己帶著人馬衝了回來,雙方各自帶了幾萬人馬,準備在湘水一帶大戰一場。而這個時候以外發生了,曹操支援漢中地區的大軍來了,劉備不可能有這個實力兩面作戰,為了能夠穩住漢中,劉備只能在荊州這邊做出讓步。他將長沙桂陽再次割讓給了孫權,孫權這才收兵。

第五,恥辱的侵略後,再次背後插刀。

其實這就是一場侵略戰,孫權早就看到了劉備要應付漢中的局勢,所以才趁機在荊州撈一把。他可不想跟劉備展開大戰,很可能兩敗俱傷。但是他必須要佔便宜,長沙和桂陽到手以後,孫權依舊不知足。然而劉備這個時候已經穩定住了漢中的局勢,所以那一招已經對他不起作用了。這個時候孫權想出了另外一招,那就是可恥的偷襲。在關羽北伐的時候,他偷襲了關羽的大後方,使得荊州全境陷落。所以劉備真的是苦的很,不僅要奮鬥,還要受氣。

我是江湖小曉生,我覺得劉備挺可憐的,不知道你們怎麼想的呢?


江湖小曉生


《三國演義》這本書一直是家喻戶曉的名著,讀過它的讀者大多會替敗走麥城的武聖關羽扼腕嘆息,繼而會對導致關羽之敗的陸遜白衣渡江留下深刻印象。


這場由呂蒙與陸遜共同合作計劃的戰役是一次三國史上最成功最經典的奇襲戰之一,白衣渡江,幾乎兵不血刃,奪取了劉關張好大一番家業——荊州。 自此便有關羽大意失荊州的俗語,而這場奇襲,孫吳幾乎賺的盆滿缽盈。

這場奇襲也讓許多讀者咬牙切齒,認為孫權背信棄義,不顧孫劉聯盟,一味貪圖蠅頭小利,最終使得大漢中興成為泡影。但實際上這是對劉備借荊州這個事情瞭解不清,下意識認為荊州是靠劉備一刀一槍打下來的,既然荊州是劉備打下來的,那就不存在什麼借荊州不還了,是東吳自己不要臉,所以孫權偷襲關羽奪回荊州是一種背信棄義。


在這裡,我們就要來分析一下借荊州這個事件的前因後果了,彼時東漢末年,劉表身為漢室宗親,舉孝廉出仕,後被東漢朝廷委任為荊州牧,劉表單騎入主荊州,面對當時荊州豪強不附,劉表通過結交重用當地士族蒯氏兄弟、與當地士族蔡瑁進行聯姻等手段來控制荊州,使得荊州萬里肅清、群民悅服,但這也埋下了日後的禍患。

建安十三年,劉表死,同年曹操南下,兵鋒直指荊州,關鍵時刻,與劉表聯姻的荊州士族蔡氏廢長立幼,小兒子劉琮繼任荊州牧,長子劉琦鎮夏口,而此時劉備作為劉表生前善待的客將正在鎮守樊城。夏口和樊城離得非常近。

劉表幼子劉琮名為荊州之主,實則沒有任何實權,倉促之間,大權在握的蔡瑁以荊州為見面禮,打包贈送給了南下的曹操,荊州幾乎是無損接手的曹操開始清點收穫,而劉備趕緊前往夏口和劉琦匯合,商議對策——與江東孫權合作。 此時曹操已經接管了江陵以北的全部荊州區域,江陵以南的區域正在派人接管。


曹操志得意滿,寫信給孫權,要和孫權“會獵於吳”,孫權經過激烈思想鬥爭最後決定抵抗,這就是著名的赤壁大戰,戰後曹操大軍主力敗退,孫軍攻克荊州重地江陵,江陵被攻佔後由大都督周瑜出任南郡太守,同時為了安撫劉備,孫權借公安一地留劉備駐紮。

再次有了立腳點的劉備迅速借劉琦招攬荊州四散的舊部,與此同時,劉琦作為原本荊州牧劉表的長子,頗得荊州舊部人心,劉備軍就以劉琦的旗號奪取了荊州四郡,荊州四郡到手後,劉琦病逝,劉備正式取代了劉琦在荊州的地位。

周瑜在出任南郡太守不久便箭傷發作而亡,死後,魯肅代替了南郡太守和大都督的位置,劉備找魯肅訴苦,抱怨公安一地太小,於是,在魯肅的勸說下孫權把南郡又借給了劉備——為了讓劉備去抵擋曹操的進攻。


