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飛曾犯過什麼軍規?

心意合一34344222


導言

岳飛作為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對金作戰的第一主力,也是南宋時期唯一一個有能力組織大規模兵團作戰的軍事將領。他所領導的岳家軍以“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擄掠”的嚴格軍紀被百姓們所敬仰。

分析

  • 岳飛的四次投軍經歷

一、宣和四年是他的第一次投軍,這一次投軍他以“敢戰士”小隊隊長的身份,平定了賊寇的叛亂。後來因為父親的病故,他於同年就離開了軍隊,回家守孝。

二、宣和六年河北路發生洪水,為了謀求生計,岳飛第二次投軍。兩年之後,也就是建康元年,金兵入侵大宋,他所在的部隊被金軍圍困,突圍之後的岳飛回到了家中。

三、他看到金軍到來之後,欺壓百姓,民不聊生決定第三次投軍。這一次投軍他多次立功,但因為上書言事而被割除軍職。

四、即便如此他依然矢志抗金,建炎元年,他北上投奔抗金名將張所,這是他的第四次投軍。從此以後,威震天下的嶽鵬舉開始了他輝煌的一生。

  • 岳飛的幾個重要戰績

岳飛的一生戰功無數,在這裡挑幾個最具代表的來跟大家分享

一、靖康元年,岳飛隨同劉浩所部歸宗澤指揮。在一次率隊偵查的任務中他與金軍遭遇,展開了遭遇戰,並取得勝利。這是宋朝第一次在遭遇戰中戰勝金兵,也是岳飛第一次戰勝金兵。無論對宋朝還是對岳飛,他都是有紀念意義的。

受知於大元帥,補承信郎,分鐵騎三百,使先臣往李固渡當虜軍。戰於侍御林,敗之,殺其梟將。轉成忠郎,以曾大父(引注:嶽成)諱,寄理保義郎。

二、岳飛因為同另一抗金名將王彥不和,而與其分兵。率領小股部隊與金兵周旋,數次襲擾金兵,並殺死了金兵的主將,導致金兵敗退。這次作戰是岳飛首次擊殺金兵主將之戰。同時,也開啟了以小股部隊主動襲擊金兵的先河。為後來淪陷地義軍的抗金作戰開拓了一個新的戰法。

既濟,深入陷地,與金人戍兵萬眾鏖戰,大破之,收復衛州新鄉縣,傳檄諸郡。賊以為大軍之至也,率數萬眾薄公營,圍之數匝,矢注如雨。時官軍既寡,且器甲疏略,疾戰輒不利,即決圍以出,遂潰。

三、收復健康後,岳飛以少勝多,主動出擊。斬殺女真兵三千,迎來了岳家軍對金兵作戰的首次大捷。

繼遣偏裨,及飛自將,取間道直搗建康,與金人戰,大小數十合,皆大獲,殭屍十餘裡,生致酋領若萬戶、千戶者二十餘人,及斬胡人禿髮垂環者之首無慮三千人,奪鎧、仗、旗、鼓以數萬計。

四、郾城大捷,岳飛以八百背嵬軍為主力,擊潰了金兀朮所率領的十三萬金兵。此次作戰是南宋與金兵作戰的最大一次勝利。也是岳飛最為輝煌的一戰。

賊兵橫屍滿野,約五千餘人,重傷番賊不知數目。其奪到戰馬、金、鼓、旗、槍、器甲等不計其數,見行根刷,續具數目供申次。委是大獲勝捷。”
  • 岳飛能連戰連捷的原因

作為南宋最強橫的將領,岳飛在對金作戰中常勝不敗必然究竟為何

一、岳飛靈活的軍事指揮藝術。岳飛是一個天生的軍事家,他能夠很好的運用不同地形作戰,能夠巧妙的進行兵力配比,孫子兵法中所說的“以正合,以奇勝”在岳飛這裡得到了很好的運用。

