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秦始皇暴斃沙丘!秦二世在趙高和李斯的幫助下成功繼位!如果子嬰繼位歷史會被改寫嗎?

衝出亞馬遜YY


我是品讀歷史者,我來回答。

子嬰生平鮮見於史冊,早年經歷不詳,秦朝最後一位統治者,在位46天,初稱皇帝,後改稱秦王,史稱秦王子嬰,公元前207年十月,劉邦率兵入關,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後項羽率軍入咸陽,子嬰被殺害,這是史料僅有的關於子嬰的一些記載,如果不是佔了秦朝最後一位統治者這個光環,估計更沒人能記住他了。

子嬰至今身世都還是個謎,但從最近修訂出版的《辭海》和《辭源》這兩部著名的大辭典來看,認為子嬰是二世兄子,也就是扶蘇之子,這個說法最為流行。

若按這一說法,即使不是胡亥繼位可能也輪不到子嬰繼位,但是今天我們按題主的的問題來回答,如果子嬰繼位歷史會被改寫嗎?

我想,在當時的情況是,國家已經被秦始皇禍害的不像樣了,誰繼位歷史都不會被改寫,都會滅亡,可能就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因為胡亥繼位後的一些做法實際上加速了秦朝的滅亡。

下面我就從以下兩方面談談我的觀點:

一.秦始皇時期沉重的賦稅和徭役,成了壓在百姓頭上的兩座大山。

秦始皇時期的賦稅之高按比例算下來有三分之二多,這就意味著,老百姓產出的糧食要把三分之二都上交給國家,在那個生產力尚不發達,生產效率不高的年代,三分之二的賦稅意味著勞作一年後一家人勒緊褲腰帶還吃不飽。

眾所周知,秦始皇時期修建了大量的浩大工程,長城、秦始皇的陵墓、阿房宮……這些浩大的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由此老百姓吃不飽不說還要服徭役,徭役即無償為國家幹活,當時的規定是16—60歲的成年男子每隔三年就要服一次兩年的徭役,也就是說,成年男人每三年時間裡,有兩年都要為國家幹活,只有一年給自己家裡幹活,而且徭役與稅是並行的,秦始皇可不管你家的勞動力是不是去服徭役了,你家的稅依然還是三分之二。

所以說,秦始皇時期沉重的徭役和賦稅已經動搖了大秦帝國的根基,你不給老百姓活路,老百姓能不反嗎!

二.六國遺留的貴族、大臣、遊士們的聯手,暗中形成的力量勢不可擋。

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後,並沒有給予原來六國的貴族和大臣們恰當的待遇。而是直接簡單粗暴的將他們政治、經濟上的一切特權完全剝奪,但是這幫人中又不完全都是窩囊廢,其中有很多有真才實學和號召力的人,比如有項梁、項羽兩叔侄,田儋、田橫、田榮三兄弟。要知道,雖然這些人輸光了檯面上所有的籌碼,卻依然有本錢,他們又怎麼會甘願做平民百姓。

再者,秦滅六國以前,有大量的遊士可以往來各國之間,遊說諸侯謀得一官半職,但是,秦統一六國後,這條路就被封堵了。

秦王朝推崇法家,並認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於是便開始了焚詩書,緝捕遊俠,這相當於將當時數量最多的儒家、墨家的追隨者們逼上了絕路,偏偏這些讀書人又全非迂腐之士,相反,如張良、陳平、范增、韓信、張耳般有才幹、有抱負的人大有人在。

