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歷史上出過哪些軍事天才?

綵煦醌


在共和國確定的36位軍事家中,只有周恩來是浙江籍的軍事家,周恩來總理雖然談不上是天才軍事家,但他是開國元勳,人民軍隊的締造者之一,在中國革命的歷程中發揮著關鍵作用。

周恩來祖籍浙江紹興,生於江蘇準安。他的軍事才能始於黃埔軍校,曾任黃埔軍校政治部主任,國共兩黨的不少黃埔將領都是他的學生,參加了北伐戰爭,兩次參加討伐軍閥陳炯明的東征戰鬥。

當時的中國共產黨還很弱少,缺乏軍事指揮人才。正是有了黃埔軍校和北伐的經歷,1927年8月'1日,黨指派周恩來一起和和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在江西南昌領導武裝起義,他任中共前敵委員會書記。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第一槍,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軍節。

此後,周恩來一直在中央政治局工作,負責黨的軍事工作,任中央軍委書記,相當於現在的軍委主席一職。周恩來1931年12月,離開上海到中央革命根據地,先後任中央蘇區中央局書記、中國工農紅軍總政治委員兼第一方面軍總政治委員、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由於毛澤東受到王明路線的排擠、打壓,失去了紅軍的指揮權,第四次“反國剿”鬥爭,就是在周恩來、朱德的指揮下,取得勝利的。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為了便於戰略轉移,中央成立了 由博古、李德和周恩來組成的“最高三人團”,三人團的分工是政治上由博古負責,軍事上由李德負責,周恩來負責督促軍事準備計劃的實行。從中可以看出,周恩來從負責軍事行動變為了管事督促成員。

湘江戰役,紅軍損失慘重,從8萬6千人一下銳減到3萬多人,博古、李德的瞎指揮,給紅軍造成了重大損失,紅軍將領強烈要求毛澤東重新出山,指揮紅軍。1935年1月,黨中央在遵義召開會議,作出了四項決策,即:毛澤東同志選為常委;指定洛甫同志起草決議,委託常委審查後,發到支部中去討論;常委中再進行分工;取消“三人團”,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同志是黨內委託的對於指揮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從中可以看出他仍是中央主要軍事領導人之一。

從此以後,無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他一直擔任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和毛澤東、朱德一起成為中國人民心中偉大的領袖。

新中國成立後,周恩來一直任政府總理,歷任中共第八、九、十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八、十屆中央副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


zj史海拾貝


軍事天才,這個要求有點高啊,能稱得上軍事天才的能有幾個人啊!不過優秀的軍人或者高級將領還是比較多的,特別是近代中國的重要人物蔣介石出自浙江,重用浙江人,出了不少浙江的高級將領。

1.蔣介石,浙江奉化溪口人,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唯一的特級上將,領導了東征和北伐,打贏了蔣桂戰爭、中原大戰,名義上統一全國。第五次圍剿紅軍取得成功,並藉著追擊紅軍削平地方實力派,經營大西南。堅持了抗戰,並最終勝利。曾任國名政府主席和總統。



2.陳誠,浙江青田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黃埔軍校教官,深受蔣介石青睞,有“小委員長”之稱。國軍陸軍一級上將,土木系首領,因其靠十一師和十八軍起家。在東征、北伐、“剿共”、抗日、練兵等方面都有建樹。後任臺灣省主席。1949年退臺後,成為僅次於蔣介石的“副總統”、“副總裁”。

3.周至柔,浙江臨海人。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國民黨空軍一級上將。他的主要成就也是在空軍建設方面。本為陳誠土木系大將,陳誠任十八軍軍長時。周至柔為副軍長。先後在大陸任空軍總司令,退臺後任“參謀總長兼空軍總司令”,為民國近代化空軍的奠基人之一。





4.胡宗南,浙江鎮海人。黃埔軍校一期生。為蔣介石的心腹愛將,被稱為“天子門生第一人”,國軍陸軍一級上將。參加了從東征北伐到“剿共”、抗日、內戰等戰爭。特別是在抗戰後期和內戰時,成為統兵數十萬的“西北王”,1947年攻佔空城延安,成為其軍事生涯頂點。退臺後,曾化名“秦東昌”,率部騷擾我東南沿海。