二、岳飛超於常人的練兵水平。在中國軍事史上,岳飛的練兵能力都是屈指可數的。無論什麼樣的兵在岳飛的手下都可以訓練出來。有一支打不爛,拖不垮的軍隊,是岳飛可以取得勝利的保障。

三、在面對國土淪陷之時,宋朝的百姓們表現出來的愛國熱情。這些百姓讓岳飛有著源源不斷的兵源,也讓作戰必備的糧草有了保障。

  • 岳飛是否有過違背軍紀的事情

任何一個將領都是需要時間來進行成長的,岳飛也一樣。在岳飛的一生中有過違背軍紀的事情,但這並不能掩蓋他的光芒

一、岳飛第一次違背軍紀是他在王彥手下的時候。當時王彥認為兵力不足不願與金人主動作戰,可是岳飛卻堅持要與金兵作戰,在對金作戰的態度上出現了分歧。之後,岳飛沒有聽從主將王彥的命令,帶領了一支小股部隊與金兵作戰。

公(王彥)昔為招撫使司都統制日,飛實以偏將從。新鄉之役,違公節度,飛輒以其所部別為一寨。

二、劉光世被奪兵權之後,趙構有意讓岳飛指揮劉光世所部的淮西軍。但張浚與秦檜因為一心求和,而從中作梗。後來張浚又有意為難岳飛,引起了岳飛的不滿,在向趙構遞完辭呈之後,岳飛沒有等到回覆就離開了部隊。

即日上章乞解兵柄,終喪服,以張憲攝軍事,步歸,廬母墓側。

結語:

岳飛作為抗金名將,民族英雄,無論是從軍事能力上,還是從家國情懷上都值得後人所尊敬。他從一個小兵開始,通過自己的努力,憑藉自己的謀略,依靠自己的操守,成為了宋朝最年輕的建節之人,他的光芒直到今天還照耀著世人。他的確違反過軍紀,這點我並不否認,但不管是他分兵作戰,還是賭氣辭職,在這些事情的背後,都是無法掩蓋的愛國情懷。


再言春秋


一提起南宋民族英雄岳飛,世人都赫赫稱讚,他的精忠報國的精神感染著大家。<strong>

然而,他的結局又是悲催的。<strong>

他在抗擊金兵中節節勝利時,卻被緊急召回朝,後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陷害而死,令人唏噓不已。

首先,來看岳飛“精忠報國”的軼事:

話說金兵不時騷擾宋邊疆,百姓飽受戰亂和殺戮,從小志向不凡的岳飛苦練本領,希望能有一天能上陣場殺敵救國救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而岳母積十分支持他參軍報國,為此在岳飛的後背刺上了4個字:盡忠報國。

後來,岳飛參軍後果然成了抗金的英雄。《岳飛傳》記載:“初命何鑄鞫之,飛裂裳以背示鑄,有‘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

因此,我們現在廣為熟悉的“精忠報國”4字最開始應該是“盡忠保國”。

後來,憑藉勇猛剛強,岳飛逐漸名聲大震。<strong>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一直虎視中原的金軍大舉南下。岳飛帶領一支三百多人的騎兵隊在偵察時遭遇數千金兵。

結果岳飛一馬當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斬殺敵主將,成功擊退數倍於他的金軍。

後來,宗澤所率的宋軍被金軍打敗,金軍一鼓作氣,竟然攻陷了汴京城,俘走了宋朝皇室和一些大臣回到北方。

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靖康之變”。<strong>

而擁有皇室血脈的趙構很快在南方建立起了南宋。

南宋對外採取的政策很簡單,2個字:議和。

老將宗澤多次上書請求抗擊金兵都被趙構直接拒絕了,以至於宗澤急火攻心,最後病死了。

老將宗澤死後,抗金重任落在了年輕的岳飛身上。這裡不妨來講幾個和岳飛有關的小故事。

第一個小故事:忠孝不能兩全。

公元1136,岳飛在襄陽準備北伐時,突然接到母親去世的噩耗,這讓岳飛左右為難。

忠孝不能兩全,為了不影響抗金,岳飛毅然率軍北伐。

結果化悲痛為力的岳飛數次打敗了金兵,收復不了少失地。

第二個小故事:揮淚斬“恩人”。

有一次,岳飛出去打仗,出兵不利,他的夫人聽說以後,就派手下去接應,結果岳飛平安回來後大怒:

我讓你堅守城寨,哪裡都不能去,你為什麼違抗我的命令而私自出兵呢?

