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后,房地产扶持政策何时出?购房计划怎么调整?

​问题一:对房地产业的扶持政策有哪几类?哪些政策和普通购房者有关?


国家对房地产行业的扶持政策主要分为两大方向。


第一个方向是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定向扶持。主要包括:增加融资贷款、土地款延期、各项税费减免、配套费用缓交、预售资金使用额度提高等,核心目的是缓解房企当前的资金压力,目前各地出台的基本都是这一类政策。


那么,对开发企业的扶持可以比喻成:输血!意思就是可以短期解决资金困难,暂缓发病,给予时间治疗,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第二个方向是针对普通购房者的定向扶持。主要分为:1、扩大购房资格和贷款资格的政策,比如限购取消、限贷认定标准调整或限贷取消;2、降低购房资金门槛政策,比如首付款降低;3、降低购房成本政策,比如降低贷款利率、增加贷款利率优惠幅度、税费减免(契税、营业税、个人所得税)、增加公积金贷款额度等;4、降低月还款压力政策,比如增加贷款年限。


那么,对于普通购房者的扶持,可以比喻成:造血!意思就是扩大市场需求,激发消费动力,实现购买行为。只有实现销售,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开发商现金流,避免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只有让购房者享受到政策红利,才能激发潜在消费需求,真正实现GDP增长,完成房产托底经济的目标,这才是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以,疫情之下,既需要政府对房企大力扶持,送去及时雨,缓解短期资金压力;更需要对普通购房者采取大力扶持优惠政策,减轻购房压力,实现购房者、房企和国家经济三者的共赢。

这些政策将出台的具体内容目前还不得而知,但是要有一个基本判断,这次托底楼市肯定和前几次的救市会有不同。指望通过救市,楼市价格就会大涨的念头不可有!!!楼市大基调依然是:1)要坚持长效的管理机制,2)“房子是住的,不是炒的”。市场坚持以稳为主,除中央政策定调外,将会更多落实到地方政府的主体责任,因城施策,兼顾维持房产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目标。


那么如何做到既能避免楼市泡沫,又能释放购房需求?我认为可以鼓励政策考虑方向:1、优惠政策定向扶持刚需和刚改自住购房群体,三套以上购房不享受;2、严格执行一手房限价策略,年均涨幅不超过城市GDP增幅和城乡居民收入增幅;3、限售政策不松动,锁定流动性,必须长期持有,推高投资客户成本;4、一线和强二线限购政策不松动,降低市场预期;5、一定要因城施策,根据不同城市经济和市场环境,可以重扶持,可以轻扶持,可以不扶持,必须是在房产行业稳定可控的基础上进行扶持。


问题:预计刺激政策什么时候会出台?什么时候是比较理想的购房窗口期?


1、预计刺激政策可能在4月中下旬以后才能陆续出台,因为病毒是隐性传播,所以必须等疫情进入平稳期,完全在可控范围内,或者整个疫情基本结束后,针对购房者的刺激政策才会出台。目前出台的房产行业扶持政策都是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和普通购房者无关,但是会给市场一个信号,就是针对普通购房者肯定会有一定的扶持政策。


2、从有利于房产行业稳定发展的角度来看,建议各地方出台政策应该有先有后:经济弱、疫情影响大的城市可以先出政策;经济相对强、疫情影响小的城市可以后出政策;三四线城市先出政策,二线城市后出政策,一线城市必须在最后出政策。


3、估计5月中下旬或者6月初开始会迎来相对比较理想购房窗的口期,那时候,疫情基本结束,社会恢复正常,购房需求回暖明显,房源供货量逐步增加,可选择余地大,政策红利出台,楼盘优惠持续进行。政策红利预计会持续到12月底,但是开发商促销力度会根据市场动态调整。


问题三:如何判断扶持政策对市场的影响力度,会不会引发大行情?


1、看政府出台救楼市政策的措施类别是不是够全面,叠加政策的种类越多,政策力度就越大,效果也会越明显。比如:金融货币政策、限购政策、限售政策、首付款比例、税费减免和公积金政策这几类全部实施。


2、政策覆盖到刚需购房群体的购房门槛越低,购房成本下降越多,市场反应就会越大,出现超大行情的可能越大。比如:首套房的首付款比例调整为20%、利率优惠85折、契税50%-100%返还、增值税取消等。


3、紧盯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政策刺激力度。就是这些城市购房条件越宽松,政策刺激力度越大,购房门槛越低,行情就会越大;如果一线和强二线城市政策刺激力度较小,那么很可能只是回暖行情。


问题四:刺激楼市政策会不会造成房价快速上涨?