磨史作鏡


浙江地處江南,自古就是名人輩出之地,浙江的軍事天才當然也有很多了。可以說每當國家或民族遇到危難的時候,他們都會主動站出來,挽救國家與危難之中。

下面重點說一下,中國近現代史上浙江的軍事天才吧,正是他們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陳鐵君浙江平陽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浙南獨立團團長,堅持了閩浙邊三年游擊戰爭。1939年任新四軍軍部科長、福建軍區副參謀長等職。參加了淮海、渡江、福州等戰役。

1961年6月23日,陳鐵軍將軍病逝於北京。

張崇文浙江省臨海市城關鎮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25年任杭州學聯宣傳部部長。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了黃橋、萊蕪、淮海等戰役。為新中國的成立立下了汗馬功勞。

浙江省諸暨縣人,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寧波、上海從事工會和互濟會工作。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工人武裝自衛隊政治副主任,第1 縱隊隊長,第21團團長,山西新軍總指揮部供給部部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呂梁軍區後勤部部長兼供給部部長。

浙江籍的將軍還有,梁軍,浙江省杭州市人;方銘,浙江省寧波市人;錢春華,浙江省鄞縣人;姚醒吾,浙江省吳興縣人;李逸民,浙江省龍泉縣人;鄭漢濤,浙江省慈溪縣人、沙風,浙江省新昌縣人;張瑞,浙江省浦江縣人;朱虛之,浙江省臨海縣人;伊文,浙江省餘姚市人;李仲麟,浙江省鄞縣人;葉長庚,浙江省分水縣人。


漢史趣聞


浙江並不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歷史上出現的軍事家並不多。整個古代,能拿出來說的,其實就是南北朝陳霸先、明初劉伯溫和明中期王陽明。

到近代,浙江人靠著陳其美和蔣介石為代表的浙江幫走上歷史舞臺,但是他們在軍事上的能力實在是差強人意。仔細看來,也是有一定出彩之處的,但距離天才實在是差的太遠了。

簡單說幾個浙江籍名將,大家來看看成色如何。

1,陳其美。

陳其美作為民國第一個滬軍都督,按理說軍事上應該有點能力。上海起義剛一爆發,陳其美就浪起來帶著幾十號人去江南製造局策反,結果直接被丟進監獄。幸好李燮和的軍事行動很成功,上海光復,陳其美被人從監獄裡撈出來。

陳其美使用陰謀詭計搶了湖南人李燮和的滬軍都督位置,然後又派人去刺殺李燮和,李燮和沒死,衛兵卻死了,為了顧全大局,李燮和離開上海。可惜的是,李燮和後來居然成了籌安六君子之一,實在是晚節不保。

陳其美這個塑料軍事家的背面,則是強大的黑幫背景和刺殺本領。陳其美作為孫中山的左膀右臂,實在是扛不起建軍重擔,最後還是被袁世凱派人暗殺了。

2,蔣介石。

蔣介石的軍校生涯,貌似僅限於振武學堂,保定軍校和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的文憑是造假的。即使是作為預備軍校的振武學堂,蔣介石在裡面號稱學的是炮兵,其實主要訓練僅限於餵馬。

也許是餵馬喂得不錯,蔣介石不管是在抗日戰爭還是在解放戰爭,物流工作做的特別好。德械師僅僅淞滬會戰和南京保衛戰就敗光了,蘇械軍幾乎無人知曉,到了豫湘桂大潰敗,上百萬大軍一潰千里,丟下的糧草軍備更是多的數不清。到了解放戰爭,一手為小米加步槍的解放軍裝備了大炮、坦克、汽車,當然還有大量熟練的解放戰士作為解放軍的主要兵源。

白崇禧曾嘲笑蔣介石,說他頂多能當一個連排長。我覺得這話不公道,蔣介石應該可以當團長,因為連排長需要組織敢死隊,不適合蔣。

每次軍事會議,蔣介石做的最多的就是訓斥手下各級將領,作戰計劃幾乎全靠國防部制定,這使得國軍將領們只能機械執行命令。即使是兵團司令和軍長這個級別,蔣介石命令他往敵人包圍圈去、往沼澤地去,也只能硬著頭皮去。更無語的是,蔣介石的命令會直接下達到旅團級別,各級將領根本沒有自主權,也就喪失了自主行動的權利和能力。