好了,說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之所以借公安給劉備,是為了安撫劉備的功勞,借南郡給劉備是為了讓劉備抵擋曹操的進攻。

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不久之後,孫權想單獨去進攻益州劉璋,劉備直接派人堵住長江水路,以“劉璋是漢室宗親,沒有過錯”的理由不讓吳軍過境,吳軍退卻後,劉備卻趁機奪取了益州,實力大增。

孫權惱羞成怒,既然現在劉備你有了益州,那麼你將南郡還給我吧,劉備毫不猶豫的同意了,但有一個條件,等我打下漢中就還你。

劉備攻佔了漢中,孫權聽說後,很高興,這下得還我南郡了吧,孫權再次討要南郡,劉備又一次非常爽快的答應了,依舊有一個限制條件——等我攻取了涼州立刻還給你。


孫權內心是崩潰的,認為自己被劉備耍了, 南郡對於孫劉雙方都極為重要,南郡位於長江上游,北上可防曹操,東下可攻孫權。

對於一心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的劉備來說,這地理位置優勢太明顯了,絕不會放棄的,而且劉備借南郡,是憑本事不費一兵一卒借的,肯定不會還,也不想還。 孫權越想越氣:大耳賊屢次耍他,現今要不回來南郡,這個仇遲早要報!這就是最後孫權在劉備人生巔峰時刻狠狠捅了劉備一刀的原因。


夏目歷史君


荊州大部分地區確實是劉備打下來的,但也有一小部分是從孫權手中借來的。不過其中的原委比較多,咱們下面詳細的敘述一下。



首先說一下,荊州最初為七郡,分別為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

赤壁之戰前,荊州已經開始有所變化。東吳孫權為了報殺父之仇,起兵攻打駐紮在荊州江夏郡的黃祖,最終殺死黃祖,並且佔據了江夏郡的江南一部分。這時劉表的長子劉琦自告奮勇請求鎮守江夏郡的江北部分。

其後,曹操南下,劉琮投降,此時的劉備實際上是準備逃往江陵,結果在當陽長坂坡被曹操擊潰,最終無奈投奔劉琦。而曹操大軍已至,江夏的江北部分也被曹操奪取。留給劉備等人的僅有江夏郡夏口的一小部分土地。



曹操奪取南郡的江陵後,迅速派出了人馬收取荊州南部四郡,並且準備徹底消滅劉備,迫降孫權。在這種危急時刻,劉備和孫權聯手在赤壁之戰中大勝曹操,最終曹操勢力收縮,荊州江南部分出現了權力真空。

此時劉備和孫權都針對荊州開始了自己的行動。孫權方面由周瑜全權負責荊州事務,周瑜選擇武力攻打鎮守南郡地區的曹仁部隊,與曹仁硬碰硬。

而劉備卻擁立劉琦為荊州牧,經過和周瑜的商議駐軍於南郡江南部分的公安。之後劉備派遣軍隊南下攻打荊州南部四郡,南部四郡望風而降,劉備因此佔據了零陵、貴陽、武陵、長沙四郡。

劉備佔據四郡之時,周瑜也逼走了曹仁,攻下了南郡治所江陵。江陵這個地方是北上伐曹、西進攻蜀的樞紐地帶,其戰略位置異常重要。因此劉備和孫權商議,以手中三分之一的江夏郡換取江北的南郡。



這個買賣絕對是東吳鉅虧,但魯肅卻勸說孫權換給劉備。原因在於東吳僅僅佔據了南郡的北面,這個地區需要直接面對北面強盛的曹操,而且還要提防南面新崛起的劉備,可以說東吳手中的半個南郡是一個四戰之地、兩面受敵。

思來想去,孫權也覺得在南郡投入的兵力巨大,卻換不回來相應的效益,於是同意了劉備的請求。以半個南郡,換取了劉備手中三分之一的江夏郡。形成了下圖的戰略形勢,這就是借荊州的由來。


後來劉備奪取益州後,孫權通知劉備歸還荊州,劉備說需要奪取涼州之後才行。孫權因此氣憤不已,派呂蒙奪取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聽說後,親自率軍5萬援助關羽,準備和東吳展開一場大戰。

結果曹操助攻孫權,派人攻打漢中,劉備迅速與孫權議和,雙方以湘水為界限,東邊的江夏、長沙、貴陽歸孫權。西邊的南郡、武陵、零陵歸劉備。至此孫權在荊州也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借荊州一事也就不在提起。

