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歷史上諸葛亮真的追著司馬懿打嗎?

用戶6502379185851


雖然三國演義裡面把諸葛亮這個人物被神話了,但是在真正的交鋒中,卻是司馬懿更勝了一籌。

歷史上諸葛亮和司馬懿有過兩次交手,都是在岐山的位置,但是都是以諸葛亮無功而返而告終。雖然表面看是打了一個平手,而且魏軍也是損失慘重,但是細細分析還是司馬懿略勝了一籌。從下面兩點可以看出。

第一,個人方面。司馬懿能屈能伸,用最小的代價結束了戰役。

在蜀軍第五次北伐的時候,當時諸葛亮知道自己時日不多了,為了讓司馬懿應戰,達到速戰速決的目的,對司馬懿進行百般羞辱,可是司馬懿不管諸葛亮如何侮辱自己,就是不戰,最後生生把諸葛亮給拖死了,用最小的代價結束了這場戰役。

第二,政治方面。諸葛亮當時在蜀國的地位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呼百應啊。上有君王的支持,下有百萬將領的扶持,無一人敢不聽他的,所以他下達的軍事決斷基本上相當於聖旨呀,不會受到任何阻礙!而司馬懿這方面呢就恰恰相反了。他當時在朝廷上基本上沒有替他說的人,在軍營中將領們心目中的地位也不高,完全聽他號令的將領也不多,可謂是上無朝堂君主的支持,下無將領們的扶持。可以說在這種環境下他的才能是受到一定限制的,根本沒辦法發揮的淋漓盡致。但是卻在這種條件下能和諸葛亮打成了平手,使他北伐失敗,由此可以看出當時還是司馬懿略勝了一籌。


生活學習


歷史的事實沒人見過,我們也只能猜測和根據《三國志》來判斷到底是不是諸葛亮追著司馬懿打。


諸葛亮和司馬懿是不同的兩類人。諸葛亮忠於劉備,所以到死,一直跟著劉禪,司馬懿是個野心家一直想取曹氏而之。


有一天,司馬懿和諸葛亮一起喝茶。司馬懿道:“諸葛老弟,你沒事總打我做甚?” “司馬兄,我沒有打你呀!我打的是曹魏”。司馬懿一聽心裡暗怒:“好你個諸葛村夫,你不打我魏國,魏國能派我出征嗎?我這麼大年齡了,就不能讓我在家抱抱孫子,享受天倫之樂嗎?” 諸葛一聽道:“我那是在保護你呀!怎麼你沒看出來嗎?” 司馬懿冷哼一聲:“我當然知道,這也是我為啥,明知你在一座空城裡的時候我不進去的原因。”諸葛一笑:“那不得了,那以後就別怪我打你哦!” 司馬懿怒目一瞪:“喝茶,喝茶。”






諸葛亮軍事才能上應該比司馬懿略高一點,但是司馬懿的氣運要比諸葛亮高一點。


夢想努力樂觀


正史《三國志》中,諸葛亮跟司馬懿交手過兩次,分別發生在諸葛亮的第四次跟第五次北伐。雖然小說《三國演義》將諸葛亮描述成神機妙算,甚至可以向天借命,但實際上,諸葛亮跟司馬懿的較量略顯平淡,結局是司馬懿最終獲勝,諸葛亮無功而返。

第四次北伐,魏國曹真病逝,司馬懿主持隴西防線大局。這才讓司馬懿到西線主持大局。到來之前, 司馬懿擊敗孟達,取下上庸城,消除了諸葛亮裡應外合突破隴西防線的計劃。但是司馬懿一到西線,並不主動與諸葛亮進行正面作戰,而且避其鋒芒。諸葛亮北伐最大的問題就是糧食——僅僅足夠維持一個月乃至幾個月的糧食。而魏國隴西防線,儲存了足夠二十年戰爭的備用軍糧,國力可見一斑。然而魏國前線上下對司馬懿的消極避戰卻非常不滿,恥笑司馬懿“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誠然,能準確理解統帥的將領少之又少,殊不知諸葛亮北伐的命就是糧食。司馬懿隨即決定出兵跟諸葛亮交戰。司馬懿被打得不得不回營防守。然而諸葛亮又糧草不足,最終退兵。此時司馬懿戰術上再次上當,或者說諸葛亮算無遺策。司馬懿派張郃前去追擊諸葛亮,反倒被諸葛亮再次設埋伏殺死!魏國損失了一位令蜀國膽寒的大將!詭異的是,曹真時期,張郃作戰有勇有謀,在司馬懿時期卻被諸葛亮殺死。張郃是曹操手下的忠誠虎將,其一死足以使得隴西防線的曹家實力派大損。說明司馬懿此時可能就已經有謀朝篡位之心,間接害死曹魏的忠臣和良將,迫使曹魏不得不把軍權交給自己,為自己以後發動政變奪權做準備。