在這種大格局下,亂世出英雄,沒本事的人認命,有本事的人自然會抗爭。

這些貴族、遺臣、遊士們一無出路、二無盼頭,只剩一身本領,怎可能就這麼甘心?於是他們湊到了一起,秦末大亂就是個必然趨勢。

秦始皇在經濟上讓老百姓活的不舒服,政治上又讓一群有本事的人沒了發揮空間,這樣的利益分配方式,哪個朝代都得滅亡吧。

所以我認為,秦始皇暴斃後,不管誰繼位都已無法挽回這個即將傾塌的大廈。因為它已經千瘡百孔了。

謝謝您的閱讀


品讀歷史者


秦始皇暴斃沙丘,趙高為掩人耳目,以鹹魚覆始皇屍,蒙弊了朝野上下。後與李斯密謀,矯詔廢太子扶蘇,扶蘇時為蒙恬監軍,本可一博,惜不聽老師蒙恬之謀,因愚孝而不辨詔書真偽,自殺而亡,後蒙氏兄弟皆為趙高慘害。李、趙陰謀得逞,立胡亥為二世。但李斯又被趙高夥同胡亥陷害棄市,(李雖折節,但是政治家、永遠鬥不過趙高這樣的陰謀家)趙高也被子嬰誅殺。至於子嬰繼位能否久,只是個假沒而已,後來子嬰繼位只是趙高的權術而已。子嬰誅趙高也是英武之舉,奈何秦朝已是遍地烽煙,是將傾之大廈,子嬰也無始皇帝一掃六合的雄才大略,覆亡已是再所難免。至於繼位的法統合理性,歷史學術界至今無定論,有說子嬰為胡亥弟兄輩,有言是始皇兄弟輩,莫衷一是,只徒留了個令後來者的進一步考據、遐想的疑案而已!


午夜夢醒18


在法家為秦朝打造的體系下,皇帝擁有絕對的權力,對政治的穩定與否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所以秦朝之所以迅速崩潰,正是由於胡亥才、德均不足,被趙高、李斯糊弄導致。

因此,如果改由子嬰或扶蘇繼位,歷史肯定會被改寫。但改成什麼程度?頂多只能多續幾年命?還是像漢朝那樣延續數百年?

現在看來,除非秦朝廷出現一批強勢的戰略家、改革家、思想家,否則很大幾率都是第一種情況。

近千年的制度被一朝改變,秦朝面臨著幾大難以逾越的困境

本著“事後諸葛亮”的賴皮精神,後世很多士大夫一致痛斥秦朝的“殘暴”。但拋開秦二世在位時的胡作非為,如此評價之前的秦國、秦朝略顯不公平。

自公元前1046年周王朝建立,華夏大地一直實行分封制,天下被分割成幾十、上百個小王國。雖然名為周天子麾下的諸侯,但隨著時間的推進,長期的各自為政,必然會造成文化、文字、乃至語言的差異,(邯鄲學步等典故告訴我們,連走路的方式都有可能有巨大區別)。若沒有出現新的制度、放任這種局面發展,最終只能是各自愈走愈遠,造成永久的分裂、不斷的戰亂(如同近代前的歐洲)。

而秦朝通過法家改革,不但實現了自身的富國強民、消滅了割據,而且在各國施行郡縣制、廢除世襲分封制,更是推進“車同軌、書同文”等偉大變革,奠定了中華民族大一統的基礎。

但是,無論任何時期,讓人們改變舊習慣總是最困難的,更別說這套習慣已經沿用了八百多年。秦朝統一天下後,面臨著以下一時難以解決的現實矛盾:

打天下的政策,難以用來治天下。秦國的強盛秘訣,核心是將各階層捆綁在“農、戰”兩大立國之本上,以嚴格的賞罰鞭策國民打雞血般的種地、打仗、立功、獲得爵位,最終改變自己的生存環境。說得直白點,這就是軍國主義;保證其機制的有序運轉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有敵人存在。而在滅六國後,雖然秦始皇也派兵北伐匈奴、南征百越,但在華夷有別的傳統觀念下,動力、方式都不能與以往相提並論。這種情況下,如何團結、穩定各階層,維持社會有序運轉,就成了新時期秦國統治者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

如何處理原有的貴族階層。與我們想象中不同的是,在正史中,傳說中“殘暴”的秦始皇並沒有對六國貴族大開殺戒。這一龐大的遺老遺少群體失去了以往的特權與既得利益,其內心的憤怒、不安、仇視可想而知。而且他們有知識、有手段、有套路,是秦朝政權的巨大潛在威脅。