這個將領於是辯解說:是夫人讓我接應的。岳飛一聽後雖然很是感動,但為了嚴明軍規軍法,他還是揮淚斬了“恩人——這個將領。

當然,就在岳飛正在前線抗金,並且形勢一片大好時,朝中賣主求榮的丞相加奸臣秦檜卻對他恨之骨。<strong>

秦檜暗中鼓惑趙構,說岳飛的壞話。正當岳飛在前線乾的風聲水起時,聽信了秦檜讒言的趙構亮劍了。

公元1141年8月,岳飛接到了朝廷十二道金字牌的班師詔,當時岳飛當然不心甘回師,但皇帝之令大如山。

對此,岳飛無奈而悲愴的發出了8字感嘆:十年之力,廢於一旦!

岳飛被“徵調”回臨安府(今杭州)後,秦檜給他安排了豪華住所——監獄。罪名是——“莫須有”。

據史書記載,勞苦功高的岳飛被關押後,另一名抗金名將韓世忠“質問”秦檜:“

岳飛犯了什麼罪?”秦檜說:“其事體莫須有吧?”

秦檜不但給岳飛安上了“莫須有”的罪名,而且還用盡了各種酷刑和誘供辦法,目的只有一個:逼岳飛招供。

然而,一清二白的岳飛寧死也不肯簽字畫押承認謀反的罪名。

據說一獄卒十分敬佩岳飛的忠肝義膽和正直為人,因此悉心照顧他。

然而,有一天,這獄卒突然對岳飛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對他冷漠有加。<strong>

獄卒前後態度的強烈反差令岳飛十分不解,於是問他這是為什麼。

結果獄卒也不藏著掖著,而是說了這樣一段話:“我平生認為岳飛乃忠義之臣,所以一直對你很好。

如今看來,你實際上不是個合格的忠臣,反而是逆臣。”(我平生以岳飛為忠義,故伏侍甚謹。今乃逆臣耳!)

岳飛驚問:“這事從何說起?我怎麼成了逆臣了?”

獄卒答:“君為臣綱,皇帝任用賢臣在於不可疑。如果懷疑臣子謀逆,則會誅殺臣子。

而臣子懷疑皇帝,則會起兵造反。如今你雖然暫時在獄中,沒有生命危險。可即使你僥倖出於,那有怎麼樣呢?

你早已被皇帝所懷疑,久而久之,怎麼會不反呢?既然造反是遲早的事,又怎麼能稱為忠臣呢?”

岳飛聽後,萬念俱灰,他開始還一報有幻想,但現連一個獄子都知道皇帝要殺自己了,而他還在做夢。

要知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因此,聽到獄卒的話,岳飛長嘆一聲,選擇了簽字畫押。

這就是民間流傳甚廣的岳飛拒不畫押,但聽了獄卒的一席話以後,立刻畫押的軼事了。<strong>

公元1142年1月27日,秦檜捧著岳飛的認罪狀交給了宋高宗,宋高宗趙構下達命令:“賜死岳飛!秦檜為監斬官。”

39歲岳飛在大理寺獄中被殺害時,恍然大悟,在獄中牆壁上寫下了8個絕筆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岳飛這8個字道玄他被冤殺的真諦。<strong>

