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打倒“SCI论文至上”后,大学老师水平高低靠什么来评?

近日,教育部、科技部发文要求破除高校评价体系“SCI论文至上”风气,规范SCI论文相关指标在学科评估、职称评聘、资源分配等重要领域的使用,措施包括不把SCI论文相关指标作为职称评聘的直接依据、不作为人员聘用的前置条件,等等。高校里“SCI论文至上”风气有多大危害,为什么要被破除打倒高校?打倒高校“SCI论文至上”以后,大学老师的水平高低靠什么来评价?新的评价方法和体系能保证客观公正吗?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打倒“SCI论文至上”后,大学老师水平高低靠什么来评?

“SCI论文至上”贻害甚大、广遭诟病

所谓的SCI,是由外国机构创办的、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索引系统。而SCI论文就是发表在SCI收录期刊上的论文,相关指标包括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ESI排名等等。在教育、科研评价领域,SCI论文相关指标可谓是拥有“独霸”地位,在高校教师聘用、奖励等方面中起到决定性作用。

广东某高校人事处负责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教职工的科研项目、个人发展、薪酬待遇等都与SCI论文指标挂钩,这导致指标与岗位标准错位,导致管理、教辅等非科研岗位职工也盲目追求发表SCI论文。

打倒“SCI论文至上”后,大学老师水平高低靠什么来评?

湖南某高校的一位副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高校从海外引进博士,仅看SCI论文发表评分高,就聘其为教授、博导。部分能在海外发论文的博士,薪酬甚至是一些在教学、临床一线奋斗多年教师薪酬的数倍。

高校里“SCI论文至上”的风气还滋生论文腐败。比如在2018年8月,湖南桃江法院发布的一份《xx行贿案一审判决书》上,证人证言部分就披露了12位花钱在《求索》上发表论文的大学老师。例如西安美术学院一位老师为了评副教授需要,花费3.7万元版面费;四川外国语大学一位老师为评教授需要,向中介支付3.9万元发文费。还有报道称,在海外,部分质量不高的学术刊物,主要收入是中国作者缴纳的版面费。

打倒“论文至上” 已有实践:“没有一篇‘达标’论文也能评上教授

2019年8月,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教师蒋华松成为该校凭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蒋华松从教33年,公认课讲得好,但因没有一篇“达标”论文,在副教授的岗位上一待就是12年。最后其破先例当选“0论文教授”后,引起高校学术界的一片热议。

暨南大学已经出台相关规定,对不同类型的教师分类评价。“对于教学与研究并重的教师,降低SCI论文在评价中的权重,能促使这些老师把更多精力放在学生培养和公共服务上;对以研究为主的教师,则可以引导他们更注重解决现实问题、重大问题。”湘潭大学则建立了本科教学荣誉体系,获奖教师可直接参评教授。

打倒“SCI论文至上”后,大学老师水平高低靠什么来评?

打倒“论文至上”,关键在于评价要客观、公正

对于破除高校“SCI论文至上”现象,有网友提出了担心。认为以论文发表数量、发表期刊的级别、引用次数等来评价大学老师,虽然会导致急功近利的风气,但相对还是客观公正的,如果将论文标准抛弃之后,那以后靠什么来评价教授、老师的水平?靠学生打分?靠关系?靠资历?

其实论文至上的弊端早已彰显,但真正破除的难点在于,一旦推翻论文至上之后,能否有科学的、多维度的、公正的评价体系,是难点。如果这个新体系没法建立,破除论文至上也只能停留在口号上。比如说,以往以发表刊物的级别高低作为相关遴选标准,但现在明确要求不得以刊选文,要通过同行专家评审来确定,那同行专家的评价又是个很主观的事情。部分高校“培养的人会成为一批学术权威,然后形成一个封闭自利的圈子”,这也是个不得不承认的问题。所以,论文至上能不能破除干净,是个值得长期关注和践行的命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