治秦國的經驗,如何擴展到龐大的王朝。在秦國時期,數百年形成的“秦人”概念,使國家的治理相對容易;而秦朝建立後,原各諸侯國的百姓對自己的定位還是“楚人”、“趙人”“齊人”等等;而且在統一的過程中,秦國與各國間有著血海深仇,如何儘快消除隔閡,將關係到大一統政權是否穩定。

因此,統一六國後,當有大臣建議實行分封制時,應徵如此感慨這一制度的巨大危害:

天下共苦戰鬥不休,以有侯王...天下初定,又復立國,是樹兵也。

所以他在世時,將郡縣制推行到全國,同時不斷的四處巡遊,其主要目的並不是遊玩,而是為了宣揚國威、震懾六國貴族、穩定社會秩序,使百姓逐漸習慣新的統治。但這畢竟只是權宜之計,如何實現制度的及時改弦易張,才是長久之策。不過顯然他並沒有足夠的時間去摸索、探究。

漢朝解決上述問題,耗時上百年

而經過秦末“農民起義”以及楚漢相爭後,劉邦建立的漢王朝,則在總結秦朝二世而亡的基礎上,經過上百年的摸索,終於初步實現了中國社會政治體系的成功轉型:

第一,逐步由分封、郡縣相結合,過渡到純粹的郡縣制。

在打天下的過程中,為了團結力量,劉邦利用各路豪傑內心中根深蒂固的“裂土封侯”心理,如其所願讓他們封王。但在西漢建立後,首先拿這些異姓王開刀,其後更留下非劉氏不得為王的家規。然而自家人也不靠譜,這是周天子時期已經證明了的無情規律,其後漢朝廷經過平定七國之亂、推恩令,直到漢武帝時期,終於徹底剷除了分封制的威脅,也使整個社會最終接受了郡縣制。

第二,從最初的外道內法,逐漸演變到外儒內法、兼之以道。

經過連年的戰爭後,西漢王朝建立後可謂窮的叮噹響,老百姓那就更慘,《史記·平準書》是這樣形容當時的慘境:

丈夫從軍旅,老弱轉糧饟,作業劇而財匱,自天子不能具鈞駟,而將相或乘牛車,齊民無藏蓋。

劉邦湊不齊四匹同色馬,而當時北方的匈奴卻騎兵數十萬...

在內憂外患之下,漢朝初期的幾代統治者都施行了無為而治的黃老之道(即道家),鼓勵社會恢復生產。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已經徹底大變樣,號稱:“太倉之粟陳陳相因,充溢露積於外,至腐敗不可食。眾庶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而乘字牝者儐而不得聚會”,與西漢初年完全是天壤之別。

然而西漢的開國者們,前身大多是秦朝的基層官員,他們內心深知秦朝法治的正確性。因此,西漢仍完整沿用了秦朝的法律制度,即我們常說的“漢隨秦制”,只是沒有秦朝時那樣事無鉅細,而且幾代皇帝在位時,逐漸進行了人性化的改革。

而漢武帝在位時,由於多年的放任發展,新的社會問題已若隱若現,《史記》稱:“役財驕溢,或至兼併豪黨之徒,以武斷於鄉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爭於奢侈,室廬輿服僭於上,無限度。物盛而衰,固其變也。”即土地兼併嚴重,資本之手已經逐漸涉及到政治,整個社會風氣極端奢靡,物極必反的隱患已經出現。

好在到這時候,一大批思想家、戰略家的已經逐漸摸索出解決社會問題的藥方,前有晁錯、賈誼,此時有董仲舒,漢武帝時期終於確立起“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治國思想。但實際上是外儒內法、兼之以道而已,這也成了其後兩千年中國封建社會的祖傳治國秘方。

結論—秦朝快速滅亡,是時代的必然性

而秦朝的皇帝們,並沒有西漢那樣的條件去摸索新的體系。

首先,他們是六國的仇人,天生自帶嘲諷技能,整個社會不給他們“無為而治”的機會。如果放鬆壓制,六國貴族的反彈首先會把讓他們吃的骨頭渣都不剩;而同為“暴秦受害者”的楚國人劉邦去執行這個任務,大家心理上自然更能接受。