不過南郡位置實在太重要,對於東吳而言如哽咽在喉。所以孫權選擇在關羽北伐之時,背棄了盟約,派遣呂蒙偷襲江陵,最終奪取了整個荊州地區。劉備的勢力也因為關羽之死退出了荊州。


我是越關


有關荊州的歸屬,確實有些混亂,這跟劉備身份的歸屬問題,也有一定關係。要說荊州都是劉備打下來的,當然是不盡然的。早在赤壁之戰前,孫權就攻殺了黃祖,拜了鄂縣長。後來劉備當時屯兵夏口,江夏郡的北部在曹操手中,文聘領北兵為江夏太守。所以,那時的江夏郡已經三分。

(赤壁之戰前,江夏郡其實已三分)

赤壁之戰,是周劉聯軍追擊敗退的曹操,隨後周瑜攻打江陵,劉備派張飛一千人相助,周瑜則分配給劉備二千人,一同拿下江陵。但是周瑜給劉備的地方太小,此時劉備又不斷吸收荊州流亡的人才,所以油江口(公安)難於安頓這些人的。《三國志.先主傳》注引《江表傳》記載,劉備後來又從孫權那借了數郡。這個“數郡”指的應該是荊南四郡(武陵,零陵,長沙,桂陽)了。但是,隨後劉備拿下荊南四郡,打的是劉琦“荊州刺史”的旗號,並非孫權的旗號。可見,這裡面是有劉,孫之間的政治交易的。

(劉備佔領南郡,江陵,秭歸,孱陵封住了孫權入蜀的通道。此時,孫權還沒擁有武陵)

這個政治交易應該發生在周瑜去世後,劉備入蜀前這段時期。因為這段時期,劉備和東吳的荊州土地發生了變化,江夏郡劉備的土地歸屬孫權,孫權的南郡歸屬劉備。這是因為劉備,孫權在荊州的土地交錯混亂的一次調整。隨後,孫權準備入蜀,派孫瑜進駐夏口港,被劉備阻擋了。劉備還派關羽駐守江陵,諸葛亮守南郡,張飛駐守秭歸,劉備自己則在孱陵,封住了孫權入蜀之路,孫權也知道劉備意思,於是讓孫瑜撤回來(《三國志.先主傳》注引《獻帝春秋》)。此時雖然劉備還放出話來,將“披髮入山”云云,但是不可能真正和孫權撕破臉皮,所以,可能又一次和孫權達成協議,各讓一步。

(劉備入蜀前,荊州態勢,武陵郡有一段時期應該屬於孫權,圖片僅為參考)

這個協議的結果可能就是,劉備答應孫權,取得益州後,把荊南四郡交給孫權。孫權當然不相信劉備的“空口白話”,於是提出佔據其中武陵郡,武陵其實和孫權不接壤,但是西可以入蜀,北上可以威脅江陵,往東可以和長沙郡的吳軍配合,長沙郡有一部分在孫權手裡。這個條件劉備答應了,所以,在“湘水分界”前,武陵郡短時間內是屬於孫權的。證據之一,就是《三國志.黃蓋傳》記載黃蓋曾經平定武陵的蠻賊,而黃蓋去世於215年,和孫瑜同年《三國志.孫瑜傳》(某度上是錯誤的),所以,黃蓋平叛不可能是“湘水分界”之後的事情。證據之二,《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劉備收服江南,讓諸葛亮都督零陵,桂陽,長沙三郡,調其賦稅,唯有武陵不在其內。證據之三,劉備入成都後,孫權派呂蒙偷襲長沙,桂陽,零陵三郡,還是沒有武陵郡。因此,唯一的解釋就是,武陵郡在第二次協議後到“湘水分界”前,是屬於孫權的。

(湘水分界後的態勢)

武陵郡的歸屬佐證了劉孫間的協議,也保證了劉備能順利入蜀,但是劉備還是不放心,所以只帶走龐統,黃忠,魏延等,留下諸葛亮,關,張,趙,劉封等人。隨後,劉備進入成都,孫權就派使者來討要荊州了,劉備推脫要取得涼州,再給荊州,這裡肯定不是指所有的荊州,應該是荊南之地,從劉備的姿態,再次佐證了入蜀前的協議。這也引發了孫權大怒,派呂蒙偷襲荊南,最後以“湘水分界”收場。其實,劉備的本意是不想讓出土地的,可是張郃殺入巴郡,劉備不得不回去處理,只好讓出長沙,桂陽二郡,武陵重新歸屬劉備。“湘水分界”後,可以看做是荊州領土爭端的一次解決,後面呂蒙的“白衣渡江”則屬於偷襲劉備領土了。所以,夷陵之戰前,孫權從高姿態又轉變為低低姿態,一邊投靠曹操,曹丕,一邊跟劉備說我們的大敵是曹操呀。


