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男人的辮子究竟有多髒?英國傳教士記錄下令人作嘔的畫面

當時清朝掌權後,為了鞏固統治,要求所有漢族人都換上滿族服飾和帽子。它還發布了一項剃刮命令,要求所有漢族人剃刮他們的滿族髮型,即扎辮子。如果漢族人堅持拒絕整修或剃光頭,他們將被直接處決或流放到邊境。然而,古代生活並不方便,辮子也不容易處理。清朝人的辮子有多髒?

清朝男人的辮子究竟有多髒?英國傳教士記錄下令人作嘔的畫面

在清朝,一位名叫米洛的英國傳教士來到中國,學了一些簡單的中文單詞,然後開始在中國各地旅行。除了遊玩,他還記錄了當時人們的生活狀況。其中,他特別描述了女性的裹腳和男人的辮子。為了融入環境,他也開始蓄長髮,扎辮子。最後的結論是,這東西太不舒服了!

清朝男人的辮子究竟有多髒?英國傳教士記錄下令人作嘔的畫面

他不明白一個頭腦清醒的人一生都拖著長長的辮子,而且經常不洗,這真讓人噁心。用他的話來說,即使是一些人的辮子散發出腐爛的氣味,甚至老鼠也不想靠近。根據米洛的記錄,只有富人才會有一個全職理髮師,他會經常修剪他們頭上新長出的頭髮,並有僕人幫忙清潔。

清朝男人的辮子究竟有多髒?英國傳教士記錄下令人作嘔的畫面

一些皇室孩子更挑剔,在洗頭時會加入一些花瓣或中藥來增加香味。然而,大多數窮人可能會在夏天在河裡洗澡的時候洗頭,他們不會在任何時候把辮子分開。不難想象,以一年為單位進行洗滌時的情景,會梳理出大量的皮屑、昆蟲和泥土,而且氣味也是可以想象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