3,胡宗南。

在軍事指揮上深得蔣介石真諦的,應該是胡宗南。

胡宗南軍事生涯的巔峰時刻,應該是豫西大捷之後。這場發生在河南陝縣、靈寶的戰役,旨在保護潼關和陝西關中,胡宗南及其部隊,在這個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也正是因為這樣,胡宗南的勢力走出潼關,得到了晉南晉東南和豫西等地,成了名副其實的西北王,手下超過50萬大軍,成了北方第一軍閥。

早在這時,我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就說“此人志大才疏,不值一提。”

的確如此,在西野和胡宗南部的對決中,宜川戰役是個轉折點。西野圍攻宜川,胡宗南派劉勘帶著兩個整編師去支援,還規定必須走瓦子街的路。這些命令早就被西野偵查獲得,劉勘知道瓦子街危險,但不敢不去,去了,結果被圍困起來打死了。

胡宗南在宜川戰役中的表現,和老蔣在淮海戰役中的表現幾乎一模一樣。這樣的人帶兵,除了能欺負老百姓,能幹啥?

4,陳誠。

黃埔系三小派中,陳胡湯三人都是浙江人,還都是小個子。尤其是胡宗南和陳誠,個子尤其小。

陳誠在軍事上,最擅長的就是拉幫結夥搞派系鬥爭,真的打仗,實在是不行。早在抗戰前,陳誠就把十八軍擴展到8個師,相當於後來一個集團軍甚至戰區。黃埔二期邱清泉所部被陳誠繳械吞併,黃埔三期王耀武提拔了李天霞巴結到顧祝同才免於被吞併。抗戰後期,名將關麟徵直接因為陳誠原因被解除兵權,再也無法帶兵。

解放戰爭初期的整軍會議,就是陳誠的首筆。通過整編,軍改成了整編師,集團軍改成了整編軍,改來改去卻不知道加強訓練,戰鬥力不升反降。尤其是萊蕪戰役,陳誠作為南線總指揮給北線的王耀武和下命令,要求不許撤退,眼睜睜看著李仙洲集團5萬多人三天被吃掉。如果沒有陳誠的命令,以王耀武的機敏和警覺,華野絕對逮不到李仙洲。

從這個角度來看,陳誠不愧為“小委員長”,微操也是玩的666。


5,湯恩伯。

陳誠和胡宗南,一個是黃埔的小教官(最年輕教官,和一期學員年齡相仿甚至更小),一個是老學生(最老學員,幾乎是唯一的90後)。同為黃埔系三骨幹的湯恩伯,卻沒有響應的經歷。

湯恩伯在抗戰中的貢獻,主要是1938年臺兒莊大捷和1941年豫南會戰。據說,豫南會戰中湯恩伯帶領31集團軍與日軍周旋,重創日軍,被華北日軍當做頭號敵人。然而真實情況確是,不管是第五戰區還是第31集團軍,都沒有與日軍大規模交火,這只是一場武裝大遊行而已。

真正讓湯恩伯名譽掃地的是擔任第一戰區副司令長官主政河南期間,湯恩伯被稱為“水旱湯蝗”四大災害之一。1944年,30天時間湯恩伯就丟失了38座城池,中原局勢徹底糜爛。自此,湯恩伯派系被肢解。

1947年,湯恩伯作為第一兵團司令,親手把張靈甫送上了孟良崮。事後,湯恩伯跪在老蔣面前,被打的滿臉是血。注意,只有心腹愛將才能被老蔣這樣打,所有被打的人,不管犯多大錯多大罪,都不會死,反而很快能官復原職。

渡江戰役中,湯恩伯擔任京滬警備司令,在南京和上海一敗塗地,自此,湯恩伯失去軍權,再也沒有往日輝煌。

這就是浙江近代史上最有名的五個名將,成色到底怎麼樣?請君評價!