大飛熊騎士


打個比方,劉備和孫權二人手上都有一張硬座火車票,又正好是坐在一起的雙人座。但是,有錢的孫權在沒退掉硬座票的情況下,又買到一張臥鋪票。這時,劉備又非常疲憊,很想躺下來睡一覺。便找到孫權商量,想借他的座位睡一會兒。

孫權想想,反正硬座暫時對自己作用不大,自己又沒有空來坐,那就借給劉備睡一覺也無所謂,這樣劉備睡的兩個硬座便成了劉備借孫權的。但是,劉備非常無賴,霸睡不還,一會兒說讓他再睡一會兒就還,一會兒又說等到站了再還。因此,這下氣到了孫權,在無維權組織的情況下,孫權便採取了強硬手段,趁其上廁所的功夫,讓一個好朋友迅速佔住兩個座位霸睡。

也就是說,荊州劉備打下來了一半,另一半則是孫權所借。而上面所說的兩個硬座,則是荊州的核心之地“南郡”。

同時,劉備採取了一軟一硬一騙一情四個策略,迫使孫權將半個南郡借給了自己。

一軟是指,你可以先將半個南郡借給我,但我也不會白借,待我攻取西川益州後,便將整個荊州之地還給你;

一硬是指,如果我一直沒有一個立足之地,萬一曹操前來報赤壁大敗之仇,就只能靠你自己去對付了;

一騙是指,你將荊州借給我,我也可以對曹操的宛洛這地形成威脅,減輕曹魏對江東的壓力;

一情是指,我們本就是連盟的盟友關係,更何況我們還是親家關係(孫權將孫尚香嫁於劉備)。

而此時的孫權,剛剛經歷了赤壁大戰,雖然大勝,但是由於此戰是起傾國之力,國力耗損極其嚴重。同是,自己非常倚重的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名將周瑜又因病而亡,且曹魏還不時揚言將報赤壁大敗之恨,很是擔心獨立能支。此外,孫權計議後認為劉備不可能奪取益州,就先借於劉備立足,也好幫助自己對付宛洛一線的曹魏勢力,待自己緩過神來,再將荊州奪回來也不遲。

基於以上原因,孫權明知荊州是江東的南大門,劉備隨時都可打開江東的南大門進入江東腹地,無奈也只好相借了。

誰知,當漸漸緩過勁來的孫權想要找劉備算帳之時,入川的劉備竟然出乎意料的順利。劉備從公元211年(建安十六年)入川,至公元214年(建安十九年),劉備不但降服了西涼馬超,還一舉逼降了同宗劉璋。

此時,劉備大勢已成,孫權又同曹操處於敵對關係,便不好用強奪取荊州,只好以先前雙方約定之言“待取得西川,便將荊州歸還”為由,派使者進入成都向劉備討要荊州。

但是,此時劉備卻耍賴道:“待其取得漢中之地,便會歸還荊州”。為此,孫權大怒,派都督呂蒙率領大軍攻打長沙、零陵、桂陽三郡。而此時的劉備,士氣正盛,豈會怕了孫權,緊急抽調馬步軍五萬進入公安馳援關羽,準備對付孫權。但是,就在這時,劉備又聞探報說,曹操已經平定漢中,不日將兵犯西川。

同樣不想兩面樹敵的劉備,只好忍痛將長沙、零陵、桂陽三郡歸還孫權,以暫息孫權怒火,但是荊州重地南郡依舊霸佔不還。

這下,雖然孫權的怒火漸漸消了下去,但依然感覺南郡之地如鯁在喉,一天不收回,就一天難以心安。一方面,江東的基本國策就是全據長江天塹,克成帝業。所以,荊州之地關係到江東安危,又怎麼可能不予奪取呢。

所以,在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夏,當劉備再次奪取漢中之地後,孫權再次派出使者又以“待其取得漢中之地,便歸還荊州”為由,向劉備討要荊州。

但是,劉備再次耍賴道:“待其取得西涼之地後,便會歸還荊州。”這下,孫權的怒火已被全部點燃,再也顧不得什麼盟友之義,親家之情。

公元219年8月,時刻關注荊州動向的孫權,當得知鎮守荊州的關羽已經離開,並與曹軍大戰於樊城。聞此,孫權一邊同曹魏結盟,又一邊派遣呂蒙率領大軍襲取荊州。而呂蒙則採用陸遜所獻“白衣渡江之計”,殲滅了荊州用於傳信的烽火臺,進而大軍突然逼近荊州,荊州守將治中潘濬見東吳勢大,隨舉城皆降。其實,在此之前,王甫曾勸諫關羽任用潘濬總督荊州十分不妥,奈何關羽不聽其言。