第二次兩人交鋒是第五次北伐。此役司馬懿選擇閉門不戰。要麼是第一次交鋒的失敗讓司馬懿感到諸葛亮野戰上比自己更勝一籌,要麼司馬懿此時保存實力,深知諸葛亮已經是強弩之末。諸葛亮甚至派人給司馬懿送去女裝,司馬懿完全接受,就是不出戰。此番司馬懿再次展示極高的權謀。先派人回去向皇帝曹睿請戰,曹睿隨後派人過來命令魏軍不得出戰,直接使得司馬懿在軍中的權威得以鞏固。最終諸葛亮病逝五丈原也未能跟司馬懿野戰過招額。司馬懿在與諸葛亮的交手中,雖然確確實實阻止了諸葛亮的北伐,但是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傷亡很多,然而司馬懿卻比諸葛亮更懂玩轉權術。不出戰的司馬懿未必野戰打不過諸葛亮,而是司馬懿深知,用最少的代價取得戰略勝利,是魏國最想看到的結果。而成功耗死諸葛亮的結局,進一步威震了魏國朝野,司馬懿得以取得在朝廷的地位。

縱觀司馬懿跟諸葛亮的過招,兩個人都展示了極深的智謀。各自依據國力、目標來制定作戰計劃,同時相互間更是知己知彼。然而魏國憑藉最強大的國力,始終取得戰略上的主動權,諸葛亮雖然兵鋒極盛,但奈何蜀國國衰,弱小的蜀國始終不能突破隴西防線。


靜聽竹林風


1、諸葛亮安民,司馬懿屠民:

諸葛亮之前北伐多次退兵都是因為糧草不繼。諸葛亮雖然多次北伐,但是蜀漢百姓生活並沒有收到影響。司馬懿對待百姓可是很殘忍的,遼東之戰,公孫淵宣佈投降司馬懿,司馬懿本可兵不血刃奪取遼東,逼的公孫淵自殺,公孫淵自殺本來是想保全遼東百姓,可司馬懿還是屠了遼東。

2、諸葛亮謀事,司馬懿謀身:

諸葛亮未出茅廬便知天下三分,以“隆中對”為顛沛流離的劉備指出一條明路,受任於敗軍之即,身使東吳,連吳抗曹。又為劉備推薦了龐統、蔣宛、劉巴等人才,白帝託孤之後臨危受命,輔佐後主劉禪。

反觀司馬懿,有人說司馬懿不能在正面戰場打敗諸葛亮,只知道固守不戰的原因,是因為“養寇自重”,如果司馬懿打敗了諸葛亮,那麼他也離死期不遠了。可是假如司馬懿真的是“養寇自重”,不正說明了司馬懿做事情只考慮自己生命的保全而不考慮國家的利益。

3、諸葛亮殉國,司司馬懿竊國:

武侯滿門皆忠烈:諸葛亮北伐魏國,病逝五丈原。諸葛亮之子諸葛瞻、孫子諸葛尚以身殉國。諸葛亮徒弟姜維直到蜀漢滅亡依然“一計害三賢”,事情暴露覆國失敗,姜維兵敗自刎。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將同為託孤大臣的曹爽滿門抄斬,又清剿諸曹諸夏勢力,夏侯霸逃難到蜀漢,夏侯玄被司馬師殺害,夷滅三族。司馬懿之子司馬昭廢魏帝曹芳,又指示成濟殺害魏帝曹髦,司馬懿之孫司馬炎逼迫魏帝曹奐退位,建立晉國。





華夏文史紀


沒有的事情,在司馬懿面前諸葛亮沒有掏到什麼便宜!

首先從三國謀士名號就知道不相上下,臥龍,鳳雛,冢虎,冢虎就說的是司馬懿。

其次就說諸葛亮揮淚斬馬謖就知道了,本來諸葛亮伐魏進行的順風順水,結果司馬懿眼光獨到搶佔街亭,諸葛亮只好大軍敗退。

最後諸葛亮賀賀有名的空城計,其實也是被逼的沒有其他退路,只好兵行險招,狼狽不堪。


小眼睛啊董


在和村夫交手前,他老弟擔心他就發信問他,結果這位大佬牛逼哄哄地吹牛:“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就是說諸葛亮志大才疏,打仗呆頭呆腦拖泥帶水,我要贏他如探囊取物!結果互懟一場,先被割麥,再被甲首三千,最後送了張老將的人頭。而後再戰,在郭淮提醒下才守住了陽遂,還是無法阻止諸葛亮渡河,玩半渡而擊還被射的人仰馬翻,最後村夫死了大喜過望去追擊,結果虎頭蛇尾被嚇退,這時候宣王又說:諸葛亮乃天下奇才也!這段歷史真是看一次笑一次


百勝軍節度使


在《三國演義》裡,羅貫中將諸葛亮與司馬懿的對決,做為一場重頭戲來寫,而他們之間也發生了很多次經典戰例,如空城計、火燒上方谷等等,似乎是諸葛亮總在吊打司馬懿,而司馬懿懼而不戰。然而歷史真是這樣嗎?