1、要看政府对于楼市政策的刺激基调。如果政府坚持房地产管理的长效机制,刺激政策出台以温和为准,各地扶植政策力度因地制宜,那么,楼市基本就是回暖行情,价格上涨可能性比较小,开发商持续跑量促销的时间也会较长,这种可能性比较大。


2、如果政府对于楼市刺激政策力度很大,达到03年非典、08年经济危机以及15年去库存的刺激政策力度,同时,政府对于楼市一手房限价政策已经明显松动,外溢客户在一个阶段会集中涌进嘉兴市场,那么市场走势很可能会分成三个阶段:在5-8月份会出现量增价稳态势,金秋会出现量增价涨,年底前后则会出现暖冬行情,呈现量缩价涨的局面。从目前各种信号判断,这种可能性非常小。


3、如果政府对楼市刺激政策力度较大,但是,一手房限价政策依旧严控,同时投资行为也受到严控,那么一手房市场会出现量增价稳的局面,库存下降到合理水平,短期市场供需平衡后,一手房如果出现一房难求局面,也会推动二手房价格上涨。从稳定楼市同时又刺激经济恢复的角度看,量增价稳是各方最希望看到的理想结果。


4、要意识到,房地产行业发展已经进入分化时代,所有城市同时普涨的局面不会出现,强者恒强,区域和城市的板块轮动会是主基调,所以一定要盯住头部城市的楼市动态,重点关注一线和强二线城市的房价走势。一线和强二线城市刺激政策力度大,行情大,则其他级别城市有机会;反之,楼市行情则会以平稳为主,一些弱三线和四五线城市甚至会出现下跌行情。


5、疫情是一面镜子,江浙沪众多城市在抗疫中表现突出,城市综合治理能力和发展机遇领先全国。特别是在长三角一体化的国家战略驱动下,长三角城市群的上海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等会保持长期的虹吸效益,吸引更多大企业落户、人才安居乐业,这些都有利于楼市长期稳定向上发展。


问题五:疫情之后,购房者应该如何调整购房计划?


第一种购房群体:对于资金和未来收入没有受到疫情影响的两类购房群体,就是:1、原本在2020年计划就有购房需求;2、有买房需求、但在2020年没有计划购房。这类购房群体可积极择机入市,今年肯定是比较好的购房窗口机遇。


第二种购房群体:对于在2020年原本有计划购房,资金也没有受到疫情影响的购房群体,但是当前和未来的工作、生活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建议暂时推迟购房计划,等工作和生活稳定后再择机入市。


那么购房者应该保持什么样的心态买房呢?


1、根据疫情的影响对自己的购房计划重新做评估,重点分析家庭的现金流、还贷压力和工作稳定性。


2、一定要抓住疫情黑天鹅事件带来的窗口期,享受到政策红利机遇,对楼盘优惠幅度要理性分析,越多优惠越好是普遍心态,但不要为了蝇头小利而纠结不下单,最后错失大好机会。


3、一定要克服恐惧心理,学会逆向思维,国家经济困难和开发商销售压力大的时候,就是买房好时机,要敢于下单,只要是在市场窗口期买房,一般都是正确的。


4、一定要知道,每个楼盘优惠力度肯定是不同的,优惠推出的时机也会有先后,甚至有的楼盘不推出优惠。所以,千万不要看着碗里望着锅里,幻想买到最低价格,你只要是买在低谷时期,其实就是赢家。


5、自住购房者在资金没有大问题的情况下胆子可以适当大一些,尽可能咬牙去购买大一点面积的房子。毕竟政策红利机会难得,一步到位的购房会降低你未来换房的压力和成本,也节省几年后再换房的装修费用。也就是说,短期资金压力会大一些,但是长久压力会小很多。


6、投资客户一定要做好几个方面的考虑,投资买房后的现金流和还贷压力有没有问题?家庭资产配置中,住宅的比重会不会太高?未来子女读书和结婚时候的资金安排计划?突发事件下,各方面会不会遇到问题?如果都没有,嘉兴主流板块的优质楼盘还是值得长期投资,但户型面积和总价要控制好,必须考虑未来房子出售时候接盘客群的基数大小和总价承受能力。


问题六:疫情之后,关于房子我们更需要关注哪些方面?

1、2020年嘉兴市场竞争压力本来就非常激烈,虽然目前市场总体供应量适中,市区楼盘库存大约25000套;但6月份开始后,在开发商快周转开发模式下,各个板块的集中性供应会持续贯穿全年,特别是国际商务区、高铁新城、科技城和秀湖等热点板块,相对选择的余地也会更大。


2、疫情隔离过程中会引发人们对居住空间和购房需求的思考,每个购房者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改善型户型,特别是主流板块的改善户型会受到市场聚焦,大平层甚至会出现一房难求的局面,如果有此类需求,必须紧盯有相关产品的项目动态;而对于小户型而言,格局细节更为关键,能够有满足书桌摆放、双阳台、双飘窗和独立玄关将成为很多人关注的重点。购房时在其他条件基本同等的条件下,关注细节,可以前置性咨询装修公司空间功能划分的可能性。


3、物业综合服务水平高、云社区线上服务、智能化系统先进,生活服务体系完善以及社区配套齐全……这些都是在疫情中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受,自然要延续到购房的衡量标准中。


4、步行可达到周边的公园、综合体、邻里中心、农贸市场、学校以及医院的小区,当然人人喜欢,但事实上很难有所有都可以满足的项目。因此,要根据家庭成员的构成、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进行各项配套要素的排序后,能够满足60%以上的便可以称得上优选。


明日说 | 疫情之后,房地产扶持政策何时出?购房计划怎么调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