之後,便是關羽敗走麥城,接著又被孫權擒獲,勸降不成,則將其斬首。後來,劉備為報關羽之仇,令張飛起江州之兵,劉備起成都之兵,準備兩路攻伐江東,誰知天不遂人願,因張飛報仇心切,酒醉後鞭撻士卒,竟然被貼身小將範江、張達將張飛殺死於軍帳之內,並割其頭後投降東吳。最後,劉備不聽眾諫,強起傾國之兵,征伐孫權。大戰中,卻被陸遜一把火盡毀其七百里連營,大軍皆沒,劉備也差點喪命夷陵。

也許,這就是賴賬不還的因果報應吧。

這些,也就是借荊州引發的連鎖反應。

對此,你怎麼看?


祥子談歷史


人們都說劉備借荊州,實際上劉備只像孫權借了一個南郡,並非整個荊州。但孫權日後卻要劉備歸還所佔據的荊州各郡,這就有點耍無賴了。

一、荊州並非劉備打下來的

荊州是劉備打下來的麼?不是的。在赤壁之戰爆發前,荊州的情況是這樣的:

曹操南征,荊州牧劉琮投降曹操,荊州歸於曹操所有。不過曹操只實際控制著長江以北的南陽、南郡二郡。江夏郡被劉備(佔據夏口)和孫權佔據。長江以南的長沙、武陵、零陵、桂陽四郡還是半獨立狀態。

這時賈詡建議曹操停止用兵,在荊州收買人心,但曹操不同意,執意要拿下江夏郡,順手消滅劉備,迫降孫權。於是劉備同孫權聯合,在赤壁擊敗了曹操。

曹操兵敗後撤回許昌,留曹仁、徐晃駐守江陵,樂進駐守襄陽。周瑜和曹仁打了一年多,曹仁捨棄江陵退守襄陽。

據《孫權傳》記載,拿下江陵後孫權任命周瑜為南郡太守,孫權得到了夢寐以求的南郡。而劉備則趁勢推舉劉琦為荊州牧,駐軍公安,並以他的名義奪取了荊南四郡。不久劉琦去世,群臣共推劉備為荊州牧。

可見劉備只是打下了荊南四郡,並非整個荊州。而荊州最重要的南郡則是孫權打下來的。

二、劉備向孫權“借”南郡。

而此時劉備雖然自領荊州牧,但只佔據了貧瘠的荊南四郡和夏口,自己駐紮在狹小的公安縣,這荊州牧有些寒酸。所以劉備甚至到京口親自拜見孫權,希望得到南郡來安置下屬。當然這不是無條件的,劉備讓出夏口,並上表推舉孫權為徐州刺史。

對於劉備的做法,孫權內心自然不樂意,好不容易拿下的南郡豈能拱手相讓?不過南郡對於孫權來說確實是一塊燙手的山芋。一來拿下南郡後孫權就直接和曹操在東西兩線交鋒,戰線太長。二來,面對日益強大的劉備,孫權也有所顧忌。

當時的孫權還沒有這個實力,於是孫權同意了劉備的條件,認可了劉備的荊州牧身份。同時為了拉攏劉備,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他。

這樣一來,劉備實際上成了赤壁之戰最大贏家,從一無所有到佔據荊州五郡併成為荊州牧。孫權也不虧,拿到了整個江夏郡,還可以把精力主要放在合肥一線,讓劉備在荊州這裡抗傷害。至於曹操,雖然沒有拿下整個荊州,但也得到了襄陽,並不是一無所獲。

三、孫權向劉備討還荊州

孫權在合肥和曹操罷兵後,便把注意力放在了益州。應周瑜和甘寧的要求,孫權向劉備提出要一同進攻益州,並對半平分。

對於劉備來說,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規劃,益州是自己的地盤。但面對孫權的要求,劉備又不好拒絕,所以託辭劉璋是漢室宗親自己不忍下手,請孫權自己去奪。但周瑜走到巴丘就去世了,孫權只好放棄了奪取西川的計劃。

不過劉備卻在214年拿下了益州,這讓孫權十分不爽。215年,孫權多次向劉備提出歸還荊州。劉備對孫權說,等我拿到涼州就還。

孫權大怒,派呂蒙奪取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並要求劉備歸還荊州其他地盤。劉備一看形勢不對,便火速率兵5萬至公安,讓關羽出益陽,孫劉大戰一觸即發。