歷史知事


一說到浙江歷史中的軍事名人,很多人馬上想到了民國時期以蔣介石為紐帶聯繫起來的浙江將領,比如胡宗南、湯恩伯、陳誠、蔣光鼎、俞濟時等人,但是如果要說到他們軍事能力的話,以他們的軍事能力,在很多時候我們只能拿來當做反面教材使用。

蔣介石的軍事能力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蔣介石的軍事能力,蔣介石的軍事能力是非常差的,白崇禧甚至公開說過蔣介石的軍事能力只相當於一個步兵排長。

蔣介石曾經在日本東京振武學校讀過三年的書,不過這個學校雖然說是軍事學校,但是很多課程講的都是關於物理、算數、日文、歷史、化學之類的文科課程,軍事方面的課程是極其稀少的。



因此如果要說蔣介石能從這個學校能學到太過於過人的軍事能力,想必大家也是不相信的。

這個時候可能就有人反駁了,因為在抗日戰爭以及內戰中,無論是國軍還是我軍都出現了很多沒有受到過正統軍事教育的優秀將領。

或者在民國時期大名鼎鼎的黃埔軍校前六期就是一個短期的軍事培訓班。

可能大家會想說這些沒經受過軍事教育以及軍事教育水準嚴重不足的人都能在戰場上打出赫赫的威名,又憑什麼說因為蔣介石學校水準不夠而依此粗暴評定他的軍事能力低呢?

但是那些我們耳熟能詳的人物,他們的軍事能力無不是在戰場中磨練出來的。

正是因為有著軍事實操的成長以及他們自身一步步的琢磨與領悟,所以他們的軍事能力才會如此的高超,但是我們如果遍觀蔣介石的發跡史,我們就會發現,他的一生是幾乎沒帶兵打過什麼仗的。

首先,他早年是跟隨著他的大哥陳其美搞暗殺的,後來通過四處結拜兄弟、在這些結拜兄弟的提攜下才在陳其美死後,一步步往上晉升。

蔣介石後來在孫中山危難的時候表現出了對孫中山不離不棄的態度,這才獲得孫中山重用的。

最後他憑藉著各種手段迫使孫中山將他從黃埔軍校副校長的名單上劃除,把他列為了黃埔軍校唯一的校長,不設任何副校長的職位,這才得以完完全全地掌控住了黃埔軍校。

並通過黃埔軍校裡面的教官以及眾多學生們組成的新式軍隊,才慢慢成為民國之主的。

從蔣介石的人生履歷上來看,我們可以發現他更擅長的是權謀和政治,在對付各大據地為王的軍閥時,他的各種權謀手段就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瞭解一下抗日戰爭或者內戰中各大由蔣介石親自插手過的戰局,那大家就會發現這些戰局普遍都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當然以蔣介石的這種身份,他本身是不需要太大軍事能力。


坐在這個位置上的人,如果要考較他到底厲不厲害的話,我們首先要看他的用人手段,就說秦始皇吧,如果真要他親自帶領一支軍隊的話,或許他根本就玩不來,但是他懂得讓適合打仗的將領來幫自己操控這些軍隊,並能駕馭住這些將領,所以最終他才得以一統了天下。

蔣介石有沒有這種手段呢?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蔣介石的用人標準,在蔣介石的軍隊中,他首先用的是黃埔軍校出身的將領,然後是浙江藉的將領,最後才是跟他有親友關係的將領。

雖然在蔣介石的手下能力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在很多時候,蔣介石手下對能力的看重還要排在這三個條件之後。

