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作為我國第二個真正實現大一統的帝國,漢朝相比於秦朝來說,不僅國祚綿延,更有著遠超於前朝的穩定架構。這樣的結果是漢朝開國之後,仍然不遺餘力的征討和擴張所帶來的成績之一。
大多數時候,由於漢武帝北征匈奴的壯舉,人們最熱衷於討論的是西漢時期漢匈兩股勢力那剪不斷理還亂的恩怨糾葛。然而事實上,北伐匈奴雖然創下了無數令人心神搖曳的功績,但對於漢王朝軍事和國力的擴張,所起到的益處卻少得有限。相反,反而是看上去春風化雨般的南征,最終讓漢王朝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統一帝國。今天,我們就以經濟的角度分析漢朝南征過程的動因。
一、漢代的南征
所謂的南征,其實並非一個特定的歷史事件,而是漢朝歷時數百年的對南部疆域的擴展。這一擴展,最大的成就,是對秦嶺—淮河一線以南、橫斷山脈以東的廣大地區的征伐。
這一片疆域,在戰國時期曾經出現過楚、吳、越等諸侯國,自齊桓公尊王攘夷之後,這些疆域內存在的蠻夷,開始逐漸被中原地區的農耕民族緩慢同化,這也是史學家所認同的蠻夷“服王化”現象。
但是,這樣的同化過程卻因為地理條件的阻隔而變得十分緩慢,司馬遷曾經在《史記》中寫道:
“(楚越)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賈而足,地執饒食,無饑饉之患,以故呰窳偷生,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這種情況其實也是熱帶地區文明的典型特徵,尤其是珠江流域,由於日照充足的關係,“不待賈而足”使得這裡的土著居民並不如何熱衷於囤積糧食蔬菜,然而這樣的“豐衣足食”卻在事實層面上阻礙了當地文明的產生。
太過溫暖的襁褓,往往孕育不出可以奮進的民族。這樣類似於資源詛咒的說法在近些年裡開始為人們所公認,“熱帶無強國”,正是這一階段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最真實的寫照。
然而這樣的情況卻在漢朝發生了轉變,以郡縣制制約全國的漢帝國,自然不能允許其視野範圍內可以存在著這樣一種農業技術極為落後,自然資源稟賦卻十分優渥的地方出現,從西漢到東漢,漢王朝一直在致力於對於這一片區域的征服。
相比於匈奴這種已經以遊牧民族身份存在百餘年的勢力而言,盤桓在秦嶺以南的土著部族,既沒有強悍的騎兵可以衝擊漢卒的軍陣,又無足夠龐大的勢力抵抗漢王朝源源不斷的兵力壓迫,在短短的百年間,秦嶺以南的大片地區開始臣服於漢朝的統治之下。
在這之後,為了更好繼續管控這片地區,同時也為了快速在當地進行農業的開發,原本在本地生活的土著並未被驅逐或屠殺,相反,以郡縣制作為基礎,秦嶺以南地區開始被逐漸納入帝國的管理體系之內。為了減少當地人的反抗和不滿,統治者決定 “以其故俗治,毋賦稅”,在種種懷柔政策下,原本遊離於中原文化之外的南方,開始被引入新的體系內。
二、推動南征的經濟因素
從前文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漢王朝在統治南方各郡縣之時,採用的極為寬鬆的懷柔手段。在這樣的手段下,統治者似乎很難真正調動這些地區逐漸增長的財富,那麼實際情況真的是這樣麼?