此時曹操卻來了神助攻。同年,曹操迫降了漢中的張魯,益州危急。劉備只能和孫權議和,雙方在湘水會盟,劉備割讓長沙、桂陽二郡給孫權。孫權則歸還此前佔領的零陵郡給劉備。

湘水之盟的達成,意味著孫權認可了劉備對南郡的佔有,也就不存在還不還的問題了。而此前孫權只佔據南郡一郡,現在用南郡換來了長沙、桂陽二郡,而且繼續讓劉備吸引曹操火力,要比之前划算許多了。

不過孫權放棄南郡在戰略上還是有消極影響的。第一,基本意味著放棄了對益州的爭奪,因為只剩從交州奪取益州這一條路了。第二,南郡直接威脅東吳的中軸線,使孫權如鯁在喉。

所以孫權始終在尋找機會拿下南郡。219年末,駐守荊州的關羽發動襄樊戰役,孫權和曹操達成了秘密協定,從背後捅了關羽一刀子,奪取了劉備佔據的荊州全部地區。

孫權這樣做是有點不仗義,但政治不講道德,只論勝敗。


石頭說歷史


劉備借荊州的事也是千年公案爭論不休,荊州原有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從實際看,劉備只借了半邊南郡,荊南四郡是自己打下來收回來的,不應算借,湘水劃界時劉備還了東吳二郡半即半個江夏和長沙桂陽,而留下南郡,以二個半換半邊南郡,從情理上也說得過去,這事孫權並不佔理。但細究《三國志》三家的記載,從些細節分析,可能在外交辭令上有出入,才致借荊州之事糾纏不休。


曹操北歸,荊州七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曹操佔據荊州北部最大的南陽郡和三分之一江夏郡,後來拆出南陽再分襄陽南鄉二郡。孫權得到三分之一江夏郡和半個南郡,劉備得到三分之一江夏郡和南郡南岸、以及荊南四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至此三分荊州。(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原來赤壁戰後,孫劉二家合力窮追曹軍,攻打江陵,城破後周瑜自領南郡太守,駐在治所江陵,而把南岸的公安分給劉備“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別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備表奏劉表長子劉琦為荊州刺史,以子繼父名正言順,樹起旗幟後,荊州降曹將士很多棄曹歸劉。


劉備便南征荊南四郡,有著大義的旗號和大軍壓境,武陵太守金旋、長沙太守韓玄、桂陽太守趙範、零陵太守劉度皆降,至此,劉備也擁有荊州一大塊地盤,此時卻處於兩難之境,北邊出路被周瑜堵住,往南一邊是交州,一邊是孫權轄下,都不是發展的地方,而要抗曹和取益州,則必須北出才行。恰好劉琦病死,面對北出的困境,劉備便親自出發到江東面見孫權,向他要求借南郡並都督荊州。周瑜呂範都不同意,要乘機殺死劉備,只有魯肅認為可以借,讓劉備直接面對曹軍,也可以減輕東吳的壓力。(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孫權便同意借出南郡,這時有一個問題,當時孫權借南郡給劉備,難道沒有提半點要求?為何史書沒有記載?這很不合常理,孫權不是慈善家。(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而吳書魯肅傳中有一句“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求”和“都督”,這兩個詞,說明劉備有求於人,既然是求都督荊州,則可看作是求君主封賜給臣下,可能劉備方認為是同盟的外交辭令,但在孫權看來,這是作為部下向君主要求,可看作暫借給劉備。何況以東吳當時勝於劉備的實力,如果不是之前有言在先,容許劉備獨取,東吳絕不會荊南四郡一個也沒有拿到手。

待到劉備入川取益州,從東吳方來說,你本是我的部下,既然自立並取得另一塊地盤,那麼原地盤便該還回來。文說不行,孫權便出兵搶了荊南三郡,關羽臨陣欲戰,劉備也在益州提兵過來兩家準備大打,最後因曹操攻打張魯漢中,益州北境有事。劉備與孫權談和確定湘水劃界,即以湘水為界,長沙、江夏、桂陽三郡以東屬於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屬於劉備,二家各佔三郡。後來孫權再偷襲關羽,則實在無理可講了。


南方鵬


“劉備借荊州”的說法出自小說《三國演義》,歷史上的真相是,劉備從孫權處借得的是荊州南郡而不是整個荊州。東漢末年,荊州轄有7郡,分別是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和桂陽郡。