岳飛終於明白他在政治上有多“嫩”了,連一個獄卒騙他簽字畫押都沒有識出來,而這個獄卒顯然是秦檜派去的臥底。<strong>

可見他臨死時是多麼不心甘的,多麼痛心疾首的。

值得一提的是,岳飛將軍共有五個兒子,岳飛死後,他的兒子們下場又如何呢?<strong>

岳飛長子岳雲和岳飛一起遇害的。次子嶽雷,在父親遇難不久後,和母親一同被流放到了嶺南地區,冤案平反後,官職高升至翰林院士。

三子嶽霖也是同被流放嶺南地區,後官至大中大夫。生有三子,分別活動於甘肅、河南、江西等地。

四子嶽震與五子嶽霆改姓隱居。冤案平反後,兄弟兩也都官居要職,將岳家繼續發揚光大。

岳飛的五個兒子除了老大慘死外,其他四子都能在平反後官居要職。也算是給他的最大慰藉了。


百家宗祠


別說,還真有。

在岳飛早年抗金的時候,因為主將王彥理念和他不合,他便單獨行動獨自抗擊金軍。但由於岳飛手上的人馬太少,敵不過金軍,只得重投王彥,最後還被王彥拒絕。

算“不服主將”之罪。

後面的岳飛被趙家扣上的“坐觀勝負,逗留不進”、“指斥乘輿”(對皇帝不恭)、“致張憲意待謀反”等罪其實並非岳飛之罪,是趙家對武將們由來已久的猜忌耳。

我是聊到哪算哪的徐聽白,請你和我一起保持好奇。

Peace&Love


徐聽白


李敖書中提到過,在臺北故宮博物院有記載,岳飛部隊的軍紀並不是太好,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淮河以北的人民在敵佔區比較順從,所以岳飛打過淮河後就不怎麼約束部隊,二方面岳飛的部隊也有一定的軍閥性質,家國情懷低於對主將的個人情懷。


股海夜風


岳飛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集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於一身。他卻於三十九歲那年被“莫須有”罪名殺害,可謂英年早逝,不僅讓人唏噓不已、痛心疾首。

造成這種情況,岳飛有三宗罪:

一是沒有大局觀念。當時南宋小朝庭偏安一隅,整天歌舞昇平,“只把杭州當汴州”,一派主和情景,你卻主戰,救民於水火,顯然是逆流而上,與大局不符。

二是摸不透領導意圖。沒摸清最高領導趙構的心思,趙構整天花天酒地,不思進取,你卻鑽研軍事,訓練軍隊,練就出一支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隊伍,適時北伐,收穫失地,準備迎回被金人擄去的二位皇帝,直接威脅了趙構皇帝的皇權。

三是沒搞好同事關係。岳飛為人正直,剛正不阿,疾惡如仇,對那些不幹正事的秦檜之流從不同流合汙,主張抗金,與賣國派核心利益相悖,讒言相害。


徐巖松


其一他直言犯上,得罪上級。

其二則是撤兵回京。


開朗的皮蛋


岳飛曾違抗聖旨,宋高宗曾經下了十二道聖旨命令岳飛班師回朝,岳飛卻違抗聖旨,繼續。在戰場抗金


haonanrenjiushiwo


歷史上就是莫須有。

意思是說沒什麼罪。

但是當時高宗和秦檜要殺他,但是當時岳飛是全國人民都擁戴他。所謂功高蓋主。

歷史上還有一個說法是因為岳飛主戰,而且擊潰金兵,取得節節勝利。準備直搗黃龍,迎接微,欽2帝回朝。而高宗做皇帝是在那時的無奈之舉,他很怕他哥哥和爸爸回來他會做不成皇帝。

所以,綜合當時的情況,殺岳飛是必然的。

說不出有罪名,就叫莫須有。


戰鬥大黃蜂


抗金名將岳飛沒犯任何軍規,純粹是因功高震主又遭昏君奸臣合謀誣陷,最終含冤而死喪命風波亭、長子岳雲和部下張俊也被冤殺。


小龍女5505


岳飛啥軍規都沒犯,奸人秦檜陷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