除此之外,在蔣介石軍隊中還非常看重資歷,因此導致了蔣介石軍隊中很多有能力的將領處處被一些無能之輩掣肘。

從這些方面我們也不難看出蔣介石最終失敗的原因。

雖然他的軍隊在戰爭中確實有些將領建立了不少功勞,當時我們也無法否認他的軍隊統已經爛到了根底、難以迴天的事實。

從這方面來看,蔣介石親自率兵的軍事能力既說不算好,他用人為自己作戰的能力也是談不上好的。

至於蔣介石部下的浙江籍將領如同陳誠、湯恩伯、胡宗南等人,雖然湯恩伯和胡宗南在早年指揮少數軍隊的時候曾經建立下了很多輝煌的戰績。


但是到了最後他們成為統率大軍的統帥時,他們在軍事能力方面卻無不因為極差的戰績,而被人們以飯桶著稱。

說的有點遠了,我們迴歸正題,說到歷史中真正出自於浙江的軍事奇才。

王陽明

首先我們要首推明朝早中期的王陽明,王陽明是一代思想大家,他通過破除了朱熹理學的思想囚籠,最終創造出了到至今影響至深的陽明心學。

雖然在內地已經很少有人談及到這門學問了,但是這門學問思想在如今的臺灣、韓國、日本、東南亞等地方都是有著深遠流傳的。

而王陽明不僅僅是一名思想大家,他還是一名出色的軍事家。

王陽明並沒有在戰場上有過專門的歷練,但是因為他的心學使得他可以對很多軍事理論瞭解得非常透徹並能對之貫通的原因,因此,他在軍事方面才可以無師自通般地在當時打出了很多雖然規模不是很大,但是卻很見真功夫的戰役。

從王陽明的許多戰績上來看,我覺得他可以稱得上是一名軍事天才。

劉伯溫

其次還有明朝開國時期的劉伯溫劉基,劉伯溫或許沒有傳說中擁有那麼玄奇的能力,但是現實中的他卻仍然可以說得上一名全能的奇才。

首先他不僅精通各種天文學、相術、文學,他在政治、軍事方面也是非常有建樹的。

雖然劉伯溫也不曾帶兵打過仗,但是在他過硬的軍事理論基礎支撐下以及他對自己的軍事理論都已融會貫通的情況下,他最終才成為了朱元璋手下的頭號軍師,為朱元璋提出了很多幫助很大的建議,在朱元璋打天下的過程中立下了很多功勞。

從這種種方面來看,都足以證明他是一個真正的軍事奇才。

所以說這就是浙江歷史中出現過的軍事天才,真要說到天才兩個字,我覺得王陽明和劉伯溫是最適合這個稱號的,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他們都是真正的奇才、天才,而蔣介石如果要說他是一個權謀天才的話是說得過去的,因為他能從一個單親家庭裡面一步步走出來,最終走到了後來那麼巨大的成就,他的權謀無論如何都是無法否認的,但是軍事方面,這就有點說不過去了。


孤客生


浙江自古以來就是個出人才的地方的,出過的歷史名人數以千計,軍事人才也是數量眾多,比如說:

春秋時期的勾踐,三國時期的孫權,南北朝時期的陳霸先,明朝時期的劉伯溫、于謙、王陽明,民國時期的蔣介石和他的浙江幫(陳誠、蔣鼎文、胡宗南、戴笠……),以及新中國的15位開國少將(陳鐵君、週週子禎、李逸民、朱虛之……)。


但是,並不是每個軍事人才都能被稱之為軍事天才。能被稱之為天才者,肯定是有著非常獨特的地方。個人認為,在江浙的歷史上,能被稱之為軍事天才的人,有這麼幾位:

1、陳霸先

陳霸先,吳興人(今浙江長興人),南朝陳的開國皇帝。

當年的侯景之亂,把梁朝攪得天翻地覆,陳霸先與王僧辯一起平定了侯景之亂,從而開始擁兵自重,掌握南梁大權。隨後,陳霸先襲殺王僧辯,打敗了北齊的進攻,進攻了梁朝境內的反抗,取代梁朝而建立了陳朝。

陳霸先的軍事行動中,幾乎沒有敗績,靠武力建立了陳朝,就連毛主席對陳霸先的戰術也是相當佩服,可稱軍事天才!


2、于謙

把于謙放在這裡,我承認帶入了很多個人情感!

實際上,于謙這一輩子,就打過一場真正的仗。但就是這一場仗,拯救了整個大明王朝。

明英宗在宦官王振的慫恿之下御駕親征,結果在土木堡遭遇也先伏擊,50萬大軍被打得七零八落,就連明英宗本人也成為了俘虜。

也先大軍直撲京師而來,彼時的大明,皇帝被俘,京師空虛,群臣束手無策。在這危難之際,于謙力挽狂瀾,率領軍民打敗了也先的進攻,贏得了京師保衛戰。


3、蔣百里

蔣百里這一生中,從未帶過兵,打過仗。他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在軍事教育和軍事理論方面的成就!