在赤壁之戰前,曹操已經得到了南陽郡(張繡割據)。在207年,曹操南征荊州的劉表、劉琮父子,從而得到了南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5個郡。不過,當時劉表的大兒子劉琦割據江夏郡北岸,而江夏郡的南岸則被孫權攻下了。所以,當時的形勢是曹操佔有荊州的大部分地區,劉備和劉琦控制江夏郡北岸,孫權控制江夏郡南岸。



赤壁之戰後,曹操敗退回北方,分兵把守荊州各郡。孫權派遣周瑜攻下了荊州南郡的江陵部分,而劉備則攻下了荊州南部的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4郡。南郡是整個荊州的治所,地處整個荊州核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魯肅出於聯劉抗曹的想法,便勸說孫權將南郡的江陵部分借給了劉備。於是這樣一來,劉備就得到了包括整個南郡、江夏郡北岸、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在內的整個地區。


不過,後來孫權多次向劉備索要南郡不成,就趁劉備入川的時候派魯肅、呂蒙等人攻下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劉備立即從川地回師,幾乎要與孫權兵戎相見,但迫於漢中方面(曹操)的軍事壓力,最後和孫權平分了荊州,這就是公元214年的孫劉“湘水劃界”。荊州7郡中,除了曹操牢牢控制的南陽郡以外,湘水以西的南郡、武陵、零陵歸劉備,湘水以東的江夏、長沙、桂陽歸孫權,雙方的矛盾暫時擱置下來。
(湘水劃界)

219年,劉備在益州漢中戰勝曹操,鎮守荊州南郡的關羽也向襄陽、樊城等地發起進攻。結果曹操與孫權秘密聯合,夾擊關羽。呂蒙趁關羽圍攻樊城的機會,出兵奪下了關羽鎮守的南郡、武陵、零陵。關羽腹背受敵,最終被殺。至此,荊州的南郡、江夏郡、長沙郡、零陵郡、武陵郡、桂陽郡全部落入孫權手中。

因此,“劉備借荊州”所借的只是一個南郡江陵部分,而孫權從劉備奪取的卻是荊州的南郡、江夏北岸、武陵、零陵、長沙、桂陽。由於失去荊州,劉備實力大為削弱,只能困居西南。到這裡,實際上已經標誌著諸葛亮原先在《隆中對》為劉備所規劃的從荊州、益州兩路出兵北伐中原的計劃失敗了。



歷史的荒野


許多人對劉備借荊州這個事情存在誤解,認為荊州是劉備打下來的,孫權為什麼要劉備歸還荊州呢?到底誰是無賴?讓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荊州原來是劉表的,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征討劉表,劉表嚇死。劉表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劉琦,小兒子劉琮。劉表死後由劉琮繼任荊州牧。

這時劉琮鎮守荊州治所襄陽,劉琦鎮守江夏郡的夏口,劉備鎮守樊城。襄陽和樊城隔漢水對立,離得很近,互為犄角之勢。

荊州原來有七郡,看下圖,分別是漢水以北的南陽郡和江夏郡。漢水和長江之間的南郡,以及長江以南的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

後來,劉琮沒有通知劉備就投降了曹操,致使劉備被曹操趕到了江夏郡的夏口和劉琦匯合。曹操奪取了江陵以北的全部荊州區域,江陵以南的區域也正派劉巴去收復。隨後曹操和孫劉聯軍進行了赤壁大戰,戰後曹操敗退。孫劉聯軍乘勝追擊,經過一個多月的激戰奪取了江陵,曹仁敗退到襄陽固守。

這樣的話,荊州兩座重鎮,襄陽和江陵分別被曹操方和孫劉聯軍所佔領。江陵被攻佔後周瑜出任南郡太守,負責防禦曹軍的進攻。劉備怎麼安排呢?畢竟人家也出了力。於是為了安撫劉備,孫權將長江南岸的一個油江口的小地方借給劉備,讓劉備去安家。劉備將油江口改名為公安。看上圖。

此時,劉琦還沒有死。劉備表劉琦為荊州牧,借劉琦這個旗幟開始招攬荊州的舊部。於是荊州原來的勢力都去歸附劉備。劉備趁機打著劉琦的旗號奪取了長江以南的四郡,長沙郡、桂陽郡、武陵郡、零陵郡。

劉備這時擁有了荊州四郡的地盤,此時劉琦病死,劉備正式取代劉琦成為荊州的新貴。孫權有點忌憚,於是和劉備結好,將妹妹嫁給劉備。

周瑜死後,魯肅代替了周瑜的位置。而此時劉備以公安地方太小,做治所不方便為由向孫權借江陵。劉備去見了孫權多次,在魯肅的極力勸說下,孫權將江陵和漢水與長江之間的南郡借給了劉備。所以,借荊州其實就是借南郡。那麼孫權為什麼會同意將南郡借給劉備呢?