事實上,真實的情形遠比我們想象中來的複雜。漢王朝軍隊的征服,在一開始的過程中,並不如何困難。這是因為,這些地區雖然廣闊,但是由於尚未建立成熟的農耕體系,其人口的增長自然無法和已經成平多年的中原相比。後者即使是在匈奴的騷擾和入侵下,由於文景二帝趨於緩和的對外政策,也得到了幾十年休養生息的機會。
在這樣情況下,原本就由數十個小聚落組成的鬆散社會,很難對抗已經在漢匈之戰中淬鍊出來的漢朝武卒。
根據當時的記載,秦嶺以南地區最為效用的武陵、長沙蠻,雖然“時為寇盜”,但是其武力卻依舊“不足為郡國患”。在其最為猖獗的時刻,其人口不過兩萬有餘。
從這一點上來看,從北部穿山越嶺而來的漢朝軍隊,對於這些蠻族來說,無異於“神兵天降”,實南匹敵。
在這樣的情況下,嶺南一地雖然有著崇山峻嶺作為其先天的屏障,但縱橫的水陸交通一旦為漢朝所熟悉,就成為了他們最好的通行手段。在這樣的情況下,漢朝軍隊以摧枯拉朽之勢擊敗嶺南眾多部落也就成了意料之中的事情。
而漢朝因此而獲得的受益卻絲毫不少。由於缺乏成體系的製造手段,布匹、食鹽、剪子、鏡子、針線等物均是當地人最為需要的物資,在這些物資還未出現在當地土著眼前時,他們尚可以以自給自足的方式遊離於漢朝的經濟體系之外,然而一旦這些物資成為當地人不可或缺的需要,那麼漢朝就獲得了對於這片土地最大的經濟優勢。
嶺南一地的物產極為豐富,然而由於缺乏最原始的製造手段,這些物產的最大價值一直被當地人所埋沒。雖然在漢朝征服嶺南以前,當地人因為經濟利益的驅動,已然開始與外地客商的來往,但由於缺乏強有力的政治和軍事力量作為背書,這些交易活動不僅規模較小,還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而作罷。
“苗人不知經商,從前漢人攜鹽、布入苗寨貿 易其土貨,常有奸商欺騙苗人,時起糾紛,後官府禁止漢人入苗寨貿易,乃指定地點,興立市場,每五日趕場一次……主要的商品為鹽、布、牲畜、穀物等物。
可以說,雖然漢朝在嶺南所設立的郡縣形式迥異於其內陸地區的傳統郡縣,但是憑藉著這些交易所帶來的豐厚報償,漢王朝也從此地獲得了足夠多的經濟利益。而且,作為一個封建國家而言,糧食儲備的多寡往往意味著政權的穩定與否,從這一點上來看,嶺南豐富的物產無疑是幫助漢朝重新鞏固了政治基礎。
三、漢朝南征的外部動因
漢王朝之所以會對征服嶺南一地如此上心,除了嶺南一地豐富的物產資源以外,還有著外部因素的考慮。如果我們研究一下漢代的地圖,就能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那就是,除了嶺南以外,其餘地區已經不再適合漢王朝的擴張,至少在當時並不適合。
首先是我們熟悉的北部和西北地區,盤踞此地的匈奴一直是漢朝的心腹之患,然而以當時漢朝的國力而言,除了漢武帝曾經屢次遠征匈奴以外,其餘時刻,漢朝卻一直採取守勢。
這並不完全是君王的心性使然,匈奴所盤踞之地,大多為海拔在一千米以上的地區,這些地區,隸屬於亞歐大陸最大的草原帶,即自多瑙河沿岸至黑海,再東至我國東北外興安嶺一地的巨型草原帶。
這樣的草原帶,即使是最靠近漢朝疆域的南部地區,依舊是農牧交錯地帶,再往北推進,則開始逐漸往牧區轉變。“與中國殊章服,異習俗,飲食不同,言語不通”,“其地不可耕而食也,其民不可臣而畜也”。這樣的說辭極為實際的說明了當時漢朝北擴的困境。這樣的地帶,並不適合農耕民族墾田開荒,這也是為什麼在中原王朝大興之時,也絕少對遊牧民族趕盡殺絕的原因:毫無利益動機的情況下,漢武帝的傾國之戰僅僅因為仇恨是難以為繼的。
<strong>
而西南地區的蠻荒地帶情況稍微良好一些,然而由於道路難行,雖然在當地進行郡縣制的改良,但是到的最後也只好以傳統的羈縻洲來穩定當地局勢。
相比之下,嶺南一地舟船可通行無阻的特性,以及充足的日照和水源就使得它註定是漢朝擴張的絕佳方向,這也是為什麼漢朝對於嶺南一地有著勢在必得的決心。
四、結語
位於嶺南山脈以南的部分地區,在中原王朝開始崛起之後,逐漸走入了它的視線範圍。雖然在一開始,由於種種原因,這片地區並沒有被秦國所征服。但是到了漢朝,這裡最終還是逐漸開始設立郡縣,成為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樣的擴張雖然可以從政治層面予以解釋,但是若從經濟角度來看,我們將會發現當時統治者們可能更為注重的關鍵因素。
參考文獻:
《最初人為農牧分界線的確立》,《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論秦漢統一的地理基礎》,收入中國秦漢史研究會編:《秦漢史論叢》第6輯
《中國西南地區古代的酋邦制度———雲南滇文化中所見的實例》《中華文化論
壇》
《後漢書》卷86《南蠻西南夷列傳》
閱讀更多 小生談歷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