蔣百里早年間先後留學日本和德國,1912擔任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首任校長,1938年代理陸軍大學校長,培養了大量的抗日軍事人才。

除了在軍事教育方面的貢獻,蔣百里還是民國時期傑出的軍事理論家。蔣百里編寫的《國防論》,是其軍事理論的巔峰之作,成為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的指導思想。


小鎮月明


浙江自古以來就是個出人才的地方的,出過的歷史名人數以千計,軍事人才也是數量眾多,比如說:

春秋時期的勾踐,三國時期的孫權,南北朝時期的陳霸先,明朝時期的劉伯溫、于謙、王陽明,民國時期的蔣介石和他的浙江幫(陳誠、蔣鼎文、胡宗南、戴笠……)。

但是,並不是每個軍事人才都能被稱之為軍事天才。能被稱之為天才者,肯定是有著非常獨特的地方。個人認為,民國在江浙的歷史上,能被稱之為軍事天才的人,就有這麼一位:

蔣百里

蔣百里這一生中,從未帶過兵,打過仗。他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他在軍事教育和軍事理論方面的成就!

蔣百里早年間先後留學日本和德國,1912擔任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的首任校長,1938年代理陸軍大學校長,培養了大量的抗日軍事人才。

除了在軍事教育方面的貢獻,蔣百里還是民國時期傑出的軍事理論家。蔣百里編寫的《國防論》,是其軍事理論的巔峰之作,成為抗日戰爭時期國軍的指導思想。





北國曆史


樓上各位答主說蔣委員長是軍事天才的真的是承包了我一天的笑點,就這種有效指揮上限一個師的敢死隊長還算軍事天才?

下面這位才真正解釋了什麼是軍事天才。

有個英雄,白手起家,到38歲還只是個小小的參軍,但後續的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所向無敵。

43歲,率領幾千人的部隊攻打割據交州五年多的七萬叛軍,連戰連捷,收復交州全境,成為一鎮諸侯。


46歲,叛軍攻入京師,把皇帝活活餓死,自己的上司不同意出兵平叛,他果斷炒了上司,改投另一位老闆手下,以千人開局,和另一位王大佬經過三年苦戰,全滅人數一度達十萬的叛軍,把號稱千古第一叛將的叛軍首領碎屍萬段,擁立新老闆做了皇帝。

52歲,京師被敵國A攻破,新老闆被殺,國家一片混亂,幾乎滅亡,他和王大佬打算擁立新老闆的兒子做皇帝。沒想到敵國B搶先安排了另一個人來自己國家做傀儡皇帝。敵國B軍力強大,是天下第一強國,王大佬十分害怕,打算投降認輸。


國家生死存亡之際,他突然出手,冒著謀反殺頭的風險逮捕並殺死了王大佬,把傀儡皇帝趕下臺。據說,行動的路上他也曾遲疑猶豫,但手下的侯經理提醒他說:你以為走得慢就不算造反不會砍頭了嗎?一聲棒喝讓他下定決心。

國家尊嚴保住了,但他發現,京師周圍全是敵人,有敵國A的軍隊,敵國B的軍隊,王大佬的手下,舊朝不服他的諸侯,可謂是天下為敵。

縱天下為敵,又能奈我何!53歲,他親自東討,平定兩浙,接著迅速回師,打敗了和敵國B勾結,圍攻京師的軍閥徐大帥,任大帥,迫使敵國B退兵。又在54歲揮師兩廣,擊敗了舊老闆,平定東南。55歲,舊朝以天命所歸,封他為王。同年,他受舊朝禪讓,登基稱帝,迅速出兵西向,收復淮南故地。


可惜天不假年,他就在即將統一南方,全部恢復舊朝故土之際猝然去世,如果上天再多賜予他十年時間,他所在的那個時代的歷史就將徹底改寫。

這位軍事天才就是吳興長城(今天的浙江湖州長興)人,南北朝時期南朝陳的開國皇帝,堪稱宋武帝劉裕繼承人的陳武帝,陳霸先。


每日一段歷史


浙江是吳越文化、江南文化的發源地,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自東漢至現代,浙江籍文學家載入史冊者已逾千人,約佔中國的1/6,可謂遍地出人才啊,我們先說古代的吧