其實孫權也不傻,孫權將南郡借給劉備是為了讓劉備去抵擋曹操的進攻。孫權沒有料到的是劉備後來攻取了益州。這件事情是孫權最為惱怒的。為什麼呢?

因為孫權早就跟劉備提過,要求雙方共同攻取益州的劉璋,然後平分益州的土地。劉備以同是皇室宗親,況且劉璋沒有什麼過錯為由拒絕了。後來,孫權想單獨去進攻劉璋,劉備派人堵住長江水路,不讓吳軍過境。但是隨後劉備被劉璋邀請去幫助防守張魯,劉備趁機奪取了益州,實力大增。

這時,孫權不樂意了。益州本來說好的大家都不動。你劉備偷偷的佔領了。那麼你將南郡還給我吧。這時劉備開始耍無賴,說等漢中攻打下來後再還給你。孫權相信了。

等到劉備擊敗夏侯淵,攻佔了漢中。孫權又派人去討要南郡,這時劉備又說等到我攻取了涼州再還給你。孫權徹底惱了,認為自己被耍了,於是派人去強取荊州南部的四郡。

劉備趕緊回來防守,雙方在湘水邊對陣,戰爭一觸即發。此時曹操率軍來奪回漢中,劉備陷於兩線作戰的麻煩,為了減輕壓力,劉備做出讓步,把湘水以東的長沙郡、桂陽郡割讓給孫權,湘水以西的零陵郡、武陵郡歸自己。

說到底,南郡仍然沒有歸還孫權。那麼劉備為什麼不歸還南郡呢?因為南郡對於雙方都太重要。南郡遏制長江上游,北上可以防守曹操,東下可以進攻孫權。地理位置優勢太明顯,因此劉備打死也不會放棄的,但是這也為後來孫權偷襲關羽埋下了伏筆。

劉備不捨得,孫權更不捨得。南郡是周瑜拼了一條命換來的(周瑜攻打南郡時受了箭傷,後來傷口復發,病死。),被魯肅輕易的讓了出去,現今要不回來,這個仇遲早要報,於是就發生了後來的關羽大意失荊州的事情。這就叫前有車後有轍,劉備不義在先,孫權無恥在後。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借荊州其實借的是南郡,劉備以公安地方狹小為由借了南郡,孫權出於讓劉備幫助防守曹軍的目的借了出去。後來雙方因為益州的土地產生矛盾,孫權索要南郡,劉備不給。經過劍拔弩張的戰爭和談判,劉備只給了孫權長沙郡和桂陽郡,孫權心中不忿。後來偷襲了荊州,算是報了一箭之仇。


每日趣評


常言道荊襄九郡。

其實在東漢時期,荊州刺史部下轄只有七個郡。

南陽、南郡、江夏、武陵、零陵、長沙、桂陽。

劉琮投降曹操之後,赤壁之戰前夕。

劉備依附於公子劉琦駐紮在江夏郡的夏口一代。

曹操主要控制著南郡、南陽、江夏北方大部分。

孫權殺黃祖,取得了黃祖在江夏的地盤。

所以江夏實際上是被三方瓜分的。

荊南四郡,也就是武陵、零陵、長沙、桂陽名義上是屬於曹操,但實際上曹操對他們的控制力度也不大。

赤壁之戰後。

劉備出兵搶佔了荊南四郡。

孫權出兵打下了南郡。

但是注意。

此時的南郡已經被曹操一分為二了。

後來曹仁駐守的襄樊地區,就是曾經南郡的地盤。

所以到了這個時候,荊州依舊是被三方瓜分著。


曹操佔南陽、江夏北部,以及從南郡劃出去的襄樊地區。

孫權江夏小部分,剩餘的南郡。

劉備佔荊南四郡,以及江夏夏口一帶。

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在赤壁之戰中,獲利最大的,其實就是劉備。

但是孫權為了避免和曹操雙線作戰,正好劉備又需要南郡這樣的地方,所以兩方協定,孫權就退出了南郡,將南郡讓給了劉備。

這樣一來,就有了劉備借荊州的說法。

我是@盜帥夜留香YE,關注我,一起交流更多的文史話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