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漢代的厚葬之風為何如此興盛

託近些年盜墓小說的普及,讓大家逐漸知道:原來這盜墓的老祖宗當拜曹操。世人皆知,打仗絕對是個燒錢的事兒,當時的曹操為了籌備軍費,就對古人的墓穴下了毒手。畢竟,在不少漢室宗親乃至君王的墓穴裡,金銀珠寶是數不勝數。


淺析:漢代的厚葬之風為何如此興盛

劉邦


然而,有個問題也值得考究:雖然古人下葬時,習慣攜帶大量的珍貴物品,然而這漢朝時期,為何就比其他朝代更加看重葬禮的操辦呢?有些人為了給先人舉辦一場盛大的葬禮,甚至傾家蕩產。這是為何?為何漢室的厚葬之風如此興盛?今天,就這個問題,做一個簡單地分析。

一、財力上的支撐

漢初,經濟蕭條。劉邦建立漢朝之初,國家那叫一個貧困,大肆建造宮殿那是不用想的,就連平日裡君王出行,都湊不齊毛色一樣的馬匹。如此的經濟窘況,日常的享受姑且談不上,就更不要說大肆操辦自己的葬禮了。所以,漢初時候的葬禮遠不如後來的漢室君主那麼鋪張浪費。


淺析:漢代的厚葬之風為何如此興盛

漢武帝劇照


然而,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之後,社會的經濟財力有了顯著的提高。到了漢武帝時候,國家已經明顯富裕了不少。別的就不說,但從漢武帝動不動就出兵攻打匈奴來說,就能看出漢朝的經濟實力是可以的,要不然漢武帝也養不起騎兵。當初劉邦等前兩任君主在位時,別說養騎兵,為了不與匈奴開戰,漢室皇族甚至得把嬌滴滴的漢室嬌女們嫁給匈奴的那些年長的單于。

如此鮮明的對比就足以看出,從漢武帝開始:國家變富裕了。有了足夠的財力做基礎,漢武帝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說,出手打擊那個騷擾了漢朝上百年的匈奴部落。再比如說,大肆修建自己的陵墓,勢必要達到不僅活著的時候富裕、死後也一定要享受的目的!

二、皇室們的帶頭作用

上面提到,西漢到漢武帝以後,社會經濟得到了明顯進步。所以,作為一國之主的漢武帝率先拉開了大修陵墓的帷幕。漢武帝登基後的第二年,就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要知道,漢武帝登基的時候才十幾歲,到漢武帝去世,這陵墓就修了幾十年!只這樣的時間跨度就足以看出,漢武帝那是拼盡全國之力的在往自己的陵墓裡搬珍寶。


淺析:漢代的厚葬之風為何如此興盛


有了君主的帶頭作用,下面的宗室、臣子和百姓們自然是紛紛效仿。比如說1972年挖掘出來的長沙馬王堆漢墓,它是漢朝時期長沙國丞相利蒼及其家屬的墓穴。這雖然不是君主的墓穴,但是其中挖掘出來的財物也是相當客觀,單絲織品、帛書、帛畫、漆器、陶器等,就多達三千餘件。

而且,在其他的已經挖掘出來的漢室墓穴中,也可以發現,金銀珠玉那是少不了的。如果不是漢朝厚葬之風大肆興盛的話,漢朝皇室的墓穴,也不會被盜的那麼明顯,以至於出現了十墓九空的現象。這樣看來,這漢室的厚葬之風真是造福了不少的盜墓賊。

三、社會風氣的影響

除卻漢朝經濟復甦、君主貴族的帶頭作用以外,漢朝的厚葬之風之所以如此興盛,另外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社會整體風氣的影響。而社會風氣的影響,又分為兩個方面:一、受到前朝鬼神思想的影響。二、受到本朝政治制度的影響。


淺析:漢代的厚葬之風為何如此興盛

察舉制


上古時期開始,人們就堅信:人的靈魂是有輪迴的。為了讓亡者在異世的生活不受到影響,家中的先人去世以後,那些後輩們自然是拼盡能力地大辦葬禮。尋常的平民百姓雖然資金有限,但是也都會盡力而為。

而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政治制度的推進。漢文帝時期開始,察舉制度已經初具規模。察舉制,顧名思義就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而推薦人才的一個標準就是得孝敬長輩。這裡的孝敬長輩,就不單單是指生前的孝順了,更包括去世後的大辦葬禮。有了這樣的人才選拔制度,不少人開始瘋狂地展現自己對長輩的“孝順”。久而久之,厚葬之風在民間也大為興盛。


淺析:漢代的厚葬之風為何如此興盛

漢室墓穴中出土的黃金


結語

其實,漢朝時期也有不少學者曾經提出過:厚葬是一種浪費,不如簡葬。然而,這樣的反對之聲上達不了天聽,下也引不起百姓的注意,時間一長,只能任其淹沒在晃晃人群之中。但是,就厚葬的結果來看,這個風俗的益處其實並不大,它的興盛反而催發了盜墓行業的誕生和延續。不少墓穴因為名聲在外,於是就遭到了盜墓賊的大肆破壞,其中的金銀珠寶被盜也就罷了,不少墓穴主人的遺體也被破壞,這可真是遭大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