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大米饭,在长安乡下,叫白米干饭。

因为黄土高原盛产小麦,所以陕西人爱吃面,常言陕西面食甲天下。

在陕西的关中乃至陕北,大米饭自古就是稀罕物,在过去吃供应粮的年代,城市居民供应的大米都少的可怜,每月几斤。陕西地方政策出于留住南方人工作的目的,给南方籍工作人员每人每月可多供几斤大米。而在乡下,若是村里没有稻地,则许多人家祖祖辈辈都没有见过大米饭。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白米干饭,过去年代一种极其稀有的珍贵饭食。

现在,大米饭已经成了日常饭食,不管城乡,每天蒸一锅米饭,炒几个菜再普通不过了。

我有个毛病,每每吃米饭,不愿意坐在桌子前吃,而喜欢把菜盖在饭上,端碗靠着沙发蹲着用筷子由上到下刨一些菜,刨一些米饭和着吃,觉得满足,有成就感。尤其,当天的菜若有白菜熬粉条子,那就更是要这样来吃。当然,白菜熬粉条子,如果还有几片切的薄薄的肥瘦相间的猪肉片,那简直是天上人间无与伦比的美味。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几十年了,这种吃法,每每被城里长大的妻子嘲笑为“叫花子吃法”,虽然我也觉得上不得台面,但因这是一种病,一种儿时得的记忆的病,难以医治。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家乡的小村子紧邻那条孕育了长安城南如画樊川的潏水。

虽然紧邻潏水,但因在潏水之尾,是潏水与滈水的交汇处,且因这一段河谷是秦时人工断神禾塬余脉开凿,经过近二千年的流水冲刷,河谷深切,沿岸的村子都在高高的土崖之上。

河谷两岸,其实也是神禾塬的延伸,古称毕,地势高敞平坦,但都属于旱地,主要种植小麦和包谷。所以,尽管也近在咫尺,饮同一条河水,这里的人对于樊川十里画廊的稻荷飘香只能闻其味,听其名,而不得嚼得其香的。当年,盛产于樊川的“桂花球”大米,尽管已经被郭达换大米换上了中央电视台,也只是墙里开花墙外香了。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河道因为深切,水边只有少块的滩地,自然生长有杨柳等各种杂树和芦荻,虽然近水,却没有开垦成水地种植水稻莲菜等喜水作物。

所以,生长在这一片地方的人,世世代代是很难吃到大米饭的,有些人一辈子都不知道大米的味道。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舅家在神禾塬下的杜永村。虽然也是旱塬上的村子,但因临滈水,而滈水因流经平坦的御宿川而形成大片河滩地,这些滩地被河滩上的村子种植了成片的莲菜和水稻,曾经有“下了王曲坡,稻地都姓郭”的民谣说的就是此。王曲,也即御宿川。杜永村也拥有少量河滩地,并种植了少量的水稻,每年生产队稻子收了,每家可以分得几十斤稻谷。有了稻谷,家家都会在第一时间晾晒,脱皮,最最早地吃上一顿白米干饭。每当收稻谷的时节,杜永村会弥漫出浓浓的稻谷香味,引得周围村子的人艳羡不至。而对这顿饭,村子的人期盼感仪式感甚至高于过年,是孩子们的狂欢节。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舅家妗子是从山里宁陕县娶回来的,人老实本分,对平原上人家的生活日常不是太知道,所以几十年都由舅家奶(外婆)指拨着做这做那,形成习惯,且逆来顺受。

舅奶是一个瘦小的老太太。因娘家曾是西寨村的大户人家,所以自小就很有主见。嫁到杜永村后,一直就是夫家的内当家,在家里说一不二。因此,即使后来舅舅成家已久,孩子都有了几个,但家里的一切事还都是舅奶说了算,舅舅和老实的妗子并不能做主。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舅奶就妈一个女儿,所以尽管家里很穷,但因为妈自小长的好看又乖巧,一直把妈当宝贝一样的疼爱。及至后来嫁到周家庄,尽管隔了一道河,但一有点好吃的好喝的,就会挪着一双很小的小脚不顾上坡下坡的艰难,费力地给妈送来。而大米,是许多年送的最多的。

在那些所有人都缺吃少穿的日子,舅奶自己不吃不喝,给自家孙子都舍不得吃,而且明知道舅舅妗子心里很不愿意。因为表弟表妹几个跟我们差不多大小的孩子也都在饿肚子,经年吃不上几顿好饭,但多年舅奶都从不间断地给妈送大米,现在想来,应该有多么地深爱厚爱呀。

正是有了舅奶每年送的大米,在一些特别的日子,妈就会筹划多日给我们做一顿极有仪式感成就感的白米干饭。当然,白菜熬粉条子是唯一的配菜,尤其再有过了油的肉片一起熬,那种香和满足,至今叫我想起来都口水涟涟。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记得小学课本里曾经有一篇课文,是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和一个地主家的孩子一起时,地主家的孩子把吃剩下的十几粒米饭装着要倒掉诱惑穷人家孩子吃掉,穷人家孩子出于自尊不愿意吃,但因饥饿和香味的吸引,顿时眼里的每粒大米都变成了如拳头大。其实,在饥饿的年代,确实大米香味的诱惑,是谁也抵挡不了的。

那首北京大碗茶的歌词唱的好:

“我爷爷小的时候, 常在这里玩耍, 高高的前门, 仿佛挨着我的家, 一蓬衰草, 几声蛐蛐儿叫, 伴随他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 吃一串儿冰糖葫芦就算过节, 他一日那三餐, 窝头咸菜么就着一口大碗儿茶。 啦, 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 也许它最廉价, 可谁知道, 谁知道, 谁知道它醇厚的香味儿, ...”

小时候的记忆,尤其那个艰苦年代对于吃的记忆,犹如遗传,在人的一生中是不会随时间而遗失。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世事沧桑,那个最疼爱我们的舅奶早已入土几十年,连妈也离我们而去二十年有余。而那个令我魂牵梦绕的神禾塬下的村子,也早已在城市化摊大饼的碾压下荡然无存。但是,那无限慈爱的舅奶,滈河水浇灌的大米味道,却是一种深深的记忆,刻在我的年轮之上,永不磨灭。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有一种吃法,叫蹲着吃盖浇饭。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刘英雄简介

关中记忆 | 有一种饭,叫白米干饭(刘英雄)

网名西岸老雄,陕西长安人。

陕西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会员。

出版有散文集《潏水流梦》、《看河》、《风过城南以南》、《遥远的乡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