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打倒“SCI論文至上”後,大學老師水平高低靠什麼來評?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發文要求破除高校評價體系“SCI論文至上”風氣,規範SCI論文相關指標在學科評估、職稱評聘、資源分配等重要領域的使用,措施包括不把SCI論文相關指標作為職稱評聘的直接依據、不作為人員聘用的前置條件,等等。高校裡“SCI論文至上”風氣有多大危害,為什麼要被破除打倒高校?打倒高校“SCI論文至上”以後,大學老師的水平高低靠什麼來評價?新的評價方法和體系能保證客觀公正嗎?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打倒“SCI論文至上”後,大學老師水平高低靠什麼來評?

“SCI論文至上”貽害甚大、廣遭詬病

所謂的SCI,是由外國機構創辦的、在國內外廣泛使用的科技文獻索引系統。而SCI論文就是發表在SCI收錄期刊上的論文,相關指標包括論文數量、被引次數、高被引論文、影響因子、ESI排名等等。在教育、科研評價領域,SCI論文相關指標可謂是擁有“獨霸”地位,在高校教師聘用、獎勵等方面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廣東某高校人事處負責人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當前教職工的科研項目、個人發展、薪酬待遇等都與SCI論文指標掛鉤,這導致指標與崗位標準錯位,導致管理、教輔等非科研崗位職工也盲目追求發表SCI論文。

打倒“SCI論文至上”後,大學老師水平高低靠什麼來評?

湖南某高校的一位副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一些高校從海外引進博士,僅看SCI論文發表評分高,就聘其為教授、博導。部分能在海外發論文的博士,薪酬甚至是一些在教學、臨床一線奮鬥多年教師薪酬的數倍。

高校裡“SCI論文至上”的風氣還滋生論文腐敗。比如在2018年8月,湖南桃江法院發佈的一份《xx行賄案一審判決書》上,證人證言部分就披露了12位花錢在《求索》上發表論文的大學老師。例如西安美術學院一位老師為了評副教授需要,花費3.7萬元版面費;四川外國語大學一位老師為評教授需要,向中介支付3.9萬元發文費。還有報道稱,在海外,部分質量不高的學術刊物,主要收入是中國作者繳納的版面費。

打倒“論文至上” 已有實踐:“沒有一篇‘達標’論文也能評上教授

2019年8月,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教師蔣華松成為該校憑教學專長晉升教授的第一人。蔣華松從教33年,公認課講得好,但因沒有一篇“達標”論文,在副教授的崗位上一待就是12年。最後其破先例當選“0論文教授”後,引起高校學術界的一片熱議。

暨南大學已經出臺相關規定,對不同類型的教師分類評價。“對於教學與研究並重的教師,降低SCI論文在評價中的權重,能促使這些老師把更多精力放在學生培養和公共服務上;對以研究為主的教師,則可以引導他們更注重解決現實問題、重大問題。”湘潭大學則建立了本科教學榮譽體系,獲獎教師可直接參評教授。

打倒“SCI論文至上”後,大學老師水平高低靠什麼來評?

打倒“論文至上”,關鍵在於評價要客觀、公正

對於破除高校“SCI論文至上”現象,有網友提出了擔心。認為以論文發表數量、發表期刊的級別、引用次數等來評價大學老師,雖然會導致急功近利的風氣,但相對還是客觀公正的,如果將論文標準拋棄之後,那以後靠什麼來評價教授、老師的水平?靠學生打分?靠關係?靠資歷?

其實論文至上的弊端早已彰顯,但真正破除的難點在於,一旦推翻論文至上之後,能否有科學的、多維度的、公正的評價體系,是難點。如果這個新體系沒法建立,破除論文至上也只能停留在口號上。比如說,以往以發表刊物的級別高低作為相關遴選標準,但現在明確要求不得以刊選文,要通過同行專家評審來確定,那同行專家的評價又是個很主觀的事情。部分高校“培養的人會成為一批學術權威,然後形成一個封閉自利的圈子”,這也是個不得不承認的問題。所以,論文至上能不能破除乾淨,是個值得長期關注和踐行的命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