其次,秦統一六國後,嚴格的郡縣制,讓各諸侯國主流群體都懷念分封制。然而經過項羽分封造成的亂局、西漢初年諸侯之亂後,整個社會逐漸認同郡縣制的合理性。所謂“不見棺材不掉淚”,這一過程,客觀上需要較長的時間。

其三,李斯提出的焚書之策,雖然能一時解決統一六國後維持思想穩定的需要,但客觀上不利於新思想的探索。其實嬴政在封禪泰山時,還令儒生研究相應的程序、規則;同時他的長子扶蘇也是儒家的忠實擁躉,這都反映出本人秦始皇對於儒家並非深惡痛絕,只是需要時間,去把各理念相結合,並使之讓各階層能接受。

但秦始皇突然去世,對於接班的執政班子並沒有安排好,所以秦朝才落入了胡亥、趙高之手。但即使扶蘇等溫和派繼位,若完全實行儒家治國,勢必也會引發社會動亂。如何摸索出一套相對溫和,但又嚴肅、權威,能維持大一統的執政之道,客觀上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相應的代價。因此,在秦始皇去世後,除非出現奇蹟,秦朝撐不了多久。


正史漫談


傀儡子嬰繼位五天就殺了權臣,但是歷史只留給他了46天的時間。

秦朝末年,宦官趙高趁亂殺害了昏庸殘酷的胡亥,隨後他想要自立為帝。當時雖然秦朝的大臣們都非常害怕趙高的權勢,甚至連指鹿為馬這種睜眼說瞎話的事兒都能做出來。

但是在稱帝這件事情上,這些大臣們並沒有屈服於趙高。趙高也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於是趙高就退一步,和大臣們商議之後,擁立了秦三世子嬰登上了王位。趙高為了獲得大臣們的信任,還曾安排子嬰專門去齋戒了五天,然後才能到宗廟祭拜祖先成為了秦王。

但是子嬰表面上像傀儡皇帝一樣聽從趙高的旨意,但其實子嬰內心另有打算。等到到了要去宗廟祭祀的時間,子嬰假裝生病不能去祭祀。趙高曾派人多次催促子嬰都但都失敗了,趙高只好親自過去想子嬰問罪。其實子嬰早就安排好了刺客,趙高剛到齋戒用的宮殿,於是刺客立即拿著武器竄了出來。

趙高雖然掌握了秦國的大權,有禍害天下的本事,但趙高也是血肉之軀,他根本沒能力抵抗刺客手下的刀刃,很快趙高就被斬殺。趙高一死,他的爪牙就成了一群烏合之眾,很快就成了子嬰的刀下亡魂。子嬰的做法簡單有效,短短几天時間就把禍害秦國朝政的宦官全部斬殺。

在漫長的歷史中,像子嬰這樣能輕易剷除權閹的君主,還是非常少的。比如:崇禎皇帝朱由檢,在誅殺大宦官魏忠賢的時候也計劃了很長時間。

子嬰能夠輕易的剷除權臣趙高,未始非英明主。如果歷史能再給子嬰幾年的時候,興利除害救衰起弊或許就能夠挽救秦朝的滅亡。只可惜歷史沒有眷顧子嬰,子嬰僅僅坐了四十六天大秦的親王,劉邦就帶人打了過來。

手下的一群烏合之眾為了保命紛紛投降了劉邦。子嬰自知無力迴天,只好投降劉邦。但是這樣依然沒有改變他的命運,一個月後項羽殺進了咸陽,不僅殺了子嬰還燒了秦宮。


公元前


秦始皇死了之後,如果繼位的秦二世不是胡亥,而是子嬰,也許歷史會有一些改變,但秦朝滅亡的命運不會變,頂多會多堅持幾年,這是因為:

一、秦始皇在位的時候還是“太仁慈了”,為秦朝的覆滅埋下了禍根。

是的,我沒說錯,秦始皇的確是“太仁慈了”,根據是:

  1. 秦始皇在統一六國的戰爭中,秦國和其它六國的人口沒有大規模減少,也沒有造成“十室九空”、“炊煙稀少”的狀況,這是秦始皇對軍隊的約束分不開的,畢竟將來都是他的子民,沒有必要殺戮過重。
  2. 六國滅亡後,秦始皇對六國的人民和秦國一樣,都是一視同仁。為了方便七國之間的人民的往來與融合,下令拆除了六國之間的關隘與城牆,修建了通往全國各地的道路。只不過為後來“造反派們”的長驅直入留下了隱患。
  3. 六國滅亡後,秦始皇把六國的君王及高級別貴族們弄到了咸陽附近進行安置,而不是統統殺掉,其中就有後來的“造反派”之一項燕,他竟然還能夠在自己的莊園裡訓練軍隊!秦始皇的這種寬仁的態度,為秦國的滅亡埋下了巨大隱患。
  4. 六國滅亡後,秦始皇並沒有大規模收繳全國各地的武器,民間百姓攜帶武器在街上溜達的人屢見不鮮,所以在陳勝、吳廣起義的時候才能夠迅速形成一支十萬人的武裝。

秦始皇 嬴政

二、秦始皇在位的時候就沒得過民心。

  1. 秦朝採用韓非子的建議以法治國,在律法上制定的非常細密、嚴苛。而在刑罰上沿襲了商周時代的許多酷刑,如剜去膝蓋、鋸腳、宮刑、坑殺、鑿顏、抽肋、車裂、夷三族等等。面對這樣的刑罰,人們怨聲載道,苦不堪言,這能得民心嗎?
  2. 徭役太過繁重。秦朝的各種建設工程非常多,建阿房宮,築萬里長城,鋪通向六國的路等。為此每年動用勞力三百萬人以上 ,這是個什麼概念 ?全國總人口就三千萬,秦始皇居然拿出三分之一來給他當苦力,這能得民心嗎?
  3. “焚書坑儒”。這件事兒大家知道的都很詳細了,對於這樣的事情,你說這能得民心嗎?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國家,基礎並不穩定,又因以上的那些因素,即使是秦始皇本人還活著,可能也免不了亡國的命運,更何況秦二世子嬰或胡亥呢,明朝的崇禎皇帝夠努力了吧,還不是把江山給丟了嗎!

秦三世 子嬰


徐國後裔


子嬰即使繼位,也無法改變歷史,理由如下:

1、性格使然。歷史記載,子嬰頗有扶蘇公子遺風,扶蘇當年因為信奉儒家學說,與秦始皇法家治國的理念不合,被髮配邊疆,子嬰深受其父影響,即使繼位,他的治國理念也會跟秦國的統治階級利益相沖突,秦國以軍功、嚴軻律法立國,而子嬰想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恐怕困難重重。

2、民心盡失。孟子曰:天時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秦末暴政,天下百姓流離失所,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百姓已經對秦王朝的統治徹底失去了信心,陳勝吳廣起義撼動了帝國的統治根基,天下群雄並起,子嬰無力號召萬民重新維護秦帝國的統治。

3、無可靠的軍隊。陳勝吳廣起義,鋒芒直逼咸陽,秦二世被迫釋放驪山囚徒,由章邯率領抵抗陳王軍隊;項羽鉅鹿之戰,直接坑殺秦軍30萬降卒,這裡面可是秦帝國最後的精銳,其中有王離戍邊抵禦匈奴的20萬大軍,自此過後,秦帝國再無戰鬥力可言,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

4、六國貴族悉數盡反。當年始皇為了鞏固統治根基,把六國貴族全部遷到咸陽,不過十幾年,帝國基業被二世折騰得所剩無幾,六國貴族重回舊地,號令六國舊民重新舉起反秦大旗,齊國田氏、趙國趙氏、楚國項氏等紛紛擁兵自立。秦國只剩下關中故土的地盤了。

5、子嬰遇上的是千古戰神西楚霸王項羽還有布衣天子劉邦,這兩位太強悍了,有神一樣的對手,豬一樣的隊友,試問子嬰何以力挽狂瀾呢?