一,西施

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當時越國稱臣於吳國,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謀復國。在國難當頭之際,西施忍辱負重,以身救國

勾踐

曾敗於吳國,被迫求和。返國後重用范蠡、文種,臥薪嚐膽使越國國力漸漸恢復起來。吳王夫差興兵參加黃池之會,以彰顯武力率精銳而出。越王勾踐率兵而起,大敗吳師


三孫權

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之掌事,成為一方諸侯。孫權與劉備建立了孫劉聯盟,於赤壁之戰中擊敗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黃武元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封為吳王,建立吳國

四 陳霸先

陳霸先出身低微,受蕭映賞識,隨任為廣州府中直兵參軍,不久出任西江督護、高要太守。通過平定“侯景之亂”,陳霸先漸漸控制了梁朝的政權,太平二年,陳霸先廢梁敬帝,自立為帝,建立大陳,改年號永定,是為陳武帝




五 錢鏐

錢鏐在唐末跟隨董昌保護鄉里,抵禦亂軍,累遷至鎮海軍節度使,後因董昌叛唐稱帝,受詔討平董昌,再加鎮東軍節度使。他逐漸佔據以杭州為首的兩浙十三州,先後被中原王朝(唐朝、後梁、後唐)封為越王、吳王、吳越王、吳越國王。

六 沈括

沈括出身於仕宦之家,幼年隨父宦遊各地。嘉祐八年,進士及第,授揚州司理參軍。神宗時參與熙寧變法,受王安石器重,歷任太子中允、檢正中書刑房、提舉司天監、三司使等職。元豐三年,沈括出知延州,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駐守邊境,抵禦西夏,

七劉基

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因而馳名天下,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


八 于謙


永樂十九年,于謙登辛丑科進士,宣德初授御史,曾隨宣宗鎮壓漢王朱高煦之叛。平叛後,身為御史的于謙因數落朱高煦有功,被宣宗升任巡按江西,頌聲滿道

九王守仁

弘治十二年進士,歷任刑部主事、右僉都御史、南贛巡撫、兩廣總督等職,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亂軍功而被封為新建伯,隆慶年間追贈新建侯

這些都是古代的,現代名人有魯迅、徐志摩、章太炎、蔣介石、戴笠、錢學森等大家可以百度下他們的歷史史記!


歷史自由學


感謝提問者先,浙江歷史上出的軍事天才有好多,比較著名的有幾位。

越王勾踐

越王勾踐會稽人,今浙江紹興人,軍事天才,在古代春秋之時,越國被吳國打敗,越王勾踐,“”臥薪嚐膽”要復辟越國,拜范蠡為大將軍,最終越王勾踐打敗吳王夫差,從此越國吞併吳國,越王報了滅國之仇,更是越國最為鼎盛的時期。



劉伯溫

劉伯溫,原名劉基,浙江青田人。說起他,世人皆知,沒有劉伯溫的運籌帷幄,朱元璋豈能建立明朝,當面採用劉伯溫之謀,先消滅陳友諒,然後明軍一鼓作氣統一中國,把蒙古人驅逐到了,今西伯利亞。世人曾言,“三分天下諸葛亮,天下一統劉伯溫”。文學上造詣也非常,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對《奇門遁甲》又作深化。


王陽明

王陽明原名王守仁,紹興府餘姚縣(浙江餘姚市),明代著名的思想家,軍事家,哲學家,中國古代四大聖人之一(孔子,孟子,朱熹,王陽明),被稱為“千古完人”的王陽明文武全才,軍事上造詣頗高,35天帶兵平定著名的寧王朱宸濠之亂。”知行合一,事上練,致良知”的運用到極致。

近代也出了不少軍事天才,普文不在一一述說,浙江自古以來人才輩出,集大成者數不勝數,無須細數。

歡迎大家一起交流與互勵互勉,我們一同進步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