實際上,歷史上諸葛亮五次北伐,直到第四次才遇到司馬懿,而他們的交手記錄也略顯沉悶,根本沒有演義裡寫得那麼精彩。公元231年,諸葛亮率兵再次北伐,因為大將軍曹真已死,曹魏才啟用司馬懿防禦諸葛亮。諸葛亮與司馬懿相持於滷城,這是兩位軍事家第一次直接面對面。司馬懿的作戰思路很簡單,堅守然後等待諸葛亮糧草耗盡撤兵,然後再乘勢追擊。

但是,司馬懿的部下們坐不住了,部下們嘲笑他說:“您為何畏敵如虎?讓天下人笑話。”沒過多久,司馬懿也開始納悶了,上幾次諸葛亮北伐總是陷入到糧草短缺的難題之中,這次怎麼對峙了三個月,還不見他們餓肚子?於是,司馬懿也開始煩躁惱火,立馬召集諸將出戰!這正中諸葛亮的下懷。

此戰,司馬懿讓大將張郃攻擊諸葛亮的南寨,自己則攻打北寨。諸葛亮見招拆招,讓善於防守的王平拖住張郃,讓猛將魏延出擊司馬懿。司馬懿善於運籌帷幄,親自上陣就不是其所長了,何況對面還是魏延。結果,司馬懿很快敗下陣來,損失士兵三千人及一干裝備輜重。司馬懿與諸葛亮唯一一次正面對決,以諸葛亮的勝利告終,但僅僅是小勝。此後,司馬懿更不出來了。

又過了一個多月,諸葛亮糧草不濟而退兵,司馬懿令張郃率軍追擊。張郃是一代名將,經驗老到,他說諸葛亮必有埋伏,但司馬懿就是不聽,執意讓他追擊。張郃無可奈何,只得帶兵追擊,果然被射死在了木門道。諸葛亮斬殺魏國大將,又勝司馬懿一場。不過,對此後世的史學家們有爭論,認為這是司馬懿在借諸葛亮之手謀殺了張郃,為自己以後掌握軍權排除了一大障礙。

公元234年,諸葛亮開始他最後一次北伐。司馬懿聽說蜀軍再次來犯,急忙率軍抵禦,但他的策略,仍然是堅守不出。他從一開始就掐準了諸葛亮的死穴:只要牢牢守住蜀軍東進的戰略要地,然後跟蜀軍慢慢耗下去,等到他們糧草用盡,就揪住機會再打他一下。半年過去了,司馬懿僅僅主動出擊了一次,見勢頭不妙,就立即退兵了。諸葛亮看這樣耗下去不成,於是送給司馬懿一套女人衣服,譏笑他不是爺們。

其實,諸葛亮知道以司馬懿的城府,不會就這樣中計,他要激的是司馬懿的部將,讓他們給司馬懿施加壓力。果然,司馬懿的部將們義憤填膺,紛紛請戰,而司馬懿則打起了太極,說要請示魏明帝再說。當時沒有網絡、傳真和電話,一份請示報告到魏明帝那裡,他的指示再送過來,個把月都快過去了,而部將們的氣早消了。當年8月,諸葛亮沒等到司馬懿出兵的那一天便病逝了。蜀軍退後,司馬懿巡視蜀軍的空營,感嘆諸葛亮是天下奇才。所以,從這一點上,有人也認為,司馬懿確實不如諸葛亮。

在正史中,司馬懿曾經這樣評價他的對手諸葛亮:“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意思是說,諸葛亮志向很大但不看到戰機,謀略很深卻優柔寡斷,喜歡用兵卻不知權變。這一句評價,對諸葛亮的粉絲來說,簡直是字字戳心,原來在小說和影視劇裡,他確實被神化得嚴重了。而通過成功抵禦諸葛亮的北伐,司馬懿卻很快官升太尉,在曹魏的地位扶搖直上,這都是諸葛亮的神助攻啊。


歷史的小木匠


倆人的第一次交手是在諸葛亮第四次北伐,司馬懿佔據優勢,根本瞧不起諸葛亮,想著打敗諸葛亮還不容易。

結果不僅被諸葛亮收了軍麥,還殺了張郃。至於說司馬懿陰謀除掉張郃的可以洗洗睡了。曹叡還活著,司馬懿不可能有機會篡權,他確定自己能熬過曹叡?

第五次北伐,司馬懿學乖了,堅守不出,讓諸葛亮別無他法。可惜第五次北伐諸葛亮就病逝了,倆人沒了繼續交手的機會。


臥牛說歷史


諸葛亮的軍事才能真實的歷史上,他還比不上司馬懿,諸葛亮與司馬懿真正交手不過兩次,每次是防禦為主,所謂的六出祁山,是羅貫中老先生寫小說的需要,羅貫中老先生太愛諸葛亮了,把他編成了神人。


嘗古研今


梟首三千鎧甲,還丟了張頜性命。這個還是陳式在司馬懿孫子西晉武帝司馬炎時代寫的三國志。中間不知道曲筆隱藏了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