夜闌風未靜


歷史上每位皇帝的繼位都會讓這個朝代發生或大或小的變化,如果秦始皇以後繼位的不是胡亥而是子嬰秦朝的歷史肯定會被改寫,但是秦朝的滅亡是不可避免的。

胡亥身為趙高的學生,對趙高言聽計從,被趙高所矇蔽,只知享樂,不理國事,朝政大權全被趙高掌控,最終因快要亡國被趙高逼死,胡亥在位三年相當於傀儡皇帝,任趙高所擺佈。

子嬰一個沒來的及施展政治抱負的末代君主,當他繼位時秦國已經內憂外患,千瘡百孔,在位四十多天即用雷靂手段誘殺趙高,又向劉邦獻出咸陽想要誘惑劉邦項羽內訌,可惜項羽實力過於強大,劉邦只能撤出咸陽,最後子嬰被項羽所殺。

如果把胡亥換成子嬰,憑藉子嬰的政治手段秦朝必定不會這麼快走向滅亡,但是秦朝的滅亡是必然的,只是胡亥的行為加快了秦朝滅亡的速度,具體原因如下:

1.秦始皇統一六國以後,大興土木,各種苛捐雜稅,使民眾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加之秦國嚴格的律法,民怨沸騰。

2.秦國的徭役最為嚴重,修建阿房宮,秦始皇陵等都消耗了過多的人力財力,六國反秦勢力不斷湧現。

3.封建君主制度維護的必然是封建統治階級的利益,而普通民眾的利益得不到保障,這是子嬰無法改變的,也是秦朝乃至整個封建時代必然走向滅亡的根本原因。





常春旭1990


秦朝的滅亡不是哪一個所能改變的,秦始皇雖然統一了六國,但是非常擔心六國舊貴族圖謀復辟,為了控制廣闊的國土,特別是六國舊境,秦始皇修建由首都咸陽通到全國各地的馳道,東達燕齊,南極吳楚。他自己多次順著馳道巡遊郡縣。為了加強北方的防務,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又修築由咸陽經過雲陽(今陝西淳化西北),直達九原(今內蒙古包頭西)的直道,塹山堙谷千八百里。在西南地區,還修築了今四川宜賓以南至雲南昭通的五尺道,於近旁設官進行統治。 \r

秦統一以後的十幾年中,秦始皇維持了一支龐大的軍隊,建立了一個龐大的官僚機構,進行了多次的大規模戰爭,完成了巨大的國防建設和土木建築。 據估計,當時全國的人口約為一千多萬,而當兵服役的人超過二百萬,佔壯年男子三分之一以上。秦始皇採取趙陀等人的意見遷移關中50萬秦人至嶺南與當地人民族融合,但導致關中空虛,大大動搖了秦的統治基礎。\r

秦始皇統治時期,大規模地興建宮殿和陵墓,以及築長城、修馳道,對匈奴和南越的用兵,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極大地加重了人民的徭役和賦稅負擔。同時,還制訂嚴刑酷法,當時的人民民不聊生,食不果腹,經常以樹皮充飢,迫於秦始皇的淫威人民不敢觸犯刑律。\r

秦始皇在完成統一事業的同時,也造成了秦王朝傾覆的條件。所以西漢時的賈山談到秦代“群盜滿山”的情況時說:秦始皇在世時,他的統治已經在崩潰,但是由於皇帝以及開國大臣在鎮壓,沒有人敢於和政府對抗。所以秦朝滅亡是必然的。


小路講歷史


公元前207年,趙高發動政變,誅殺了秦二世胡亥。

趙高誅殺秦二世後,欲自立為王。因擔心此舉引起文武百官不滿,禍及自身。遂立子嬰為王。趙高此舉,不過是為自己稱帝爭取時間罷了。

按規矩,新王登基前必須前往宗廟祭祀祖宗,以求得祖先的認可。

到了登基之日,子嬰以身體不適為由拒絕前往。趙高於是前往探望,子嬰趁趙高探望之機予以刺殺。

刺殺趙高後,子嬰立馬派兵西進函谷關,阻止各路義軍進咸陽。

從子嬰誅殺趙高,進軍函谷關可以看出子嬰是一個果斷,睿智之人,非胡亥可比。

如果沙丘政變擁立的是子嬰,而不是胡亥,歷史肯定會攻寫,秦朝肯定不會二世而亡,具體理由於下。

一,子嬰不會聽從趙高的擺佈,這一點從子嬰誅殺趙高就證實了。

二,子嬰不會誅殺功臣,也不會誅殺眾皇子,不至於到後期無人可用。在巜史記》李斯列傳中提到,子嬰反覆上書胡亥,勸其不要殺人可多,否則可能引發動亂。可見,子嬰對局勢看得非常清楚。

三,子嬰仁厚。這一點恐怕連趙高都這麼認同,趙高立子嬰時說:子嬰仁厚,肯怕是其真心話。正因為仁厚,趙高才立其為王,仁厚好恐制嘛。一個仁厚的子嬰自然不會行暴政之舉,沒有了暴政自然天下太平了。


姚武Yw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一說名“正”),又稱趙政。秦莊襄王和趙姬之子。中國古代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國大一統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國第一個稱皇帝的君主。秦始皇奠定中國兩千餘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譽為“千古一帝”。

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年),秦始皇死於他第五次東巡途中的沙丘宮。秦始皇死後,趙高採取了說服胡亥威脅李斯的手法,二人在沙丘宮經過一番密謀,假造秦始皇發佈詔書,由胡亥繼承皇位,還以秦始皇的名義指責扶蘇為子不孝、蒙恬為臣不忠,讓他們自殺,不得違抗。在得到扶蘇自殺的確切消息後,胡亥、趙高、李斯這才命令車隊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陽。

回到咸陽後,胡亥繼位,是為秦二世,趙高任郎中令,李斯依舊做丞相,但是朝廷的大權實際上落到了趙高手中。趙高陰謀得逞以後,開始對身邊的人下毒手。他佈下陷阱,把李斯逐步逼上死路,李斯發覺趙高陰謀後,就上書告發趙高。秦二世胡亥不僅偏袒趙高,並且將李斯治罪,最後將李斯腰斬於咸陽。趙高升任丞相,由於他可以出入宮禁,特稱“中丞相”。

對其他的大臣,胡亥在趙高的唆使下,也大開殺戒。右丞相馮去疾和將軍馮劫為免遭羞辱而死,選擇了自盡。在殺死大臣的同時,趙高將自己的親信一個個安插進去,他的兄弟趙成做了中車府令,他的女婿做了都城咸陽的縣令,都是要職,其他朝中的要職也遍佈趙高的黨羽。胡亥只知道自己享樂,對趙高的這些陰謀動作毫無防備,最終死在了趙高之手。趙高後來也為自己的殘忍付出了代價:兩年後被子嬰誅殺。

而秦二世和趙高的倒行逆施最終導致了陳勝吳廣起義的爆發。起義沉重打擊了秦朝政權,揭開了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最終原來滅亡的東方六國貴族豪強紛紛反叛,楚國貴族項羽隨叔叔項梁在會稽起兵,劉邦在沛縣相應,最終攻入秦國都城咸陽,推翻了大秦帝國。

子嬰在誅殺趙高後曾經當過短時間的皇帝,實際上已經繼位了,可惜當時已經完全沒有兵力了,九原秦軍在鉅鹿之戰中覆滅,章邯秦軍又被項羽坑殺,嶺南秦軍鞭長莫及,劉邦面對的很可能只是郡卒,戰鬥力和人數都極為有限,更談不上鬥志,根本不足以抵抗壯大之後的漢軍。

子嬰他雖然在史書中記載也是一個頭腦聰明的皇帝,但是畢竟秦朝已經失去了對中原各地的控制。

最後,連子嬰本人也很可能沒有抵抗意志了,儘管除掉了趙高,但任何人處在他的位置上都已無力迴天,

因此,縱觀秦朝興亡,子嬰並無過錯。從人品上看,他跟扶蘇十分相似,仁德有愛。從智商上看,他比扶蘇聰明果斷。可惜的是,他接手的大秦已經積弱三年,天下早已分崩離析,章邯兵敗,百官叛逃。此時,想要重振大秦,一統天下,幾乎沒有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